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至尊保安
字体: 16 + -

第23章朝堂风云

    清晨,许都皇城大殿里,君臣毕集。

    曹操出班奏道:“陛下,本相讨伐张绣、刘表期间,有人在许都妖言惑众,图谋不轨,甚至想架空本相,这些你知道吗?“

    刘协嗫嚅着:“丞相,你说的这些,朕没~~~没听说过啊。“

    曹操冷笑一声,大声道:“如今天下扰攘不已,本相兴义兵,保孤驾,献忠心,讨汉逆,推屯田,不说劳苦功高,至少没有罪过吧。为何有人想谋害本相呢,这事,到了好好查一查的时候了!“

    刘协听了,额头上沁出了细细的汗珠,被观察力超强的郭嘉看到了。

    郭嘉朗声道:“陛下,丞相所言,句句是实。目前我们虽然没有取得一些奸臣图谋不轨的确凿证据,但从不少反馈信息看,有几名重臣有重大嫌疑。而这几名重臣,现在就站在大殿里!“

    此言一出,大殿里一片哗然,不少文武大员要求彻查背后推手,查出后,严惩不贷!

    曹操叹道:“我为了汉家江山,征战在外,出生入死。呆在皇城里吃公粮的一些奸臣倒好,天天算计我,盼我早死,甚至派剌客杀我!“

    刘协问道:“丞相,谁如此大胆,敢剌杀丞相?“

    曹操苦笑几声,徐徐说道:“陛下,别的话我不说了,你有没有和那些逆臣一起,算计我,想害死我?“

    刘协慌了神,结结巴巴:“丞相,你好像我再生父~~~父母一样,我岂敢害你啊!“

    曹操听了,哈哈大笑,他手下文武则怒目而视,摩拳擦掌。

    刘备见这架势,发展下去,要在朝堂上群殴啊。论打架,刘备并不怵,因为他有义弟关羽、张飞,还有保安陈到、赵云等人,至少不会吃亏。但这样干,值吗?

    好端端的和平局面,总不能因为我刘备支持天子而打破吧。

    在刘备心里,他是想成为大汉重臣的,想取曹阿瞒而代之,但他不想以剧变的形式实现。这一点,和董承完全不同。

    董承不同意刘备的和平方式,而要用暴力实现!

    使用暴力的结果,不是曹操为代表的独立派赢,就是以刘备为代表的保皇派赢!

    刘备多次告诫董承、种辑、吴子兰、王子服等人,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天下只要太平,安安稳稳过日子吧。

    董承是董卓女婿牛辅的部将,因为董卓、牛辅被杀,心理不平衡,一心想为董太师、牛领导报仇,结果进了一个误区,那就是,和曹丞相作对。

    这董承也不衡量自己斤两,在关中时,你很牛,到了关东,你还这样牛,人家很容忍你吗?

    此一时彼一时也。

    董承绝对是没头脑的人,人家曹丞相对你多么好,那是绝对ok的,让你的女儿嫁给大汉天子刘协,够荣耀风光了吧,董承没有丝毫的感激之心,反而认为曹操担任丞相,权力太大,如果采取非常手段,结果的曹操的性命,那大汉的政局,不是由他董承掌控了吗?

    垃圾,真正的垃圾,历史的垃圾!

    你董承仗着是国丈,为所欲为,没有好好想过,你和刘协在许都安稳生活,这一份生活是谁给你的?

    这么说,看官都明白了吧,董承对曹操,没有感恩之心,这是历史的事实,不信你好好翻翻《三国志》,别听演义胡扯。

    如果让我写《三国演义》,让你写《三国演义》,董承是彻头彻尾的小人,因为他自私贪婪!

    此时曹操立在朝堂上,心里那个气啊,就甭提了。

    恩将仇报,忘恩负义,放在董承身上,太合适了。

    像董承这种喜欢做小动作的人,每朝每代实在太多了,读者诸君,你们喜欢董承这样的朝臣吗?

    不管当世之人怎样评议曹操,不管后人怎样评议曹操,曹操的诗词,像“白骨露于野,千里无人烟。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慷当以慨,忧思难忘。“、“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诗句,是不是作秀?是不是真情的流露?

    小人无好诗。

    董承留给我们什么?是拉拢,是阴谋,是下作。

    千秋功罪,后人评说。

    朝堂争斗,处理起来,比战场更棘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譬如荀彧,一直主张皇权大于相权,曹操拿他没法。

    作为刘备、董承这一方,自然极力拉拢荀彧这样的汉臣。

    荀彧背后,有一大帮粉丝,曹操深知不能怠慢荀彧,应该客客气气,如此一来,更加助长了刘备、董承这方面的气焰。

    荀彧这样的人,像个调解员,协调不同阵营间的关系,够累够苦的了。

    董承出班奏道:“陛下,大汉一派和平景象,我认为曹丞相多虑了。现在哪个诸侯不听陛下的话,就能吊打哪个。我向陛下发誓,永远忠于陛下,忠于皇室--“

    刘协无力地摆了摆手,用尽气力道:“你们别争了好不好,朕很珍惜现在的和平局面。今天的大好局面,曹丞相居功至伟,是头号功臣,刘皇叔、董国丈、荀令君等重臣均有功劳。一句话,你们都是大汉的忠臣。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于禁、李通、关羽、张飞、种辑、吴子兰等人,皆是大汉的良将!“

    众文武齐呼:“陛下英明!“

    曹操只得说道:“陛下英明!“

    因为刘备、董承、荀彧等保皇派人士都说陛下英明了,曹操在大庭广众之下,不得不说。

    其实在曹操心里,当初救驾,确实出于真心,想重振大汉朝廷。可是刘协这小子太不争气了,整天和女人玩。处理朝廷大事,自己不拿主意,让文武重臣拿主意。做好了,刘协表扬。做崩了,或调动,或降职,甚至坐牢吃官司。

    刘备出班启奏:“陛下,曹丞相讨伐周边诸侯,劳苦功高,如今袁术、吕布、张绣等势力大大减弱,孙策、刘表、张鲁等诸侯怀不臣之心,也要讨之。备虽不才,愿提一旅之师,讨伐袁术,以报陛下洪恩!“

    刘协朗声道:“皇叔此言,正合朕心。朕封你为征南大将军,点兵五万,讨伐袁术!“

    曹操听了,心中不由一懔。

    奶奶的,这刘备太厉害了,借此机会,混水摸鱼,借讨伐袁术之机,取得兵权,我怎么阻止啊。

    这一刻,曹操没想出应对之策,只得机械式地鼓掌。

    其它文武官员见曹操鼓掌了,也鼓起掌来。

    噼里啪啦,掌声一片。

    现在只缺鲜花和美女了。

    刘备太高兴了,三言二语,就搞到了五万人马,真是天上掉下了一个大馅饼!

    就算这五万人马是曹操的,那又怎样,凭我刘备的能力,和关羽、张飞、陈到、赵云、简雍、孙乾等人的能力,完全能在数月之间,把曹军变成刘军!

    我是大汉皇叔,名正言顺,反对我,就是反对天子,反叛朝廷!

    突然,一名内侍官急匆匆奔进殿来,大声报告:“陛下,张绣死不改悔,结连刘表,屯兵安众,准备攻打许都!“

    刘协听了,勃然大怒,霍地立起身来,大声道:“张绣、刘表胆大包天,竟敢攻打皇城,谁能替朕分忧,讨伐逆贼?“

    曹操拱手道:“陛下,你放宽心吧,讨伐张绣、刘表,小菜一碟,不过嘛--“

    “不过什么?“

    “陛下须花血本,奖赏有功将士,我才能指挥大汉将士出征啊。“

    刘协听了,嗫嚅道:“丞相,你是知道汉家根底的,现在皇库银根短缺,供应皇家还不够,让我拿什么奖赏有功将士啊。“

    曹操冷声道:“将士们征战在外,舍生忘死,没有皇家奖赏,又要千里远征。人心都是肉长的,陛下,如果这事摊在你身上,你怎么想?“

    刘协呆呆地望着曹操,结结巴巴:“丞相,你是周公再世,辅政重臣,具体事务,由你来操作。我只有一个要求,早日剿灭张绣、刘表这样的汉家逆臣!“

    好了,话说到这里,曹操知道刘协黔驴技穷,这次如果打败了张绣、刘表联军,嘿嘿,这朝堂之上,像今天这样剑拔弩张的局面,不会再有了。

    刘备、董承,你们算什么东西,在朝堂上夸夸其谈,有种的,去和张绣、刘表打呀!

    我曹操手握重兵,想搞谁就搞谁,之所以不搞你刘备、董承这样的逆臣,只因时机不到,权且忍耐!

    退朝后,董承派亲信通知刘备,晚上到董府饮酒叙话。

    当天晚上,刘备、关羽、张飞、陈到、赵云等人来到董承府上。

    董承的官衔不小,是大汉车骑将军,府邸占地面积很大,接近相府。里面假山绿树池水,应有尽有。

    种辑、吴子兰、王子服等人也来了,彼此相见,寒暄毕,纷纷落座。

    董承愤然道:“曹操虽然是汉相,但独揽朝政大权,天子威仪何在?你们说说看,我们如何对付曹操?“

    众人听了,尽皆默然。

    种辑首先打破了沉寂:“照我看啊,曹操之所以这样神气,靠的是手下有一支能征惯战之师。不过前不久的宛城之战,曹操大败,首席保安典韦战死,他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也战死了,威风劲减却不少。如今许褚担任了曹操的首席保安,工作时间不长,我们可以做做许褚的工作。如果做通了,借许褚之手,取曹操性命,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