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高中生
字体: 16 + -

第六十二章月中仙子落凡间

    伤兵营内,住的当然都是受伤的兵。这些伤兵,同样来自各个营头,分属于不同将领麾下。

    只不过,令这些伤兵们没想到的是,他们负伤之后的待遇,好的出奇。

    这些伤兵,以前也见过大明官军的伤病。他们还记得,那些伤病,吃不饱穿不暖,也没人给他们上药包扎。

    以前的伤兵,除了熬着还是咬牙熬着,偶尔来个将领探视,那也是用嘴忽悠一番,然后将亲信领走,最后假模假样的安慰一番拍拍屁股就走人。

    以前的伤兵营,没有郎中,没有伤药,没有营养餐,能熬过伤痛期而活下来伤兵,十不足一。

    可是,寸头军的伤兵营,让这些伤兵深深震撼,满心感动。

    这里,有郎中,有上好的伤药。

    李继坤的伤药,虽然不是太好,都是一些常见的生地之类的便宜药草,但古代的草药都是野生的,所以药效还算可以。

    这些草药虽是大路货,但这些伤兵可不认识,而且,这些家伙年轻力壮,随便给点药,那药效真是杠杠的,所以他们都认为那是上好的伤药,是神药。

    这里,除了郎中和伤药,居然还有病号饭。有炖鸡汤,有鲫鱼汤,有各种软绵绵的鸡蛋面….。

    最最稀奇的,这里,居然还有女人,长的像天仙一样的女人。而且,还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大群。

    这里的女人,温柔善良娇俏可爱,她们都特别年轻,一个个都穿着一身白衣,就跟那月里的嫦娥似的。

    这些月中仙子们,据说都是李家三郎的妹妹,是不是亲的,这些伤兵不知道。

    他们只知道,李家三郎的妹妹们,从来没嫌弃过他们身上的脏乱,也从来没嫌弃过他们身上的血腥气。

    从昨晚开始,她们就提着红红的气死风灯,在伤兵营中到处巡视。

    她们在几位郎中的指点下,用沸水煮过的纱布,轻柔的给伤兵们包扎伤口,生怕一不小心把伤兵弄疼。

    这些月中仙子,不但给他们包扎,她们还给那些手脚不能动弹的人喂饭,给他们擦脸,甚至还帮他们泡脚。

    在伤兵们心里,这里,不应该叫伤兵营,这里应该叫人间仙境。

    虽然,人间仙境是什么样子谁都没见过,但在伤兵们心里,这里就是。

    李继坤的到来,令伤无数伤兵兴奋异常,有一个胳膊受了箭伤的官军,很麻利的溜下大炕,直挺挺的跪在李继坤脚前,这家伙一边磕头,一边大声表达心中的感激:

    “谢谢三少爷的大恩大德,这次小的若能活着回去,一定给您立长生牌位,小的保证早晚都给您磕头,初一十五准定给您上香。”

    李继坤微笑着扶起这个家伙,心里直抽抽,看来本少和魏公公有的一比,咱们都是活着的时候就能享受香火的家伙。

    不过,给本少上香,等你能活下来再说吧。

    要知道,古代的医疗条件有限,破伤风这玩意,在古代还没有特效药,所以,破伤风才是战场上的第一杀手。

    古代,一场大战下来,直接死于军阵对冲的人,其实不多,死于伤病和瘟疫的人,要占据死亡人数的八九成。

    扶起这位老兄以后,李继坤微笑着说:

    “呵呵,这位兄弟的心意本少领了,至于其他的就免了吧。不知这位兄弟叫什么名字是哪位将领麾下的?”

    “回三少爷,小的叫刘五彪,俺是孙游击麾下龚毕克龚千总的兵,这个院里的弟兄,大多都是龚千总手下。”

    “嗯,原来是刘兄弟,你们龚千总本少认识,龚千总在战场上表现悍勇,龚千总带队冲锋在前,是本少亲眼看到的。

    没想到你们是他的手下,你们果然都是好汉子,好好养伤,争取早日康复。”

    被表扬的刘老兄,满脸通红,这可是三少爷的夸奖,是武曲星君李家三郎的亲口夸奖!哈哈..老子得到了三少爷的夸奖,以后特么的老子要讲给儿子孙子听,然后一代一代的往下传!

    告别这位老兄,李继坤在伤兵营内各处转了转,慰劳一番小萝莉,李继坤看着一身白衣出身于生药铺的高远柔,不由会心一笑。

    呵呵,提灯女神南丁格尔,对不起了您呐,护士这个职业,被本少抢先注册,高远柔的出现,可比您早了两百多年哦。

    稍稍科普一下:英国的提灯女神弗洛伦萨?南丁格尔,是世界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护士,而且是战地护士。

    时间不早,李继坤带着众人打马出城,因为,城西的旧军营附近,要举行隆重的安葬仪式。

    古人,他们相信人死之后,灵魂永存,可以享受人间的各种祭祀供奉。

    所以,古人对死后的葬礼,坟墓的选址,各种风水,以及死后的官职名誉等等看的都很重。

    李继坤搞这个葬礼,其实并不是为了收买那些活人的心。李继坤搞这个葬礼,只是单纯的悼念那些逝去的烈士,是对那些英雄们最基本的尊重。

    不管那些人以前来自哪里,也不管他们以前都做过什么。

    李继坤只知道,他们死在抗击奴贼的战斗中,他们死于海州城外的阻击战,他们死于奴贼的刀下。

    而且,他们是站着死的,是在对抗中死的,死的有骨气!死的慷慨壮烈!

    他们,每个人都是英雄,每个人都值得我们的后辈永远铭记。

    城西旧军营,一排排的官军肃穆而立,一排排的水手静静默哀,一排排的家丁站的昂首挺胸,一排排的光头满含热泪。

    这样送别袍泽的场面,大家都是第一次经历。大家闹不清楚,现场的气氛怎么这么压抑,为什么数千军民同处一地,却还能做到鸦雀无声。

    李继坤没有发表什么讲话,也没有说些什么慷慨激昂的词句。

    因为他很清楚,有些东西,是不需要用嘴来说的,尤其是对于已经死了的人。

    至于活人,李继坤认为,说得再好,也不如身体力行的去做给他们看。

    随着十八声虎蹲炮响,李继坤向英雄冢内填上第一锹土,接下来才是高出罗一贯等人。

    英雄冢的石碑上,李继坤没有采纳高出的诗句,因为他觉得那些东西太过文雅。

    那些诗句,肯定不适合英雄冢里面的弟兄们,那些东西还是留给那些都督.督师之类大明干臣吧。

    李继坤认为,这里皆凡人草莽,这些字就足够:

    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