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绝地钢枪王
字体: 16 + -

第100章 毒气弹2

    黄色的烟雾随着风扩散开来,让王浩他们措不及防。

    “撤离,撤离”王浩提示大家用袖口捂住口鼻以后,就全力指挥毒圈外的四排战士撤退。

    而下面的鬼子兵,一个个翻滚嚎叫,痛苦不堪。

    “防毒面具,你们快点使用防毒面具呀”站在石岩的鬼子大队长显然很快就发现了下面发生了什么,无奈距离太远,只能内心祈祷。

    “大队长,面具都在炮兵身上,只有三十多个,下面三中队可是二百多人,根本不够,咱们赶快派人再送一些下去吧”鬼子参谋很快想清楚了下面需要什么,一遍吩咐收集防毒面具,一边等着大队长的命令。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说鬼子装备的特点。

    鬼子的单兵装备很少配备防毒面具,但是他们在使用化学毒剂以及各种毒气弹的时候,注意到自身的防护是首要的,但也仅限于炮兵和部分保护炮兵的步兵。

    而鬼子在二战中装备量最大的防毒面具,就是九五式防毒面具。

    这款九五式防毒面具,是用一层进化树脂做底,在前面猪鼻子部位放置了部分活性炭等材料,上面有密封的透明镜片,整体制造非常复杂,所以这就限制了生产装备的数量。

    而“九五式”是日军装备量最大的一种,也是成本最低的一种。

    鬼子的防毒面具做工太精致,和其他鬼子所有武器一样,在使用中都有大量的批评声音,防毒面具太精致,容易损坏,三八大盖穿透力太强导致杀伤力下降,歪把子轻机枪和鸡脖子重机枪保养复杂,而且保养不善的情况下很难使用,等等等等。可是就是拿着这一堆“垃圾”,鬼子还是横扫了东南亚一直打到澳大利亚,更是打的英美在东南亚地区损兵折将抱头鼠窜,要知道,那时候英美两国使用的可基本都是半自动武器,比鬼子的武器整整先进了一代以上。

    鬼子武器的一大特点就是结构复杂、保养的专业性高,这就保证了一条,一旦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很快就会报废!就比如南部十四式的撞针问题,最初的时候王八盒子的下面有个小暗格,里面是有一根备用撞针的,而且这撞针油必须是粘稠度很高的专用枪油,整个设计思路是在高寒地区作战的准备,备用撞针、专用枪油都是分开管理定量分发,一旦没有这些备件,那么短时间内就会因为保养不善而导致报废!

    这个设计思路跟苏联的ak-47设计思路完全背道而驰,ak-47强调的是耐用和可替换性强,寒带热带雪原沙漠,各种环境下都能使用,强调的是短时间内密集火力覆盖,不要求准度,ak系列步枪和喀秋莎系列火箭炮,就是火力优于准度,覆盖优于精准打击的设计思路典型体现。

    而鬼子的武器强调的是精度和细节。以王浩曾经用过的鬼子南部十四式为例来说,这款外号王八盒子的南部十四式手枪握把与枪管轴线之间的夹角设计为120°,在紧迫局面仓促出枪射击时,可以依靠握枪手的食指指向物体习惯开枪,有效提高手枪的战斗反应时间和射击精度,这是充分结合了人机工程学的考虑,整个手枪的重心在掌心位置,更便于掌握平衡。

    而且手枪瞄准基线长,因此南部十四式的精准度,在全世界手枪族都是数一数二的。再有就是,南部十四式的穿透力不强但是其子弹杀伤力极强,50米内杀伤力堪与“达姆弹”相比!

    再说装备覆盖面,在中国被称为“王八盒子”的南部十四式是纯粹军用,使用这种武器的都经过了专业的培训兵有专门后勤负责备件供应,日军从将军到士官,从陆军一般的步兵部队到炮兵、工兵、装甲兵等各个特种兵部队,以及海军和空军的各部队各阶层,普遍装备。但是皇协军、特务机关、警察以及各种非军事机构中很少使用。

    结合起来分析,这便是日军的一种思路,“复杂结构+专业培训+专业备件+专业保养”,即便在民用工业中也是如此,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曾经尝试拆解日本汽车的发动机研究,拆完装好性能就有了很大差距,也是类似的道理。

    在工业的产业思维模式中,日本和德国比较接近,都是资源短缺型国家,追求的都是专业专业再专业,精致精致再精致。不过双方也是有较大差别,举个例子,德国的虎式豹式,就如同宝马奔驰,高品质高价格顶级配置;日本的豆战车就如同日系车,省钢省油最高性价比,但是在马路上只能欺负欺负人,跟谁都撞不起。专业和精致的两个方向,都有值得借鉴的价值。

    鬼子防毒面具的制造学习自西欧国家,太专业了,所以此时他们的士兵竟然没有足够的防毒面具使用,

    王浩的一招妙手,让鬼子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排长,接下来怎么打?”四排一直退后了几百米,才让毒气跟过来的危险解除,但此时只剩下这十几个人,再打一场阻击肯定不太现实了。

    鬼子虽然这次损失了两百多兵力,但石岩那里还有好几百,跟上主力也是大危险。

    “排长,能不能再来一次白刃战?”见王浩不说话,霍彦想起十几天前的那场伏击战,提出了想法。

    “不太现实了,一是没那个能力,盐帮上次白刃战以后,损失太大,很多帮众后面都非常害怕,已经没有了战力。二是鬼子也不是傻子,不会在同一个地方摔同样的两跤”

    “那怎么办?”

    “没多少时间了,咱们先回去接上伤员,撤吧,我路上想一想怎么打,看能把这些鬼子拖住,而且前面咱们还得去通知一下盐帮的兰婧蓉,不要咱们刚走,后脚就让她撞上鬼子枪口,这伙鬼子和咱们打败的那些不一样,这应该是鬼子轮休的部队,主力部队”王浩重重地把后面四个字说出,压力山大。

    “那你想出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