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漕运改制与东北
裴耀卿又看起了地图……
李令诚的法子,好像有些用处……
伸出了左手,慢慢轻点着东都到长安的那段距离。
记得开元之初的水陆运使李务光,当初通行此段用的是单一陆路,并且完全放弃了水运,以此来规避东都河口到长安之间的底柱之险。
而李令诚说水陆并进……
嗯,若是水陆并进的话……用于洛阳到长安倒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河口至洛阳之险,水路耗资太大,且伤亡不计其数。
而陆路却有十八里之远……
若是改进的话,又该怎样……
看了半晌,左手猛拍地图。背负双手,喃喃自语……
………………
“来人!”
“传荥阳县令,巩县令……”
门外的人躬身行礼,旋即朝着院外跑了出去。
………………
元宿德自是不知道他的单一思维引起了裴耀卿政策上的共鸣,也不知道因为李令诚的思路而让裴耀卿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索。
现在心烦的是……汴河水势,咋么写么!
李令诚从小就和水运搞在了一起,可自己待在长安……都好久了,这可是第一次离水系这么近。
水势?谁知道从哪些方面分析嘛。
元宿德叹了口气,告别了河南府尹、汴州刺史、李令诚、开封县令,就提溜着帽子,径直回了自己的住处。
说是住处,其实也就四周徒壁,加个屋顶,防阳光、风雨侵袭罢了。
把帽子甩下,元宿德又煎熬了一会儿,就卷起袍子跪在了卧案之前。
长叹口气,拿起毛笔,强自振奋。
虽然很想把官辞了,回家遛马斗鸡耍女人……
但心里也明白,自己是十八郎在外界甚至是整个朝堂中的唯一信得过的依靠,若是自己放弃,那十八郎的某些计划,决计瞬间崩溃……
虽然不知道十八郎到底是在计划些什么,但作为一起耍了十几年的兄弟,支持下去也就够了。
振奋了心情,就要努力去干!
铺开宣纸,挥毫泼墨……
既然不知如何去写,那就先从水的方向写起……
………………
当裴耀卿的想法写成奏疏,递交东都,已经是三天之后。
………………
这天,洛阳皇宫,麟德殿,花园
李隆基自己信得过人不多,除了媳妇儿武惠妃、也就一个信安王李祎、同平章事裴耀卿而已。
张九龄、李林甫、萧嵩等人不过是李隆基权衡各方、各用其长的三大工具而已,算不得什么臂助。
“三哥,奚族的李诗锁高已经返程,等到了榆关之后,榆关守将就会将李鲁苏交予他。等上几个月,李鲁苏旧将加上李诗锁高如今的拥护者……双方就会相斗成势,到时无论是可突于还是突厥默啜,八成就会按捺不住。”
李隆基停下步子,想了想,说道:“到时,再令张守珪出兵营州,狠狠地来上一下?”
李祎笑了笑,说道:“这个难说,不过张守珪有着临机决断之权,依他的才能,他决计不会浪费这次机遇。”
李隆基点了点头,说道:“这倒是有些道理。不过,契丹奚族不能让张守珪灭了,但可突于必须要死。”
李隆基深吸一口花香,清肺舒神……
“东北战事就先这么安排,等裴耀卿漕运改革完成后,第一批粮食到了北疆,就令张守珪抓紧时机,出兵剿贼。”
李祎跟在身后,点了点头。
李隆基又向前走了一会儿,说道:“听说那次安禄山进城,是你亲自出去迎接的?”
李祎点了点头,“不错,当初我在河北统军时,安禄山还是有些名头的。”
“哦?说说……”
李祎皱了皱眉头,理了理思路,回道:“安禄山一开始不过是个偷羊的贼子,他被张守珪注意到也是此人的本事。”
李隆基来了点兴趣,说道:“说的详细一些……”
李祎笑了笑,说道:“嗯,那我可就说了,这是道听途说,三哥别当真啊!嗯……他啊,学着淮阴侯,说什么大夫想要除贼,为何要杀了他这样的壮士~~”
“哈哈~~”
李祎笑了笑,又说道:“或许张守珪发现这人有些胆气,就放了他,让他做了一个捉生将。”
李隆基微微惊奇,诧异道:“此人竟能在三年之内,连升八级,莫不是张守珪徇了私?”
李祎摇了摇头,回道:“并非如此,安禄山此人确实有本事,每次冲锋在前,在战场上更是大杀四方,他能升任,靠的还真不是张守珪的亲信。而是……自己的本事。”
……………
李隆基长出口气,说道:“既然如此,他也算是一个有才之人。又是胡人,那就……”
李祎皱了皱眉头,问道:“三哥想要提拔他?”
李隆基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一来,是为了显示我大唐对于异族的开明;二来,也好让边境七镇……那些新招募的士兵信服归心;三来……”
李隆基顿了顿,摇了摇头,长叹口气。背负起了双手,向前走去……
李祎吐出口气,知晓李隆基没有说出来的是什么……无非就是偌大的大唐,君主手上却没有多少信得过、又好用的良将……
“世家子弟有着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底蕴,对于族中后辈的教育不知领先多少。”
“兵法这一方面更是如此!”
“祖母当年新设武举,正是为了摆脱世家掌兵的困局?”
“这安禄山既是人才,那为何要杀?不如留下一个黄金台,让天下之名士骏马纷纷投效。如此,军中不知会丰阜多少!”
李祎舒开了紧锁的眉间,叹口气,说道:“既然三哥决定了,小弟自是支持!”
李隆基点了点头,说道:“东北且先这样,这次召你回来,不光是给张守珪操作的机会,更多的……”
李祎笑了笑,说道:“三哥尽管吩咐!”
李隆基点了点头,说道:“这次召你回来,是为了整肃禁军!”
李祎一愣,问道:“那个禁军?”
前面的人斜了一眼后者,说道:“朕的元从亲军,北衙禁军!”
李祎还是有些想不通,问道:“北衙禁军的话……有着羽林军、万骑军相近四万人,三哥却是为何?”
李令诚的法子,好像有些用处……
伸出了左手,慢慢轻点着东都到长安的那段距离。
记得开元之初的水陆运使李务光,当初通行此段用的是单一陆路,并且完全放弃了水运,以此来规避东都河口到长安之间的底柱之险。
而李令诚说水陆并进……
嗯,若是水陆并进的话……用于洛阳到长安倒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河口至洛阳之险,水路耗资太大,且伤亡不计其数。
而陆路却有十八里之远……
若是改进的话,又该怎样……
看了半晌,左手猛拍地图。背负双手,喃喃自语……
………………
“来人!”
“传荥阳县令,巩县令……”
门外的人躬身行礼,旋即朝着院外跑了出去。
………………
元宿德自是不知道他的单一思维引起了裴耀卿政策上的共鸣,也不知道因为李令诚的思路而让裴耀卿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索。
现在心烦的是……汴河水势,咋么写么!
李令诚从小就和水运搞在了一起,可自己待在长安……都好久了,这可是第一次离水系这么近。
水势?谁知道从哪些方面分析嘛。
元宿德叹了口气,告别了河南府尹、汴州刺史、李令诚、开封县令,就提溜着帽子,径直回了自己的住处。
说是住处,其实也就四周徒壁,加个屋顶,防阳光、风雨侵袭罢了。
把帽子甩下,元宿德又煎熬了一会儿,就卷起袍子跪在了卧案之前。
长叹口气,拿起毛笔,强自振奋。
虽然很想把官辞了,回家遛马斗鸡耍女人……
但心里也明白,自己是十八郎在外界甚至是整个朝堂中的唯一信得过的依靠,若是自己放弃,那十八郎的某些计划,决计瞬间崩溃……
虽然不知道十八郎到底是在计划些什么,但作为一起耍了十几年的兄弟,支持下去也就够了。
振奋了心情,就要努力去干!
铺开宣纸,挥毫泼墨……
既然不知如何去写,那就先从水的方向写起……
………………
当裴耀卿的想法写成奏疏,递交东都,已经是三天之后。
………………
这天,洛阳皇宫,麟德殿,花园
李隆基自己信得过人不多,除了媳妇儿武惠妃、也就一个信安王李祎、同平章事裴耀卿而已。
张九龄、李林甫、萧嵩等人不过是李隆基权衡各方、各用其长的三大工具而已,算不得什么臂助。
“三哥,奚族的李诗锁高已经返程,等到了榆关之后,榆关守将就会将李鲁苏交予他。等上几个月,李鲁苏旧将加上李诗锁高如今的拥护者……双方就会相斗成势,到时无论是可突于还是突厥默啜,八成就会按捺不住。”
李隆基停下步子,想了想,说道:“到时,再令张守珪出兵营州,狠狠地来上一下?”
李祎笑了笑,说道:“这个难说,不过张守珪有着临机决断之权,依他的才能,他决计不会浪费这次机遇。”
李隆基点了点头,说道:“这倒是有些道理。不过,契丹奚族不能让张守珪灭了,但可突于必须要死。”
李隆基深吸一口花香,清肺舒神……
“东北战事就先这么安排,等裴耀卿漕运改革完成后,第一批粮食到了北疆,就令张守珪抓紧时机,出兵剿贼。”
李祎跟在身后,点了点头。
李隆基又向前走了一会儿,说道:“听说那次安禄山进城,是你亲自出去迎接的?”
李祎点了点头,“不错,当初我在河北统军时,安禄山还是有些名头的。”
“哦?说说……”
李祎皱了皱眉头,理了理思路,回道:“安禄山一开始不过是个偷羊的贼子,他被张守珪注意到也是此人的本事。”
李隆基来了点兴趣,说道:“说的详细一些……”
李祎笑了笑,说道:“嗯,那我可就说了,这是道听途说,三哥别当真啊!嗯……他啊,学着淮阴侯,说什么大夫想要除贼,为何要杀了他这样的壮士~~”
“哈哈~~”
李祎笑了笑,又说道:“或许张守珪发现这人有些胆气,就放了他,让他做了一个捉生将。”
李隆基微微惊奇,诧异道:“此人竟能在三年之内,连升八级,莫不是张守珪徇了私?”
李祎摇了摇头,回道:“并非如此,安禄山此人确实有本事,每次冲锋在前,在战场上更是大杀四方,他能升任,靠的还真不是张守珪的亲信。而是……自己的本事。”
……………
李隆基长出口气,说道:“既然如此,他也算是一个有才之人。又是胡人,那就……”
李祎皱了皱眉头,问道:“三哥想要提拔他?”
李隆基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一来,是为了显示我大唐对于异族的开明;二来,也好让边境七镇……那些新招募的士兵信服归心;三来……”
李隆基顿了顿,摇了摇头,长叹口气。背负起了双手,向前走去……
李祎吐出口气,知晓李隆基没有说出来的是什么……无非就是偌大的大唐,君主手上却没有多少信得过、又好用的良将……
“世家子弟有着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底蕴,对于族中后辈的教育不知领先多少。”
“兵法这一方面更是如此!”
“祖母当年新设武举,正是为了摆脱世家掌兵的困局?”
“这安禄山既是人才,那为何要杀?不如留下一个黄金台,让天下之名士骏马纷纷投效。如此,军中不知会丰阜多少!”
李祎舒开了紧锁的眉间,叹口气,说道:“既然三哥决定了,小弟自是支持!”
李隆基点了点头,说道:“东北且先这样,这次召你回来,不光是给张守珪操作的机会,更多的……”
李祎笑了笑,说道:“三哥尽管吩咐!”
李隆基点了点头,说道:“这次召你回来,是为了整肃禁军!”
李祎一愣,问道:“那个禁军?”
前面的人斜了一眼后者,说道:“朕的元从亲军,北衙禁军!”
李祎还是有些想不通,问道:“北衙禁军的话……有着羽林军、万骑军相近四万人,三哥却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