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食神
字体: 16 + -

六十三 出书

    路过一家米店,胡不为竟然看到已经有人在排队了,还有人拿着粮袋急匆匆的跑来。

    心说宫里是个大筛子这句话一点也不假,蔡襄也不过是刚刚得到消息,朝廷还没来得及反应,木点都已经开始涨价了。

    回家后写了个条子让人送给同为大股东的赵五小姐,把没收到货款的事给她说明一下。

    堤外损失堤内补,吃过晚饭,胡不为一头扎进书房,想着要在印书上把损失给补回来。

    其实这不过是胡不为的自我安慰罢了,官书局不能只靠一套书赚钱,后续的计划他早就想好了。

    写书,胡不为是没这个本事的,不过他在后世看过的名著却是不少,好多都还有些印象,比如说著名的《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榜》他就看过好多遍。

    这些在后世不但有书,而且还拍成了电视剧,尤其是《西游记》每年的寒暑假都会完整的播放一遍,印象深的不能再深了。

    要是把这些书都默写出来,胡不为自认没那个本事,不过他对书里的好写大情节记忆深刻。就以《三国》为例,从第一回的桃园三结义,到王司徒巧使连环计,后来的三顾茅庐,乃至后来的草船借箭,走麦城,七擒孟获等等都记得很清楚。

    胡不为心说,我只要把故事的大纲给写下来,具体的填充就交给苏轼兄弟即可,说让他们都是文坛高手呢。

    这种好劳力不把他们的最后的价值压榨出来,那就是对不起自己。

    花了一个通宵,胡不为把《三国》的故事线全部写出来,其中有些记忆深刻的地方,还写的比较详细。

    比如三顾茅庐,刘关张三兄弟第一次去是怎么样的,第二次是怎么样的,第三次去了诸葛亮还在午睡,张飞说要一把火烧了茅庐,把诸葛亮给逼出来。

    还有七擒孟获,这次出兵主题就是攻心为上;攻破次之,火烧藤甲兵等等。

    早饭后,让人给苏轼兄弟送信,要他们晚上到厚德坊的家里来吃饭。

    晚上,两兄弟应约而来。

    胡不为一上来就大叹苦经,“二位哥哥,小弟我要破产了。”

    不知是计的苏轼苏辙大惊,连忙问这是怎么回事?

    于是胡不为就把因为南阳府的大水,自己五千两的货款没收到,被供货商追着“要债”的事给说了。

    苏轼说五百两我们还能帮上忙,五千两;呵呵我们实在是无能为力。

    “不,你们两兄弟有能力帮我”胡不为很肯定的说,到是把苏轼兄弟吓了一跳,还以为要他们卖房子。

    苏辙连忙解释说,房子是他老爸的,不能卖。

    “谁说要你们卖房子的?”胡不为手指脚下,“要卖也是卖我的房子好吧。”

    两兄弟长舒一口气。

    胡不为看到火候正好,笑眯眯的拿出《三国》的故事大纲,“我想请二位帮我写本书,这是故事的大概脉络。”

    苏轼;“这跟追债也没关系啊?”

    胡不为心里一惊,心说这倒是没想到。

    不过他马上编了个瞎话,说是已经和债主商量好好了,能宽限两个月的时间。还说眼看着冰激凌的生意就要停了,作坊的流动资金也即将枯竭,现在能赚钱的只有官书局了。

    胡不为说的凄惨无比,好像要是苏家兄弟不帮忙,他立马就要去街上讨饭似的,心思单纯的苏氏兄弟很快就被忽悠的找不着北了。

    “那我们是一定要帮你的”苏轼接过故事大纲便看了起来,弟弟苏辙也凑了过来,胡不为很贴心的拿着油灯替他们照明。

    在他的计划里,这两位还有的用了,可不能早早的就把眼睛给搞坏了。

    “这是你写的?”苏轼问。

    “对,写了一整夜。”

    “我能把它写好,不过能不能卖钱就不一定了。”

    胡不为闻言大喜,这本书可是十大名著之一,不但是在华夏广为流传,就是在东亚也是传播的广泛的好吧,只要能写出来那就绝对火爆。

    “你们只管写,我有信心让它大卖。来来来,咱们酒桌上详谈。”

    一壶美酒,几道精致的小菜,苏轼两兄弟回家的时候,那是拍着胸脯保证一定要把这本书喜好,而且还要尽快!

    心机得逞的胡不为还说,你们两兄弟商量着来啊。

    一早,牛大力的老娘何氏就来汇报,说是城里的粮食全涨价了,涨幅达到三成,现在市面上人心惶惶,小门小户的都忙着去买粮食。

    何氏颇为庆幸的说,还好咱们家有田庄不缺粮食,这些个城里人就苦喽。

    胡不为痛骂,这帮发国难财的奸商,早晚会被包黑子给收拾了。他完全忘了,昨天他自己还想着要把货款的银子给收回来呢。

    “东家,冰激凌的生意比夏天差了很多,还要买到几时?”牛大力问。

    胡不为想想,已经快到中秋了,现在每天冰激凌的销售量连带预定的,也不过才三十份。

    等过几天拉面馆又要开业,到时候还要忙碌一番,这一个夏天自己一直蹦的很紧,是该歇歇了。

    “嗯,再买三天好了,今天开始往外放消息。”

    三天后,冰激凌的生意停了,胡家老店的装修也完工了,因为还要散散气味,胡不为也有了空闲,开始一门心思的投入到官书局。

    官书局的库房内,胡不为看到满屋子散发着墨香的新书,心里非常开心,问张玄智:“《龙门点评》现在的库存是多少?”

    回答是一千套,其中大都是精装的,普通版本的已经全部发到外地去了,在本城买的才刚开始印刷。

    “外地书商订购多少,都有那些人?”

    张玄智继续汇报说,除了对门瓷器店的高老板定了五百套,还有和咱们在花生米上一直合作的马老板,过老板,以及刘老板三家各自定了三百套。

    另外洛阳文风昌盛,哪里的书商我也已经写信过去,咱们的书那么好估计他们一定会有订单的。

    胡不为心里计算一下,三家老板外加鲁山记的高老板,这就是1400套,外加洛阳至少也能有三百套,这还没算上汴梁城的销售,估计小赚一笔是绝对有保证的。

    要是再能买到长安,cd扬州之类的大城市,赚头会更多。不过想要挣得更多,既要会吆喝,胡不为想了想,“酒香也怕巷子深,咱们发点小广告。”

    “广告是什么?”

    胡不为笑称,广告就是广而告之的意思。你不管卖什么,总要让顾客知道吧,就以咱们这套书为例,你要让书生们知道这套书好在哪里,为什么值一两半银子。

    “这回长学问了”张玄智一脸敬佩的说,顺手还把纸张铺开,开始磨墨,就等着胡不为动笔。

    广告语胡不为在家里的时候早就想好了,提笔根本不用思考,刷刷刷一口气写了四条广告语。

    “《龙门点评》,廷试的好助手。”

    “看《龙门点评》,助你踏上青云路。”

    “《龙门点评》皇帝作序,宰相点评。”

    “想要当状元吗,请看《龙门点评》”

    张玄智看了连连说好,把我们这套书的特点都写出来了,这下国子监的书生们应该都会慷慨解囊购买一套了。

    胡不为:“那还不够,汴梁城里读书人多了去了,不但有本地的还有外地来游学的,我看所有热闹的街道都要张贴,写个几百张又花不了几个铜板。”

    胡不为说得很有道理,张玄智频频点头。

    “还有,国子监的那些个混蛋来了,就说一两半平装的还没出,都让他们卖精装的去,省得他们把银子都花到青楼,还不如落到咱们手里的好。”

    张玄智呵呵直笑,说东主你卖高价还有理由,真是让学生敬佩不已啊。

    “我说的都是真话,太学里官迷忒多,有真本事的没几个。”

    临走时,胡不为还不忘让张玄智给作坊的工人多发点奖金,每天加班加点的酒肉也敞开了让他们吃,另外多多盯着毕飞研究的套色印刷,将来会有大用处。

    除了官书局的大门,胡不为想着官书局已经走上正轨,拉面馆马上就要开业,心情愈发的豪迈起来。

    用手插着腰抬头看看天,已是黄昏时分,蔚蓝色的天空飘着几朵淡红的云彩,粉红粉红的,很快又变成了亮晃晃的金色。

    胡不为越看越的觉得像是金元宝,还散发着金光呢。

    暗道一片空白才好做画,就像现在大宋,多好时代是,什么都是空白,就等着我胡某人去挥毫泼墨,画出一张绚丽的惊世大作来。

    富弼,韩琦你们都说我是个小混混;看不起我,好,那我今年就积蓄力量,明年定要让你们大跌眼镜。

    嗯,现在还没眼镜,确切的说应该是大吃一惊!

    他一路往家里走,胡不为又想到赵世将,曹评他们,心说要是跟得上我的脚步,不妨带他们一起发财,要是犹犹豫豫瞻前顾后的,那就没办法了。

    回到家,心情大好的胡不为放声高歌,刺耳的狼嚎在院子里回荡:“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像狂风一样舞蹈,挣脱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