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缘如梦
字体: 16 + -

第三十七章 榫卯打脸

    淋浴设备成了,文宓喜不自胜,仰天大笑,今日喜事不断。

    他正笑着,一只讨厌的手伸过来,一拉阀门,他登时被淋湿大半衣服,他才要发怒,便看到是卫岳谄笑凑过来。

    卫岳一边帮文宓擦水,一边说道:“这等神奇的物事,为兄头一次见,是不是大郎做出来卖的。”

    “你我兄弟合伙如何?”

    卫岳忙不迭点头,才要继续说话,后面传来一个讨厌的声音:“小郎君真是神乎其技,在下实在钦佩。”

    文宓猜到又是郭辉,转身去看,果然是他。

    郭辉笑着凑过来:“小郎君的奇思妙想层出不穷,这是作何用处的?”

    文宓虽不情愿,可还是给他俩讲解这沐浴设备的使用方法,又给他们讲解酷暑寒冬分别怎么用。

    卫岳听了大喜:“若是有了此物,夏日天燥时随时可以冲凉,实在是方便。”

    郭辉没急着说话,而是仔细观察这些管子,再看文宓做的胶管,皱着眉头想了想,问道:“小郎君做这胶管便是要把这竹管连在一起。”

    “是啊,如此连接,可保证转弯处不漏水。”

    郭辉再拿起胶管和一旁的竹管必对,说道:“如此便要求这胶管要与竹管尺寸相吻合。”

    “正是。”

    郭辉听了,放下竹管,问道:“恕在下冒昧,小郎君何不请工匠以榫卯之法将两根竹管卡住?”

    “榫卯之法?”文宓觉得莫名其妙:“如何做?”

    郭辉想了想,问道:“府上可有木匠?”

    文宓听了,连忙让李散把谭木匠父子请来。

    郭辉没给文宓解释,而是等老谭过来后,拉着他给他讲淋浴设备,然后让他把连接部分做出来。

    老谭木匠人老实,不爱说话,看一旁的小郎君没反对,抬手就开始做。

    只见他找一段竹子,斜着锯掉中间竹管,只留两头竹节。然后在锯断处的两个竹节处一个凿凹槽,一个刨凸槽,再在竹节上凿个槽眼,然后将两根竹管一横一竖推上,再锲入削好的榫钉。一个直角竹管就此搞定。

    郭辉直接往竹管里倒水,水流通畅,滴水不漏。

    文宓还不死心,比划了一个三通连接,小声问道:“老谭,这个可能做得?”

    老谭看了一看,拿手一比划,点点头淡淡说道:“做是能做,不过小郎君需多待片刻。”

    文宓看得瞠目结舌,他隐隐觉得黑脸微疼,枉他得瑟几日,畅想几日,还强开黑科技,居然被自家不起眼的木匠给了一巴掌。

    榫卯技术啊,他直到此时才想起中国家具制作工艺的巅峰成就,不是什么鸡翅木雕花,也不是那水曲柳雕板,而是最简单的一锲一合。

    是了,他以前见过,所谓榫卯,凸头叫榫,凹口叫卯,轻轻一插,严丝合缝,若是用实心木料,连榫钉都不用打。这技术不止能用在直角连接,同时连接四五根关节都没问题。

    唉,枉他又是反复测量,又是计算,人老谭木匠拿眼一瞄,抬手就做,居然严丝合缝,连改刀都不用。

    文宓看着老谭用竹管重新架设水管,以手掩面,我了个去,还有比这当面打脸更狠的吗?

    装什么高手?装什么逼格?还强开黑科技,抹脖去吧,丢人啊。

    文宓被打击了,被老实巴交的老谭打击得无地自容。

    他很想再提热胀冷缩的问题,这话不适合现在说,胶管最大的缺陷同样是面对热胀冷缩。

    郭辉趁机议价时,他没了还价的心思,凑合给点吧,这就是卖个创意。一旦传出去,分分钟会被仿制,他还能挨家去收专利费吗?

    他也知道,一个淋浴装置在没有相应的加热装置和房间保暖情况下是没有多大吸引力的。文宓没再提牛皮水袋加热的法子,晋国贵族自有贵族洗澡的习惯,这年代流行泡澡,那些淑女不一定能看上这个。

    也幸好他原本对淋浴桶的销量没抱多大希望,最初研究只是为了自己洗澡方便。之所以锲而不舍,更多是处于贪心,想一举两得,又钻了牛角尖,以至于白走了许多弯路。

    唉,人生最大的悲哀是连惆怅的机会都没有。

    早等得不耐烦的甄德派人催文宓做饭,文宓哪还有心思做饭啊,辛苦这几日的淋浴设备随着胶管被榫卯技术干掉而流产,原指望最后的稻草,也就是那些糕点都被郭辉抢去,成了甄德与文俶的份子。

    文宓倾尽家产,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哪有心思做饭,若不是实在不想看甄德发飙,连酒都不想再赔。

    就这,甄德还抱怨文府没有歌舞助兴。

    文宓无可奈何之下,只好让四香换好衣衫去跳几下助兴。

    陪酒的任务交给了看见美人就留口水的卫岳,文宓借着煲汤的间隙,一个人在厨房内休憩。

    “小郎君有何心事?”

    文宓不用睁眼就知道是郭辉,强打着精神笑道:“无事,只是近日有些劳累,乏了。”

    郭辉笑了笑,学文宓靠在门框上说道:“那在下便说一句喜事给小郎君解乏。”

    文宓只觉得最近诸事不顺,苦笑一声,“我能有何喜事?”

    郭辉说得不急不慢:“旺德福开市了。”

    啊?旺德福?现在居然开业了,文宓猛地坐起来问:“当真?”

    甄德在宫前广场东南角的承福坊内有处食肆,他跟郭辉在临淄反复商议后,决定在那里推出早餐服务,专卖包子,并将食肆改名为旺德福。没想到这才几天,居然开市了。

    郭辉看他的反应,很满意自己制作的惊喜:“便在前日,初十那一日。”

    “前日?这么快?我记得是初八回来的,两天便准备好了。”文宓算了一算,很惊讶郭辉的速度。

    郭辉摇摇头说道:“不是两日,是四日,在下初六便回到了京都。其实,这还要得益于小郎君在临淄绘出的那些图纸,在下派人加急送回,家中木匠即刻着手准备。待在下返京,食肆内所需各类物品均已备齐。小郎君这一路又悉心教导郭离郭布,他父子随我家主公回京都那日便入住旺德福,一边培训厨工,一边着手制作,并以我家主公的名义开始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