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食神
字体: 16 + -

156 蚊香

    天开始热起来了,京城百姓的烦恼也随之而起。并不是因为热,而是那恼人的蚊虫。

    汴梁城有蔡水,汴河穿城而过,城里还有金明湖,城墙外还有绕城一周的护城河,可想而知,夏天时候蚊虫有多可怕。

    那该死的花脚蚊子看上去挺小的,咬起人来那可是一咬一个大包,还奇痒难耐。

    早上胡甲从水西门出的小食品作坊过来上班,胡不为看到他脸上有两个大包,上头有还有抓挠的痕迹。

    “是蚊子咬的?”

    胡甲回答说,昨晚上贪凉快就拿了竹塌谁在场院里,没想到半夜里还是被文字给咬醒了。还颇为无奈的说,“那地方就在汴河旁边,蚊子多的都能吃人。”

    “其他人也咬?”

    “那当然,小元掌柜也和我一样被咬醒了。”

    胡不为和他说,我先帮你顶一回,你去找我家牛大力要一盒蚊香,晚上带回去试试,应该能好很多。

    蚊香可是夏天的必需品,不然蚊子老是在耳朵边“嗡嗡嗡”的,吵得人没发睡安稳。

    其实这个时代也是有蚊香的,不过现在的蚊香长相实在是丑陋不堪,是用纸卷包裹着药面做成的。

    样子就像一条死蛇,软趴趴的非常难看。因为是纸卷的,蚊香还特别容易破碎,使得纸卷里的药面泄露出来,这样一支蚊香就没用了。

    里头放了苍术雄黄之类的,点燃后像是在烧大灶,烟雾腾腾的也不知道是在熏蚊子,还是在熏人。

    而且这种蚊香内部蓬松,燃烧的时间自然就短了,长长的一支竟然半夜就烧到头了。那下半夜只能被蚊子给咬醒后,再继续点上一支。

    普通人家用的就是这种产品,价钱也就几文钱一支,达官贵胄之类的有钱人家,就用进口的熏香来驱蚊,可想而知,这一夏天的代价有多大。

    听说胡掌柜又搞出驱蚊的新产品,店里的蔡小紧也来了兴趣,“掌柜的,您做的蚊香灵不灵啊?”

    胡不为心说个这可是按早后世的方法复制出来的,还能不灵?

    “也不看看是谁搞出来的,我还准备多做点,过几天趁着入宫做菜的机会让皇帝也试试,你说能不灵吗?”

    蔡小紧讪讪一笑:“能不能也送我点,我家现在也有蚊子。”

    胡不为心想,既然都是实验,那还不如多找几个人,像小食品作坊这种濒河的地方,就要多给。

    还有邹锡官家,也是在水西门那块,他家的蚊子估计也不少。

    估计了一下数量后,胡不为且吩咐尚在等候的胡家索性就取个十盒过来,大家都分几盒回家实验一下。

    和胡不为估计的一样,第二天邹锡官一早就让人给胡不为传话,说他搞出来的新式蚊香效果极好,他昨晚上睡了而过安稳觉。

    老头乐的在麦香居逢人就讲,非常卖力的替胡不为宣传他的新式蚊香,如何如何的好,如何如何的妙。

    邹锡官是胡不为最信任的老人了,他说的话自然是非常只得信任的官方消息,于是;到马行街拉面馆来打探消息的就多了起来。

    没人会喜欢被蚊子咬,所以好多人都挺关心的;“小胡掌柜,你的新式蚊香长啥样,能不能让咱们也开开眼?”

    这种难得的推荐机会胡不为怎么会白白放过,他让蔡小紧去了一盘蚊香让人依次传递着看了,又当众用火柴给点燃了,再递到众人的面前,“你们闻闻,有怪味没有,熏不熏人?”

    胡不为的这种蚊香,在用料上和大宋朝的蚊香有极大的区别。这个时候的蚊香用料上大都是一些中药材,那玩意本来就有股子难闻的味道,烧着了味道更加难闻。

    而胡不为做出来的蚊香,用料上却是以艾草灰和驱蚊的菊花为主,在加上柏木屑和松香,后三者燃着了都会散发出一股清香宜人的气味。

    人群里议论声四起。

    有人说这新式蚊香的烟气却是小,现在看几乎都没啥烟气。

    还有的说,像是用了熏香似的,问道也挺好闻的。

    蔡小紧最是机灵,他看到围观的人很多,还去不远处的生药铺子特意买了一支老式蚊香,也点燃了。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一众围观者看到胡不为手上拿着的是新式蚊香,烟雾几不可见,而蔡小紧手上提着的像条小蛇似的老式蚊香,已经像是着了火似的浓烟滚滚。

    人群里有人感叹道,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和胡掌柜的新式蚊香相比,那老式蚊香简直就是个渣渣。

    还有人急切的呼喊“小胡掌柜,眼看着天拿上就要热了,您还是赶紧再开一家蚊香作坊吧,这老式蚊香我是再也不想用了。”

    又有人问,这新式蚊香贵不贵呀,要是比老蚊香贵的多,我可用不起。

    胡不为登高大呼;“价钱和老蚊香一个价,都是五文一盘。关键的是我的蚊香能燃一整夜。”

    这笔账谁不会算啊,老蚊香一盘只能用半夜,一夜就等于要花十文钱,而新式蚊香才五文,但是却能用一晚上,那多划算啊!

    本来只有一两个呼吁胡不为开作坊,而经过了现象比对,这下满大街的都在呼唤胡不为早些把新式蚊香投产,好造福于京城的居民。

    胡不为嘴上答应的听干脆的,说尽快尽快,可以在心里却再说,这蚊香皇帝还没用过怎么能轻易投产。

    我要是听你们话,皇帝会生气的。而且这么大一尊大佛不拉出来给自己站台,那不是浪费吗。

    等人群都散了,胡不为带着一盘蚊香去了拉面馆隔壁的铜器店,见到老板张玉良,开口就说;“老伯,恭喜你要发财了。”

    张玉良也玩笑的说,哪里下金子雨了,我去捡。

    胡不为告诉他说,先要定做个蚊香的架子,又取了纸笔,边说边画了个草图。=-098765440—9-1?211? 3.

    +`.张玉良是铜器行当的老法师,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不过就是个带腿的圆盘,上头再加上几道横杠而已。

    “用紫铜做,这是要送到宫里去的,您也可以多做些备着,等我的蚊香推出,也帮你把蚊香一块推介出去。”

    “好!”这是新开了一条财路,张玉良当然高兴。还唠唠叨叨的说了好些感谢的话。

    没几天,张玉良的紫铜盘子就做好了,盘子入手沉甸甸的,还经过了打磨,看上去古色古香很有点艺术品的味道。

    按照胡不为的眼光来看,这已经很不错了,很奢侈了。

    等送到宫里,卢若愚看了,他对蚊香倒是大加赞赏,说这是个好东西,宫里非常需要。对紫铜蚊香盘,他却一脸的不屑,说怎么把这种乡下货色带到宫里来。

    “这还不好吗,连材料袋人工恐怕要有一两银子了。”

    卢若愚笑称;一两银子怎么能体现出皇家的气概,这个盘子的样子还算可以,回头我让将做间照这个样子做个纯金的。

    既然说到皇家气概,胡不为也只能无语了。

    做菜,陪聊,实验蚊香。

    一顿美食享受之后,赵祯对胡不为发明的蚊香也是赞不绝口。他也直达用进口的熏香来驱蚊成本实在是太贵了,现在有了替代品,这能省下不少的银子,他当然满意。

    当即就下旨让胡不为多多的生产,以备宫廷之需要。

    好了,又一件御供产品问世了!

    上有所好,下必趋之。蚊香这个价廉物美,且有非常实用的小商品,一出生就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再加上这还是皇帝陛下看中的,跟风追捧的不计其数。

    算是一炮走红了。

    胡不为的家里也随之便的宾客赢门,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官员商家过来拜访,有人想要讨要几盒蚊香自用,也有的是想要获得蚊香的销售权。

    谈生意的倒还好说,先敷衍说作坊还没开出来,现在洽谈销售还为时尚早。而那些络绎不绝的讨要者,就有些麻烦了。

    因为蚊香还没生产,现在拿出来的,都是家里的库存,是刘氏和牛大力母子两个人在家里手工做出来的。

    这其中还要给四大勋贵家送些过去,僧多粥少,没几下就分完了。

    无意间,胡不为就搞了一次饥饿营销,汴梁城的市民对蚊香的热亲愈加迫切起来。

    还有御史上书朝廷,建议开封府为胡不为的蚊香作坊提供便利,并督促他尽早把作坊开办起来,好让城里的百姓也享受到这等好处。

    胡家老店的后院,胡不为看着这份开封府转来的公函笑道,那些御史是自己搞不到蚊香,才假借百姓的名义要我尽早投产的。

    李亮急不可耐的说,这都是钱呐,早一天投产就能早一天赚钱,你还磨蹭什么。

    “我手上实在是没人了,要投产;谁来当这个作坊的管事?”

    接过胡不为的暗示,曹评说既然你李大公子那么着急,就你去当这家作坊的管事好了,反正你也在火彩作坊里干了个把月了,一家小作坊应该能管好的。

    “真没人了?”

    “真的!”

    “那好,我就勉为其难了。”李亮一咬牙就把这付担子给接了过来,“我这人最看不得的就是银子从我手里溜走。”

    随后又经过一番商议,蚊香作坊还是摆在马军营,因为那地方实在是大,而且还有现成的房子。

    只需排一排篱笆墙圈起一块地盘,一家小作坊就算起来了。

    把李亮曹评他们送走,胡不为心说,火柴蚊香,逐渐改变大宋人民生活的梦想,我已经在慢慢实现了。

    可我自己开办满汉大酒楼的愿望,还不知道那一天能成功呢。一想到见钱眼开的系统,胡不为也只能长叹一声“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