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独尊
字体: 16 + -

第三十五章 四方云动

    “葛仙炼出长寿丹之后,曾找了一位施姓老者做过尝试,据说,服丹之人,年百零六岁,才与世长辞。”

    独一人立在初阳台上,居高临下,信誓旦旦的说道。

    百岁老人?

    贾似道大张着嘴,满脸的憧憬。

    他的心思,独一人自然是极其的理解。

    古代社会,寿命极短。

    人生七十,已经是古来稀了。

    唐代是当时的世界第一强国,百姓生活水准高,人们都称作大唐盛世,老百姓的寿命绝对超过后世宋元明清。

    但人均寿命无非就是59.3岁!

    到了宋代,战乱较多,特别是南宋,政局风雨飘摇,致使很多家庭妻离子散,很多人年纪轻轻就服役,战死沙场,马革裹尸。

    人均年龄仅仅只有可怜的38岁。

    能活百岁,基本上就是做梦。

    以及存在于一些玄乎其玄的故事传说当中。

    就是到了距离南宋五百年后的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康熙皇帝60寿诞,他在畅春园举办了第一次千叟宴,宴请从天下来京师为自己祝寿的老人。

    将近一万多名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中,超过90岁的,不足五十人。

    到了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乾隆皇帝在宁寿宫皇极殿再次举办“千叟宴”。

    当时106岁老人熊国沛和100岁老人邱成龙也参加了这一次千叟宴,乾隆称他们为“百岁寿民”、“升平人瑞”,竟然大方的赏赐六品顶戴,令其光宗耀祖。

    可见,人活百岁,何其难也。

    如今,贾似道面对这从天而降的长寿馅饼,岂能不甘之如饴?

    .......

    ........

    “本官有一事不明。”

    许久,贾似道从暇想中解脱出来,恢复了正常,说道。

    “请大人赐教!”

    独一人说道。

    “本官且问你,如此隐秘之事,你又是从何得知?”

    贾似道说道。

    独一人看了看他,没有急着回答。

    慢慢的从初阳台上下来,踱着与年龄极不相符的方步,走到那片泥泞地的中央。

    也不顾潺潺的地下水浸湿了自己的布鞋,幽幽说道:

    “学生自幼,便住在这葛岭山下的黑土庄。

    某日,得一梦,梦中有一神仙,白发白须白衫,自称葛仙,将此事说与学生知道。”

    “你作为读书人,必定明白,凡是人类,皆是期盼长寿。

    你既然梦中有此奇缘,况且,家中亦有父母,为何不掘了此井,取了仙丹,供自己家人食用?”

    贾似道依旧疑惑重重,说道。

    独一人笑笑,云淡风轻,说道:

    “大人有所不知。

    葛仙托梦之时,曾经明言,投丹井中的宝物非学生所能拥有,乃是留给有福之人,并留下偈语一首:

    石匣一,

    仙丹四,

    有缘人,

    西贝大人。

    本来,学生对此偈语是一知半解,但今日,见到贾大人上山,方醍醐灌顶。

    西贝大人,说的不就是贾大人吗?

    所以说,贾大人才是这投丹井里宝物的主人。

    学生自然不可敝帚自珍!”

    “哈哈哈!”

    贾似道听完,轻捊胡须,轻笑数声,说道:

    “那么,你就如此甘心,将此天地至宝拱手让于他人?”

    独一人沉默半响,似有不愿,说道:

    “实不相瞒,葛仙早就料到此事,所以,另外梦中又传法术与学生,以作补偿。”

    “哦?”

    贾似道一愣,说道:

    “是何法术?”

    独一人怔了怔,拿眼睛看向贾贵妃,踌躇半天,说道:

    “乃是妇人驻颜之术,用之,当可青春永驻,容颜不老。”

    他这话不说尚可,一说,正在旁边仔细听着的贾贵妃眼都直了。

    只有周国公主,本就青春年少,貌美如花,天真烂漫,对什么长寿啊,驻颜啊,压根儿就没有太多的兴趣。

    但贾似道与贾贵妃就不同了。

    首先,长命百岁,他们两人都是念兹盼兹。

    而容颜长驻,作为贾贵妃,那更是朝思暮想。

    皇宫大内,美女如云,永远是拼颜值的地方。

    想要圣眷日隆,除了宫斗的手段之外,如果没有如花的容貌匹配,那无疑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听到此处,贾似道已经信了大半,说道:

    “那么,本官就令人掘开此井,取那宝物上来?”

    说完,一双眼睛,满含期待,一眨不眨的盯着独一人。

    “然!”

    独一人点头,说道。

    .......

    .......

    本在山顶护卫的禁军,随着贾似道的一声令下,立即放下刀剑弓弩,去葛岭道院里取了铁锹铲子,化身为农夫,开始卖命的挖掘。

    ......

    .......

    葛岭山下。

    形势岌岌可危。

    数十位墨者,在独铁的指挥下,在与官兵的对峙中,已经占据了上风。

    甚至,刀剑无眼,双方都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伤亡。

    独铁端坐马上,单手勒住缰绳,另一只手拎着一个硕大的铁锤。

    双目圆睁,神情肃然。

    独孤氏与蒋二甩各自骑马,伴在左右。

    三匹无人骑乘的宝马,被他们一一牵在身旁。

    眼见着封锁道路的护卫们在墨者的猛烈攻击下,渐渐不支,队形开始溃散。

    独铁默默的看着,大约是觉得时机已经成熟。

    他与另外两人交流了一下眼神,不约而同的点点头,将手中的兵器高高举起,两腿轻轻一夹马腹,嘴里发出狠狠的叱马声。

    一支小小的骑兵,箭在弦上,即将冲向官兵,成为压倒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

    .......

    恰在此时,一阵马蹄声,从黑土庄方向传来。

    蹄声如雷,排山倒海。

    蹄声急促,摧枯拉朽。

    说时迟,那时快。

    仅仅数十息的时间。

    就在独铁愕然回首的刹那,乌压压一大片的骑兵,已然从山路上逼了过来。

    但见旌旗飞扬,刀枪耀眼。

    但见烟尘四起,追魂夺魄。

    满目的杀气腾腾。

    .......

    .......

    此时,皇宫大内,理宗皇帝放下手中的奏章,慵懒的伸了个懒腰,对着身旁的宦官,说道:

    “传丁爱卿!

    朕想问问他,公主择驸一事,他到底办的如何了?”

    .......

    .......

    无独有偶。

    太学,祭酒官舍。

    门窗紧闭。

    祭酒大人正与司业大人,俩人双双趴在桌子上,愁肠百结的盯着眼前的一张纸片。

    纸片是从丁相爷的手里亲自接过来的。

    上面赫然写着几道题目。

    丁相爷交待的十分清楚,请两位博学多才的学官大人,将这些题目做了,然后交予太学生独一人。

    ......

    ......

    同时,依然是皇宫大内。

    杨太后宫中。

    杨太后嫡嫡亲的侄儿,杨缜,正被传入宫中。

    一姑母一侄儿,摒退了左右,关紧了门户,窃窃私话。

    不知道在谋划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