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剿
字体: 16 + -

第 三 章 收养

    此时,夜已经很深很深了。

    菊花寺的天空,浓墨一样,连一弯月牙、一丝星光都不曾出现。偶尔有一颗流星带着凉意从夜空中划过,炽白的光亮又是那般凄凉惨然。

    房内继续审问,“快说姓什么?”

    “俺姓……俺姓……”

    小童吞吞吐吐本不想说出,见长老追问,不能得罪,否则连个挡箭牌也没了,那是必死无疑。

    在万般无奈下,不得不说出;“俺姓吕,”

    “什么!”花善人闻听所言,吃了一惊,“原来不姓花,借腹啊!”

    可恨之唔,断我花家香火,举刀追杀。

    小童吓得赶紧向法师下跪叩头,“请长老法师救命,协助。”

    “协助……”

    长老法师闻听所言,立即看了看金钵。

    因为金钵里已有响动,看后一切全明白了。

    这时,花善人和朱善人见长老法师护住妖孽,心里害怕。

    因为小童妨人触及他们朱花二家,可带来灭顶大灾,所以不能留下养育。

    见长老法师放下金钵,怕生变故,催促道;“给妖孽还谈什么条件,请法师赶快处死,”

    “处死……”

    小童闻听处死,竟然破口大骂起来,“天下哪有这样的爹爹,猪狗不如!”

    “还敢骂人,”

    花善人闻听妖孽骂自己猪狗不如,宝刀对着小童刺来:“留你何用?”

    “哎,哎……”

    长老法师一个箭步冲过去,拦住花善人,摇了摇头,竟然替小童回答;“杀不得,至于留下的用意吗……天机不可泄露。”

    “什么天机不可泄露,”

    花善人不管这些,他要保全自己的性命,怎肯放过妖孽,再次举起宝刀追杀。

    “住手!”

    花夫人见此情况,两个大人追杀一个幼童,心疼的大喊一声。

    “妈妈!”

    小童见有人保护自己,赶紧喊叫一声妈妈,却不能过来。

    因为,他们二人挡在中间。

    “我的儿啊!”

    夫人听到小童喊叫妈妈,心疼的喊叫一声。

    她看到了,自己辛辛苦苦怀胎十月,生下儿子白白胖胖,连口奶都没吃,抱都没抱一下,即当做妖孽杀死。

    随痛责花善人和朱善人,“怎忍心杀死一个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的幼童,”

    “你知道什么,”

    花善人见夫人阻止,即道:“他是妖魔变成的小童,必须杀死,决不能留下祸根,如果留下他,我们两家都得死,所以,必须杀死妖孽,以保全我们两家,”

    夫人哪管这些,见不能劝说他们二人,只好向长老法师求情,道:“作为长老法师,理应普渡众生,行善积德,他毕竟是一条生命,娘生的肉身,哪儿是什么妖孽,既然爹不认子,就请法师把儿子带去,留下一条性命吧,”

    “也好,”

    长老法师见夫人苦求,又看了看金钵里的显示,以不忍心伤害生灵为借口,念了句:“阿弥托福善哉善哉。”

    这时,小童又哭喊起来;“救救我吧,俺不是妖孽,”

    长老法师实在无奈,只好抱起小童,这样免得朱善人和花善人一气之下砍了小童的脑袋。

    花善人和朱善人见法师抱起小童,不能铲除了,即向长老法师追问明白,“既然是妖孽就应该杀掉,早晚会害人的,为何袒护,到底什么原因?”

    长老法师见二人不肯放过,不得不说出:“他不是什么妖孽,倒是有来历的,以后……”

    感到失口,赶紧止住了。

    “什么来历?”

    二善人追问,他们心中害怕,尽管建造庙宇寺院,有人祖爷保佑,还是担心妖孽会回来报仇。

    赶紧离开此地,至于搬到哪儿去了。(这是后话)

    再说长老法师对二善人的问话,也不做回答,抱起小童走出房门。

    此时,天色即将黎明,东方呈现出美妙苍茫。在深邃微白的天空中,散布着几颗残星。地上漆黑一团,天上却是全白。

    他趟着露水,行走在茫茫的小道上,感觉野草在微微颤动,四处都笼罩在神秘的薄明中。

    突然传来“叽喳!叽喳!”的叫声。

    随抬头观看;一只云雀在绝高的天际唱歌,那寥廓的苍穹,好像也在屏息静听这小生命,为无边宇宙唱出的颂歌。

    他感到无比的快乐,普度众生,毕竟救了一条性命,胜造七级浮屠,一手拿着拐杖和金钵,一手抱着小童,行走实在不便。

    他艰难的走了一段路,感到吃力,出家人普度众生,倒给自己添了个大**麻烦。

    怎么办呢?

    自己是行脚僧,到处云游天下,没个住处,靠化斋糊口,不能给小童以充足袋营养,再说,抱着小童行走,实在不便,遂生念头,何不找户人家抚养。

    此时晨曦中,那路边碧绿的竹子,闪射着纯洁的光泽,绿莹莹的光环萦绕着整个竹林。

    小童又哭啼起来,“俺姓吕,请求法师协助成全。”

    “在这儿休息休息再说。”

    于是,长老法师把小童放到竹林旁,而后站起看了看;感到幼童很小,必须发慈悲立即妥善安置,否则,时间长了……

    随念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既然姓吕,老衲必须找一户姓吕的人家,”

    “谢谢长老!”

    小童听到法师同意成全,当即致谢。

    “到哪儿找姓吕的呢?

    这儿吕姓很少,”

    这下可让长老法师作了大难,发了大愁。

    随打起一只手掌,仔细地想了想,终于想起来了,上次化斋,路过玄武镇东的五里处,那儿有个吕家坟,(有说李家坟,栗家坟,黎家坟,到底是李家坟,稆家坟还是栗家坟,黎家坟?作者曾前去考察,现在的河南省鹿邑县玄武镇东南却有遗址(黎合李村和栾庙附近)。

    民间传说吗,众说纷纷,谁知是栗家坟,黎家坟,李家坟呢。反正有个黎合李村。

    作者打听到的故事,是稆家坟,后来都是因为出朝廷一事,有稆改名为李(黎)家坟。)

    于是,长老法师再次一只手抱着小童,一手端着金钵拄着拐杖,继续往玄武镇赶去。

    这时,天已破晓,黎明的曙光像一湖翠兰的湖水流动在天边地平线上,万籁寂静,一片安宁。可就在这柔和与静谧之中,那地平线的丛林后,一个黑影映入眼帘。

    他抬头观看,前方来了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此人黑黑长长的胡须,中等以上个头,手拿一面招牌,上写着:“论日月阴阳转化,测生克吉凶八字”

    原来是一位看风水观面相的阴阳先生,

    是早早起来赶玄武集的,天天如此,风雨无阻。

    此人名叫稆灶,家住稆家坟(注;有称栗家坟)。

    此人‘命相’特别毒,是火山爆发命,犯克冲,前后娶妻三位,都被稆灶克死。

    他的命相不是一般的毒,已经毒到;养鸡鸡死,养狗狗死。

    养花、种菜、栽树,一样不成。只要与稆灶沾边,那是必死无疑,连隔壁邻居都犯克冲,被他一个个克死了,在村西北角,独独的一户,什么独居一户,只有孤苦伶仃的两间破旧茅草房。

    这两间茅草房可是清净,东墙望到西墙,整个房间没有桌椅板凳,只有一张破烂木床,连锅灶都是用两块半截砖架起的,一个掉了豁子的烂碗,其他再没有任何东西了。

    只因为命毒,家里连苍蝇老鼠都被他克死了,不用养猫房里不见老鼠。

    哪儿来的苍蝇,因为稆灶很少做饭,天天出去赶集赶会,挣一点吃一点,在集上喝碗豆沫完事。家里从不买米面,

    因此,老鼠也怕饿,可想而知,家贫如洗,没有粮食吃,老鼠也不傻,不会在他家等着饿死,所以,家里不见老鼠。

    因为,光棍一根,弄点吃点,不搞结余,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既然稆灶是个穷苦的命,他怎么生存?

    穷人有穷人的生存门路。

    他稆灶不傻,十分钻计,而且头脑灵活,点眼即过,能说会道。

    当时,得知安徽亳州姚际恒,有一套阴阳法术的本领,而且十分有名。

    他随赶往亳州,拜姚际恒为师,学了一套阴阳预测法术。

    专看风水相面,预测生辰八字的手艺,到底手艺如何?

    会不会预测,反正可以糊口饭吃。

    为此,在玄武镇做摊,不对,附近百里,只要有庙会,他是必到,摆摊抽签算卦,以此维持生活。

    这时,长老法师抱着小童手拿金钵和拐杖,看到阴阳先生稆灶,喜出望外。

    说实话,他早已走累了,已是寸步难行,随把小童往稆灶怀里一塞道:“给你收个徒弟!”

    “什么……”

    稆灶接过小童吃了一惊。

    他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塞惊呆了,因为没有思想准备,站着愣了半天。

    自己吃了上顿没下顿,哪能收养徒弟呢。

    长老法师见稆灶不吭不哈,也不回话,赶紧打起手势道;“阿弥托福善哉善哉,你与小童有缘,回去好好善养,定有回报。”

    说完即匆匆地走了。

    阴阳先生稆灶抱着小童一直愣着,“好好善养,定有回报,”。

    这和尚说话也不说完,弄得他莫名其妙,只好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有什么回报啊?”

    此时,他倒认为长老法师给自己出了个大难题,说实在的,自己孤苦伶仃一人,多想有个伴,哪怕养一只小猫小狗呢!

    只因命相太毒,很难如愿。

    今日起了个早床,人祖爷显灵了,半路里拣了个孩子,真是天上掉下个馅饼,倒使他一时没了主意。

    他抱着小童心里害怕,认为;自己命相那么毒,养什么死什么,这不把小童给克死了,毕竟是条性命,送给别人吧!

    “不行!”我稆灶才舍不得呢。

    他是个男孩,一定把他养大成人,岂不是我稆家一个后代,养老送终还指望他呢。

    抱回家看看再说,还不知能不能养活呢。

    “唉,”他叹了一口气,最后决定;赶玄武集不去了,抱着小孩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