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争雄
字体: 16 + -

第2章 赵成大理寺救英雄 各路英雄血染灞桥

    赵成对诉序说:“我现在与高县官结了仇,他自然不会放过我。我记得杨树林北侧有条灞河,有一座大的石拱桥横跨灞河,此桥名叫灞桥。桥下灞河汹涌澎湃,河的两岸都是峭壁,咱们的清风寨在灞河以西,县衙门在河东,到时候我把高县官的兵马引过来,让李快灼去断他的后路援军,三千弓箭手埋伏在灞河以东,弓箭放完你就杀过去……”

    第二天,赵成骑着快马到了县衙门口,大骂高县官,一大清早就把高县官怒火冲天,高县官叫道:“吃里扒外的东西,还敢来找死,来人掉级所有兵马,把张诉序那伙贼人都揪出来!”不一会儿,他们撵着赵成跑,赵成把他们引到灞河畔。

    “赵成,吃里扒外的东西,赶紧给我出来!”高县官叫道。“报~,我军后队人马被一个拿长矛的男(李快灼)给断了!”高县官知道自己中埋伏了,便想撤退。“放箭!”随着刘峰一喊,万箭齐发扑面而来,防不胜防,吓得高县官跑到马屁股后面来挡箭。“兄弟们,杀~!”诉序带领着一大队人马赶去,杀了个片甲不留,真是快哉!只有高县官提前逃跑,不想被刘峰看到了,刘峰一箭射去,但由于当时诉序正在领兵杀敌,怕误伤了自个儿兄弟,所以只是在高县官的左臂上。高县官踉踉跄跄地跑了。

    “兄弟们不用打了,高县官已经受伤而逃了,各位兄弟不如加入我们,求个合吧!”赵成喊道。他倒是全都看在眼里,挺识时务。每个人都纷纷丢了兵器,从高县官的队伍里活下来人的都投降了。

    回去以后,清风寨里大摆宴席,每个人都三五成群地喝着庆功酒。吴威突然站起来说道:“今天兄弟们打了一场大胜仗,我们现在的兄弟也不少了,俗话说三军不可一日无帅,诸位兄弟愿意让谁来当这个元帅啊?”李快灼站起来说道:“我愿意推崇张大哥张诉序来当,他义胆忠肝,为人豪爽,而且有勇有谋,武功高强。他最适合当不过了。”刘峰也同意这个想法,众人都齐声说道:“张大哥适合当元帅!”诉序站起来说:“我张诉序何德何能,能如此受兄弟们爱戴,既然兄弟们如此信任张某,那我就不负众望,当了这个元帅!”吴威说道:“兄弟你不必客气,你的能力我们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诉序说:“我们还少一个军师;这次战斗中,赵成兄为我们出谋划策,我们才能这么顺利的打败高县官,我觉得他最适合当这个军师。不知兄弟们意下如何?”众人也都同意。赵成听到众人同意的份上说:“既然兄弟们如此抬举,那赵某也就不客气了。”

    “哈哈哈,喝庆功酒也不叫上我啊。”老人家笑着说道。“原来是您老人家来了,我说怎么声音这么熟悉。”诉序连忙起身让座。吴威看到爹来了,也起身迎接。老人家说:“我刚刚听见你们立了个军师,让我瞧瞧,是哪个小伙子啊?”赵成:“老头子,是我!”

    “诶,怎么说话呢?真是没大没小。叫啥名?”

    “姓赵,单字一个成。”

    “那好,你随我来,我告诉你一件事。”

    “什么事搞得这么神秘啊?”

    老人家把赵成带进了一个屋子,并随手关上了门,对赵成说道:“你今天当了军师,我传授给你一些法道,慢慢悟会。”老人家教了赵成观天星、算卜、识卦象、布阵图、以及各种领兵打仗的策谋。

    赵成问:“您怎么懂得这么多?”

    老人家道:“我原本是大跳元老的师弟,我教你打仗这事千万不要说出去,若他们是要问,你就说帮我种地去了”

    “您请放心,我赵成绝对会守口如瓶的。”

    话说,赵成又回去与他们喝酒了,而此时高县官却到了京城,那是朝歌长安。

    “是何人在朝廷外喧哗?”思政帝问。

    一旁的太监说:“好像是那个高猛高县官。”

    “宣他进来。”

    “宣,高猛(高县官)觐见。”

    伴随着太监的一声喊。高县官迫不及待的进来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所为何事?”

    “启…启禀皇上,有一贼人拉帮结派地闹事,但因人多,微臣打不过他们。”

    “哦,有这等事,有什么证据吗?”

    “皇上请看,我的左臂就是被他们射伤的。”

    “他们有多少人啊?”

    “估摸着20万。”高县官夸下海口。

    “20万,这么多?”

    “那依你之见……”

    “请皇上拨给我些兵马,我定将他们荡平!”

    “你要多少?”

    “25万足矣。”

    “既然…,好吧。传朕的旨意,拨高猛二十五万人马,命高猛为荡寇元帅,前去扫寇。”

    “谢万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