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剿
字体: 16 + -

第七九章 隐藏

    “李化鲸记住了,再见!”现在就用上了,看来,他对更名改姓一事十分重视,话又说回来,不重视行吗。眼见就要掉脑袋了,为了保住这颗脑袋,无论如何也要增加记性。

    此时,他离开了柘县连寨集后罗李村,可是,却不能回鹿邑县玄武镇稆家坟,因为官军等待捉拿稆朝廷,不但捉拿自己,而且凡是姓稆的统统诛杀,好像稆庄稼似的,连根拔去以绝后患。

    当然,也不能回榆园军,一来,他们讨厌稆朝廷,二来,已经更名改姓了,就应该与稆朝廷彻底脱离关系。再说,榆园军的人马统统随李自成而去,剩下的也是寥寥无几。何况清军追剿榆园军呢!谁知他们逃哪儿去了呢?

    那么,李化鲸该回哪儿去呢?

    妻子姚芙蓉被自己送到开封府皇宫断头台,让官军给杀了,儿子们出家当和尚去了,好好的一个家庭,顷刻间妻离子散,如今真的成了孤家寡人,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何况吃饭呢,此时已是无吃、无住、无处藏身。

    哪儿是我李化鲸的安身之地啊?

    老天要灭我李化鲸,孤独,伤心,难过,就连天气,也是阴沉沉的,空中飘着细细的小雨丝。

    这种阴郁的气氛让李化鲸的心中不免无端地产生一丝担忧。

    他跌跌闯闯,踉踉跄跄,离开了玄武镇稆家坟,无目标的,一直往东北走去。

    怎么办?

    逃荒,要饭,身强力壮逃什么荒要什么饭。

    哪儿去呢?

    眼下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于是,他越过河南省的归德府,而后越过黄河滩,来到山东的曹县(菏泽)。他想通过曹县往东北方向的大运河,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找个搬运工,

    所以继续往东北走去。当来到成武县,天色即将黑了,太阳浑身散发出温柔的光芒。给大地和田野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就连村庄房顶上也反射出红润的光。多像一汪晶莹的湖水,水面上漾起的波纹,波光粼粼,五彩缤纷。失去了太阳,天黑了。

    “唉,”他叹了一口气,夜晚,如同乌鸦一样黑,说明当百姓难,到哪儿都要受气。

    不能这样沉沦残喘的的苟活,一定振作起来,重新做人,当个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的百姓。

    于是,他即在成武县找个旅店住了一宿。

    第二天早晨,还不到日出的时候,天刚有点蒙蒙亮;那是一种美妙苍茫的时刻。在深邃微白的天空中,还散布着几颗星星,地上漆黑,天上全白,野草在微微颤动,四处都笼罩在神秘的薄明中。此时,李化鲸已经起床了,因为,早饭还没着落呢。

    此时,他为吃早饭发了愁,怎么办呢?这里离大运河还很远,恐怕步行一天都难以走到,可知,这一天总要吃饭,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目前当务之急是先解决吃饭问题,看看能不能在就近找个差事。

    到哪儿找差事呢?

    成武县人生地不熟,于是,他只有挒紧腰带,饿着肚子,在大街上转悠,以寻找吃饭的地方,谁知,无意中转到成武县衙门。

    突然脑子里一闪,何不到县衙问问有什么差事可做?

    或者当一名衙役,也好有个落脚之处……

    于是,李化鲸即叩响了县衙的大门:“咚咚咚!”

    “谁啊?”县衙大门是关闭的,因为天刚刚亮,还不到开大门时间,所以里面传来不耐烦的吼叫声:“告状到大堂击鼓等待,时间还早。”

    “我不告状,”李化鲸开门见山道:“是来找事做的,问问你们县衙要不要人?”

    “找事做……”值班衙役做不了主,不过,他知道衙门里的人手不够,即道:“你稍等片刻,我去问问管事的探长。”

    过了一会儿,大门打开了,出来一名衙役道:“进来吧!”

    李化鲸进入县衙,探长抬头看了看;中年男子,约莫三十八九岁,身材高大,面貌粗犷。皮肤粗黑不用说,双眼细长而常常带上一种病态的黄色,使人不欲久看。虽然外貌粗犷豪雄,但头发和指掌都比一般人来得粗壮。脑子里立即闪出,留下此人。当然要问明出身情况;“哪里人?”

    李化鲸不能回答直隶省鹿邑县玄武镇稆家坟人,即南辕北辙撒,地面说大一点,就是不说详细地址:“祖籍直隶,因灾荒,逃荒要饭来到成武县。”(按说李化鲸也不算撒谎,明末清初直隶地面太大了,从北京到南京统统属于直隶,恰好李化鲸的老家就在北京和南京中间,北直隶包括山东河南一部分,也就是交界处,当时应该属于北直隶。)

    “嗯,”探长总要登记个花名册,记上了李化鲸出生直隶,却不问生岁年月。

    所以,不管哪个县志记载里,都无李化鲸生辰年月。其实李化鲸生辰就是稆自成的生辰。

    他与李自成同年同月,李自成生于万历三十四年八月廿一(1606年9月22日)。

    李化鲸也是生于万历三十四年八月廿一,因为他是随李自成的圣旨下凡投胎的。

    探长再问:“家庭成员?”

    李化鲸答道:“独自一人,上无父母,下无妻子儿小。”

    “省事,干脆。”探长当即合上花名册。就这样瞒过了探长,被成武县衙留下来充当一名衙役。

    于是,李化鲸天天跟着同事,今天值班,明天缉捕,跑腿打杂出力干活的事情,总离不开李化鲸。

    不过,他人也很勤快,人缘也好,不多时上上下下全混熟了。

    时间久了,一个个称兄道弟,无人不夸李化鲸的。

    可是,成武县位于明末曹县(今菏泽,明朝末期一段时间降为曹县)东南部,冀、鲁、豫、苏、皖五省交界处,东邻苏、皖的丰县、沛县、砀山,南邻河南的商丘,西邻河南的兰考、焦作。

    今日的成武县,有德商、定砀、枣曹三条省道穿境而过;东渔河横贯县境中部,上朔黄河,下抵南四湖。县城所在地是鲁、豫、苏、皖主要的货物集散地。

    除了东渔河、还有万福河、大沙河三条黄河支流,东鱼河从成武县城横穿而过,直通昭阳湖,另外还有文亭湖,在文亭山下面,湖水碧波荡漾。

    这些有水的河流和湖泊,倒为李化鲸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他像海象一样打着鼻响,挥臂分水前进,在水中上下左右翻滚,然后忽然又一下子沉入水底。

    有时像鱼儿一样在河里钻上钻下,快活地戏水,整条河都充满了欢声笑语。所以每到夏天,他便于同事一起去河里游泳。

    他喜欢满目苍翠的夏天,因为夏天可纵情在河里游泳。夏天给兄弟们带来欢乐,他们是夏季里最快乐的天使。他喜欢狂风暴雨,因为夏雨是那么豪爽干脆。河里或者湖里的荷花给兄弟们露出笑脸,的荷叶向他们展示魅力。

    所以,每到周末,只要有时间,他便和一帮兄弟到河里或者湖里游泳,潜水扎猛子,就是像泥鳅那样,一下子钻入水中,一会儿又在不远处露出,一个水淋淋的小脑袋。

    潜水是李化鲸的独有绝技,俗话说;功到自然成,也可能他天生就是游泳的料,只要跳到水里就象小青蛙一样,在碧波中舒展双臂,随着两腿强有力的夹水,身后溅起一串串浪花。扑鱼摸虾。不管是探长还是同事衙役们,都对他的独门绝技,赞不绝口。

    因为,李化鲸小时候生长在涡河岸边,经常在涡河里游泳捞鱼摸虾,儿时也曾经如此自娱自乐,小鱼小虾总也抓不完。不过他不敢确信,自己是否真的又绝技。

    常言道;熟能生巧,时间一长,练成一套独门绝技。只要一个猛子下去,再钻出来,便知河水深浅,而且丝毫不差。

    直到后来,每逢发大水,他能凭水的颜色和流速,知道水的深度和浅处。

    真是天赐良机。一个偶然机会,使李化鲸一步登天,不再当那个受人摆布的衙役了。

    这一年,是崇祯十七年,也是李自成退居西安的一年,即一六四四年。

    清顺治.爱新觉罗在京登基,改元为顺治元年。

    可知,这一年的夏天,又是连下几天暴雨,致使洪水泛滥,大水造成黄河决口。肆虐的洪水夹杂着折断的树枝和石块从西北奔泻而下,不断冲入早已翻腾汹涌的河流中,那轰轰隆隆的声音在拍打着岸边的同时,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奔来,势不可当。狼涛汹涌,山崩地裂,排山倒海,努浪涛天,惨绝人寰暴雨更猛,狂风更紧,洪峰更狠,它冲向围堰和土堆高墙的连结口,刚刚填堵起来的连结口上漏水了,碗口大的洞口,喷射着泥浆一般的黄水。暴风雨的同时发生引起了洪水泛滥。老百姓因洪水泛滥而无家可归。

    清政府下令治理黄河,当即派山东衮东道的章于天驻守河防,治理决口。

    说起章于天,他是辽东人。崇德六年举人,任礼部启心郎。顺治元年七月授山东衮东道。驻沂州。河道总督杨方兴令同河道朱国柱率兵剿满家洞贼,屡战皆捷。会肃亲王豪格统师至,以于天为向导,攻毁贼巢,斩获无算。大兵徇曹州,明镇将刘泽清家在焉,城中居民既归顺,讹言泽清将引兵杀掠,复谋迁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