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食神
字体: 16 + -

三十 一 大佬们的忧虑

    宫里就是个大筛子,什么消息都能往外传。

    昨晚上皇帝吃了胡不为做的晚饭非常满意,饭后还听从他的建议还一起散步,并相谈甚欢,消息第二天一早就传到宰相富弼的耳朵里。

    当然也就让韩琦,包拯;蔡襄等人知晓。

    早朝完毕后,一干大佬都被文彦博请进他的公事房。

    富弼忧心忡忡的说:“胡不为这厮以美食诱惑皇上,看样子已经是得到了陛下的信任,这实在是令人忧虑啊。”

    韩琦也说,何况胡不为这小子原来还是个不学无术的小混混,这更加令人忧虑。

    蔡襄和胡不为打过几次交到,略知胡不为的为人,他还为胡不为开脱了几句。说你们是不是过滤了,他只是个厨子而已,而且是个还没长大的小厨子。

    “可是他是个混混出身,而且还很爱钱,是个黑心商人”包拯黑着一张老脸掷地有声。“陛下应该亲君子远小人,本官明天就上折子劝诫。”

    蔡襄再次问胡不为开脱,说此事一点苗头都没有,包大人这这就上折子会不会让陛下不快?

    包拯:“要防患于未然!”

    “必须有所防备”韩琦也是赞同包拯的说法。

    韩琦的建议是,先礼后兵,即找个机会先敲打敲打胡不为,要他谨守本分,伺候好皇帝的饭食就行了,在皇帝跟前别胡乱说话,更不能妄议朝政。

    至于上折子倒可以先缓缓,要是胡不为知情识趣,明白敲打的含义,上折子也就不必了,免得还会引起皇帝的不快。

    “好”韩琦的这个建议非常稳妥,立马得到了富弼的认可,其他几个大佬也对此非常赞同。

    包拯还自告奋勇:“这事就让本官来办,某的脸本就黑连装都不用装。”

    一句自嘲,说的平时都不苟言笑的大佬们都笑了,接下去就是谈正事的时间。。。。。。

    到了议事将要结束的时候,有书办忽然跑来报告,说胡不为立功了。

    富弼纳闷了,胡不为立不过是个做饭的厨子,既不能谋划也不能断案他能立什么功,最多就是菜做的好吃点能让皇帝多吃几口饭而已。“怎么回事?”

    书办说,昨天陛下吃了胡不为做的黄花菜鸡蛋汤,居然让陛下一夜好眠,陛下还高兴的说要封赏胡不为呢。

    皇帝的话,让一干刚才还捧着茶碗心平气和的大佬们都不淡定了。

    韩琦脱口而出,这怎么可能。

    “嘶”包拯像是在自语的说:“真的假的,据本官所知,陛下的失眠症已经好多年了,连御医也没一点办法,一碗普普通通的鸡蛋汤就能行?”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黄花菜是起了那么一点点的作用,最主要的还是散步的功劳。

    富弼对来报信的书办下令:“再探。”

    一会时间,书办又来报告,说事情确实是真的,卢若愚开心的不得了,已经派了小太监知会马行街的胡不为。

    富弼苦笑说,这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本来还算是没影的事,一转眼立马就成了真的了,几个大佬又开始旧话重提,商议起对付胡不为的办法来。

    韩琦是神通出身,十二三岁就参加殿试,还当场被封官,他这种人对胡不为是绝对看不起的,又捡起当年他讥讽狄青的话:“东华门外唱名的才是好汉。”

    这句话放在现在,那意思就是说胡不为这个小混混小厨子也配封官?那让满朝苦读诗书,千辛万苦一路闯关过来的官员们情何以堪。

    富弼说,先被说这些无关的闲话,咱们还是先议一议陛下要给胡不为封官事吧。

    包拯还是那句话,希望赵祯能亲君子远小人,要是赵祯真的要封赏胡不为官职,他就一头撞死在柱子上。

    蔡襄连忙劝说“没那严重,事情不还在商量吗。”

    富弼,韩琦也反复劝说,这才让包拯气消下去。

    要是真到了这一步,那绝对是轰动全国的大事,这样既让皇帝震怒,也让包拯枉死,在场所有的人也面上无光,还会被御史们弹劾无能。

    韩琦眼睛一转,立马想出了一条妙计。“我有办法了。”

    众人立马侧耳倾听。

    韩琦说,胡不为不是喜欢钱吗,要是陛下真的想封赏胡不为官职,那咱们就建议陛下改用赏赐,对一个对朝政毫无影响力的富翁,总比多个奸臣好好得多。

    富弼立马笑了:“此议大善。”

    包拯也说这个主意好,他还追问一句,赏田土还是赏银子?

    一听说要封地赏银子,掌管国家财政的蔡襄皱眉头了,京城周边哪还有多余的土地赏给胡不为,要是赏银子,朝廷连救济灾民的钱都拿不出,哪来的钱赏给胡不为。

    要是真的赏银子给了胡不为,那就是为一人而舍弃千万人,他一定会被御史们给骂死。

    遂说:“朝廷财政困难呐。”

    意思就是银子和土地都很困难,还是再想想其他的办法吧。

    包拯是很认同韩琦的建议的,听说蔡襄不愿意出钱就有些急了。“蔡大人,你总不能眼看着这个小混混与您同朝为伍吧?”

    “诸位大人莫急”韩琦面露的色的说“我的计划连你们也误会了,那胡不为这个小混混就更加猜不透了。”

    几个人凑在一起,韩琦小声的把他的计划给说了,一干大佬听后露出满意的微笑。要是有人看见,一定会说这伙人的笑容和老狐狸笑容没啥区别。

    就连宰相富弼也不住口的称赞韩琦的主意妙不可言。

    韩琦:“包大人,敲打胡不为的事还是需要的。”

    包拯立马答应下来,还是等傍晚下朝后马上就去。

    黄昏时分,包拯的牛车拐了个弯,去了马行街的胡家老店,牛车刚停下,胡家小院就炸了锅。

    还没走的邹锡官激动的像是过了电一样浑身直哆嗦,颤颤巍巍的跑到大门口,一躬到底,嘴里大喊“青天大老爷来了。”

    何氏也让牛大力搀扶着走到外边,“噗通”一下就贵了,对门的白思文,隔壁的张云良全来了。

    对这位不爱钱,不爱享受甘于清贫的精神楷模,胡不为想学也学不来,他只能将包拯当成庙里的神像来膜拜,敬而远之。

    把包拯请到家里,胡不为还以为包拯想吃冰激凌,他还歉意的说已经卖光了,想吃的话明天派人给他送到家里去。

    包拯说:“本官是来讨要一张药房。”

    “包大人开玩笑了,小人又不是医生,那来的药方子。”

    包拯解释说,你治好了皇帝多年不愈的失眠症,我也有点失眠,所以来讨要一张试着用用。

    这么一说,胡不为明白了,原来是包黑子是想要黄花菜鸡蛋汤的菜谱,便就把这道菜谱详细的给包拯说了。

    因为是公益性质的,说了系统也无话可说。

    “就如此简单?”包拯还有些不相信。

    胡不为:“汤的效用其实很小,主要还是经常散步的功劳。”

    没有啥见不得人的妖术玄机,包拯放心了,便说起今天过来的主要事,那就是敲打!

    包拯说,胡不为你伺候陛下功劳不下哇,好好干,朝廷绝不会亏待有功之人,将来封赏肯定会有的。

    又加重了语气说“但是。”

    胡不为心里嘀咕,不管什么好话一旦有了“但是”两字,话音就变了。

    经常在陛下身边,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要过过脑子,要是说错了话可是要掉脑袋的。尤其是有关朝政的事,一句也不能说,一个字也不要提。

    听音听到现在,胡不为这下明白了,半真半假的玩笑说:“包大人,原来你今天是假公济私啊。”

    胡不为说的是反话,包拯正公假私才是真。

    包拯也显然明白了胡不为已经听出了他今天的来意,嘿嘿一笑算是默认,又说了几句佯装关心的问了几句生意上事后便走了。

    何氏还拦住包拯,说“您老别走,民妇给您做饭去。”

    包拯笑称家里已经做饭了,就不麻烦你们了。

    胡不为意味深长的说:“包大人忙得很呐。”

    走到门口,包拯又说了一句,“胡不为,我看富家翁很适合你。”

    “我也是这么想滴”尽管这句话很对胃口,可莫名其妙被人敲打一番,胡不为的心里总不是滋味。

    坐上牛车,包拯还不忘敲打“好自为之。”

    夜里,薄云漫天,似轻纱;又像是薄雾,使得天上的明月也显得朦朦胧胧的。

    胡不为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脑子里总是在回放他和包拯的对话。想了许久才想明白包黑子今天的来意。“欺负人呐!”

    归根结底,朝廷的大佬还是怕自己得到皇帝的信任,会分了他们权力的大饼。或许包拯是抱着一腔为国为民的想法而来,但这不能证明所有人都是这个想法。

    原来自己是没有当官的想法的,可被包拯这么一激动,心里反倒起了逆反心理。

    暗暗发誓,总有一天,我要让你们看到,一个厨子也能做到富可敌国。

    不过现在我做拿得出手的还是厨艺,我必须要把这一行做好。

    以此同时,卢若愚也向赵祯报告了包拯今天去了胡不为家里的事。

    赵祯先是楞了一下,随后便淡淡的说:“先别急,看看再说。”

    卢若愚也是人老成精,跟着赵祯多年了,他立马就听明白赵祯的意思。那就是,皇帝想看看胡不为的反应,看看胡不为值不值得他信任。

    同时也要看看大佬们到底是个什么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