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卫氏春秋
字体: 16 + -

第二十七章 整顿军马

    杨奉当然不希望自己培养了数年的心腹就这样被分出去,但是又不能明说,想了半天之后总算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理由。赶紧上前一步,拱手下拜道:“将军,恕在下直言,此时李儒营垒立于白波谷外不足十里,如果其手下斥候看到营寨内防军调动,李儒很可能利用这个机会出兵袭击,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只是无论礼节还是语气,都缺少一点应有的恭敬。

    不得不说杨奉的这个理由还是非常正当的,毕竟此时正是他的两千部下人防守寨门,随时准备应对李儒的袭击。如果此时就按照卫冕的策略进行分兵的话,就会造成一个相当长时间的防御空档期,等于是卖了一个破绽给李儒,以他的眼光不可能察觉不到这个进攻的好机会。

    卫冕沉吟一会儿,淡淡地道:“首先我得纠正一下你的称呼,我是将军,你是校尉,你在我面前应该自称末将或是属下。如果你强硬的认为能与我分庭抗礼的话,我并不介意,郭泰一人上路正显孤单寂寞,说不定还在等一个伙伴同行。其次,你担心的问题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我既然下此命令,自然有应对之法。”

    杨奉额头上冷汗涔涔,在卫冕平淡的语气中,他确实感受到了一种名为杀气的东西。如果以董卓的行事风格,刚才估计就将他拖出去砍了,如果以曹操的行事风格,肯定会笑眯眯的感谢杨奉的提醒,然后心里盘算着找个什么理由来除掉他。

    卫冕既不是董卓也不是曹操,但是在遇到这样的人、这样的事的时候,他宁愿学习曹操。他杀郭泰是自保,是有理由的,所以郭泰的手下想造反但是底气不足。然而杀杨奉是没有理由的,总不能因为他语言中露出一点挑衅的气息就杀人吧,如果真的这样做的话,还不是弄得人人自危?

    所以说,卫冕杀是肯定不会杀他的,但表明自己的态度却无不可。雷霆雨露俱为君恩,如果以满口的仁德恩义来统领这帮子山贼,只能说会死的很快死的很惨。

    杨奉不敢多言,卫冕则让婢女传来笔墨纸砚,以郭泰的口气修书一封。

    之前李儒一封书信,想要借郭泰之刀杀了他,现在他只想借郭泰之口稳住李儒。只需半日的时间,等他处理好白波谷内部的事情,就可以挥兵出谷,取下李儒的项上人头。

    李儒端坐营帐之中,满怀笑意的接见了“郭泰”的使者,问道:“本将军昨夜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块白布无故而自燃,火势熊熊。吾请一卜筮者解梦,他说此梦应在白波谷内,有都统火并,可有此事?”

    卫冕派过去的只是一个普通的送信人,并非拥有高深智慧、能宠辱不惊的使者,被李儒这么一诈,顿时脸色一变漏了痕迹。但是恰恰这一个神色的变化,却也误导了李儒的判断。

    李儒心下了然,看来自己的计策已经顺利实施,估计郭泰已经将卫冕、徐晃除掉了。这才翻开卫冕写给他的书信,顺便念了出来:“李将军,卫冕、徐晃已被老子拿下,不过并未伤及性命,如果你真的想为令兄报仇的话,就将大军退出白羊山外。老子自会将两人拱手奉上,否则的话,你休想得到他们。”

    “你回去告诉你家渠帅,就说本将军答应了,不过大军只会向后撤退二十里。只会在见到卫冕其人之后,才会离开白羊山。”李儒没做多想,当即就拍板决定下来。

    “将军,万万不可向山贼妥协,轸愿领兵攻营拔寨!”此时又一员大将站了出来,他的名字叫胡珍,原为樊稠的副将。如今樊稠一死,他便顺势上位,成为领军校尉。

    李儒瞥了他一眼,知道他初为校尉,急于立功来证明自己,不过并没有给他机会,斩钉截铁道:“吾意已决,送客!”说罢便差卫兵将信使送出大营。

    眼见白波谷的人已经走远,胡珍还在愤愤不平,李儒这才收起严肃的表情,露出贼笑来:“文才(胡珍字),莫非你以为本将军真的要撤军?”

    胡珍奇道:“难道不是吗?”

    李儒豁然起身,指着白波谷的简易地图道:“当然不是,你不是一直想要立功吗?眼下正好是个机会,你领四千大军埋伏在这条夹谷两边的山上,而我自己亲自带队撤出白波谷。只等郭泰失去防备,打开寨门将卫冕、徐晃送出之时,你即刻出兵攻寨,打他一个措手不及。切记,徐晃是难得的将才,绝不可杀,我要活的。”

    胡珍佩服道:“真是妙计!将军奇谋百出,真不是我们这些榆木脑袋能比的!”

    但是李儒千算万算,却没算到郭泰竟然失手了,以他绝对的实力优势结果跟卫冕来了一场一对一的比武,最后落得一个魂归九天命丧九泉的下场。正是因为这个误判,让他对后面的情形也不能准确把握,做出正确的选择。

    “杨校尉,李儒已经撤了,现在不担心了吧?”卫冕站在木楼之上,俯视白波谷,完全能看到李儒大军慢慢的拔掉军旗,收拾营垒,准备撤离。

    杨奉吃惊的望着渐渐远去的西凉大军,心下骇然,一封书信退数千大军,卫冕的信里到底写的什么?他疑惑不解,同时也失去了阻碍分兵的理由。

    于是乎,白波谷的大校场中,曾经的数千白波贼全都汇集于此。在徐晃的监督之下,这些人成功被分为前后左右四部,每个部曲大约在一千七百人左右。

    将士兵分配完毕之后,徐晃开始颁布军令,整顿军纪。对那些油嘴滑舌的、吊儿郎当的、寻衅滋事的、不听命令的,一个个拉到前面来,当众惩治。

    对于徐晃的治军能力,卫冕是完全不担心的,徐晃治军严格,每战有功,但很少邀功请赏,所以历来受到曹操的敬重,甚至评价他有周亚夫之风。周亚夫何许人也?他统帅汉军,只用三个月就平定了汉初的七国之乱,这样的军事才能可谓是极其恐怖了。而他治军的严格更是恐怖至极,他手下的士兵只知军令不知其他,就连汉文帝到他细柳军营阅兵,都被挡在了营门之外,只因守卫都尉没有接到军令。

    仅仅半日的功夫,白波军彻底大变样,原本流里流气的贼匪习气大减,换来的则是一种沉稳坚毅、斗志昂扬的锐气。

    大约黄昏时分,晚霞缥缈,红透了半边天。可是仍不见郭泰打开寨门,将卫冕与徐晃送出,反倒是看到白波谷中所有的山贼列成几大方阵,像是在练兵。

    胡珍感觉事情有变,似乎与之前的预料完全不同,赶紧派人将所见的消息告诉李儒。

    而卫冕此时正站在点将台上,趁着最后阳光对白波军进行训话,山贼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信仰,唯利是图。想将这样一群乌合之众训练成有素的士兵,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但是要想改变他们,首先就得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树立起一种正确的家国天下的观念。

    搞思想教育这一套卫冕也不是很懂,当然是摸着石头过河,将前世的一些军事思想借鉴过来,于是向士兵们传达了两点宗旨:一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二是军人以保家卫国为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