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独尊
字体: 16 + -

第五十一章 一缕佛魂

    法海说道:

    “原本这白娘子被压于投丹井中,已历数百年,安然无恙。

    老衲万万没想到,如今竟然有人窥破井中这长寿仙丹的秘密,欲掘井而发之。

    并且惊动了至高无上的圣天子。

    井里的封土本来烙有我东土佛道两界的封印,奈何此封印镇妖有用,对世间之人却是毫无约束,所以,封土被掘,白娘子自然重见天日!”

    莫月鼎叹道:

    “贫道孤陋寡闻,竟然不知数百年前,佛道两界有此盛事。”

    今日得闻,感慨万千。

    幸亏圣僧及时赶到,否则这白娘子在贫道的雷霆打击下,一旦灰飞烟灭,引起东西两方佛界的对立,真乃罪人也!

    不过,如今圣驾莅临,对投丹井中的仙丹志在必得,而痴守井中的白娘子却是灭不得,这可如何是好?”

    法海说道:

    “无妨!

    老衲早有谋划。

    西湖南岸,夕照山上,有古塔,名唤雷峰塔,老衲就将这白娘子改换门庭,转囚雷峰塔下即可。

    只要过得千年,西方的那伽神,自然会将白娘子带了回去。”

    莫月鼎点头,说道:

    “既然圣僧已有计较,贫道便不再插手,此间事情,便由圣僧接管!”

    说完,收了桃木大剑,领着四童,躬身退下法坛。

    法海微微颌首,伸手虚空一探,一个金光灿烂的钵头赫然现身。

    他将钵头对准投丹井,说道:

    “白娘子,老衲法海是也!

    今日且带你去他处安身,倘若你乖乖听命,自然性命无忧,如果执迷不悟,后果,你当然是清楚的。”

    说完,语气猛地拔高数分,口喧佛号,吼道:“来吧!”

    井中开始有声响发出。

    窸窸窣窣!窸窸窣窣!

    仿佛是白娘子在里面搬弄着自己巨大的身躯,反复盘旋,犹豫难决。

    十数息后,她终是慢慢的沿井壁蜿蜒而上,到得井口,停顿了下来,将一颗硕大的蛇头搁在井沿上,转过来,转过去,无精打采的吞吐着长长的蛇信子。

    一双绿莹莹的眼珠子,似乎挂着两滴眼泪,无可奈何的望着外面的世界。

    “来吧!”

    法海说道。

    梵音飘缈。

    此时,金钵已幻化成水缸大小,光芒四射,如同朝阳蓬勃,将整个葛岭渲染成金色一片。

    白娘子又犹豫了数息,幽幽叹息一声,蛇影急转,化作一位个子高挑的女子。

    一袭白衣,身材窈窕。

    青丝垂肩,妸娜多姿。

    她缓缓转身。

    衣裾飘飘。

    金光漫射下,但见花容月貌,满面凄美,如泣如诉。

    如同天宫谪仙。

    一时间,场中众人皆是迷醉。

    明知道是一条白蛇所化,却仍是心旌摇曳,情不自禁想要奔上前去,将她死命搂入怀中,好生抚慰一番。

    老皇帝更是不堪。

    早已从椅上立起,一双手虚虚伸出,做拥抱状,全然顾不得嘴角的哈喇子,仪态大失的呢喃道:

    “美人儿!

    朕的好美人儿!”

    云端上的法海僧见状,脸上隐约有怒色浮现,心想:

    这条西方蛇妖,如此时刻,竟然还不忘迷惑世人,真是该死!

    可一想到她那令人棘手的外籍身份,她那神通广大的外国主子--那伽,不禁又硬生生的将怒气压了下去,任凭浑身那深深的无力感浮起,当头棒喝:

    “孽畜!

    磨磨蹭蹭,更待何时!”

    白娘子扭身,幽幽怨怨的看了一眼法海,复又回头,风情万种的瞥了一眼理宗帝,娇声喊道:

    “妾身就在雷峰塔!”

    说完,倩影微晃,两腮含泪,御风而起,直往法海手中那金钵飞去。

    法海白眉抖动,金钵一伸一收,化为无形,片刻间,金光散去,钵头无影,白娘子亦无踪迹。

    “朕的美人儿呢?”

    唯有满脸猪相的理宗帝,犹在咋咋呼呼。

    法海催动祥云,缓缓近到理宗身旁,说道:

    “金山寺法海,拜见圣上。

    贫僧如今在此地的,仅是一丝佛魂,无法下地施礼,请陛下见谅!”

    “无碍!”

    老皇帝撩起大袖,擦了一把哈喇子,说道:

    “神仙好法力!朕甚是钦佩,不知可否入宫赐教!”

    法海稽首行礼,说道:

    “贫僧愚顿,只能枯守山林荒寺,不敢登堂入室,说教于帝皇之家。”

    理宗面露憾色,但心里明白万分:这等高僧大德,向来率性而为,乐于遁世静修,而不屑于红尘中的繁华,强求不得。

    无奈之下,只好说道:

    “神仙但有闲时,万望前来宫中教朕!

    朕翘首以盼!”

    说完,话锋一转,有些期期艾艾,仿佛热恋中的少年男女,以袍袖遮面,低声说道:

    “这白娘子,貌美如花,神仙可否放她出来,让朕再细细看看?”

    法海白眉一皱,对这个荒唐皇帝的荒唐之语,只当未曾听见,随即口喧佛号,驾起七彩祥云,径自往夕照山雷峰塔方向飞去。

    ......

    ......

    法海佛魂一走,莫月鼎也紧随其后,前来告退。

    这些佛道高人,皆是如此的性情,皇帝召之,自然要来,如今事毕,却也是半刻钟也不愿多呆。

    理宗一生崇道,心中清楚。

    也就不多挽,留重重的赏赐一番,任尔等自去。

    既然大蛇已除,剩下的事情,便简单的多了。

    贾似道令禁军将关押在葛岭道院的那伙掏井苦力重新带了过来。

    然而,苦力们依旧心有余悸,互相推诿着,谁也不肯下井。

    直到贾似道许下重赏,又以性命相胁,苦力头子无奈,只得点了一个自己的心腹之人,咬着牙,擎着火把,亲自攀着绳索下了井。

    大约半个时辰,只听得井下一声低低的欢呼,接着,一个箩筐装着四个石瓶,一个石匣便从井底被升了上来。

    很快,这些宝贝便小心翼翼地呈到了理宗的面前。

    石瓶石匣皆古朴典雅。

    似乎是上等的玉石精工雕琢而成,虽年代久远,但大约是与石匣相伴的缘故,并没有显得太过于污垢重重。

    而是光华暗溢,一如那镇压井中数百年的白娘子,一旦出井,依然神彩夺目,勾人心魄。

    理宗捧着石瓶,翻来覆去,细细揣摩了半天,却并不急于开启,而是心满意足的说道:

    “摆驾回宫!

    太学生独一人伴驾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