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高手俏佳人
字体: 16 + -

正文_第223章 坂本制药公司

第223章 坂本制药公司

林炜桌上的画报日历是街头常见的地摊货,上面绘制有吉隆坡各种有名的建筑,比如石油双子塔、独立广场、红星集团大厦等。

“坂本制药?确实是坂本制药建立前后那段时间,失踪事件开始发生。”林炜看着画报上那个充满后现代风格的建筑物,发出一声惊呼。

坂本制药是一家岛国注资的医药公司,建立于千禧年,总部就设立在吉隆坡,主要为海猴国生产各类药品,占据海猴国医药市场近20%的份额。

这家公司热衷于慈善事业,在海猴国各地都有其捐款建造的学校,经常组织医疗队前往海猴国的落后地区,有着极为不错的口碑。

林炜也与坂本制药公司有过生意上的接触,其董事长半本正雄看上去与普通生意人无异。

“经你这么一说,那晚袭击者的招式,是有点像岛国空手道的路数。”李罗萨回想着那晚交手的细节,确有其事。

“我们曾怀疑过坂本制药,但他们并没有绑架华侨的动机,也就没有深入调查。”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人道。

“这位是红星集团的公关经理何鸿,同时也是我们与华夏方面的联络人。”林炜简单的给方锐介绍了一下眼镜中年人。

“他们的动机我隐约猜到了,不过还需要进一步的确认,希望诸位可以配合我。”方锐简短的说明了一下自己来海猴国的目的。

一是要协助林炜会长处理见不得光的事物,二就是要调查这个名为坂本制药的公司,没想到现在两件事合到一起了。

“好的,有什么需求尽管联系,我们一定全力配合。”林炜点点头,华夏特工有着自己的消息渠道,肯定比他们知道的多。

“海猴国对此事华侨失踪的案件,无法通过华夏政府的官方渠道调查,毕竟这是海猴国内部事务。如果真的这么做了,肯定会被花旗国抨击干涉他国内政,借机再次掀起一股排斥华侨的浪潮。”

何鸿推了推金丝眼镜,眼中有

些担忧。

“这也是我会特意从千佛国来此的原因。要记住,这次对人口失踪的调查行为,都是当地华侨自发组织的。”方锐向林炜等人使了个眼色。

“对对对,都是我们当地华侨自己组织人去调查的。”众人立刻会意,纷纷点点头。

“既然如此,我就先告辞了,好不容易来一次海猴国,一定要好好玩玩。”方锐向众人挥挥手,离开办公室。

“林先生,他看上去很年轻,真的可靠吗?”方锐走后,一个与何鸿年纪相仿的中年男子疑惑的问道。

“据张部长说,这位青龙先生可是华夏特别行动组的一员,特别行动组的威名不用我多说吧。”林炜倒是对方锐十分信任。

他口中的张部长,是华夏驻海猴国外勤部的部长张乾冲,通俗点说,也就是华夏在海猴国的特工头子。

“难怪能一眼看出我受的伤,原来那位是特别行动组的人啊。”李罗萨捂着隐隐作痛的腹部,满脸崇敬。

当时海猴国掀起反侨浪潮,个别地区甚至在政府的默许下出现“暴动”,当街虐杀有华夏血统的人。

华侨们不得不向华夏求助,期盼着能有大批军人前来保护撤侨,等来的只有区区五个自称是特别行动组的人。

起初华侨们以为祖国只是派几个人过来做做样子,可是之后发生的事情让他们大跌眼镜。

这五个人力挽狂澜,通过暗杀、威胁、拉拢等各种手段,硬生生将海猴国的反侨势力压下去。

暗地里煽动这一切的外国间谍,也一个个死于非命。如同被死神盯上,无论间谍们逃到哪里,都会被找出来并杀死。

可以说现在华侨们能够偏安一隅,与特别行动组的帮助是分不开的。那一代华侨互助会会长,将互助会改名为红星会,正是有感于此。

后来华侨们才知道,特别行动组总人数都不过百人,每次出动最多两个人,能够一次性派出五个成员,已经代表华夏官方对南洋同胞的重视。

李罗萨那

时候还是个毛头小子,远远看到过一个特别行动组的人,只凭借一把钢刀,就将上百名暴徒逼退,救出被围困的一对母女。

“只是不知这位是白虎组还是青龙组的,我很想看看他的表现。”何鸿的语气里充满期待。

“最好是白虎组的杀星,好好教训下这帮混蛋!”李罗萨狠狠的说。

……

“郑先生,这边!”方锐刚刚走下楼,陈薇薇就如同看到主人的小宠物,飞快的跑到他面前。

“你还没走吗?”方锐惊奇的问,他才想起自己去见林炜的时候,忘记让陈薇薇回去。

自己与林炜等人谈话的时间并不短,本以为陈薇薇早已离开,没想到她依旧等在这里。

“我可是你雇佣的导游,怎么可能拿了钱就跑?”陈薇薇亮了亮手中的一百美元,理所当然的说。

“好吧,陪我去趟老长街吧。”佳人相伴,方锐自然没有理由拒绝。陈薇薇虽然相貌不及方锐的那些红颜知己,但那张不施粉黛的小脸有一种清新的活力。

老长街是一处华侨的聚集区,因为距离红星大厦并不远,两人选择步行。

“郑先生,你身体真好。”此时正值下午,天气炎热空气潮湿,走到时陈薇薇便已经香汗淋漓,而方锐则是面不红气不喘。

“可能是平时锻炼的缘故吧,走,我请你去喝红豆冰。”方锐买了两杯消暑的饮料。

除非是面对高强度的战斗,否则即便天气炎热,也不会让方锐流汗。以他现在的体能,奥运会上拿个长跑冠军轻轻松松。

这条街上既有华夏风格的砖瓦房,也有东南亚风格的小楼,错落有致却不显得拥挤。

“这条街上有各种商店,我小时候经常和父亲过来买卖东西。”陈薇薇对这条街十分熟悉。

“去那家店看看吧,我想带一套锡制茶具回去。”方锐指着一家生意兴隆的锡制品工艺店。

海猴国的锡制品很有名,陈薇薇不疑有他,跟着方锐一起走进店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