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剿
字体: 16 + -

第九一章 行军

    这时,忠义王李化鲸调集榆园军各部兵马,预计有步兵一万,骑兵三千,榆林军两万,号称十万大军,其实也只有两万兵马,常言道;兵不厌诈,就是这个道理。以十万大军来威慑敌人。

    忠义王李化鲸亲自挂帅,此时他身披战袍,脚蹬马靴,手拿马鞭,早有马夫牵来一匹枣红色的高头战马。

    于是,李化鲸当即一手接过马缰绳,一手按了按马背,不禁惊赞。

    因为,好长时间没有骑马了,突然见到这么漂亮的战马,当然惊讶了,因为此马的鬃毛长长的披散着,有着膘肥体壮,浑身溜圆光亮的外貌。这是一匹汗血马,每个部分都搭配得那么得体,每块肌肉都显示出力量,咋眼一看,就觉得那么的柔和,那么的健美,所以称赞一声:“真乃好马。”。

    古今往来,不知有多少英雄豪杰纵马驰骋,成就下功名伟业。然而就如只有少数人名垂青史一样,能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宝马良驹也是级少数;由历代英明圣主文字表彰或丹青造像的马,更是少之又少。李化鲸这匹汗血马,好就好在听话,对主人顺从。一句话,温顺。

    于是,李化鲸看罢,立即脚踩马镫,大腿一迈,稳稳当当坐在了马背上,接着手握马鞭,照着马屁股狠狠地一鞭,喊叫一声:“榆园兄弟们,出发!”

    “是!”众将领齐声呐喊。

    这时,榆园大军浩浩荡荡出发了,你们看;最前面挘战马的是忠义王李化鲸。

    他骑在马背上,看到自己的人马,心里不免泛起涟漪,当朝廷这么难,何况享受荣华富贵呢!不知还要经过多少磨难?

    自己打从出生那天起,长老法师把刚刚出生的婴儿送到稆家坟,跟着稆灶没少吃苦,南来北往地躲避官军追杀。好不容易回到家,娶妻姚芙蓉,也算一步登天,经过蜕变灾难,被官军发现带往京城,途中被范二崇搭救,从此拉起队伍。

    谁知,恰遇天灾人祸,天降大旱,蝗虫扫荡,饿殍遍野,还要饱受清军欺诈,经常犯我家园。为保护家园,各地乡民奋勇起义,多股人马聚集榆园,成立了榆园军。经过众头领天意撞钟出朝廷,稆自成被众头领拥为朝廷,只因姓稆,不是正统,众头领犯疑,所以一个个离去,榆园军从此成了群龙无首,各个王子各部人马各霸一方,统统活动在冀鲁豫苏皖五省交界处,可是,他们统统打着榆园军的旗号。

    又谁知,陕北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入河南访军师,收去了榆园军大部人马,才致使稆自成的农民军达到百万。浩浩荡荡攻入北京城,夺取了明朝皇帝朱由检的朝廷宝座。

    又谁知,李自成刚刚坐上龙椅还不到一天,满清多尔衮率领大军从山海关入侵。

    为抗击清军,稆自成带领大军与清军决战,结果在一片石大败。

    至此,我中华大地落入满清手中。

    我稆自成无能,茶水童子偷偷下凡,目的是为了当朝廷享受荣华富贵,结果一事无成。

    为了生存活命,万般无奈,更名改姓李,化名鲸,忍辱负重,好不容易在清政府谋个差事,一直升任任到副中军,巡抚卫队长的职务。

    我李化鲸出生绿林,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些绿林好汉们是救命恩人,常言道:滴水之恩理当涌泉相报。

    我李化鲸算不上英雄豪杰,但是,决能忘记救命之恩。为了报恩,我利用巡逻之际,与当年的榆园军头领来往密切。那可是犯忌讳的,政府官员与贼寇联系,清政府知道了会杀头的。

    常言道:没有不透风的墙。由于经常与榆园兄弟接触,却被小人告发。

    而且越级曹州守备黄登孝,直接告到清河道总督加太子太保杨方兴手里,小人为了升官发财,谎说什么;“巡抚卫队长李化鲸,广交四方绿林豪杰和反清义士,企图谋反。”

    我李化鲸刚刚吃了几顿饱饭,过上安稳日子。谁知,又成了朝廷要犯被缉拿。

    为了活命,我李化鲸只有再次揭竿起义,又当起了贼寇。

    常言道;吃一暂长一智,如今我花家不再那么傻,口口声声当朝廷,句句不离朕。经验告诉自己当王爷,采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办法。为此,拥立明后裔朱凤鸣的养子朱洪基为天子,其实,也是个虬龙附体的天子,假天子。不过,还是继续沿用,当年在榆园撞钟出朝廷的国号,称“天正皇帝”。也是为了扯起抗清复明的大旗,以此号召天下所有国人,参加榆园军,联合起来反清。

    “报告忠义王!”探马前来一声喊叫,惊醒了李化鲸的回忆。

    “此时距离曹州城还有八十里。”

    “知道了,再探!”

    “是!”探马又出发了。

    此时,李化鲸昂起头来,朝后望了望大军,又望了望奇美无比秋日的残阳,心里不免有些震撼,令自己激动。

    想哭,却不能,不想让眼泪幻变成冰,留住,留住这最美的一刻。

    再说,将领们都在左右。

    他望了望左侧的一员将领;他是左路先锋鬼谷子范二崇。

    此将领年方三十二岁,生得尖嘴猴腮,因饥饿致使他面黄肌瘦,骨瘦如柴。

    你们别看范二崇瘦弱,却是力大无穷,一杆银缨枪号称天下无敌,在榆园军中堪称第一条好汉。

    他看罢左侧,又看了看右侧,同样是员将领;他是右路先锋豹眼贾云伍。

    此将领身长八尺,环头豹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手提两把劈山斧。此时他正往后吆喝一声,如同炸雷,“兄弟们!训练几个月结束,要奔赴战场了,加油前进。”

    他看罢左右两侧,又看了看最前面的一员将领,他是开路先锋大刀肖万顺。

    此将领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粗膀宽,头戴狮盔,虎体猿臂,手提一把青龙偃月刀,号称一百八十斤。但是,此刀赛过历史上的关公,所用武器并非青龙偃月刀,此宝刀且比枪头较为宽大,能刺能砍的一种大刀,接着也喊叫一声:“兄弟们打起精神,跑步前进。”

    李化鲸看罢,心中大喜,榆园军初试牛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沿着黄河岸边大堤下小道,逸流而下。

    即使隐蔽行军,由于人多,还是糟杂,只见人喊马嘶,旌旗遮天,将士们的脚步声和趟起的尘土飞扬。

    因为黄河上游冲击下来的黄沙,流速到豫东和鲁西南交汇处的地上河,而囤积,等到洪水退去,沙土便留下来。成了一望无际的黄河滩。

    大军行走黄河滩上,踩踏着沙土,再加上马蹄殴起的尘土,经微风吹起,弥漫了整个天空,好像晨起的大雾。

    真乃是:

    重重迷雾悉索声响

    东方升起褐色晨阳

    枣红战马打着响亮的鼻腔

    英雄骑士端坐在马背上

    看不到血色的眼睛

    因为它们的头颅已不知去了何方……

    低沉的嘶吼振荡着腐烂的胸膛,雪色的刀剑泛着摄人的寒光,黑色的甲胄在咔咔中作响,荫蕴的死气使得橄榄枯黄。

    没有恐惧不想后果,雄赳赳气昂昂奔赴战场,肉搏,杀戮……面对敌人必须的顽强。

    在生与死之间挣扎彷徨,在被遗弃的黄泉路上奔荡,尽管道路坦途危险,为了实现朝廷梦想,渴望有朝一日,登上开封府金銮殿,穿龙袍坐龙椅,唱响那满朝百官的奏歌,将领们有自己的盼望,将来一个个封王。

    有了理想和愿望,所以他们不顾一切,甩起马鞭冲锋陷阵,奔赴那血色的战场。

    为民族气节反清复明,宁可大刀断裂甲胄破碎,战马倒伏灵魂之火燃尽,一切化为灰烬,

    只留下一颗鲜红的心脏,膨、膨、膨……,

    它将会去寻找那颗带血的头颅,而后一起埋葬。

    后果不会去想,扯起反清复明大旗,为了民族大义,反剃发,杀达掳,杀贪官、除恶霸,替天行道。

    说话间抬头望见曹州城墙,此时天色已晚安营下寨,大军就驻扎城外,将士们立即动手,由于人多,不多时营房便搭打好了。

    就这样,曹州城不远,便是一座座营房,把个城池围的水泄不漏。

    这时,忠义王李化鲸和众将领并没休息。大敌当前,怎能休息,他们来到城墙外观看地形。

    此时,西方的太阳鲜红鲜红的,它的光好像是被人掠去了似的,不再耀人眼目,而是十分柔和明亮。它向西缓缓地退着,像个俏丽的少女一样温存、恬静。忠义王李化鲸站在城下,凝望着那朵毫无瑕疵的白云,或许是在蓝天的衬托下吧,显得出特有的纯洁与端庄,正如同淑女般漫步在天空中。忽然,一下子涨红了脸,变得是那么的羞涩而又妩媚。

    众英雄们一个个手挘马缰,打起眼罩,透过那不太耀眼的太阳,往城头疑视兆望,“乖乖!曹州城的城墙如此高大雄伟,百丈城墙疑以卧龙于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