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唐烟云
字体: 16 + -

第四十六章 科举 一

    唐代的科举考试,时间定在春夏之间,于每年的农历二月在京师举行,共计三场,故又称春闱。

    关于科举的兴起,源隋还是源唐,史学界向来是有争议。但是成为一种成熟的选拔人才的制度,源于唐朝这是毋庸置疑的。

    自武德五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科举状元诞生开始,历经太宗、武周、玄宗三朝,科举制度已经逐渐成型。

    科举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定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常科的考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京师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和各地方州县学馆出身,通过学校的选拔考试合格后,由学校局举荐到尚书省参加各科考试,称作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

    由此可知,要想参加唐代的科举考试,无论是通过哪种途径,都是要参加初考的。只有通过了初考,才能取得参加春闱的资格。

    这就造成了一个很不公平的事情。唐代的科举,与后世的三年一考不同,乃是一年一考。对于落榜的非长安考生来说,为了参加来年的春闱,就必须返回原籍参加初考。距离近的还好,距离远的,一来一回,时间就全耽搁在路上了,哪还有时间读书?

    再加上历届科考录取,长安中榜的名额明显较多,这就导致,有条件的仕子纷纷想办法入籍长安以及周边地区,便如同后世的高考移民一般。

    而那些没有条件,又不愿返回原籍参加初考的仕子,也不是全无办法。

    唐代科举允许“公荐”和“通榜”,允许知名人士向主考官推荐优秀人才。于是落榜考仕子可以制作行卷,将自己的诗文作品抄写在长卷上,投献给达官显贵或文坛名人。如果得到他们的赏识和推荐,按照大唐律法,也可以不参加初考,直接参与科举考试,而且往往能因为得高官赏识,声名在外,而被录取,成为了不少仕子心中的终南捷径。这就是所谓的“投卷”。

    在历史上,因为投卷和荐举而进入仕途的名人绝不在少数,也留下来了很多流传千古的故事。

    据说王维年轻人时极为自负,曾放言道,不参加科举则已,如若参加,必得状元,否则绝不入仕。

    王维有没有这个能力,咱们从后世的角度不好评说。原因也很简单,他虽然诗才斐然,但是前面依然有两座跨不过的高山,李白和杜甫,说他文采冠绝一代肯定是过了。

    而且就在他参加科举的那一年,王维也遇到了一个劲敌,此人便是张九皋。

    没有错,他就是开元名相张九龄的弟弟,而且还得到了一个在唐史中出镜率极高的公主——玉真公主的赏识。玉真公主着人传信给京都的主考官,让其取张九皋为第一名。

    王维得到消息之后,立马慌了。他这牛逼都吹出去了,倘若张九皋真的得了第一,他便是仅列其后,按照他的誓言也不能入仕了。在唐朝,誓言可不像后世那样,可以随便乱发。士人之间,极重诚信。所谓人而不信,不可其知,王维即使是真的厚着脸皮入仕,以后也没有丝毫的前途可言,光是诠选这一关,他就过不去。

    于是王维找到了自己的好基友岐王李范。

    李范听了,说好兄弟啊,不是我不帮你,主要是哥们势力不及那娘们啊,斗不过她。你还得去找那个娘们,我来帮你引见。那娘们虽然是个尼姑,但是水性杨花,入幕之宾换得一茬一茬的,以你的文才相貌还怕勾搭不上?

    于是王维换上华贵的衣服,捧着唐代吉他——琵琶就跟随着李范来到了玉真公主的家中。

    酒至半酣,李范对玉真公主道,我这朋友solo贼6,想不想听听?

    玉真公主看王维面容清秀,当下就有些意动,于是应允。王维一首soul下来,顿时技惊四座。于是王维趁热打铁,赶紧把自己准备好的诗词文章呈献给玉真公主。玉真公主读了王维的诗,立时被他的才华震惊了,马上就把张九皋踹到了一边。

    这时,李范才告诉玉真公主,王维生性孤傲,听说今年科举,张九皋已经被内定为第一,是以不肯参加。而自己惜其才华,这才出此下策,用这种方法,将王维举荐给她。

    玉真公主闻言,立马表示,吾有摩诘,何须他张九皋?于是立马就把主考官叫到家里,教育了一番。

    由是,王维亦一举夺魁。

    不过,出来混,终究是要还的。多年以后,李白只身入京,用更加强势的方法,将王维从玉真公主的身边给挤走了。

    这也是两位留名青史的大诗人,虽然同处一个时代,但是却几无交集的原因,两人根本就是情敌的关系。

    由此例也可以看出,唐代的科举,较之后世来说,公平性相差太多,很容易就会被权贵阶级所操纵。一些确有才学,却无门路的仕子,比如杜甫,在这种制度下是很难中举的。

    原因也很简单,唐代的科举阅卷,并无糊名这项制度。谁的卷子,考官只要看名字,就一目了然。是以,中举的考生,大多数都是早已声名在外的仕子。

    这就是为何整个天下的人,都认定谢轩将会高中此届科举的状元。试卷上,谢轩这两个字,本就已胜过一切的华彩文章了。

    说回科举本身,唐代的科举,以明经、进士两科为主,考试的内容,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较的是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都有改变,演变成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的考试制度。

    仕子们到达京城后,先要到尚书省“疏名列到”,即办理报到手续。通常是上“文解”,即由地方官府发给仕子的推荐证件,还有“家状”,即由举子本人填写的籍贯、三代名讳等方面的家庭状况表。接下来还要“结款通保及所居”。要求举子们以三人为一组来相互担保,并写明在长安城的暂时住所。

    办完这些事情之后,还得参加两项集体活动。一项是在元旦节那天参加由皇帝接见的仪式,另一项是由国子监举行的拜谒孔子像的仪式。

    接下来,便可以准备科举考试了。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担任知贡举,若是由他人临时担任此职,则称“权知贡举”。而任“权知贡举”者,不得低于礼部待郎的官衔。

    考试的地点在尚书省礼部南院内。考试共分三场,分别为经贴、杂文、时务策。每场的考试时间为一天,从昼至夜,烧三根烛尽为止。每场定去留,第一场合格方许考第二场,第二场合格才有资格考第三场,也就是说三场全部通过,才有可能考中进士。

    至于殿试,唐朝是没有这种说法的。

    后世有史学家认为,武后载初元年举行了科举史上第一次殿试。其实这并不能算是殿试,武则天充其量只是代行了“神都”会场的知贡举而已。而且只是偶一为之,并未形成制度。直到昭宗乾宁二年,皇上亲自出题复试进士,重新排名,重新放榜,将原先的状元刷掉,这才像是后世的殿试,不过,也仅此一次而已。

    而进士及第被称为“登龙门”,第一名称之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至于探花,在唐代还没有这样的说法。

    进士及第后,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

    而在唐代,进士并没有后世那样尊贵,常科登第后,并不能马上就授予官职,还要经历守选。待得朝廷有官位空出,经吏部考试,也就是诠选,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

    当然,仕子如果想在进士及第后立即为官,也不是没有办法。可以参加另一种考试:试文三篇,叫做“宏词”;试判三条,叫做“拔萃”。合格后就可以分发任用。但是,与科举考试不同的是,这种考试的主持部门为吏部,而非礼部。

    这差不多就是整个唐朝科举考试的整个流程,但是凡事也有例外。

    当朝权要及考官的子弟、亲戚也要参加科考怎么办呢?要另设考场,另分名额录取以防嫌,称“别头试”。这种制度始于高宗上元二年,时行时辍。开元二十九年的时候,玄宗下旨规定,别头试不再由礼部郎官主持,而移送吏部考功司,不过依然时行时辍。

    这种别头试,虽然是说为了防嫌,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算是后世所说的关系户。

    玄宗朝,天宝九年,农历二月九日。

    在这段已改变的历史中,谢轩终于是站在了科考的“战场上”,开始真正进入大唐的权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