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将军烈
字体: 16 + -

第四十八章 崇祯下旨允出兵

    接上一章。

    崇祯大袖挥手离去之后,百官熙熙攘攘的一群一群的聚着,纷纷离开了,钱谦益带着十几个“小弟”,慢悠悠的走下台阶,满脸都难掩的欣喜之色,挡都挡不住,笑逐颜开,身旁的人倒也都是这样,林逸的成功,就好比他们的成功,几人激烈的讨论,最后只见钱谦益双手转了两圈,将官服袖口卷起,拍手既定,不知道定下的是些什么。

    而在他们的后面,孙承宗为首,负手放在背后,先行走了出来,后头的卢象升轻飘飘的跟上,“太师,您觉得那林逸是否会与那些东林官员同流合污?”卢象升不解的皱着眉头问道,不过心里倒是喜悦,毕竟自己最喜欢看到的就是大明复兴有望!

    孙承宗微微摇头,撇着嘴看向了钱谦益,扭过头来,慢兮兮的说:“不能,林逸此人我虽没见过,但是东林党人不也是没见过吗,此话倒也难说,咱不也是东林党人吗?哈哈哈。”孙承宗大笑两声,随后拂袖而去。

    卢象升站在原地,看着孙承宗有些老迈的步伐,有些心酸,老人家内心定是与自己同样,他苦心经营大半辈子的辽东,亲手修建的关宁防线,总算后继有人,若不是东林党人近来势大,想靠着孙承宗在朝中肆意妄为,好在孙承宗使得局面,暗自离开朝廷,回家乡种田去了。

    而此时,一个身着有些破旧,且有着一张黝黑面孔的小太监,悄然的走到了卢象升的身边,卢象升正想着事情,不过却还是注意到了,还没等小太监近身,卢象升就转了过去,面朝小太监,问道:“何事?可是陛下唤我?”说完,卢象升便肯定了下来,定是陛下唤我议事。

    “是,请大人随我来。”小太监没有吃惊,一般自己去唤这些朝中重臣的时候,这些重臣也都会知道是陛下召他来唤。卢象升点头应了一声,跟着小太监就往养心殿去,绕过太和殿,不需要一会儿的时间便到了养心殿内。

    小太监唤了卢象升一声,让他稍等,自己则轻轻的推开门,走了进去,好一会儿才出来对卢象升说道:“大人请进。”

    “恩,有劳公公!”卢象升一撩官袍,走了进去,小太监又把门轻轻的关上,站到了门外边,守着门。

    “卢爱卿到了,坐吧。”崇祯转过身来,他刚才看着王承恩给他举着的辽东地图,听到卢象升进来,便转过身来,看着他。

    “是,陛下,唤我来可有何事?”卢象升向殿内定眼一瞧,秦良玉,洪承畴,都在这里,还有一名则是五军都督府的理事胡珂,卢象升一一与他们打过招呼,随后站到了三人的旁边,抬起头,看向了低台上的崇祯与王承恩。

    “唤来定是有事了,就是想让各位来,议一议这辽东接下去,该让林逸怎么打?”说完,崇祯就有些头疼起来,适才回到这里,脑袋就有些迷糊,他又开始觉得是否不应该给林逸太大的兵权,要是其不听命令怎么办?一大堆的疑惑涌上心头,所以才会说这一战该怎么让林逸去打,而不是让林逸自由发挥的打。

    卢象升等将领三人,并不包括胡珂,胡珂就是一个外来,只是来旁听的,作为崇祯元年的进士,能落入五军都督府工作,绝对是因为崇祯的看重与赏识,好在他也没有加入什么党派,自己过自己的。

    卢象升三人,相互对视了一眼,虽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但是秦良玉还是说道:“陛下,微臣以为,只需要派下出兵令即可,剩下的战,林督师定然会知道该怎么打,不必将其管的太严。”秦良玉振振有词,帮着远在辽东的林逸说话。

    她其实看出来了,崇祯现在就是有点怕林逸的兵权太大,所以崇祯内心没有什么想给林逸部队增派兵源或者钱粮的,内心也是非常焦灼。

    崇祯听到秦良玉说的话,内心思索了一下,眉头皱了起来,“夫人所言有理(秦良玉是二品诰命夫人,不称爱卿),那卢爱卿与洪爱卿怎么看?”崇祯还想听听这二人怎么说,如果这两个人也是与秦良玉一样的话,那他也没有办法,也是只能照秦良玉的话办下去。

    卢象升又与洪承畴看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一丝意思,当下,洪承畴不再犹豫,“陛下,微臣以为,林逸将才之神,必定能够打的满清落花流水,甚至可以一举歼灭其,消散我大明在辽东之危,所以臣附议秦夫人说的话!”话说完,洪承畴长吁了一口气,就看你的了,卢鱼子。

    卢象升见到洪承畴的眼睛,懂得了,洪疯子!“陛下,臣以为,二人说的都有道理,可却是这样,而后林逸或许在军中势大,能够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那么,陛下可以给出一些方案,一来林督师若是没有头绪,陛下给的方案便是良策;二来林督师天资聪慧,定然能明白陛下的意思,我等虽说不该揣摩陛下疑虑之思,但确确实实是为了陛下分忧而说,还请陛下莫要怪罪!”卢象升说完,额头上大滴大滴的汗水往下掉,他有些怕,毕竟洪承畴那一番话,已经让崇祯知道这三人把自己的心思揣摩出来,臣子当众揣摩天子的心思,可是不好的,但卢象升一波话语,倒是让崇祯不在烦忧,大大方方的接受了三人的意见,随后让卢象升上前拟一封圣旨。

    再让洪承畴与刘珂上前盖上兵部大印与五军都督府大印,告知林逸,诏书一到,即刻出兵!剿灭满清!崇祯也在三人的帮助下,给出了一些出兵的建议与方案,夹着圣旨一起,准备着刘祥休息好,随着刘祥,再让锦衣卫作伴,去往辽东。

    ·····················································

    刘祥迷迷糊糊的,揉了揉眼睛,坐了起来,这床真软,睡得腰骨疼!伸了个懒腰,刘祥就站了起来,推开门,他是穿着衣服睡觉的。

    只见外面都已经是傍晚了,西边泛起一抹鱼肚白,宫廷内往外看的夕阳,真是极美的,一片一片似鱼鳞一般的云朵,好似真个天空就是一只鱼在翻腾。

    刘祥捂着咕咕咕~叫的肚子,却看前方的养心殿内,陛下贴身的太监,身穿着红袍鹤衣,正走了出来,看到自己,笑眯眯的打着招呼便走了过来,“刘将士起来了?休息的可好,床垫或是太软,你睡得可还舒服?”王承恩还是笑眯眯的,笑起来将脸上的皱纹叠起一层一层的小山沟的样子,鱼尾纹的露在眼角处。

    刘祥挠着脑袋,不好意思的说:“起来了!还舒服!”说完,眼睛望着养心殿内,肚子也是不争气的咕咕咕!叫了起来,饿了!

    王承恩听到声音,现实愣了愣,习武之人,一天没吃饭,很正常,当下给刘祥打个哈哈说:“哈哈,刘将士定是饿了?杂家这就带你去陛下的养心殿内休息一番,一会儿同陛下一起进餐,随杂家来!”说完,王承恩一甩佛尘,转身带着刘祥走进了养心殿里。

    崇祯正批阅奏折,见到王承恩带着刘祥进来,本事烦躁的心,一时间又开心了起来,一看到刘祥,就想起了辽东大胜满清的事情,只不过在将领面前,还是保持了一股威严。

    “刘将士来了?坐会吧,一会儿进完餐,在回去歇息一番,明早在回去复命!”崇祯不带询问,便直接命令道。刘祥倒是没什么意见,反正你是皇帝,你说什么,我就做什么。

    当下唯唯诺诺的应了一声是。

    王承恩则去了御厨那儿,领饭菜去了,崇祯慢慢的批阅奏折,不时的举起茶杯喝一口,看一眼刘祥那睁着好奇的眼睛,看着自己的寝宫,有些好笑,却是要装这威严。崇祯其实很喜欢笑,只不过愈来愈多的麻烦事,让他不再喜上眉梢,开开心心的,却是终日被阴霾笼罩着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