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食神
字体: 16 + -

152 朝堂激辩 上

    大朝会这天,胡不为难睡了个懒觉。早上约莫八九点钟的时候,他踱着方步,笃悠悠的来到拉面馆。

    正好被对门的白思文看到了,他大惊小怪的嚷嚷说:“胡大郎你怎么还不逃跑,难道想等死吗?”

    “我又没犯王法,干吗要逃跑?”

    “市面上不是说有高层要对付你吗?”

    胡不为笑眯眯的说,请放心,要是有高层想抓我,皇帝陛下首先就不会答应,因为把我抓进大牢,陛下就没菜吃了。

    白思文想想也有道理,眼前这位小伙子每隔几天就要入宫一趟,他早就知道。“不过市井上的留言。。。。。。?”

    胡不为解释说,那都是有人存心在造势,想吓唬我,想让我自己去大理寺认罪。

    白思文:“流言不可当真,也不可不防,你还是小心点为好。”

    “没事,没事”胡不为摆摆手,进了拉面馆吃面去了。

    刚吃到一半,就看到秦痴一路小跑着过来,到店里已经是上气不接下气,呼呼的直喘。

    胡不为心里知道他来的目的,遂赶紧把剩下的小半碗拉面给吃了。

    “陛下。。。。。。有旨。。。。。。宣胡不为上殿理论”秦痴说话带着大喘气,半天才把这句话说完。

    返回皇宫的路上,秦痴简略的给胡不为介绍说,今天又还几个主事郎官联名弹劾你,还非要陛下把你问罪。

    他来的时候苏轼,蒋云仙等正在和他们理论,双方吵得不可开交,包拯也在帮你说话,不过陛下想听听你自己的辩解。

    因为有了皇帝的口谕,胡不为入宫一路畅通,直接到了大庆殿的台阶下候着,片刻时间,就被宣进大殿。

    今天事关自己的前程,胡不为也没心思看风景了,撩袍直往上边走。刚上台阶,胡不为就听能到苏轼的大嗓门,“你们是捏造事实!是诬陷!”

    看到胡不为进来了,双方都暂时偃旗息鼓,看着胡不为徐徐的往里走。两旁站立的大臣们,也注视着这位以平民身份进入朝堂的十八岁的年轻小伙。

    蒋云仙心说,不招人嫉使庸才,胡不为这么年轻,既能赚钱又会来事,早晚有一飞冲天的时候。

    也有胡不为不满的,人为胡不为这小子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看看,被人架在火上烤了吧?等会是不是能得个全尸也还不一定呢。

    胡不为走到赵祯的宝座前,规规矩矩的躬身一礼。

    这虽然是件小事,但今天是非常时期,胡不为可不想在这上头被人抓住把柄。

    赵祯说,胡爱卿,现在有礼部郎中罗大挥弹劾你,但朕也不能不给你说话的机会,不知道你有何辩解的吗?

    “陛下,不知这位罗大人给小人编织罗列了那些罪状?”

    赵祯一摆手,这位看上去四十出头的罗郎中像个披了一件正义外袍的斗士,精神饱满的大步走到朝堂中央,开始宣讲起来。

    一鼓动世人经商,破坏国家根本,该杀!

    二过分鼓吹并抬高商人的社会地位,败坏世风,该杀!

    三囤积居奇,一小杯冰激凌尽然要卖到一两银子,这是赚黑心钱,该杀!

    四假借学堂之名,蛊惑学生称为逐利小人,破坏圣教,该杀!

    五诋毁历史上的圣君唐太宗,该判流三千里!

    六有才不思报效朝廷,追名逐利,该判抄家,流三千里!

    七开拉面馆专吃牛肉,破坏朝廷农桑政策,毁坏国家的根本,该杀!

    。。。。。。。。。。。

    此外其他还有十八项小罪。

    胡不为细心的听了,心说,好厉害,每一样罪名都涉及到了国家的根本,好像我是个十恶不赦,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大坏蛋。

    要是开个拉面馆就要砍头,后世的兰州拉面就永无出头之日,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家喻户晓的名牌了。

    “请问罗大人,我胡不为不过是个小民,文不能科举武不能提倒,即非奸臣也没造反叛国,哪来这么多该杀的罪名?”

    罗大挥像是看仇人似的指着胡不为说:“有,因为你鼓吹的都是毁坏朝廷根本的异端邪说。”

    随后这家伙又朝着赵祯拱手说“陛下,臣请诛此獠以正视听!”

    “好了,胡不为一句话还没说,你就喊打喊杀的,也让人家辩解几句才是”赵祯继续面无表情的说。

    这就是古代的君王气质,喜怒不露于颜面。

    就这这功夫,胡不为已经想好了应答的对策。

    “罗大人,我认为你这些所谓的罪名全是胡说八道”看到罗大挥还要反驳,胡不为又说道“那我有几个问题要问你?”

    “第一条,你说我鼓动世人经商,破坏国家根本。请问,那里就毁坏国家根本了?”

    罗大挥说,要是全民都去经商,谁来种田,没有粮食,国家立马就会大乱。

    朝堂上不少人高官听了都在点头,粮食乃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没粮食吃了,确实要乱。

    看到好多人都在点头,罗大挥非常得意,厉声质问:“胡不为,你还有何可说的?”

    “当然有说的”胡不为根本不为所动。

    胡不为侃侃而谈。罗大人,你以为做生意很容易吗,是不是觉得是个人就能做生意发家致富?没有!

    做生意和读书一样,那也是要天分的。

    再者说,咱们大宋朝也不是没一个地方,每一个城镇都能像京城这样繁华。所以,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种田的都将比经商的多。

    罗大人你所担心的粮食短缺问题,根本不会发生。

    有人心里就开始分析胡不为说的话。也是,做生意首先就要回算账,那些个大字不识一个的愚夫愚妇,见到陌生人连话都数不完整,哪里会做生意。

    苏轼听了,心里大赞胡不为说得好,说得妙,几句话就把事情说明白了。

    胡不为继续说道。诸位大人都知道,在咱们京畿周边的田土买卖的价格一向都很高。

    要是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儿子在经商或是在做工,反倒能减少土地的需求量,那么高昂的土地价格反倒会降下来,大家说是不是?

    罗大挥又跳了出来,指责说胡不为,你这是在花言巧语,是在欺君!”

    “请讲。”

    “就像你刚才说的,要是京畿路每家每户都有一个人经商,那好;我问你,谁来种田,京畿路短缺的粮食谁来弥补?要知道京城可是有上百万居民,你难道都让他们饿死不成?”

    此时有人站出来附和说,是呀,人一日不可缺粮,没了粮食,这还不天下大乱了。

    说话的人胡不为认识,是工部侍郎郭展鹏。

    张钟听了心里开心极了,心里还暗暗得意,这回算是抓到胡不为的把柄了,等会我去帮他一把,落个大大地人情,再向他讨要些生意上的好处,想来他应该不好意思在拒绝了。

    赵丛郁心里暗暗为胡不为担心,心说这小子刚才话里边的漏洞太大,还是年纪轻欠考虑啊,要知道这是在朝堂,说出来的每一句话都要天衣无缝,让人抓不到把柄才行。

    他刚想出列帮忙解释,看到胡不为已经在哈哈大笑,就知道他还有话要讲,就又站住了。

    罗大挥:“你笑什么,要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我告你君前失仪。”

    他的同党郭展鹏朝他会心的一笑,赞赏罗大挥有急智,说话间就又给胡不为编排了一个罪名。

    “两位大人,我笑你们格局太小,眼睛里只有京畿路。”

    “此话怎讲?”赵祯难得开一次金口。

    胡不为:“陛下,罗大人刚才说的问题我问一点都不否认,的确会有这个问题出现。”

    罗大挥欢喜不已,说你们看看,胡不为已经承认了他的罪行。

    “慌什么,我还有下文没说”胡不为一声斥责,说的罗大挥满脸通红。

    “难道咱们大宋除了京畿路,其他地方都没有了吗?,周边近的有郑州,滑州,远的洛阳,汝州,最远的路程也不过几天时间,完全可以调运过来吗。”

    包拯站出来说,“陛下,这是完全可以的,事实上那几处的粮食一直都是销售到京城来的。”

    “就算按早你说的,路程上多了好几天时间,这粮食的价格肯定要上涨,京城的百姓还是要吃亏。”罗大挥还在追责。

    “不吃亏!那么短几天的路程上涨不了几个铜板。”

    “那也是百姓吃亏。”

    “做工的收入完全可以抵御这点涨价,而且还远远有的多。还有;要是京城的粮价高了,自然会有商人从四面八方把粮食运过来,粮价涨不起来!”

    “嗯,有道理!”包拯的声音在朝堂上不断的回响。

    曹佾也说,这条可以过了。

    “小子,被你逃过了”张钟心里微微有些失望。

    胡不为:“那我再说第三条,说我卖冰激凌赚黑心钱这件事。罗大人,郭大人,你们知道冰激凌的成本是多少吗?”

    两人都摇头,说不知道。

    “既然不知道,那你们这不是做在家里胡乱编织,胡说八道嘛。”

    郭展鹏小声的说:“风闻言奏也是可以的。”

    的确,御史是可以风闻言奏,也就是说道听途说也可以弹劾。可惜暗示郭展鹏过去的职位,他把过去他当御史的那一套搬了出来。

    胡不为大声喝道:“郭大人,你现在不是御史!”

    “额”郭展鹏无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