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食神
字体: 16 + -

120 搞个选美宣传册

    曹评趁着人多的时候,像做贼似的悄悄的把胡不为拉到一边说,过几天花魁娘子的就要开始了,你还记得吗?

    胡不为天天忙的要死,恨不得每天都变成24个时辰才好,哪里还有闲心去管别人家的闲事。要不是曹评提醒,他早就忘了。

    这个花魁娘子比赛,和后世的选美大赛有些类似,每年的年终时节评选。

    有资格当评委的都是喜欢享受的高阶官员,像美食家蔡襄,满嘴诗文礼教,从不与俗人打交道的国子监祭酒张钟。

    还有就是城里喜欢风月,对其有很深研究的富商。

    比赛的内容是歌舞茶艺等伺候人的才能,第一名就被称为花魁娘子,比赛还经过好几轮的评选。

    当了花魁娘子,她所在的青楼自然是名声大振,她本人的身价也陡然上升。这是每一位青楼小姐所期望的,也是腊月里汴梁城很热闹的一件盛事。

    不管是达官贵胄还是贩夫走卒,到那时都会津津乐道,最热衷与此的,就是像曹评这种既有钱又有闲的公子哥,还有就是国子监的太学生。

    就连赌场也要插一脚,会开出赌局,让人下注赌一把。

    “凤栖阁的白莲小姐与我关系匪浅,还望老弟给多捧捧场”曹评有求于人,脸上笑的有些谄媚。

    “凭啥,我还想请我们老弟帮我一把呢。”

    一听声音,曹评的脸就垮了,这是李亮的声音。“那什么,龙凤阁的紫玉小姐人长得漂亮不说,嗓子也好,你应该支持她。”

    李亮还提了更过分的要求:最好贤弟你给紫玉小姐写个像《鹊桥仙》这样的绝妙好词。

    “紫玉不行,那嗓子想破锣似的”曹评立马拆台,随后又自卖自夸:“还是白莲最好,又贴心有可人,简直是个妙不可言的尤物。”

    这两人在争论,胡不为的脑子里忽然想到一个主意,“你们都别吵了,明天一起到官书局去,我给你们想了好办法。”

    约定了时间,两人都满意地走了。

    第二天中午,不但昨天的曹评李亮来了,外头还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雪,他们两个为了显摆,连马车都不坐,是骑着高头大马来的,脸上冻得都快发青了。

    前后脚的时间,潘子和这个纨绔也不请自来。

    胡不为心说他是应该来,不来到奇怪了。

    外头冷,自然是要把这三位贵公子请入账房暖暖身子,里边早就备好了热气腾腾的炭盆。

    李亮一进门就喊上了:“呦,苏翰林也在啊。”

    都是老熟人,还都一同是御果园酿酒坊的股东,外头流行的虚礼这类的自然是不用了。

    大家一起坐下后,胡不为问:这次化魁娘子的评选,有多少人参加?

    曹评想了想说:汴梁城青楼的姑娘基本是都会参加,怎么说也得有二三百人。

    胡不为在看看李亮,潘子和,他们也都朝他点头表示同意。

    “这些人你们都熟吗?”

    潘子和白了胡不为一眼:我们那会认识那么多,这其中有过气的,还有一些是雏,真正成名的大概只有几十位,其他都是陪衬而已。

    “那么这几十为你们都熟吗?”胡不为继续追问。

    “我们三个加起来应该都熟悉”李亮有些纳闷了:“我说你倒是想怎么帮我们?”

    胡不为;“怎么帮?我要为你们喜欢的女人出书,用书面的语言来让整个汴梁城的男人们都熟悉她们。”

    随后胡不为又一指苏氏兄弟,这不,我把能妙笔生花的苏家兄弟给请来了,这些小娘子到底这么好,这就要看你们的介绍了。

    李亮:“出书啊,专门介绍这几个小娘子?”

    “那怎么可能,红花还需绿叶配,其他的也要介绍一下,不然人家会说我们官书局偏心的。”

    “我看行”曹评一拍大腿,“不过这个出书的费用怎么算?”

    这回潘子和也想起来了;“对对,出书要花钱的。”

    胡不为非常大方的说:“这点费用,就算官书局赞助了,谁让我们是兄弟呢。”

    “仗义!”

    出书帮着宣传还不收钱这才是真兄弟啊,李亮,潘子和,曹评三人都开心得不得了。

    一旁陪坐的张玄智心里笑开了花,心说:我们掌柜的真是有生意头脑,帮着兄弟宣传美女,捎带手还能小赚一笔外快,里子面子全有了。

    剩下的没胡不为什么事了,曹评他们分别努力回忆,给苏轼兄弟俩介绍他们所认识的青楼小娘子,兄弟两个则是边听边记录。

    在两位翰林的生花妙笔之下,所有记录下来的参选美女都被列举出最惹人吸引的特点。

    比如说:什么某某小姐琴技好,某莫小姐口技好,某某楼的某小姐床技好,还有善解人意,乖巧可人等等等等。。。。。。

    到了晚饭的时候,一本《汴梁群芳谱》就完成了。

    李亮拿着介绍他喜欢的紫玉小姐的介绍,看的摇头晃脑:好好,不愧是翰林出身,把紫玉小姐的所有优点都给写出来了。

    请人写字,当然还要请人好好的吃一顿才说的过去,一干人等又被胡不为邀请到胡家老店。

    这边人走光了,官书局立马开始忙碌起来。

    排版室内,每个伙计人手一张稿子,按照稿子上的文字,一个字一个字的开始排版,随后就是印刷,官书局的灯火一夜都没熄过。

    这是官书局第一次用活字印刷,张玄智也一宿没睡,一步不落的紧跟产品的流程,直到顺利完工。

    第二天一早,还带着油墨香味的《汴梁群芳谱》就已经在各大街道上开始公开发行。卖宣传册的都是胡家的小家丁,他们每人手上拿着一叠小册子沿街叫卖。

    每一份三十个铜板,您别说,还挺受欢迎的。

    有了这本小册子,想要一睹芳容的,就能按图索骥,直接找过去。想要力捧某个参赛选手,也能翻开书页,用一条一条有力的事实来为自己喜爱的选手摇旗呐喊。

    太学生们是最早购买的,因为国子监就距离官书局不远,只需拍一个口齿伶俐的小伙计去吆喝几句,自然会有对花魁娘子上心的学生过来购买。

    这些富二代太学生买起来还大都是十本八本的买,回去后好为自己心仪的小娘子助威扬名。

    麦香居的柜台山,拉面馆的站台上都摆着这样的宣传册,来店里吃饭的也大都是有钱人,他们同样喜欢这样的热闹,花点小钱熟悉下行情也是不错的。

    早上开始卖的,到了下午,一千五百册已经全部卖完了。

    本以为第一册事情就到此结束了,谁知还有人不断上门购买,不卖还不行,人家要砸招牌。官书局只得再次开工,又印了五百册,这才把顾客们的怒火平息下去。

    皇宫里,赵祯手上也拿着一本薄薄的《汴梁群芳谱》,一旁皇后挺这个大肚子说;胡不为脑子够用,除了这本小册子倒是方便了好多人。

    赵祯笑骂;你只看到了方便,没看到小猢狲的生意经。这才是初选,之后还有好几轮呢,他又能大赚一笔。

    蔡襄的手里同样也拿着这本《群芳谱》,嘴里还念念有词:胡不为,奇才啊,别人想不到的他都能想到,真不愧点金手的美誉。

    他要是能到三司使来帮我一把,那该多好哇。

    张长海:胡不为又无中生有,挖出一条赚钱的路子,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本来对胡不为挺感激的曹评,得知真相,在家里气的大骂,“我说他怎么这么热心呢,原来根子还在这上头,骗子!”

    又一想:“不行,白莲小娘子想要当上花魁娘子,还得需要胡不为帮忙。要是他使坏把白莲的宣传撤下,那她的名声就会大减。哎呀,看来我还要去求人家。”

    有这样想法的不在少数。

    各家青楼的妈妈谁不是心思灵活的人,一看这本小册子,就知道下一轮的评选还会出介绍,那么自家姑娘的好坏,就全在胡不为的一支笔上了。

    “东家,有个自称胭脂楼的刘妈妈,想要见您”牛大力汇报说。

    胡不为还在吃早饭呢,心头一转立马想到,这个老女人一大早来,肯定是为了《群芳谱》的事。

    现在和夏天时是大不同了,夏天的时候,胡不为刚刚穿越,身无分文还是个汴梁城的小混混,谁都可以欺负一下。

    现在的他就不一样了,要身家有身家,要背景有背景,能和皇帝说上话,还有当官的盟兄弟,余京城的四大公子更是相交莫逆,谁还敢小瞧他?

    “让她先等着,等我吃饱了你带她去堂屋。”

    堂屋,这回刘妈妈看到胡不为时就老实多了,已经没有当初没大没小媚眼横飞的架势。

    其实根本不用刘妈妈开口,胡不为就知道她来目的,无非就是接着当初的情分,给她家的玫红多美言几句。

    好让善于口技的玫红能大红大紫,出大名。

    出名为了什么?不就是能让她多挣些银子。这和后市娱乐界博眼球,是一样的道理。

    胡不为:“好了,你不说我也知道你的心思,我会秉持一颗公心宣传的。”

    刘妈妈也是个机灵的,立马把准备好的一番说辞给改了:“你是光明磊落之人,小妇人只是想赞助你一点印刷费而已。”

    “心意领了,不用了”现在的胡不为,根本不缺钱,也犯不着为了这点小钱坏了自己的名声。

    现在他有这个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