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卫氏春秋
字体: 16 + -

第十九章 董卓的野心

    在卫冕与徐晃商讨的时候,大司马府内的董卓也没有闲着,他正在向李儒抱怨着朝堂之上发生的一切,愤愤不平的怒斥道:“文优,这个小皇帝实在是太偏向卫冕了,还有王允和袁隗两个老东西,也处处帮着卫冕,你再不想出个好计策来,吾就该回凉州了!”

    李儒皱眉道:“主公,此事急不得啊!还是依照小婿之前所说的,卫冕越风光,太后对他的猜忌之心就越重,我们终归是能等到机会的。”

    “等等等!吾来洛阳可不是为了等着看他们脸色的!”董卓盛怒难抑,一脚将身前的小桌踹出两丈开外,猛地眼神一亮,冲着李儒兴奋的道:“文优,你说我们把这个小皇帝一脚踹开会怎么样?”

    李儒一惊,脸色大变道:“主公,您想换皇帝?这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啊!”

    “什么违不违的,只要有这个刘辩在,吾就不可能斗得过卫冕。与其受这小东西的气,不如另立一个听话的皇帝,到时候挟天子在手,这些文武群臣要是还敢嚼舌根,要杀要剐还不是吾一句话的事!”

    看董卓越说越兴奋,李儒急道:“主公,换皇帝的事儿没有想的这么简单,我们得从长计议才行!”

    董卓完全不理会他所想要表达的意思,兴致勃勃的道:“那你就赶紧想啊,吾记得以前有个大司马霍光也曾换过皇帝吧,反正这个皇帝吾是换定了!”

    既然董卓都下了死命令,李儒还有什么好说的,只能开动脑筋尽力想出一个完美无缺的计策了。

    “主公,如果废了现今的皇帝刘辩,您准备立谁为帝?”

    董卓笑道:“当然是陈留王刘协了,当年他的母亲王美人就是被何太后害死的,最后还是由灵帝的生母董太后抚养长大的。董太后与吾俱都姓董,这关系自然要亲近的多,这刘协与何太后有杀母之仇,与吾有救命之亲。一旦吾将其扶上帝位,他岂能不感激涕零,授吾以辅政大权?”

    李儒听他分析的头头是道,笑问道:“看来主公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吧?”

    “当时从北邙山出来的时候,刘辩这小子就没有正眼看吾一眼,吾当时就起意将其废掉。奈何卫冕这小子打乱了吾的计划,否则吾现在已是辅佐新皇的肱股之臣,统领百官的太师。”

    李儒也渐渐被董卓的构想打动,只要董卓坐上太师之位,他水涨船高,也可以走出幕后登上庙堂。但眼下的麻烦是如何才能胁迫文武百官,将刘辩给换掉。

    “主公,若想废立皇帝必须能够掌控皇宫,但眼下虎贲军驻扎西园,白波军守卫芳林苑,一左一右将长乐宫保护的严丝合缝。如今我们兵力不足,如果冒然出击,恐非上策。”

    “你有什么好计策?”

    李儒走到董卓身前,贴身附耳道:“主公不妨稍稍隐忍三五日,一来让小婿的疑兵之计发挥最大效用,其次看牛辅那边情况如何,是否能够成功夺下丁原的兵力。只要这些目标都能达成的话,小婿只需一招调虎离山,就能助主公攻取长乐宫!到时候在重兵围困之下,刘辩母子就算百般不情愿,也只能乖乖离开皇位,介时整个朝堂就会完全落入在主公的掌控之中!”

    董卓好奇道:“怎么个调虎离山法?”

    李儒道:“从卫冕斩西园三校尉之事就可以看出,他时时刻刻都在关注主公的一举一动,极力的想要削弱主公的力量。在起事当日,主公可收买大批平民,换上我西凉军的衣装去城南等地大肆制造混乱,或烧杀掳掠、或抢夺民财,以卫冕多管闲事的能耐必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只要他的白波军赶往南城区,我们就迅速发兵直扑长乐宫,仅以虎贲卫的兵力绝对阻挡不了我们!”

    见董卓认同的点点头,李儒继续说道:“还有就是李傕郭汜他们,如果主公定下决心废立皇帝,今天的这道圣旨完全不必遵守。您可以让他们表面上接下圣旨,在暗中星夜赶赴洛阳。以他们行军的脚力,大概再有二十天必然能赶到洛阳,到时候有贰拾万大军拱卫京都,西屏函谷雄关,北塞黄河天险,内摄群臣,外镇九州,即便天下诸侯心存异心也不能拿我们怎么样!”

    董卓高兴不已,连声道好,他已经憋屈了很多天了,为的就是李儒勾勒的宏图大业。

    但是在洛阳城以北的孟津,牛辅真的能够依照李儒的计划,侧反吕布刺杀董卓吗?

    孟津城夹在黄河与北邙山之间,是洛阳城北部唯一一个城池,其重要的屏障作用无需多说。这么重要的兵家必争之地,谁都能看出来,董卓不会看不出来。

    早在两个月以前,何进的使者赶往凉州,去请董卓入京。董卓一开始还没太想明白,准备让丁原做个出头鸟,于是就遣丁原同往洛阳城诛杀宦官。

    等董卓回过味儿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是做了一个多么愚不可及的事情,于是赶紧派遣李儒和牛辅两路大军直指河东,意图阻断丁原的去路。

    李儒的情况很明显,没碰到丁原,反倒顺便打了白波谷一下,结果被卫冕整得全军覆没。而牛辅并没有令董卓失望,沿着黄河快速行军,一路将丁原堵在了孟津。

    在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司徒王允看到董卓和丁原掐了起来,就像何太后建议,拜丁原为执金吾,进一步的挑起他与董卓之间的矛盾。

    由于牛辅先一步占据了孟津城,将丁原前往洛阳的必经之地截断,丁原虽然有上万大军,但欲藉此攻下守卫森严的孟津城绝对是痴心妄想。

    于是乎,丁原只能退守以待时机,将大营下在城外二十里的山中。营寨依山傍水,在这炎热的初秋时节并不算特别难过。不过就这样一日又一日,连续呆了大半个月,任谁都会心生烦躁。

    但是今天丁原格外的烦躁,六神无主,仿佛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将要发生。他将简书拿起来足有十遍之多,却一个字也没看进去,最后只好站在营帐内走来走去。

    忽然一个卫兵掀开幔帐,报道:“刺史大人,大营外有一使者求见,点名道姓说要见您!”

    “莫非今日之烦躁正应此人?”丁原暗中嘀咕了一声,忙道:“快快有请!”

    不过一会儿,在卫兵的引领下,一个其貌不扬的普通人走入大帐。

    丁原看了这人一眼,心下有些失望的问道:“你是什么人,找本官有何事?”

    来人没有回答问题,反而不卑不亢的问道:“你就是凉州刺史丁原吗?”

    旁边的卫兵闻言一声厉喝:“无礼,你怎可直呼刺史大人的名讳?”

    不过丁原现在关心的很明显不是有礼无礼,摆摆手道:“无妨,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本官就是丁原,你来此做什么?”

    “小人只是一个信使而已,在临行前大将军有吩咐,必须将这封信交到刺史大人手中,之前多有冒犯希望刺史大人不要见怪!”

    丁原吃了一惊,瞪大眼睛不可思议的道:“大将军?何进不是已经死了吗?又从哪儿冒出来的大将军,莫非是董卓?”

    “我家大将军姓卫名冕字仲道,刺史大人还是不要瞎猜了,还是赶快回一封手书,我该赶回去复命了!”

    丁原闻言就更奇怪了,卫冕何许人也?真的是听也没听说过,不过大将军只要不是董卓就还好。丁原心中暗自庆幸,签了收贴之后,又打发了几个赏钱,这才让送信的小兵离开。

    “这个大将军给我写信,看来是想拉拢我啊!”丁原抱着这样的心理打开信封,但是随着目光扫过,脸色右黑变青,由青变白,怒吼道:“来人!”

    守在营帐外的卫兵慌忙冲了进来,问道:“刺史大人,出了什么事?”

    “快,快派人去监视我那逆子吕布,看他是不是在私会外人?”

    吕布虽然和丁原在同一个大营之中,但是一万大军扎的营垒是要绵延很远的,所以他们俩居住的营帐相距的差不多有三四里。

    卫兵闻言连忙向着吕布的营帐跑去,大概过了半个时辰左右,卫兵回禀道:“主簿此时正在校场试马,并没有在营帐中会客。”

    丁原咬牙切齿的问道:“是不是毛色赤红如火的好马?”

    卫兵惊奇不已:“刺史大人有千里眼吗?您是从何得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