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独尊
字体: 16 + -

第四十九章 五雷正法

    天光渐渐地淡了下来。

    夕阳下,西湖里波光粼粼,鲫鱼般繁多的,大小不等的画舫游船,在咿咿呀呀的吴腔软调中,陆续靠回了岸。

    绿柳依依,俊男俏女。

    藕肥莲碧,老翁少妇。

    纷纷拱手而别,一派祥和。

    繁荣昌盛。

    殊不知,此时,西湖北岸的葛岭山上,气氛却是十分的紧张。

    独一人支使着两位禁军汉子,拎着从临安城瓦市里釆购来的大包小包,匆忙返回的时候,道教神霄派的活神仙莫月鼎已是指挥着众人建好了法坛。

    皇帝,皇后,公主均着祭天地时所穿的盛装,面朝投丹井而坐。

    也不知这些平日里压根儿就不用的行头,是啥时候从宫里取过来的。

    贾似道自然也是一袭紫色官袍,见到独一人,便颠颠的跑过来。

    官帽上左右伸出的,长长的两根翅儿,随着身体的颠动,颤悠悠,颤悠悠,煞是好笑。

    “快来!快来!

    活神仙等着见你呢!”

    贾似道喊道,将独一人引了过去。

    ......

    ......

    投丹井旁,法坛之下,一位老道正面井而立,痴痴的望着寂静无声的枯井,根本不知道他在思虑什么。

    不用介绍,独一人也清楚,此人必是神霄派泰斗莫月鼎。

    据说,这个莫老道,最为拿手的绝活便是五雷正法。

    五雷正法即是雷法。

    雷霆为阴阳之气所生,依《洛书》五行之数,“东三,南二,北一,西四,此大数之祖,而中央五焉。”

    而雷霆行天地之中气,故曰五雷,降魔除妖,端的是霸气侧漏,威猛无比。

    熟悉莫老道的人,心中都会暗暗想到:想必井中那条吃人的大白蛇,无论是如何凶残,大概也扛不住他的雷霆一击吧!

    独一人举步,缓缓近前。

    莫月鼎耳中听着细碎的脚步声,没有回头,却仿佛能掐会算一般,说道:

    “葛仙托梦于你,对于这条大蛇,可有什么别样的交待?”

    独一人暗笑,心道:

    哪里来的什么葛仙托梦?

    这一切,还不是我墨门的守护神告诉我的,比之你们这些人世间的所谓神仙,能幻化身形,钻进人脑里说话的白头仙翁,那才是技高一筹呢!

    当然,这个秘密,那是打死都是不能透露的。

    否则,凭着南宋皇帝求道问仙的热乎劲儿,还不将他的脑壳破开,将白头仙翁扒出来研究研究呀!

    于是,独一人敛了笑容,正色说道:

    “葛仙倒是未曾明言。

    只是含糊其辞,说此条大蛇,非常蛇也,倘若有道门中人前来收服,须小心行事,谨防被它反噬,误了自己的卿卿性命!”

    莫月鼎听完,垂头静立。

    一只手平直伸着,五根指头反反复复的掐算着。

    许久,转身进了一座帐蓬。

    半柱香光景,他重又出来。

    此时,夕阳最后一纵,完全坠下了远方的山崖,天空瞬间黑了下来。

    但见莫月鼎头戴九梁冠,身穿朱衣,足登朱色履。

    左右伴着两位少年道童,一人手持金色旗幡,名唤持幢仙人,一位手执玉皇大帝节旄,名唤持节童子。

    身后又有两位道童跟着,一位捧着桃木大印,一位捧着桃木大剑。

    皆神情肃穆,步伐庄严。

    五人来到理宗面前,立掌施礼。

    莫月鼎说道:

    “启禀圣上,时辰已到,贫道要开始施法了!”

    理宗起身,说道:

    “有劳神仙!

    神仙切切记的,施法之际,莫误毁了井中那长寿仙丹!”

    莫月鼎神色凝重,点了点头。

    五人再次施礼,方自转身,登上法坛。

    莫月鼎面朝投丹井,左手掐诀,剔出阴阳二斗,阳斗向前,阴斗向后。

    之后,默念真言:

    “帝思帝思,员门曾孙,玉皇太真,护我身命,降妖伏魔,使我通真,永保此生,急急如律令。”

    真言念毕,将手往后一伸,喝道:“印来!”

    身后捧印童子立即前行数步,将手中大印捧至头顶,高声说道:

    “都天大雷火印,敬呈!”

    莫月鼎伸右手抓过,高高举起,虚空狠狠一印,那情状,犹如官老爷审案时狠狠一拍惊堂木。

    左手指法一变,变化成妖雷诀,但见他屈握食、中、环、小指于掌心并藏甲不见,再以大指压住四指之背如握拳状。

    轰然击出。

    印毕,诀出。

    左右道童舞起旗幡,挥起节旄,口中亦是跟着莫月鼎念念有词:

    “天地神灵,三五天丁,吾今指使,急急如雷霆律令!”

    法坛上空,开始风云变幻,隐隐有雷声由远及近。

    云层愈聚愈浓。

    狂风愈来愈急。

    乌云中,已经可见雷电霹雳,星光闪动。

    莫月鼎不断的变换着步伐,手中的大印悄然间已换成了桃木大剑。

    狂风中,巨大的木剑被高高指起,朝着压的低低的乌云戳去。

    “五雷正法!”

    莫月鼎怒喝一声,木剑又是猛的向上一送,“滋滋”,一道闪电从云中降下,在剑尖不断的萦绕盘旋,流光溢彩,发出刺耳的啸叫。

    “着!”

    又是一声怒喝,木剑斜斜朝下,朝着投丹井,猛然一送。

    “轰隆!”

    火光四溅,声如雷震。

    ......

    ......

    就在莫月鼎堪堪登上法坛,开始施法之际,距离临安城五百里外的一间旅邸(旅馆,宋人称作旅邸)里。

    法海僧一行刚刚坐下。

    打算吃点东西,休息一下,再连夜赶路。

    趁着店家在准备吃食的时候。

    法海僧找了处洁净的地方,盘腿而坐,习惯性的握住胸前的念珠,闭目,缓缓的捻动起来。

    突然,他的心头一震。

    不动如山的法身竟然十分难得的打了个冷战。

    他蓦地睁眼,冲出店外,焦虑万分的望向临安方向。

    众人惊诧,不知外面有何事发生,纷纷起身涌出。

    然而,就在大家莫名其妙之时,法海已猛然回头,双手结印,重新盘腿坐下,脸上的肌肉战栗不已,大吼道:

    “法江,法水,速速护法。

    事有不谐,本座佛魂先行去也!

    尔等随后上路,就将本座法身带上吧!”

    说完,双手合十,箕坐不动,双目紧闭,再无声息。

    仿佛坐化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