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缘如梦
字体: 16 + -

第八十五章 作茧自缚

    文宓笑完,拿起卫岳咬过的柿子看了看,抽出匕首来切一块放鼻子下闻一闻,涩中透着一丝丝甜。

    卫岳以为他要吃,连忙提醒:“贤弟不可。”

    童年阴影记忆犹新,文宓当然不会吃,而是在琢磨柿子的吃法。

    谁说生柿子吃不得呢?懒柿子啊,只要脱涩就行,嘎嘣脆,脆又甜。

    脱涩方法也很多,温水、冷水、石灰水、还有酒都行,放米缸,放别的水果堆也行,法子多的很,难道晋国人民还没琢磨出来?

    文宓挑着一片柿子试探郭辉:“先生,在下曾听家先傅讲过这柿子的一种吃法,便是用土法将这柿子的涩味除去,之后便能像吃梨子一般吃这柿子。”

    郭辉听了,笑着摇头:“小郎君休怪,在下从不曾听过这吃法。”

    “难道不熟透也能吃得?”卫岳开口插了一句。

    文宓点点头:“去除涩味便能吃。”

    卫岳微微一笑:“贤弟如此断言,莫不是吃过?”

    额,又说多了吗?文宓不好否认,轻轻点头。

    “可曾做过?”这次郭辉与卫岳一起开口。

    文宓看着他俩探究的神色,很担心穿帮:“只曾听家先傅提及,未曾亲试。”

    卫岳太了解他了,闻言大笑:“哈哈哈哈,那便是会了。早间做扇子时,贤弟便是这般说。虽说扇子制作不易,终究还是做好了?何不再试试做柿子。”

    好吧,闲着也是闲着,可是:“这柿子也要等其泛黄之时才好脱涩,至少也要半青半黄。如今才过中元节,怕是学长要多等几日,到中秋节才行。”

    “中秋节?需等到何时?”

    又失言了?文宓赶紧读取记忆——晋国确实没有中秋节,这不过是八月里的普通一天罢了,哦,也不普通,逢初一、十五要祭祖,算是每月的大日子。

    文宓只好改个说法:“好歹要等到八月十五才好。”

    “八月十五?”卫岳闻言有些沮丧:“怕是你我兄弟在临淄住不了几日了。对了,我府中也有两棵柿子树,上面的柿子比文侯府里的熟得早些,贤弟晚些随为兄去看看可好。”

    文宓实在是不好意思拒绝,听到这话,点头默认,丝毫没注意到卫岳眼中的淫笑。好吧,是阴笑,总之就是坑完人很开心的表情。

    说完柿子,卫岳便催着文宓做扇子,他等着显摆呢。

    郭辉厚着脸皮在一旁围观。

    文宓没有自己动手,用牛角钉把扇骨订好之后,剩的都是手艺活,他让文特去把那个粘扇纸的女红找来。

    卫岳听文宓夸那扇纸夸了半天,满心以为是出自一个貌美如花的二八佳人之手。

    等人一来,他大失所望。

    来的是文特的老婆,文家大妈。

    文宓就不失望,虽说这年代的平民女子都以做女红为荣,可是要想做好,除了有天赋,便要有经验。

    卫岳也没个挑拣头,只好遗憾地宣称错失一个可吹嘘的机会。大妈做的扇子,哪能跟妙龄少女做得比,若不是他自己手笨,说不得会自己上手。

    折扇纸是细活,文宓以前看人做,都是用有折好的模具套着折。他没这现成的玩意,只好拿着多出的扇纸给文大妈练手。

    文大妈出手不凡,拿着文宓的这扇看了一看,便自个琢磨出来,沿着文宓画好的线,三下两下便折好了,一点失误都没有。

    高手在民间啊。

    文宓看她手艺好,自个裁好扇纸之后,便把用绢布糊边的工作也交给她。

    文大妈毫不含糊,顺手又把穿扇骨和粘扇边都做了。

    卫岳看得目瞪口呆,直说人不可貌相,一激动便赏了粒银豆,扇子到手,再不提遗憾,咧着大嘴跟郭辉显摆他的画工。

    郭辉则是在拼命抑制内心的躁动,没想到文宓在他眼皮子底下,轻描淡写教人做出了折扇。如果不是亲见,谁知道这折扇是出自一仆役之手,还是第一次做的仆役。

    这比做菜简单啊,哦,看那一堆劈坏的竹子,削扇骨不容易。可有专门的篾匠啊,能用竹片编筐的主,削扇骨很难吗?

    文宓没注意到郭辉眼中的光芒,他也想过做扇子卖,这想法还只是雏形。做扇子首先要有竹子,必须五年以上的。还要有上好的绢布和纸。

    这年头的纸,真贵啊。李达这一路再悉心照顾,也没舍得给文宓买擦屁股纸。他又不想回归那随手一擦,或啥都能擦的孩童时代,每逢入厕,都要找个没人的地方,偷偷用戒指里的卫生纸擦,然后在毁尸灭迹。这两天在文特的照顾下,偷偷擦都难了。

    虽然是事实,可想想都恶心,赶紧想下一话题——醂柿子去。

    醂柿子也叫懒柿子,醂和懒同音,文宓先前不知道,后来被有学问的大小姐科普并嘲笑过。

    笑就笑吧,村里人不讲究。不过,文宓看到正确的醂字,便不得不赞叹汉语言的伟大。不知道这字是不是转为醂柿子用的,单看这字,酉字边的字,这类字八cd跟酒有关。分明是告诉大家,醂柿子的最好方法是用酒。

    为这,文宓先前还试探他们知不知道醂柿子。既然不知道,文宓就特意把醂柿子的法子写下来,教给卫岳,特意写个大大的醂字,掰开了揉碎了卖弄,好洗刷前日不会背《关雎》的耻辱。

    卫岳老老实实受教,直接带着文宓进了卫瓘住的院子,大都督府里最大的两棵柿子树就在这里。

    文宓不用问就知道,卫岳又要坑爹了,不光坑爹,还坑他。

    文宓看得清楚,这两棵树上的柿子大都像青苹果似的藏在树叶后,找半天没见着一个泛黄的。再一回想卫岳刚进大都督府时,卫岳便张罗着派人取最烈的酒,拿最大的瓮。这哪是要吃醂柿子,分明是要搞三光政策,兼给卫瓘添堵。

    文宓想明白了,暗暗叫苦,自家这小脖颈子能比得上邓艾跟钟会?这要是让卫瓘知道自个是帮凶,可如何了得。你卫家父子相爱相杀,我可不能掺和,做什么醂柿子,这不是作茧自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