明朝悍匪
字体: 16 + -

第六章 朕要飞的更高

    西苑。

    嘉靖皇帝正躺在藤椅上晒着太阳,周围树影层层、花香阵阵,看嘉靖皇帝那架势,像是要向这些花草树木学学怎么进行‘光合作用’,好让自己能活的长久些。

    司礼监掌印太监黄锦拿着严嵩的奏折和海瑞等人的题本过来了,他已经犹豫了一整夜,这会儿,不能再犹豫了。

    黄锦把奏折和题本呈上去:“主子。”

    嘉靖皇帝先拿了题本,只看了行文,就又拿来了严嵩的奏折,严嵩的奏折是由严世蕃代写的,其中内容值得称道,最重要的部分只写了四个字‘俱已查实’,剩下全是对飞天妖人现世的各种看法,而里面,没有提到胡宗宪。

    严家父子自知恶名远扬,而胡宗宪又是他父子二人身上鲜有的一点光芒,这件事是福是祸,都不能把胡宗宪牵扯在内。

    殊不知,此刻的嘉靖皇帝已经成了‘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波者’,他才顾不上什么胡宗宪呢。

    就跟那只鬼猜测的一样,嘉靖皇帝修仙修了这么多年,最大的成效就是生了几个儿子,剩下的就是越吃药越不见好了,尤其近来,几乎是每况愈下,他已经感觉到自己‘年命不永’了。

    但还是得吃药,修仙这事,就是宁肯吃错一千、不能放过一粒,万一吃到了一枚仙丹就飞上天了呢。

    朕要飞的更高……

    此前,只有黄帝一类的人物乘龙飞天了,后面的老子也就是骑个青牛失联,再后面都只是听说了,还有一大波骗子,而此时,当朝竟然出现了一个有数十位目击者亲眼看到的飞天妖人,朕……激动的……高兴的……都要疯了!

    别说是个飞天妖人,就算是个飞天蜈蚣,朕也要把他抓来吃了!!!

    嘉靖皇帝都要疯了,面色还是沉静如水的,或许,他本来就是个疯子。

    “这奏折和题本是什么时候送来的?”嘉靖皇帝最烦的就是别人阻拦自己修道,你们这些凡夫俗子懂什么啊。

    黄锦马上跪下了:“主子~~”

    黄锦这是在央求嘉靖皇帝,求您了,别吃了。

    黄锦亲眼看着嘉靖皇帝一日三餐式的吃这些丹药,这么多年吃下来,成效最好的也才等同于大力丸,而大力丸吃多了,还差点把自己吃死,那几个宫女的绳子不是都套在嘉靖皇帝脖子上往死了拽了么。

    要不是那几个宫女手生,在绳子上打错了结,嘉靖皇帝恐怕要光荣地成为历史上首获‘吃大力丸吃死的’荣誉称号的皇帝了……还吃?

    何况这次还是个飞天妖人,嘉靖皇帝吃了他,岂不是要到天上作妖了么!?

    所以,黄锦就自作主张把这份奏折和题本留了一晚,想来想去,他还是担不下这个罪名,只能给主子送来了。

    别吃了……

    黄锦情绪之激动,是要玩一把明朝文人常玩的‘死谏’了。

    疯子,又岂是常人能打动的。

    嘉靖皇帝也不理他,只是把奏折和题本递了回去:“发回内阁拟票吧。”

    “主子?!”黄锦接了奏折和题本,却跪地不起。

    “嗯……!”嘉靖皇帝用鼻子拉长音儿哼了一声,这事儿,你拦不住。

    黄锦已经明了这位‘发小’的心意,不再坚持了,站起来,抹着眼泪要走。

    “等等!”嘉靖皇帝又把他叫住了。

    黄锦才不会盼望着他能回心转意呢:“主子。”

    “知道你该干什么吧?”嘉靖皇帝意味深长地说。

    “知道。”黄锦不仅是司礼监掌印太监,还提督东厂。

    “这事,你就和朱希忠一起去办吧。”嘉靖皇帝还要把锦衣卫也派出去。

    “是。”黄锦知道这事拦不住了,只能尽量把事情办好。

    黄锦拿着奏折和题本去了内书堂,把它们放下以后,就去找朱希忠传旨了。

    这份奏折和题本很快就转回了内阁,内阁里的阁老见到了这份绕过内阁直达天听的奏折和题本,都没有说什么,但有一个人动心思了,徐阶。

    严嵩看到这份奏折和题本,知道目的已经达成,就未动声色地说道:“诸位商量一下,咱们拟个票吧。”

    其实都不用商量,大家心里都明镜儿似的,皇上把奏折和题本发回内阁而无任何旨意,旨意就是,这件事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那就抓,下令让严州府金华府连同当地督司,一起抓这个飞天妖人。

    拟票送到内廷,马上就批了红。

    就这么,嘉靖四十一年春,明朝轰轰烈烈的‘捉妖行动’开始了,明着,有两府十四县的捕快衙役和督司卫所的几万大军,暗着,有东厂的探子、锦衣卫的千户小旗和严府的亲随,裕王府那边也派了人,还有一些听到传闻的修道人士、江湖草莽和民间爱好者也都加入了,此次捉妖行动的参与人数多达数十万人……其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围绕着‘朕要飞的更高’动起来的。

    这话,嘉靖皇帝在几百年前就说了:我有一个梦想。

    “灵儿,你是我海家的人,一定要坚守你的清白啊,最好是以死明志!”

    淳安县衙。海瑞凝视着夜空,他也有一个梦,就差说出来了。而之前,他已经为这个梦付诸行动了,现在,只能各安天命。

    海瑞想过为女儿好吗?当然。只不过他认为只有死,对女儿才是好的。最好的。

    天上的星星,没有冲着他眨眼睛。

    “儿子,很晚了,睡吧。”海母久不见儿子进屋休息,出来叫了一声。

    “是。”海瑞到母亲房里睡觉了。

    这时候,海瑞已经快五十岁了,从小养成的习惯,或者这是他们海家表达他们家家风的一种方式,没改掉。

    王氏夫人已有身孕,照顾自己的同时还要照顾着一家老小,而时常不见丈夫的温存,才是她最难熬的。

    韩氏小妾住的是偏房,从嫁进海家,她就不奢望什么,现在,连在这个家里唯一的知心人都没有了。

    暗夜中,韩氏在偷偷地流着眼泪,也只有她,微微地向上天许着愿,灵儿,你要活下去……

    次日,省府的公文和带着两百士兵的张把总一起到了,海瑞也叫来了孙长虎,带着县衙里的亲兵和捕快,跟着张把总一起抓人。

    这些人就是个耙子,算上明朝的里甲制,也能把有点头脑的凶犯漏了,还不算贪污受贿、屈打成招的概率。

    东厂的探子虽然没有直接去找海瑞,但那一身价格不菲的衣服穿在身上,在淳安县城里一走,是个人都知道他们非官即富,谁敢跟他们说实话啊?

    自陆炳以后,锦衣卫办事时的风气正了很多,但行踪依然是诡秘的,他们悄悄找到了海瑞,让海瑞把见到赵胡的情景说了个一清二楚,然后又悄悄地离开了,除了海瑞,没有人知道他们来过。

    这些人就是个筛子,主要是因为抓人不是他们的专长,他们的特长是抓官,所以,小点的也能漏出去。

    真正有效率的是严府派出来的这些三教九流和民间的道士草莽爱好者,他们常年混迹于市井民间,换身衣服就成了丐帮三袋弟子或者投机倒把的商人,没人不信,他们随便往哪儿一站,或者跟谁喝顿酒,能打听到的消息,都能打听到了。

    桐庐县平阳里的那位老奶奶就被这些人打听出来了,不过,他们也没有为难老人家,问清了事,还留下点钱,就走了。

    这些人就是个筛面粉的细筛子,赵胡要是真留在这儿,说不定就被他们筛出来了。

    一时间,两府十四县里,既明火执仗,又暗流涌动。

    不过,他们都不行。

    他们都只是凡间的争名夺利者,赵胡却成了隐居仙山的世外高人。找错方向了,越找越找不到的。也不用灰心,他们背后也有高人。

    王山。

    也是一个有星星的夜里。

    山里的夜,更明亮一些,也更加清冷。

    赵胡躺在一块石头上,一边揪着爬到自己身上的蚊虫,一边想着自己该找一个什么样的女人。

    女人,居家旅行都必不可少,何况是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