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食神
字体: 16 + -

147 新理论

    大课堂最后一天授课,是胡不为。

    这一天来蹭课的人同样是远远的超过坐在课堂的里的学生,还有好学的学生把砚台放在窗台上,手上还拿着纸笔准备记录下今天的讲课内容。

    正是二月中的时间,天气也非常的配合,春风徐来,吹得人浑身暖洋洋的。明媚的春光从大门直射进教室,照的三尺讲台显现出几分庄严圣神的色彩来。

    胡不为走上讲台,朝下边看了一眼,看到一个个学生们都聚精会神的看着他,眼中带着一丝崇拜的神色。

    在后边,就是曹评李亮,以及张长海王明远这些人。

    胡不为一上来就宣布了今天要讲的题目:商业与就业。

    张长海心里暗自嘀咕,商业谁不知道啊,不就是做买卖吗,这点还用得着你来说。再说了,商业包罗万象。

    说的空泛等于没说,说的详细点,你一个人一堂课说得完吗?

    身旁的王明远问他,啥叫就业?

    “我也不知道,且耐心的等胡不为自己说明吧。”

    胡不为先问了台下一句“商业是什么?”

    不待下边学生们回答,他自己就说出了答案,商业就是以买卖方式使得商品流动的经济活动,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做生意。

    随后他便引申开来。咱们中原人早在商朝就已经开始开始赶着牛车到做生意了,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的子贡就是个做生意的。

    这些话,台下不但曹评知道,就连大草包李亮潘子和也都知道,李亮还自语道,少说这些人人都知道的老古话,赶紧说正题。

    胡不为看到了李亮的不耐烦,还笑道:“现在读书人一提起商人,就是一脸的嫌弃,生怕粘上了商业二子会坏了他们的名声。在他们的眼里,一提起商业,好像就等于是奸商似的、”

    “那么我请问李亮先生,问啥孔夫子时代商人还能享受平民的待遇,也不受歧视,现在反倒不受待见了,这是为啥?”

    李亮被点了名,只得站起身来,可他对这个问题更本就没法回答,嘴里支支吾吾的含糊了半天。

    最后还是曹评帮了他一把,说这个问题太难,仓促之间谁也没法回答。

    张长海反倒是站了起来,说虽然这个问题他也回答不出,但我认为这个问题提得好,说到我的心里去了。

    “为啥咱们做生意的本本分分,还有人抛妻别子,风餐露宿的到处跑,到头来还不受人待见,这是为啥?”

    这一问更像是热油锅里倒进了一瓢凉水,顿时炸来了。

    嗡嗡嗡的议论声四起。

    胡不为知道,张长海这是经济上上去了,还想着社会待遇上也能跟上。这样是汴梁城里还多商业巨子的心声。

    同时,这也是在座所有学生们的心声。因为张长海的现在的苦恼,说不定就是他们将来的苦恼。

    李亮再次站起来,“好了,别卖关子了,你就直接说吧。”

    胡不为:“儒生们都说咱们做生意的老是囤积居奇,低买高卖,说咱们生意人是奸商,是不是这样?”

    台下齐齐呼喊,“是,就是这样。”

    “那么咱们要是反过来做,高买低卖会怎么样?”

    高价买进,低价卖出,这不就是存心要亏本吗。

    王明远起身笑道:“这不就是亏本生意吗,要是这样做,不出三年我就要倾家荡产了。我想,任何正常思路的人都不会做这样的生意。”

    胡不为又追问了一句“你们都同意认可王老板的这个说法吗?”

    “不同意那是傻子”;李亮起身说:“千做万做,亏本生意不做,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

    台下的数百学生们在一起齐齐回答:“是!”

    胡不为:“既然大家都认可这个说法,那我给是不是可以这么说,生意的目的就是奔着赚钱去的!”

    “就是,所有人做生意的目的都是奔着赚钱而来的”台下的曹评大声说道。

    “对”胡不为笑道“生意的本质就是为了赚钱!不赚钱,谁会吃苦受累,谁还会陪着笑脸去答应客人,种种目的还不都是为了赚钱吗。”

    李亮这个粗坯还听得一头雾水,觉得胡不为说了半天都是在说废话。而精明如王明远张长海这些人,就听出胡不为话里的味道来了。

    是呀,咱们生意人最终的目的不就是为挣钱吗。要是不挣钱的生意,也没看见你们儒家去做啊。

    胡不为;“所以呀,儒生们是错怪咱们生意人了。试想,让儒生们去做亏本生意,他们愿意吗?就算他们愿意,又能承受几天的亏损?”

    其实,胡不为是在把资本是逐利的那一套理论,给搬到生意上头去了,实际上意思到也基本差不多。

    进过这么一解释,张长海觉得扬眉吐气,浑身充满了劲头,以后再遇上有人看不起生意人,就能用上这套理论来反击他们了。

    不买账,亏本生意你们儒生去做好了,看他们还有什么话好说。

    他从心底里开始对胡不为佩服不已,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大才,用最浅显的语言,说出了商业的本质。

    这可是前无古人的创举,值得大书特书!

    胡不为:“说完了商业,咱们再说说就业。啥叫就业?还是用通俗的话来说,就业就是雇佣工人,不管是长工,还是短工,都是就业。”

    说了半天原来就是雇人啊,台下好多人都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胡不为说道,对于大宋来说,就业问题更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这一问题非常重要,也会越来越凸显。

    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从经济的意义上来考虑就业的效应,而更应当从社会的意义上考虑就业的效应。

    “这也是咱们商人对朝廷所作出的贡献!可惜的是,朝廷上的衮衮诸公都没看见,反倒把咱们当成另类,只是不公平的,非常不公平!”

    曹评有些不买账,说从古到今雇佣伙计的商铺多得是,哪里来的贡献?

    “那我来给你们说说就业的贡献在哪里”胡不为便掰着手指头说开了。“就业是缓解贫富差距,大面积地消除贫困现象的有效途径。”

    就业是就业者本人,及其亲属基本生活费用的主要来源!

    对于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意味着拥有了一份比较稳定的收入,意味着就业者及其亲属能够正常地生活。

    大家都知道,咱们京畿周边的土地价格非常昂贵,为什么,还不是应为这其中有好多人都是一开种田来维持一家老小的生计。

    假如一个已婚男性农民进了作坊成了雇工,那么他一家老小就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就算不种田,也能依靠薪水来买米买菜,养活一家人。

    那么,种地的人减少了,土地买卖的价格自然就会降下来,能让更多想买的人买得起。

    类似这样的家庭,在汴梁城里有很多。有做伙计的,也有在衙门里做书办差役的,这些人家都能活的好好的,这就是就业对社会的意义。

    哪怕是农民在农闲是出来做短工,也能给家里增加一点点收入,手里有了余钱,年节的时候必定要给家里老婆孩子添上一件新衣服,或者是买一块肉,给家里的小孩子添上点油水。

    这些钱最后多少还是会流通到社会上,也就是咱们这些生意人眼中的商机。

    另外,有就业就必须要有人开办作坊,这样,朝廷也能多增加一笔针对作坊的税收。

    这笔税收的用处可大了,可以用来养兵,可用来修桥修路,也可以储蓄起来,用以防灾。

    朝廷的作坊税收多了,或许还能减轻农民的税收,让小农手中有更多的余钱,可以贴补家用。这个家用,不也是咱们生意人的贡献吗?

    你们说说,咱们商人给社会做了那么大的贡献,凭啥还要瞧不起咱们?

    一堂课结束,所有学生都对商业这个行当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做学好生意的劲头自然更足了。

    胡不为讲课的内容很快就流传开来。

    满世界的生意人都力挺胡不为,因为胡是替他们仗义执言。

    包拯看了胡不为讲课稿,翻来覆去的看了三四遍,越看越觉得有味道,胡不为的讲话中隐隐含有对朝廷的喊话,也被他给看不出来了。

    提笔沉思,开始构思奏折,他要把胡不为的良好建议上奏给皇帝陛下。

    与此同时,蔡襄也在看这份稿子,一边看还一边拍手叫好。

    赵祯在御书房内背着手来回踱步,身旁的龙书案上同样也放着胡不为的这份讲稿。他满脑子都是胡不为稿子里的所提到的就业的好处。

    “想不到,这个小猢狲看问题还是挺有深度的。”

    过去他都是把胡不为当成一个小孩子,拿来开心散郁闷用的,今天看了他的稿子,第一次真正认识到了胡不为的才华。

    就这眼光,朝廷专管钱粮的三司使蔡襄都没看得见。

    卢若雨;“陛下,您可别信胡不为这小子说的信口胡诌,他那是胡弄自家小伙计的玩意,当不得真。”

    “切,你懂什么,这可是宰相的才华!”

    灯火幽暗的书房内,形如鬼魅的宰相富弼,对着这份胡不为讲稿更是看了不知道几回了,一张脸阴沉的都快下雨了。

    他的心里在狂吼:胡不为这是想干什么,已经有了不菲的身家,现在还要向世人表功,难道还想伸手要权力吗?

    不行,这绝对是不能容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