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裴度
愤怒的乡民把徐虎以及随从,全部扔进川流不息的马泥沟,事后又意犹未尽,直奔徐家。
李忱知道这时候不管不行了,命令府卫即刻封锁徐家,任何人不得进入。倒霉的徐家二少爷当时并不在家,等他回来的时候,愤怒的乡民一拥而上,他被活活的打死在家门口。
直到白老师打开徐家的仓库,分发粮食财物,这才渐渐平息乡民的怒火。
事情已定,李忱见到祭祀河神的女孩还停在原地。说道:“你回家吧,太平了,以后都没事了。”
火灵儿一跪到地,说道:“贵人,我是被拐来的,家里父母双亡,没有兄弟姐妹,您救了我的命,就让我鞍前马后,服侍左右,以报答你的恩情吧!”
说完打开盖头,露出那轻世绝尘的脸庞。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二顾倾人国。
李忱双眼微微失神,这一幕让萧大小姐无比鄙视。
“你还有亲戚吗?我送你去投奔。”
“贵人如果不收留,小女子只有死路一条,与其在这世上受辱,还不如……”
火灵儿说着就奔向马泥沟。好在府卫及时拦住。
女人三大技法,撒泼、打滚、要上吊,这女孩虽然看起来才十五六岁,当上来直接王炸,根本不给人出牌的机会,就是李忱也是无可奈何。
好吧,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下凑全了。
丁威这时候也走了过来,指着徐府一家人,问道:“他们怎么办?”
徐家连同下人尚有67口人,多数女眷,这些人如果继续留在这里,无疑死路一条。
“迁到大兴庄吧……”
出了这一档子事,大家的心情都不好。李忱回到大帐,望着面前的案几发呆。
一个巫师,一个庄正,一番蛊惑,要了几十人性命,归根到底,还是乡民愚昧,解决的办法,就是开启民智。
可是,这谈何容易。
后世中国明智开启,是收到当时西方先进文明的冲击。可如今,西方世界还是茹毛饮血,最先进的文明就是大唐。
你让大唐的民众,如何相信自己的观念,何况现在,自己还被挂上傻子之名。
李忱在冥思开启民智之法,而在长安的晁寄予接到李忱,关于改革盐政的手信。
事关重大,他立即派人请好友元稹来府商议,而恰在此时元稹也收到白居易的手信。还有白老师请元稹代为上奏的奏疏。
“如若淮王殿下果真有海盐制作之法,此事,当有可为。”
“那还有假,元稹兄,请看。”
晁寄予指向桌上的酒缸,绳子上的盐粒已经长到指甲盖大小。
李忱在给晁寄予的信里,已经详细记录了制作海盐之法,吸取了劝说白大诗人的经验,事实胜于雄辩是古今皆通的道理。
果然元稹心思大定,不过两人商议之后,面有忧色。
“势单力孤,恐不济耳。”
要说现在朝中,谁是炙手可热的人物,裴度无疑就是。可是裴度此人从不结交朝廷,他是一名孤臣,能劝说他吗?二人都很疑惑。但不管怎么,还是要试一试。
夜幕降临,裴度府上门守接到晁寄予、元稹名贴,管家飞快向裴度禀告。
“不见!”
裴度当上宰相后,钻营取巧之人络绎不绝。只是他不明白,像元稹这样颇有文名的人物,怎么也行起这苟且之事。
管家去后不久,又返回禀告。裴度脸上不愉之色益盛。
“他们还没走吗?”
“没有,他们有信函呈上,其他没说什么。”说着管家呈给裴度。
裴度打开一看,开头写着《论朝廷盐业改革》,仔细研读数遍后,脸色大变。
“快、快请他们进来。”
管家尚未迈出门口,裴度慌忙拉住管家。
“算了,还是我自己去请。”
裴府的管家,几十年,哪见过老爷如此惊慌失措。他赫然发现,老爷出门时,连鞋都没穿。
也不怪裴度如此失态,他如今刚刚上位,踌躇满志,迫切需要一个切入点打开局面。刚刚读了两位大人的论疏,发现大有可为。
关于盐业,朝廷的处境颇为尴尬,天宝年间,刘公首导改革,数年时间,国库收入翻倍,国力强势。
不过自安史之乱后各地节度使割据一方,拥兵自重。各大盐场均被藩镇掌控,就是朝廷控制的蒲州盐场,产量也刚刚满足京兆自用。
盐税被地方劫持,导致的结果朝廷愈加穷困,而拥有产盐地的藩镇则愈加富裕,实力大增。
所以盐税在朝廷看来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也没什么可惜。对部分藩镇来说,就是命脉。
如果按照此论所说,彻底废除盐税,朝廷收不到,地方也收不到税。再加上更加便宜的海盐倾销,日久,平藩形势必定朝着有利于朝廷方向发展,到了那时,大唐中兴也就是应有之意。
裴度忍着心中狂喜,将晁寄予、元稹迎入大堂……
“晁公,元公,不知论疏上所说,制海盐之法,是否属实!”
晁寄予笑道:“裴公,可否使人抬一酒缸,食盐数斤,公一观便知。”
待到盐粒从芝麻大小,一直长到蚕豆大小,裴度拍案而起,一脸绯红。
“若用此法,则朝廷不费刀兵即可控制沿海诸镇,而灵州,朔方等产盐重镇将日趋穷困,此消彼长,大唐中兴有望矣。”
“为大唐贺!”
裴度重新坐下,又问:“此何人所献,我当上报朝廷,定要厚赏此人。”
晁寄予颇为尴尬,与元稹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元稹说道:“裴公,此方乃淮王李忱所献。”
“是他!”
裴度对淮王李忱还是颇有印象,就在不久前,还是他亲自审理了吐突承璀勾结李忱谋反案。
审案过程中,裴度还亲自调查了李忱的过往。
免除了大兴庄50户全年的邑租。还自掏腰包,买了米盐肉,分发乡民,让裴度印象深刻。至于后面自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用心也是好的。
不过,学识嘛就不敢恭维了,好事之人已经将李忱的奏章,贴的满长安都是。他文采,可真是“激扬飞跃”,哈哈……
李忱知道这时候不管不行了,命令府卫即刻封锁徐家,任何人不得进入。倒霉的徐家二少爷当时并不在家,等他回来的时候,愤怒的乡民一拥而上,他被活活的打死在家门口。
直到白老师打开徐家的仓库,分发粮食财物,这才渐渐平息乡民的怒火。
事情已定,李忱见到祭祀河神的女孩还停在原地。说道:“你回家吧,太平了,以后都没事了。”
火灵儿一跪到地,说道:“贵人,我是被拐来的,家里父母双亡,没有兄弟姐妹,您救了我的命,就让我鞍前马后,服侍左右,以报答你的恩情吧!”
说完打开盖头,露出那轻世绝尘的脸庞。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二顾倾人国。
李忱双眼微微失神,这一幕让萧大小姐无比鄙视。
“你还有亲戚吗?我送你去投奔。”
“贵人如果不收留,小女子只有死路一条,与其在这世上受辱,还不如……”
火灵儿说着就奔向马泥沟。好在府卫及时拦住。
女人三大技法,撒泼、打滚、要上吊,这女孩虽然看起来才十五六岁,当上来直接王炸,根本不给人出牌的机会,就是李忱也是无可奈何。
好吧,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下凑全了。
丁威这时候也走了过来,指着徐府一家人,问道:“他们怎么办?”
徐家连同下人尚有67口人,多数女眷,这些人如果继续留在这里,无疑死路一条。
“迁到大兴庄吧……”
出了这一档子事,大家的心情都不好。李忱回到大帐,望着面前的案几发呆。
一个巫师,一个庄正,一番蛊惑,要了几十人性命,归根到底,还是乡民愚昧,解决的办法,就是开启民智。
可是,这谈何容易。
后世中国明智开启,是收到当时西方先进文明的冲击。可如今,西方世界还是茹毛饮血,最先进的文明就是大唐。
你让大唐的民众,如何相信自己的观念,何况现在,自己还被挂上傻子之名。
李忱在冥思开启民智之法,而在长安的晁寄予接到李忱,关于改革盐政的手信。
事关重大,他立即派人请好友元稹来府商议,而恰在此时元稹也收到白居易的手信。还有白老师请元稹代为上奏的奏疏。
“如若淮王殿下果真有海盐制作之法,此事,当有可为。”
“那还有假,元稹兄,请看。”
晁寄予指向桌上的酒缸,绳子上的盐粒已经长到指甲盖大小。
李忱在给晁寄予的信里,已经详细记录了制作海盐之法,吸取了劝说白大诗人的经验,事实胜于雄辩是古今皆通的道理。
果然元稹心思大定,不过两人商议之后,面有忧色。
“势单力孤,恐不济耳。”
要说现在朝中,谁是炙手可热的人物,裴度无疑就是。可是裴度此人从不结交朝廷,他是一名孤臣,能劝说他吗?二人都很疑惑。但不管怎么,还是要试一试。
夜幕降临,裴度府上门守接到晁寄予、元稹名贴,管家飞快向裴度禀告。
“不见!”
裴度当上宰相后,钻营取巧之人络绎不绝。只是他不明白,像元稹这样颇有文名的人物,怎么也行起这苟且之事。
管家去后不久,又返回禀告。裴度脸上不愉之色益盛。
“他们还没走吗?”
“没有,他们有信函呈上,其他没说什么。”说着管家呈给裴度。
裴度打开一看,开头写着《论朝廷盐业改革》,仔细研读数遍后,脸色大变。
“快、快请他们进来。”
管家尚未迈出门口,裴度慌忙拉住管家。
“算了,还是我自己去请。”
裴府的管家,几十年,哪见过老爷如此惊慌失措。他赫然发现,老爷出门时,连鞋都没穿。
也不怪裴度如此失态,他如今刚刚上位,踌躇满志,迫切需要一个切入点打开局面。刚刚读了两位大人的论疏,发现大有可为。
关于盐业,朝廷的处境颇为尴尬,天宝年间,刘公首导改革,数年时间,国库收入翻倍,国力强势。
不过自安史之乱后各地节度使割据一方,拥兵自重。各大盐场均被藩镇掌控,就是朝廷控制的蒲州盐场,产量也刚刚满足京兆自用。
盐税被地方劫持,导致的结果朝廷愈加穷困,而拥有产盐地的藩镇则愈加富裕,实力大增。
所以盐税在朝廷看来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也没什么可惜。对部分藩镇来说,就是命脉。
如果按照此论所说,彻底废除盐税,朝廷收不到,地方也收不到税。再加上更加便宜的海盐倾销,日久,平藩形势必定朝着有利于朝廷方向发展,到了那时,大唐中兴也就是应有之意。
裴度忍着心中狂喜,将晁寄予、元稹迎入大堂……
“晁公,元公,不知论疏上所说,制海盐之法,是否属实!”
晁寄予笑道:“裴公,可否使人抬一酒缸,食盐数斤,公一观便知。”
待到盐粒从芝麻大小,一直长到蚕豆大小,裴度拍案而起,一脸绯红。
“若用此法,则朝廷不费刀兵即可控制沿海诸镇,而灵州,朔方等产盐重镇将日趋穷困,此消彼长,大唐中兴有望矣。”
“为大唐贺!”
裴度重新坐下,又问:“此何人所献,我当上报朝廷,定要厚赏此人。”
晁寄予颇为尴尬,与元稹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元稹说道:“裴公,此方乃淮王李忱所献。”
“是他!”
裴度对淮王李忱还是颇有印象,就在不久前,还是他亲自审理了吐突承璀勾结李忱谋反案。
审案过程中,裴度还亲自调查了李忱的过往。
免除了大兴庄50户全年的邑租。还自掏腰包,买了米盐肉,分发乡民,让裴度印象深刻。至于后面自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用心也是好的。
不过,学识嘛就不敢恭维了,好事之人已经将李忱的奏章,贴的满长安都是。他文采,可真是“激扬飞跃”,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