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卫氏春秋
字体: 16 + -

第二十五章 偶遇崔州平

    在这种场合下,卫冕再多说废话也没什么益处,面带微笑的驱马靠向街道旁边。

    他大概能猜到董卓在马车上说过什么话,显然刘协动心了,愿意与董卓合作。

    既然如此,卫冕并不劝谏刘协,不过他对丁原的处境仍然心存疑虑,旁敲侧击的问道:“董卓,你的赤兔马呢?”

    董卓得意的笑道:“怎么?你对赤兔马也感兴趣?要是你早点问的话,说不定吾心情大好转手就送给你了!但是现在已经太迟了,吾已经给他找了一个更好的主人!一员虎将,以一敌百,恐怕你那什么徐晃也比不上啊!”

    “那倒是可惜了,臣恭送王爷大驾!”卫冕心下了然,看来丁原还是没能逃脱一死,吕布已经归顺于他。所以他的底气才这么硬,急匆匆的找到刘协,火急火燎的准备着发动政变。

    董卓加吕布,这样的组合想要从外部突破真的是相当困难,想一想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场景,虽然有各路诸侯内斗的原因,但是吕布的凶悍和西凉军的强劲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只从战术的角度来讲,卫冕现在还有一个很好的策略,那就是先下手为强。趁牛辅、吕布大军还未抵达洛阳,先将洛阳城内的董卓连根拔起,到时候西凉军群龙无首,势必溃散。

    但是他倘若这么做的话,必定落人口实,他卫冕坐实一个不能容人、贪权弄权的骂名肯定是必然的了。一个处理的不好,他绝对会变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落得董卓一样的下场。

    如果不先下手为强,那就是白白等着董卓慢慢做大,羽翼渐丰。等他完全成长起来,凭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与之对抗。

    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进退维谷,就是卫冕目前处境的最好写照。

    信马由缰,卫冕就这样在街上游荡着,来来往往的百姓依旧如寻常一样,显然没有预见即将到来的祸患。

    “舟停绿水烟波内,家住深山旷野中。偏爱溪桥春水涨,最怜岩岫晓云蒙······”忽然,一首高歌从耳畔传来,惊醒沉思的卫冕。

    抬眼望去,只见一个年级约莫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亲自驾着牛车,缓缓而行,放声歌唱。

    刚才歌词之中一股隐士之风,卫冕还以为是个五六十岁,看破红尘的老道士。没想到竟然是一个如此年轻的人,容貌轩昂,丰姿俊爽,头戴逍遥巾,身穿皂布袍,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卫冕一抖马缰,迎了上去,伴着牛车缓缓前行,同时出言问道:“这位兄台,我听你的歌词曲调也是饱读诗书之人,为何不图齐家治国,反倒向往起山野生活了?”

    年轻人冲着卫冕拱手还礼,笑道:“君岂不闻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高祖斩蛇起义,诛无道秦,是由乱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乱;光武中兴,重整基业,复由乱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干戈又复四起。如今乱世将起,强求治世宛如逆天而行。君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命数之所在,强求不得,既然天下大乱在所难免,不如寻求一山野僻静处,安享此生则已。”

    卫冕看得出来,这家伙肚子里是真有货的,不想就这么放他走,开口问道:“但是同样有一句话,叫做‘尽人事听天命’,兄台以为如何?”

    年轻人闻言忽然转头看着卫冕,看了一会儿之后,笑道:“有能力在乱世为天下百姓尽人事的人可不多见,不知君尊姓大名?”

    “卫冕,字仲道,兄台你呢?”

    年轻人赶紧停下牛车,下车拜道:“在下崔州平,不知大将军驾到,之前多有无礼,望乞恕罪!”

    “你就是崔州平?”卫冕大喜过望,没想到在街上先逛一圈,也能碰到一个名士。而且这个名士可不一般,乃是与诸葛亮、徐庶都交好的朋友,并且很得诸葛亮看重。

    “将军听说过在下?”崔州平有些好奇。

    卫冕笑道:“我早就听说过崔烈有两个儿子,崔国平勇武刚烈,崔州平学富五车,果然闻名不如见面!”

    崔州平被夸赞的有些不好意思,连称“不敢当”。

    卫冕又问道:“如今天色将晚,崔兄驾牛车南行,不知意欲何往?”

    崔州平答道:“在下欲往颍川水镜先生处求学。”

    卫冕笑道:“仅仅只是因为如此吗?你刚才那首歌可是暴露了一些东西。”

    面对卫冕的追问,崔州平有些拘谨的道:“洛阳是非太多,在下确实想出去避一避。”

    “不要因为我的身份就堵住了你的嘴巴,你刚才说的不是挺好的嘛,你将你的看法放心大胆的说出来,我的心胸岂会狭隘到以言治罪?”

    在卫冕鼓励的眼神下,崔州平终于放开了束缚,说道:“恕在下斗胆直言,洛阳城将起硝烟,大将军您危如累卵。如果在下处在您这个位置的话,必不敢贪恋权势,应该早早逃离洛阳!”

    见崔州平目光扫来,卫冕点头道:“继续说下去!”

    “大将军您与大司马董卓不同,他曾为凉州牧、漦乡侯,整个凉州无论赋税、粮食还是兵源,都能为其所用。所以只要给他时间,他就可以不停的壮大自己的力量,而大将军您并没有任何的根基,手中的粮草和兵力都是有限的。此消彼长之下,只要一天天耗下去,您必输无疑。”

    “难道我就没有任何翻盘的机会吗?”

    “保存实力,将洛阳让出来。自董卓入京开始,天下大乱已经在所难免,以他的狼子野心,不出半月必定会搞得天怒人怨。到时候他董卓就是全天下的敌人,即便大将军您不出手,他也必死无疑。”

    “让出洛阳简单,放弃大将军的职位也容易,但是我一走,这洛阳城的百姓可就要遭殃了!”卫冕一声长叹,他未必没想过离开,只是他不愿洛阳的百姓重蹈历史的覆辙而已。

    崔州平闻言一脸愧色道:“大将军宅心仁厚,州平惭愧!”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如果我也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话,我也不会考虑这么多,你无须为此心怀愧疚。如果你能留下来,帮助我对付董卓话,我想一切都还有转圜的余地。”

    “实在对不起,州平如今学识浅薄,即便留下来,对大将军的帮助也很少。况且家父早已与水镜先生约好,父命不敢违背,约定更不敢破坏,还望大将军体谅。”

    卫冕苦笑了一下,道:“既然你执意要走,冕不敢强留,不过我还是希望你能放弃隐世不出的思想。既然你学习了那么多的知识,又怀揣儒家的理想,如果让它们烂在肚子里岂不是愧对先贤的经典?与其将天下交给那些贪图福贵,只知道钻营的小人手中,让百姓深受其苦,何不自己站出来,创造一个‘仁义礼智信’的大同天下?”

    崔州平有些动容:“与君一席话,让州平茅塞顿开,以前在下只知道避世以顺应天命。但是天命也是人为的,州平此番定会向水镜先生好好学习,有朝一日能学有所成的话,定为大将军效劳!”

    “水镜先生座下个个都是不世出的奇才,我相信你一定能学到真本事的。而且我听说水镜先生有几个特别优秀的徒弟,诸葛亮、郭嘉、荀彧、徐庶等等,多和他们交流,一定能对你有所帮助。”

    崔州平一脸惊奇的看着卫冕,他实在不知道卫冕为何对颍川的事也这么了解,在佩服之余也将他说的几个名字深深记在心里。

    卫冕一直将崔州平送出洛阳城,望着遥遥而去的牛车,他心思再次回到城中。看来必须做一些取舍了,或许是所谓的天命难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