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独尊
字体: 16 + -

第五章 记忆神器

    箱子又觉醒了?

    独一人不禁雀跃。

    无论如何,只要箱子能再次主动的发光,说明它或许真的就像传说中的那样,是一个墨门重宝。

    时至今日,千年以降。

    虽然说,这个法宝在墨家的整个兴衰历程之中,没有发挥出一丁点的神奇力量,但最大的原因,可能还是自己和自己的先人们,没有找到打开它的正确方式而已。

    而今夜,它破天荒的两次发光,可以说,实在是个好兆头。

    难道,这个谜团,就要在自己的手中,完美的破解吗?

    一时间,独一人仿佛受到了某种鼓舞。

    他一只眼睛盯着书本,嘴里大声的朗读着,另一只眼睛却一眨不眨的看着箱子。

    果然,他念书的声音越大,时间越长,箱子发出的流光越是厚实,越是亮丽。

    相反,他闭嘴,不再读书,甚至于仅仅只是在心里默念。

    结果就是,书上的字不再发光,箱子表面的流光也迅即黯淡了下来。

    有点意思!

    独一人心里想道。

    这个箱子,难道说,还是个求知若渴的智者?

    知识就是它的养分,它的力量?

    只有一刻不停的对着它读书,它才具备了焕发光彩的能量?

    倘若真是如此,独一人除了有一丝丝想笑之外,倒是并不觉得麻烦。

    读书人嘛!

    一个人埋头读,或者对着一个箱子读,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

    只是,这个喜爱听书的宝贝,对书籍,到底有没有选择呢?

    独一人决定试试。

    他起身,掌起油灯,走到靠墙的书柜面前。

    书柜里汗牛充栋,满满当当,立满了一卷一卷的书籍。

    独一人随意浏览了一遍,这些书的内容五花八门,十分庞杂,道家,兵家,法家,儒家,等等,可谓是诸子百家,家家俱备。

    虽然看上去都是极旧,有着漫长的岁月,但一个普通的匠人家庭,会有如此之多的藏书,绝对还是会让任何一个外人瞠目结舌的。

    想着那个箱子是墨门重宝,应该是更加喜欢本门的学问吧?他便特意找了本墨学方面的书--《墨辩注》。

    这是一本仅存在于传说中的墨家著作,乃晋惠帝时哲学家鲁胜所作,可惜正文早己失传,唯留一篇序言。

    此书,独一人也仅仅是听说过而已,没想到,今日却见到了实物。

    他捧着书,回到桌前,搁好油灯,便亮开嗓子,翻开首页的序言,开始诵读起来。

    读着读着,不知不觉,他的眉间忍不住蹙了蹙。

    这个墨门的所谓宝贝箱子,居然对墨家的著作毫不感冒,黑沉沉的无动于衷,不发出半丝的光亮。

    不会是个伪墨家吧?

    独一人腹诽道。

    他放下《墨辩注》,重新拾起儒家著作--《四书章句集注》,念了起来。

    奇怪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随着他抑扬顿挫读书的声音,书上的字亮了,箱子也发光了。

    叛徒!

    墨奸!

    独一人轻轻的淬骂了两句,放下书本,但他不死心,他要去书柜里再找几本书试试。

    他复又起身,向书柜行去。

    没走几步,突然脑中灵光一现。

    难道真的是这个原因?

    这个箱子,真的有如此神奇吗?

    他自言自语的,又走了回来,立在书桌前。

    愣怔了一小会儿,独一人拿起那本《墨辩注》,轻轻的放到了箱子的上面。

    过了数息,他又伸手拾起,翻开,念道:

    “名者所以别同异、明是非,道义之门,政化之准绳也。......。”

    奇迹再次出现,实验成功了。

    他每念一句,书中的字迹,渐次有微光亮起,而箱子亦同时熠熠生光。

    原来如此!

    独一人不禁感慨。

    在此同时,他又惊讶的发现,不知何故,通过这种方法诵读过一次的书籍,竟然就能做到过目不忘,倒背如流。

    比如,那本从未见过的《墨辩注》,他从头至尾的只读了一遍,全部的内容,便如同刀刻斧凿一般,已经深深的映入了脑海。

    既然发现了这个秘密,独一人就如同一个好玩的孩童,不断地从书柜里搬出自己从前不曾读过的书籍,“咿咿呀呀”的念了起来。

    直至桌上的油灯,油尽灯枯,方才罢休。

    然而,独一人就算躺在了床上,也还是兴奋不已,久久难以入眠,脑海里不断的在思索:

    号称墨家重宝的箱子,难道仅仅就只有这一点点记忆神器的非凡之处吗?

    单凭这一点,就想让自己振兴墨门,有些强人所难了吧?

    那么,到底还有没有其他的法力?

    如果有,又有多少?

    自己又要通过何种途径才能挖掘出来?

    如此想着,翻来覆去,竟到了天色发白,晨光微露,才沉沉睡去。

    ......

    ......

    次日早上,太学门口。

    值门的斋仆(太学里雇用的从事非教学工作的管理人员)仰头看看高升的太阳,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便走到两扇大门前,准备关门。

    “老伯,等等。”

    恰在此时,外面有喊叫声传来。

    斋仆探出身子,循声望去,见紧邻太学左侧的孔庙门前,有位学子打扮的年轻人,挥着手,边喊边小跑着过来。

    睡过头,迟到了吧!

    他呵呵一乐,停了手中的动作。

    “老伯,等等!”

    旋即,又有声音传来。

    不过,这次却是在太学的右侧。

    哟嘿!

    迟到这事,竟然还有左右夹攻?

    斋仆更乐了。

    当然,乐归乐,那也是他自个儿偷着乐。

    片刻工夫,待两位迟到者气喘吁吁的赶到时,他早已扳着一张黑脸,负手立在了那里。

    “老伯,对不住!昨夜敝家有贵客临门,学生一时高兴,小饮了几杯,殊料不胜酒力,睡过了头,给你添乱了。”

    说话的是从右侧赶来的太学生,约摸三十来岁年纪。

    他拱着手,客气的说道。

    “周震炎,是你啊!没事没事,进去吧!”

    斋仆瞧瞧那人,挥挥手,说道。

    那个叫周震炎的再次拱手,称谢一声,又拿眼光瞥了瞥另一位迟到者,没再说什么,便匆匆的往里疾走而去。

    “老伯,我家也是有贵客光临,......。”

    打左侧来的年轻学子见状,也施了一礼,打算依样画葫芦,说个理由,好蒙混过关。

    “打住!打住!莫再胡言乱语。

    你一个打铁的庄户人家,哪里又有什么贵客临门?

    独一人,快快如实说来,你今日为何迟到?”

    岂料,他话未说完,就被斋仆截住了话头,抢白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