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倾于1625
字体: 16 + -

第27章 买地

    最后卫华私自买马车这件事情也无疾而终,一俩马车也正是闽味馆现在需要的。苏泽手里面还有800俩整,能买下那块盐碱地。

    卫华则是兴高采烈的给苏泽介绍他的马车。“我原时空就没在大道上玩过马车,明天就可以坐上试试。“

    这才是卫华想要和苏泽一起出门的原因。苏泽有时候挺羡慕卫华,活得自在。

    这辆马车也宣布小泉平当终于有正事做——驾车。虽然卫华想要亲自来,但是在苏泽提醒驾车是有控制不住马车摔下来跌死的人后,他就暂时放弃了。勾起了原时空他尝试电锯差点削死苏泽的记忆,

    第二天,俩人载着吴登学就去找福州城外的林家宅院。

    在马车上,苏泽打量着林家附近农民的生活,还算是和平。衣能裹身,面色健康,能吃饱饭。

    现代人幻想的美好中世纪的田园生活,是不可能出现在封建年代。

    纵然部分封建地主能过上整日吟诗作对的潇洒日子,他们的背后也是血淋淋的惨状。“四海无闲田,农夫尤饿死。”这才是封建时代的正常现象。

    有些人将造成这状况的根本原因归功于地主阶级的贪得无厌。

    这是种令人作呕的想法。单纯的以为在封建时代消灭地主,广大的人民群众就会过上吃饱穿暖的幸福生活。相当于把帝国的毁灭归功于皇帝个人的奢侈无度。

    现状穿越众面对的朱由检难道是个奢侈的皇帝?他吃个鸡蛋都要精打细算,虽然有内务府欺上瞒下,把鸡蛋单价为100俩白银的关系。

    一切的现状,一切的苦难,在这个时代都要归于生产力的落后。

    然后又有一批人认为自己获得了金规戒律——只要生产力发展,所有人民的生活就会改善。

    生产力在某种时期进步对于人民来说反而是一种退步。比如:二战。从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到南美的德雷克海峡,哪里没有硝烟?正是动力机械的发展让人类拥有在全世界掀起战争的能力。

    幻想生产力发展而不伤害任何人,是历史虚无主义,无视了历史进程中发生的种种动荡。

    当青木的工业机器轰轰运转的时候,必须要有人用血肉充当润滑油,肯定有人要用血肉之躯填报蒸汽机的胃口。

    但是就算是用五十万、五百万本国公民的苦难来换取青木向工业社会跨进也是值得的,资本积累的过程是不可或缺的。

    “苏泽,你想什么呢?放下马车帘后一脸沉重。“

    “我只是想起‘羊吃人’罢了。“

    “文青病。“卫华感觉青木真能发展到英国”羊吃人“时期的工业实力就成功了。

    吴登学是一脸糊涂,有文青病吗?羊能吃人?考虑到苏泽、卫华俩人都是外地人也就释然了,可能是方言,自己横差一嘴反而是不好。

    当了林家这里,苏泽等人才知道什么叫地主大院。过院墙都有百十米,绵绵延延的向远方伸展。

    建国大业里面的士兵把北京城墙当作地主大院的院墙也不是没有道理。见惯了高楼大厦的现代人,猛见这么大的院墙也是被震惊到了。

    敲门时,卫华心里就犯嘀咕,这厚实的家底会卖地?虽然只是十多亩盐碱地。看见吴登学不慌,卫华也就稳住自己的心态。

    有个小仆开了门,吴登学就前去讲话:“麻烦通报下,城南吴牙人带客人过来,想要买连江县的地。”

    三人就被小仆领到偏殿里等待。

    喝了一口茶水,卫华心里面有底了,不再拘束,找个合适的姿势坐在椅子里。既然林家能拿出这样的茶水招待客人,它的家底就不是异常殷实。

    出来接待苏泽一行人的正是林德。林德是林贵的孙子,年纪与卫华相仿。

    当初张立水在闽味馆里就委婉的表示自己和林德现在已经考过乡试,正式成为一名举人。按照明帝国的选官用官政策,他已经算是后备官员,就等待有人退休,然后接任。

    在这个年纪,他们可以说是很了不得的。君不见许多人考个秀才都要了半条命,更别提举人。举人完全可以在县一级震慑一方,当个县学先生简直不要太简单。

    可惜的是,张立水抛给苏泽的媚眼完全是抛给瞎子看。二十一世纪谁在乎你是什么举人、秀才、生员,你说这个谁懂啊!

    举人这个级别对现代人没有一点触动,状元还差不多。科举第二现代人都没有一点高看一眼的意思,你为什么不是第一啊?

    “苏东家,您怎么来了啊?这两位是?”见到闽味馆的店主,林德还是很开心的,他感觉这个苏东家内心极其自信,充满魅力,值得一交。

    这就是穿越的优点。穿越者们拥有超过这个时代400年的见识,感觉自己是天命眷顾,为人处事中不经意间就散发出强大的人格魅力,让人感觉按照着穿越众说的做就是对的。

    身居高位养贵气,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小仆就介绍几人并交待了苏泽等人的来意。林德当场答应,反正就是几块偏远的田地,有时海浪过大直接能淹上来。

    不过林德对他们买去干什么很好奇,那破地种粮不行,养鱼虾也不行。

    “我们用来养殖鸡鸭,顺便留些地产而已。”苏泽按着和卫华商量好的接着说:“您要不要入我们闽味馆的份子啊?正好我们的财力不足,拿下那块地有些吃力。”

    俩人都感觉自己在本地过于势单力薄。提前商量好如果林家里有这林德这个人,就拉他入闽味馆的伙。

    “闽味馆自然有居奇之点,生意兴隆,但是我家中杂事破多,苏东家的好意我心领。”贸然入伙不熟悉人的商业可不是明智的决定。

    不成也没有什么遗憾的,本来就是尝试一下。苏泽付一半的定金给林德后就回福州城了。

    林德还送他们出门,邀请苏泽卫华无事的时候可来林宅做客。

    路上中途,吴登学还有其它事情就和苏泽等人分道扬镳,各自离开。留下苏泽和卫华在马车里晃荡。

    “好了,接下来等待荣宁16号来和我们接头。”

    苏泽感受胸口悬挂的银十字架,不知道基隆那边现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