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高中生
字体: 16 + -

第二十七章营地银库可跑马

    处理完斗殴事件,李大少爷心情愉快,心情愉快的人一般都闲不住,总要找点事情来做才好。

    于是,李大少爷摇身一变,从一个穿越男变成了理发师。因为李继坤发现,斩完发,这头型不够完美,那些头发长的长短的短,一点都不雅观,必须进行必要的修正。

    李大少爷喊来屁股还很疼的李擀,先从他开始练手。李继坤嘴里吹着现代小调,手把手的教导李小蛮给李擀修理头型,目标明确,就是板寸。

    恩,李擀的不太完美,反正他也没到娶媳妇的年纪,先凑合吧。下一个李彪,然后李百战…..

    李继坤靠在新打制的官帽椅上,美美的喝着茶,欣赏着万青山的发型,嘿嘿,还别说,小蛮的手艺进步的真快,这小伙子这发型很完美。

    接下来的两天,大家听说,李三郎已经对天发誓,若不复辽阳,他小人家将终生不再蓄发。

    哎呀妈呀,人家李三郎不但削发代首,如今还加了个剃发明志,真乃少年英雄气象高啊。

    李继坤剃了头,小板寸被李小蛮收拾的贼精神,走在难民营里那回头率也是蛮高的。李三郎都剃发明志了,李继坤手下的家丁不管是溜须拍马也好,也不管是不是受到比如李百渡等人的威胁,反正这两天难民营的年轻人都在忙着剪头,标准就照李三郎的来。

    见了此等情形,李继坤心里暗自高兴,没想到本少到大明以后刮的第一股风居然是剪头风。

    李继坤抬手摸摸像钢针一样直立着的短发,哈哈大笑,爽,三天不洗都不带痒的。

    嘿嘿,本少决定,以后凡是要加入难民营或者加入李家军的,都特么的给老子留寸头,不剪头俺不收。

    至此之后,登州寸头军在大明闪亮登场,寸头成了登州李家水陆两军最明显的标志。

    无数年后,李擀李彪大名被载入史册,因为后人都觉得,若是没有他们俩勇于挑衅教官违法军纪,就不可能诞生寸头军。

    驯练恢复正常,因张民邰尚在恢复之中,目前带队驯练的是贺百户和李百渡,他们每人带一个小队,两个小队每天都要进行驯练成果比拼,所以这些人的进步是肉眼可见的。

    小头目们练的差不多,三百六十人的大队开始进入队列操练阶段。三百六十个家丁,每人发放家丁服一套,大家一码的青色右袵短襟,牛皮腰带一条,正步走的精神飒爽,豪气冲天。

    至于李继坤,这小子现在被牟怀远缠住了,无他,难民营的银子花的太快,李继坤这点家底太过单薄,听说银库现在可以跑马,所以大家让他赶紧想办法。

    难民营官厅,一张长长的松木会议桌,李继坤坐在主位,左手边是牟怀远,右手边是曲平原,其次是刘老爷和王老爷。

    李继坤的对面坐着吊儿郎当的金士麟,金士麟的左手边坐的是船队总财富郑百年,右手边坐的是原四大秀才之一的刘秀才,刘锯皖。

    刘锯皖,字藏锋,二十三岁,面白,李继坤认为他就是传说中的小白脸,因为李继坤觉得刘锯皖好像帅的有点过头,居然有超过本少爷的势头。

    另一位秀才已经非常明确的拒绝了李继坤的邀请,人家准备考举人,目前在难民蒙学边教学边温书。

    李继坤一头短发,在会议室内独树一帜。牟怀远的眼睛一直在盯着李继坤的头型,别说,这短发也还是蛮帅的。

    李继坤见状,压口茶,用左手敲敲桌子,随口打趣:

    “凡庸兄,怎么,也想剪个短发玩玩?我们家小蛮手艺不错哦!”

    一身书生气的牟怀远闻言,吓得一哆嗦,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不不不,为兄只是看看,呵呵,只是看看。三少,目前咱们花销太快,库银眼看告馨,还请三少想想办法。”

    李继坤闻言皱皱眉,本少的家当好歹也有几万两,怎么这么快花完拉?

    “凡庸兄,最近收支如何?”

    牟怀远将桌上的账本打开,清清嗓子,开始解说:

    “咱们营地自建成之后,从船上接收库银两万一千两,黄金三千二百两,后来咱们卖建奴头颅收入八千两,卖建奴期货收入三千两,总计入库三万两千两银子和三千二百两金子。这是收入部分,下面是支出部分。

    营地建设,最初二公子和李百渡共赊账一千五百两,目前我们已经归还,后来置办滩头土地60顷花费三千两。

    大宗交易所采购棉花费用三千两;采购槿麻黄麻亚麻等麻料花费三千两;采购粟米两万石花费一万一千两;采购小将军炮两百门(三十六斤虎蹲炮),连同炮子火药共计花费九千两;采购强弩三百六十俱花费一千四百两。

    共计支出现银三万一千九百两。

    目前我们营地存粮情况如下:稻米一万一千石,粟米两万石,重罗白雪面两千石。如果月底再无银两入账,这个月大家的月钱只能发金子或者米面。”

    李继坤听完微微一笑,收入三万两千两银子,花出去三万一千九百两,本少就他娘的剩一百两银子的库存?呵呵,看来这大宗交易所办的不错呀,本少这点银子根本满足不了市场啊。

    李继坤琢磨了一下,然后突然问道:

    “咦?小将军炮居然成交了?我以为那笔单子得挂个一年半载呢!凡庸兄,那两百门小将军炮是谁卖给咱们的?那些炮质量如何,可曾试炮?”

    牟凡庸见李继坤问到火器,便两手一摊,看着对面的曲平原:

    “伯斋兄,到你啦,这些东西都是你大宗交易所搞来的,小弟不好越俎代庖。”

    曲平原挺了挺本来就很直的腰杆,阳光帅气的脸转向李继坤,洪亮的男中音立马响起:

    “三少,这些小将军炮出自登州戚家,签约人是已故戚总兵的孙子戚振宗。

    他们戚家好像要出一本什么书以缅怀戚老将军,如今书写完却没银子刊印,刚好咱们交易所的一个小经纪认识戚振宗的一个跟随,于是戚振宗便接了这个单子。

    目前,戚振宗正带着几个非常有经验的老家人为咱们督造小将军炮。

    到昨天为止我们接收入库的共计是一百七十一门,这些小将军炮我已派人去沙口一带演练过,质量都很好,有效射程超过两百五十步(一步大约一米六七的样子)。”

    听闻曲平原的介绍,李继坤差点没蹦起来。

    我靠!我靠!戚继光的亲孙子在给本少造炮?还有几位老家人,老人家?不会是戚爷爷曾经的亲兵吧?俺的个娘哎!这些人来造虎蹲炮,简直不要太简单吧!

    本少得喝口茶压压惊,这个事情有点不大好接受,自从到了大明,本少的运道怎么这么好?难道本少是命运之神的私生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