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暴君刘琦
字体: 16 + -

第十四章 大 婚

    州牧府,书房。

    刘表正盯着案几上那篇《师说》,神情贯注的咀嚼,不时的捋须点头,好似品味到了其中妙处。

    欣赏许久,刘表不禁点头赞道:“妙啊,当真是一篇传世佳作,妙不可言。”

    随后,他又流露出了深深狐疑,喃喃奇道:“这样一篇奇文,竟然出自于琦儿之手,当真是天大的意外,琦儿什么时候竟有这样的文才了……”

    他正惊奇时,外面亲兵来报,称刘琦已到,正外面候见。

    “快,快传他进来。”刘表忙道。

    片刻后,刘琦步履从容踏入书房,淡然的拱手见礼,神情平静到仿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琦儿,这篇《师说》真是你写的?”刘表一见面便迫不及待问道。

    刘琦“哦”了一声,轻描淡写的答道:“是儿文思突发,信手写了一篇,怎么到父亲手里来了?”

    刘表神色愈加惊奇,不解道:“为父记的,你文才素来平庸无奇,你何时竟有这样的文才了?”

    刘琦冷冷一笑:“父亲岂不闻,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么,儿近来一直都在努力,只不过父亲不曾注意罢了。”

    刘表眼神微微一动,听出刘琦话中有几分讽意,眉宇间悄然掠过几分歉意。

    不过那歉意只是一闪而过,刘表旋即板起了面孔,训戒道:“你能写出这样的文章,确实是有很大的进步,不过你也不能骄傲自满,还要继续努力才是,莫要只是昙花一现,最后却成了笑柄。”

    刘琦一阵的厌恶。

    当初刘琮那小子,稍稍有丁点进步,刘表便赞不绝口,到他这里时,他一篇文章震惊襄阳,却只是得到一顿装模作样的训戒,偏心偏到这种程度,也着实是叫人寒心。

    刘琦便面无表情的一拱手:“儿记得父亲的教诲了,如果父亲没有别的吩咐,儿就告退了。”

    说着,刘琦便起身要告辞。

    刘表犹豫了一下,摆手喝了一声:“慢着。”

    “父亲还有什么吩咐吗?”刘琦明知他有话要说,却偏不点破,假装不知。

    刘表只好干咳几声,问道:“听说当日是那黄承彦在鹿门书院摆比文招亲,谁文采更胜一筹,谁就能迎娶黄家千金,你既然赢了,打算怎么办?”

    终于提到了这件事。

    刘琦不动声色的观察刘表的表情,看得出来,他这偏心的便宜老爸,对这桩婚事还是很看重的,多半已是受了外面霍峻放出的那些谣言影响。

    “婚姻大事,自然是父母做主,父亲若是不准,儿大不了上黄家登门致歉,推了这桩婚事便是。”刘琦偏就不主动提出请求,反而表现的很淡漠。

    刘表原本等着他出言相求,却没想到他到如此冷淡,不由一怔,准备好的话倒无从出口。

    他眉头微微暗皱,不悦的咽了口唾沫,只得正色道:“大丈夫要言而有信,你既然答应了人家婚事,岂能轻易反悔,也罢,这几日为父就亲赴一趟黄家,为你向黄家千金提亲吧。”

    果然不出所料……

    刘琦嘴角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冷笑。

    刘表果然是被谣言影响,忌惮起了蔡家权势太重,顺势要他联姻黄家,来制衡一下蔡家。

    他的计策成功了。

    刘琦心下暗喜,表面上却无丁点表露,只淡淡道:“孩儿说了,婚姻大事,父母做主,既然父亲想让儿娶那黄家小姐,儿娶了便是。”

    刘表被刘琦这冷静淡漠的态度,搞的颇为不自在,只好装模作样的又叮嘱了几句,便拂手屏退。

    刘琦告辞起身,扬长从容而去。

    刘表望着他远去的背影,眼眸中闪烁着某种困惑,喃喃道:“他自汉津回来后,似乎就变了很多,难不成这么多年,他都深藏不露,竟连我这个做父亲的都没看出来吗……”

    刘琦却已心怀着兴奋,大步走出了书房。

    霍峻赶紧跟了上去,看到四下无人时,才迫不及待问道:“公子,主公都说什么了,他可答应公子娶黄家小姐?”

    刘琦冷笑道:“我这位父亲啊,看起来待人宽和,实际上却外宽内忌,外面蔡瑁要架空他的谣言已飞起,他能不忌惮才怪,自然是顺水推舟,主动提出要为我去向黄家提亲喽,你就等着喝公子我的喜酒吧。”

    霍峻大喜,脸上不禁涌起深深敬佩,叹服道:“公子的手段,当真是令末将佩服到五体投地,末将是心服口服啊。”

    刘琦一笑,扬长而去。

    ……

    两天后,刘表便亲自带着厚礼,前往黄家提亲。

    鉴于刘琦已文试夺魁,又有刘表这个州牧亲自登门提亲,黄承彦当然不敢推脱,只能客客气气的收下了厚礼,并跟刘表商定了成婚的日期。

    十日之后,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刘琦在他的公子府,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黄承彦乃荆襄高士,又是南阳黄家的家主,他嫁女儿,荆襄那些世族名士,自然不能不给面子,自然是纷纷前来道贺。

    刘表既是男方家长,又贵为荆州牧,他亲自主持这场婚礼,身在襄阳的官吏们,当然也都悉数到场。

    纵然是蔡瑁,也不得不带着厚厚的贺礼前来,不情不愿的来为刘琦道贺。

    一时间,襄阳有头有脸的人物,齐聚公子府,共贺刘琦与黄家小姐的这场盛大婚礼。

    黄昏时分,身着喜服的刘琦,站在府门高阶上,迎来了黄家送亲的车队。

    那一辆喜车停在了府门前,车帘掀开,头戴喜帕,身着凤服的新娘,在婢女的搀扶下,盈盈下了马车。

    刘琦大步下阶,从婢女的手中接过了新娘的素手。

    握到她手的瞬间,刘琦能清楚的感觉到,新娘的身儿微微一颤,下意识出于本能的想缩回去。

    刘琦却手一紧,将她的手握的更紧,由不得她缩回去。

    新娘反应过来,便没有再抗拒,任由刘琦牵着她的手,在众人瞩目之下,穿过庭院,进入了张灯结彩的正堂。

    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在进行过一番繁琐的仪式之后,刘琦便牵着新娘子的手,步入了洞房。

    交杯酒喝过,众婢女退出房外,房门掩上,红烛高烧的洞房中,就只余下了他二人。

    刘琦手拿着小竹棍,看着端坐在榻上的新娘子,心中在猜想着,这位传说中的荆襄第一才女,到底是美还是丑。

    虽说刘琦联姻黄家,并非是冲着她的相貌去的,但作为一个男人,谁不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个美人,说不希望的,要么是太监,要么就是伪君子。

    “我也不求她是美人了,看的过去就行……”

    犹豫了片刻,刘琦一咬牙,小竹棍伸出,缓缓的挑开了她遮面的喜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