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主明疆
字体: 16 + -

第四十二章 人心还有没有底线啊

    “取碗来!”徐少东主言毕就开始卷袖子。

    一名年轻的仆役撒开腿疯跑,转眼就取回了一个带有花纹的瓷碗,还有一双极为精致、看不清是何材质制成的筷子。

    现场有人燃起灯笼,有人打着火把,通明的灯火中,但见徐少东主目不转睛的盯着瓦罐,仍在抽动自己的鼻子。

    早有仆役拿来几案、杌凳摆放在徐少东主身前。

    卓轩接过仆役手上的瓷碗,去灶台前用木勺盛满一碗松茸雉鸡汤,送到几案上。

    徐少东主从仆役手上一把夺过筷子,弯腰入座,屁股还没挨着杌凳,头已凑近瓷碗,急急的连雉鸡肉带松茸往嘴里塞了一口,才咀嚼两下,就张大眼睛楞在那里,半天没有动静。

    怎么了?噎住了还是想碰瓷?告诉你,我只是一个身无分文的穷小子,休想从我这里榨出一丁点的油水!

    卓轩头又大了。这都什么世道啊,实力如此显赫的商人也装神弄鬼,蒙骗几个穷小子,人心还有没有底线啊!

    “太特么好吃了!”徐少东主大叫一声,满嘴的吃食差点喷了出来。

    卓轩吓得不轻,吓过之后绷紧的神经又瞬间松弛下来,这番体验如坐过山车一般,令他万分的不爽。

    尼玛,这年头商人也不靠谱,一惊一乍的成何体统?活该娶个厉害婆姨修理你!

    “再取碗来,给夫人送一碗汤去!”徐少东主一边大口朵颐,一边含糊不清的吩咐道。

    嘿,你还真不拿自己当外人!眼见徐姓商人吃相难看,且仆役又找来了一个大碗,徐家少夫人即将加入抢食行列,卓轩再也沉不住气了,冲舒展鸿、柳家兄妹一挥手,四人不再客气,捧着各自的陶碗开始抢食。

    这番景象令一帮仆役馋得直咽口水。

    徐少东主也不要别人服侍,只留下两名劲装汉子守在远处,命其他人都去木棚那边吃饭。他自己几番起身,亲自到灶台边盛汤。

    一大罐子的松茸雉鸡汤转眼就见了底。这时,一名仆役捧着空碗匆匆跑来,望望徐少东主,又看看卓轩,笑道:“少夫人问,还有汤否?”

    不待别人搭话,仆役径直走到灶台边,伸长脖子望向瓦罐,然后将碗放在石块上,双手端起瓦罐往碗里一倒,“嘿嘿······刚够一碗。”

    狗蛋,怎么不说只剩一碗!

    卓轩眼珠子都差点跳出来了,这就没啦?好不容易省下一些松茸、雉鸡,本想在入城前美餐一顿,不料此刻刚到爽点,突然一切都结束了,没了,欲爽未爽,真特么难受!

    徐少东主一抹嘴,意犹未尽的瞥一眼瓦罐,起身来到卓轩身边,“小兄弟,我五年前尝过松茸的味道,至今难忘啊。那时炖的是家养的三黄鸡,味道哪比得了今日的雉鸡!嘿嘿······多谢小兄弟。”

    小兄弟?想半罐佳肴只换来了对方聊胜于无的那点热乎劲,卓轩爆粗口的心都有,碍于情面,淡淡道:“咱们躲在山里也吃不上什么好东西,平日里只好拿松茸、雉鸡炖汤充饥,粗食而已,你不嫌弃就好。”

    这还不算好东西?粗食?权当充饥之用?我拿一月的膳食换你一顿粗食行么!

    这下轮到徐少东主郁闷了。人家几个流浪的孩子吃厌了的粗食,在他看来却是人间一食难求的美味,自己特么还是一个富商么?干脆换上农家棉袄棉裤,随他们流浪山野得了!

    “不瞒小兄弟,我本是太原府人氏,去年在京城安了家,娶的婆姨就是京城人。你不知道,在京城,很难见到松茸、雉鸡,莫说咱们这些商人,就是达官显贵也难得有机会尝口鲜。”

    此人来自京城?而今大同这边还不太平,他为何携带大量货物,赶在这个时候远道来此?

    卓轩有些好奇,暗中寻思着最合理的答案,嘴上喃喃道:“松茸与雉鸡,对显贵人家而言,意味着珍稀的美食,对商人而言,则意味着白花花的银子。可惜鲜有人会在做大规模上花心思,故而世间唯有升斗小民能靠山珍偶尔发点小财,商人倒是错过了无数机遇。”

    徐少东主一怔,目光里透着分讶异。

    须知这个时代交通不便,城乡交流受到梗阻,小宗货物的流通并不顺畅,就拿山珍来说,民间采摘或猎取行为过于分散,形成不了规模,所以其中的牟利机会往往被商人忽略。此刻仔细想想,至少有两种方法做大规模,只是过去未曾深思而已。

    而眼前的卓轩与他的三个同伴一样,身着破旧的棉袄棉裤,地地道道的乡下孩子扮相。一个乡下孩子,竟能拿寻常小事说事,道出隐含的商机,这番谈吐着实令人吃惊。

    “小兄弟,你若有意,不妨跟着我做事,我不会亏待你。”

    那边柳絮、柳元、舒展鸿一听此话就急了。倘若卓轩动了心,拍屁股走人,撇下他们三人,那该怎么办呀?

    咱们还要寻亲,与家人团聚呢!

    柳絮移步至卓轩身边,身姿轻盈如柳绵。

    碰见柳絮忧郁的眼神,卓轩冲她会意的一笑。

    “幸蒙阁下高看,我还要赶往大同寻找家人,不便从命。阁下是当今的商贾,假以时日,说不定咱们会成为同行,但愿到时候还能与阁下谋面。”

    听到这里,柳絮安下心来,转身回到火堆旁。

    舒展鸿有些恍惚。心想也不用一口回绝呀,找到家人后再去此人手下谋份差事,彻底告别地里刨食的日子,这已经是几辈子才能修来的福气了,与人家做同行?只有你轩哥敢想!

    徐少东主却没有流露出半分的不屑,仔细瞧瞧卓轩,觉得眼前这个农家少年除谈吐不俗之外,骨子里似乎还透着分高傲。

    “遗憾!我叫徐朗,你呢?”

    “卓轩。”

    “卓轩?这名儿有意思,看得出来,你是一个读书人。”

    “卓轩哥哥是咱们村里唯一的读书人,还会作诗,他是文曲星下凡!”柳絮不无骄傲的道。

    这牛逼是不是吹大了?到时候兑不了现,很丢脸的!卓轩不愿再让人刨自己读书人这点根底,就抢在徐朗开口前问道:“请问······眼下京中情势如何?”

    “京中!”徐朗愣了一会,脑子好不容易从方才的话题中转过弯来,“眼下倒是平静。去年十月那可是打得不可开交啊!多亏有于谦于少保提督京中军务,战前将那些中低级军官全给换了,还没日没夜的练兵,朝中君臣一心,六军用命,终于击败鞑贼,保得京城不失。”

    少保?在卓轩读杂书形成的印象里,于谦好像的确有这么个头衔。少师、少傅、少保,这是“三少”的职位,永乐之后,除了英国公张辅一个武勋获授太师头衔外,太师、太傅、太保这正一品品秩的“三孤”职衔只用于重臣死后追赠,生前不予实授。而少师、少傅、少保就成了文官生前可望获得的最高职衔。

    少保是从一品品秩,于谦成了一品大员,已经算是位极人臣了!

    卓轩突然想到了那个即位不久的新君,“哪啥,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