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食神
字体: 16 + -

150 风雨迫人

    胡不为梦想躲在家里一门心思的搞他的蚊香大业,可惜外头的风云已经把他卷进去了。这不,麦香居的伙计来报告说,店里的老顾客朱老夫子,约他明天早上见个面。

    朱老夫子这个人,胡不为知道他是麦香居的老食客。每回去视察,但凡遇到老夫子,都会交谈一番。

    既然被人点名了,那就去一趟吧,不过他倒是没想到,这股歪风已经吹到基层了。

    第二天的早上,麦香居底层的一副靠窗的坐头,隔着桌子,胡不为和朱老夫子一人盏茶相对而坐。

    朱老夫子很是痛惜的说:“你呀,就不该在学堂胡说八道,看看;被人抓住把柄了吧。”

    “我不过是说了点实话而已。”

    “胡说,孔圣人那是你能质疑的!”

    胡不为大惑不解,他再次回想了一下在学堂上讲课的过程,“我没有质疑孔夫子啊。”

    看到胡不为还不知道错,朱老夫子很是不快,说:你抬高商人对社会上的贡献,这不就是在贬低儒家吗。

    “老夫子,这两者一个高高在上,一个游走市井,好像没啥关系吧?”

    朱老夫子忽然笑了,笑称胡不为还是太年轻了,缺少有眼光的老人指点。

    随后他便说开了。在中原这块地盘,从汉朝开始就是咱们儒家的,此后就一直没有改变过。咱们儒家所不屑的,那就是低贱的。

    胡不为笑道,我从没觉得做个商人,只要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就没有啥低贱的。相反,我反倒是觉得我很自豪!

    朱老夫子:“你没看到你有啥好自豪的。”

    胡不为指指自己的脑袋,“我凭着我这聪明的脑袋赚钱,勤劳的双手赚钱,一点都没见觉得有啥低三下四的。”

    说了半天,朱老夫子嘴唇都快磨破了,依然没能说动胡不为。气得他拔高的嗓门大骂:“你就是块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还死不悔改。”

    “哼,有你哭的时候!”

    说罢,气呼呼的走了。

    于此同时,皇宫的紫宸殿的龙书案上,摆放着好几份御史郎中的弹劾奏折。

    内容讲的是曹佾,李彤,潘大平三位勋贵教子不严,竟然放任儿子去经商,有失朝廷官员的体面,败坏了朝廷的纲纪,建议曹评,李亮,潘子和三位在官身,和经商之间选一个。

    其他几分奏折,内容相差不大。

    赵祯心说,你们都是一帮糊涂蛋,这些勋贵越是钻到钱眼里,国家的江山社稷才能越是安稳。难道你么你非要他们学勾践卧薪尝胆谋求造反吗。

    留中不发。

    第二天弹劾的奏章就更多了,其中还夹杂着十几份太学生的奏章。

    内容全部都是说胡不为故意贬低儒家,这是动摇国本的恶劣行为,建议朝廷严惩这等别有用心,祸乱国家的异端言论。

    赵祯心说,胡不为不过是个平民,那里有什么能力祸乱国家。

    反倒是你们这些儒生,整天就知道指责别人,有那功夫还不如多想想怎么把朝廷窘困的财政给改善下。

    再看了下上奏折的几个官员的名字,那都是富弼的跟班打手,有啥事都是他们冲在最前头,摇旗呐喊的也是他们。

    赵祯马上就明白过来,这件事的幕后主谋就是富弼。

    心里还暗骂,这个老不休的,朝廷那么多事不去管,反倒有兴趣和一个小孩子斗法,真是越过越回去了。

    提笔在一份奏折上写下一句朱批:“本朝因言获罪之律”并让卢若愚明发。

    奏折退回去了,富弼当然是非常沮丧。但目的还没达到,他又想到一条妙计。

    而曹家,李家,潘家这三家,看到风声不对,立马就有些动摇了。三家人家都把在火柴作坊干活的儿子给叫了回来,想等着风声过了再去作坊。

    胡不为冷眼旁观,一句话都没说,就把火柴作坊的事给接了下来。不顾破曹评临走的时候,悄悄的和胡不为耳语了几句,他的心立马就安定下来了。

    几天后,当他去麦香居的时候,刚到没一会,就听到门外又有人哎大声的吵闹。

    “胡不为,你诋毁儒家,爷爷要与你搏命!”

    “胡不为你还不去孔庙认罪,更待何时!”

    “太学生与你画地绝交。”

    “。。。。。。”

    “。。。。。。”

    咋咋忽忽,说什么都有。

    “有趣,有趣,连太学生也来凑热闹了”胡不为饶有兴趣的朝店门口走去,却被邹锡官一把拉住。

    “不能去啊,万一这群太学生群起而攻之,你就算是被打死了也是白死。”

    有宋一朝的儒生,胡不为都看透了,他们都是些嘴炮党,要是他们有血性,哪里还有对辽国,对西夏的岁币。

    “没事,我是去和他们论理的。”

    走到店门外,外边站了上百一身蓝袍的太学生。看到正主来了,他们每个人都义愤填膺的瞪大了眼睛,好像用眼神就能把胡不为给看死似的。

    带头的是一胖一瘦两个。

    胡不为露出一副人畜无害的笑容问,拱手问道:“诸位找我有啥事啊?”

    胖学生上前一步说:“胡不为,你为啥要可以抬高商人的功劳,而一句也不提咱们儒家的政绩?”

    胡不为此事忽然想起在后世中学时读过的《狂人日记》里的一句名言。“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随后又想到了那个偷书不算偷的孔乙己。

    早心底不由的笑了起来。假如这也算是儒家的政绩,那我就认了。

    不过他有一点他很清楚,就凭他这个小身板,想和大宋朝全体儒家斗,他还真的没这个资格。就算是十年,二三十年以后,他也没这能力可以过战胜儒家。

    口是心非的说:“这位兄台,我哪里故意贬低过儒家了?”

    此时有轮到瘦学生上前,“你刻意抬高商人的地位,就是对我儒家权力的侵害,质疑儒家,就是对朝廷现有体制的不满。”

    这也算是罪名,胡不为无语了,“你们这不是牵强附会吗。”

    瘦学生:“我建议你多讲讲儒家的好处,少说些蝇营狗苟的商道。”

    “我没读过多少书,你让我讲什么?”

    瘦学生想了一会说,你可以多讲讲初唐时期的贞观之治,那时候多辉煌啊,这不就是我们儒家治理下的来的吗?

    还有汉武帝重用儒家,才有横扫匈奴的巨大成就。

    胡不为佯装不解的问,我小时候瓦市子里听说书的讲过玄武门,李老二玄武门弑兄杀弟,逼迫老父亲退位,难道也是儒家的教育出来的?

    “额”瘦学生无语了。因为这是历史事实,他没法反驳。

    不过太学生这么多年的书可不是白读的,退后的胖子辩解说那是伪太子李建成逼得,唐太宗不得不如此。

    你看他上台后,不是连魏征这等李建成的重要谋臣也重用了嘛,他们君臣之好可是青史流传呐。

    “恩,后来魏征的墓碑都被李老二给砸了,那也是君臣和谐?”

    两个太学生一连数败,气的脸色发紫,嘴唇都开始哆嗦起来了,大骂:“你这种人,不可救药,不可救药!”

    胖学生转身对同来的太学生大喊,“诸位同学,胡不为这厮不听规劝,那咱们就上书朝廷,让朝廷治他个妖言祸乱的罪。走。”

    顷刻间,一百多太学生犹如潮水一般都退走了。

    邹锡官哭丧着脸哀嚎说,这些个太学生还要上书朝廷,这可怎么得了哦。他还建议胡不为赶紧去找找赵家,曹家,他们都是勋戚,应该能帮得上忙。

    胡不为:“老伯,你么看到那三家把儿子都从火柴作坊拉回去了,你说他们还敢帮我说话吗?”

    邹锡官无力的瘫坐在椅子上,“天要塌了,这可怎么得了哦。”

    胡不为自己也在反思,本来不过是一堂课的讲稿而已,怎么就会变成这样了呢,这其中有没有人在推波助澜,想从中渔利的家伙?

    胡不为去找了蒋云仙,摆脱他去打听消息,他原来在御史台干了好多年,人头比较熟。

    消息很快就过来了,不过这个消息对胡不为很不利,据说是更大一波的弹劾潮即将开始,目标是胡不为的盟友曹;李;赵;潘四家。

    蒋云仙忧心忡忡的说,看来有人就是想利用他讲稿里的错处,妄想活得他价值不菲的产业。现在弹劾那四家勋贵,目的就是要剪除你的同盟军,让你变成孤单的一个人。

    蒋云仙坦言,这样的事他的能力太小,是帮不上忙了。

    随后他又去了柏如松家,他好歹还说了几句安慰的话,说什么好人一生平安之类的吉祥话。其他几家所谓的好友,连大门都不让他进了。

    赶车的牛大力起的破口大骂,“这帮势利小人,去年手年礼的时候一口一个贤弟,现在要他们帮忙了,连门都不让进,简直太没良心了。”

    胡不为苦笑说,最是无情读书人,仗义都是屠狗辈,这个话说的一点也不假啊。

    回家的路上,天色阴了下来,,铅灰色的云重重的压在胡不为的头上。

    街巷里的穿堂风冷风嗖嗖的,令人觉得寒气迫人,远处还隐隐传来沉闷的雷声,像是有千军万马朝这边扑过来。

    胡不为淡淡的笑道,这个是要下雨了吗?那就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