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食神
字体: 16 + -

113 入宫;分酒

    入宫这天,胡不为带上了一千斤葡萄酒。

    反正已经和几个大商人商议好了,明天开始葡萄酒的交割,赵祯这里早晚都要上供的,提早一天把酒给他送过去,还能在赵祯哪里买个好。

    如果晚一天,事情的变味了在!

    如果做点心,依旧是在皇后的小厨房。现在赵祯满脑子都是生儿子,一有空闲就到皇后的重华宫看看。

    今天食神过来做新式面点,他当然更要让他老婆也尝尝鲜。

    赵祯听说胡不为给他送好酒来了,还颇为高兴,笑骂;这哥儿小猢狲还算是个有良心的,没白疼他。

    兴致很高的下令让卢若愚拿一瓶酒来,说要尝尝食神酿出来的葡萄酒啥味道。

    这回胡不为做的比麦香居多了道猪肉虾仁鸡肉做的三鲜馅小馄饨,不是说猪肉不上台面吗,我就是要做猪肉的给你们看看。

    馄饨皮用的是最顶级的白面,擀的劲道弹牙,包好后大锅滚水,没几分钟就熟了。再配上顶级的高汤,碧绿的葱花,金黄色的蛋皮,一点点猪肉,

    包裹着嫩红色馅心的小馄饨,被盛放在一个细瓷碗内,馄饨就像是在碗里游动的金鱼,在蛋皮葱花间游动。

    曹皇后爱极了这道汤鲜味美,模样可爱的小点心,不但把一碗馄饨都吃完,还有胃口吃了两个羊肉蒸饺。

    皇后喜欢,赵祯自然也喜欢,卢若愚更是喜欢,同时也受到今天轮班伺候的李家妇人们的喜爱。

    饭后消食的小零食,糖葫芦,当然也是要奉献的。不着这玩意对孕妇有危险,曹皇后就免了。

    旁边的桌子上,赵祯来一口冬笋羊肉馅的蒸饺,再喝一口葡萄酒,美得不要不要的。

    胡不为心说:葡萄酒配羊肉蒸饺,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吃法。

    一杯酒喝完,赵祯点评说:“嗯,葡萄酒做的不错,比我吃过的都要好,不愧有汴梁食神的美誉。”

    李亮的老婆忽然说道:陛下,食神也有吃瘪的时候。

    赵祯夫妻都大感惊奇;“还有这事,快说说,朕给你评评理。”

    卢若愚的眼中更是闪过一道阴冷的厉光。

    胡不为就把他卖焖肉,被几个太学生声讨的事给说了一遍,当然焖肉面大受欢迎的事,他当然不会忘记。

    “老百姓吃个猪肉还要受他们的气,真是多管闲事的腐儒,朝廷养士怎么养出这等废物”赵祯怒骂。

    卢若愚问;要不要把这些恼人的腐儒给撵出太学?

    “不用,不用”胡不为赶忙制止;“卢公公,这等小事情我自己能解决,免得又有人会说三道四。”

    胡不为得意是,你卢若愚要是出手反倒是帮倒忙,肯定还会有人要骂你,你还是歇着吧。

    赵祯;“这样也好。”

    “其实猪肉并没什么不好,不过就是好多人不会弄而已,才有这样的误解”胡不为再次挑起猪肉的话题。

    曹皇后:“可是猪肉真的有异味啊。”

    “是吗,皇后的三鲜小馄饨里就有一点点猪肉,您吃出异味没?”

    还有这回事,曹皇后咂咂嘴回味了下:好像是没啥异味!

    李家同吃小馄饨的妇人们也回忆起来,刚才吃的时候就觉得满口香香,真的没啥异味啊。

    看到曹皇后等人一脸迷茫,胡不为解释说:就比如河里的鲜鱼,本身确实有腥味。要是普通人家拿来做,肯定还会有些许腥味。

    要是让一个高明的厨师来做,他不但会把河鱼的腥味彻底去除,还能增加鱼的鲜味。猪肉的道理也是如此。

    接着,胡不为大谈特谈猪肉的优点,比如猪肉比牛肉便宜好多,又比羊长得个子大,出肉多。对于老百姓来说,是补充肉食的好东西。并非儒生们说的那样不堪。

    这么一说,大家都明白了,原来是自己误会了,过去那是不会做,只要胡不为出手,不上台面的猪肉也能做出脍炙人口的美食。

    饭后,赵祯还要百步走,陪同的只有胡不为和卢若愚两个,顺便还能再谈两句。

    赵祯问:“小猢狲,看样子是真的想养马了?”

    “是的”

    他解释说,小人区区一个厨子,累受皇恩,无以为报,要是养马的事能成,也算是为陛下分忧了。

    “这件事好多能臣都想过,也实践过,可惜都没能成功,你能成吗?”卢若愚大泼冷水。

    胡不为:“小人现在手里有点闲钱,要是能帮着陛下把这件事办成了最好,要是失败了,那也是我一个人的损失,与朝廷无关。”

    “陛下,胡不为忠心可嘉”卢若愚又开始调转话头为胡不为鼓吹。

    出宫时,胡不为感觉能把皇帝皇后给说服了,破除了他们对猪肉的偏见,心里还有点小小的得意。

    转头,他有一头扎进官书局,和张玄智商量起葡萄酒交割的步骤。

    有一天早上,南城的马军营场院里,耶律勃利早早就来了,那二十匹小马驹也一并带来。另外张长海,王明远等也到了。

    门外驴车马车运酒的车队,排了老长老长的队。

    约九点左右,胡不为坐在骡车上,在张玄智元盛杰的陪同下,带着好几十用来搬运酒坛子的小家丁来了。

    至于曹评李亮他们几个股东,他们对交割货物的事根本不感兴趣,反正银子早已交付,来不来都没关系。

    “马呢,你怎么不骑马?”耶律勃利颇为好奇。

    胡不为老脸一红:“那啥,我还不会骑马。”

    “你还不会骑马”张长海一句话就把话题带歪了。

    王明远笑道:据胭脂楼的刘妈妈说,风靡京城的冰火就是你发明的,想不到你堂堂胡掌柜竟然是个没打鸣的小公鸡,哈哈哈,笑死人了。

    玩笑过后,胡不为把马驹子收拢起来,之后自然就是今天最重要的事情,交货!

    胡不为一声吩咐,看仓库的伙计把一排十几间仓库的们都打开,把一箱箱的酒给搬出来,放在中间的空地上。

    这些伙计也就是胡不为家里正在接受培训的家丁。价值数万两银子的物品存放在这里,当然需要派人看守。

    反正马军营的地方足够大,营房足够多,这一百小家丁住下,只不过是占了一个小角而已。

    他的家里,只需派出十个人看守足以,而且是每十天轮流一次,免得耽误了培训。

    “张老板,你随意取一瓶酒”张长海尽管还不明白胡不为的目的,不过他还是依言照办,并交到胡不为的手上。

    胡不为当着众人的面拔开瓶口的木塞,往碗里倒酒,每人分一小碗。“都尝尝味道,凡是都要三头六面说清楚。”

    这下张长海他们都明白了,胡不为这是让他们当场验货。几人都细细的品,慢慢的喝,调集全身的感觉来品味胡家葡萄酒的好坏。

    张长海看着手中的这碗酒,颜色如玫瑰一样呈深红色,轻轻摇晃,酒香果香飘忽儿来。抿一小口,酒液像灵珠般在口中轻盈的游动。

    微酸;微甜,一切都恰到好处,酒虽然已经咽下,口中尚留有余香。就他和葡萄酒的经验来说,已经是无可指责的上好美酒

    一两银子一斤,买的值!太值了!

    “好酒,可以交割了。”

    其他几个也都一个劲的点头,说口味上比西域过来的葡萄酒还要好上三分。

    首先交割的是耶律勃利的酒,外加前两天多加的一千斤。

    胡不为这块都是一斤装的扁瓷瓶,一箱子为二十瓶装,一边清点,一边就把马车拉进来装车,看上去不多,可也忙活了将近小半个时辰才交接清楚。

    随后张长海,王明远一个个挨个分发,等葡萄酒全部交割清楚,已经是过了晌午饭的时间。

    胡不为拍拍手:“诸位都别走,中午我请客,麦香居还是私房菜,你们点。完事我还有一桩好生意和你们谈。”

    “又有好生意?”张长海一脸惊喜。

    林君山暗道既然还要谈生意,喝的醉醺醺可不是个事,嘴一松银子就出去了:“那就麦香居好了。”

    他的说法深受大家的欢迎,于是一干人等坐车骑马,趁着温暖的阳光直奔麦香居而去。

    那边早已得到消息,早早就用屏风革出两张桌子的空间,给一干豪富门使用。上的面点,面浇头,也是陈富贵精心烹制的,自然大受欢迎。

    作为老板兼师傅的胡不为,少不得又要受一番肉麻的夸奖。

    张玄智小声的对东家说:这些人都在使劲吹捧你呢。

    胡不为笑道:我明白,这帮家伙光是说这这些不要钱的废话有什么用,等会要跟我讨价还价,那就是多我最好的奖励。

    张玄智:“那是不可能的,吃你的是一回事,谈生意又是另一回事,肯定还会有一番口舌之争。”

    饭到中途,王明远实在是忍不住了,问;“小胡掌柜,你说的到底是是啥好生意?”

    胡不为拍拍身边张玄智说:“就是他管的那一摊子,让张掌柜给你说吧。”

    官书局的掌柜张玄智,在坐的都在他哪里批发过书,自然是认识的。

    张长海心里还在嘀咕:莫非官书局又出新书了,那也算不得什么好生意。

    就听到张玄智侃侃而谈:诸位老板,官书局出了一种新产品,这种产品是我们东家想出来的,已经准备了好几个月了。

    这么一说,在座的六位大老板都动容了。

    这是胡不为想出来的新产品呐,还准备了好几个月了,应该是桩很不错的生意。

    “诸位过年的时候,家里的大门二门上都贴过桃符吧?”

    林君山插上一句“那不就是门神吗?”

    “我们的新产品和门神类似,但寓意比它吉祥,还比它更好看,最主要的是价钱还不贵。”

    王明远饭也不吃了:“张掌柜,你说的到底是什么?”

    “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