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改变了大明
字体: 16 + -

45.击退建奴

    建奴攻打广宁军大营后第二天一早,东江军主力便直接开拔,朝着百里外的海州进发。

    由于带上了不少的辎重和攻城武器,大军行军速度并不快,要抵达海州,还需要不少的时间。

    此时,经过总动员之后,建奴很快在辽阳集结了2万人马,也代善的带领下,也在紧急往海州开拔。

    出兵前,一个余丁不由抱怨道:“真是晦气,各处的尼堪们都反了。此番大战,便是胜了,各处的庄稼也要叫尼堪们毁坏完了。”

    他身边的余丁闻言不由骂道:“都什么时候了,还顾着庄稼,不把来犯的那股尼堪击败。逃回老寨去还是轻的,搞不好还要被尼堪砍了脑袋,筑成京观。”

    说着,他凑近了,放低了声音说道:“也不知这一战打完,咱们旗人还能剩下几个。听闻旅顺那里,四千多个脑袋被大明的沈军门筑成了京观。”

    “唉,谁说不是。老汗王也是猪油蒙了心,非要反了大明。咱们这日子没比从前好多少,如今怕是性命都要丢了。”

    两人正抱怨着,却是冷不丁看到牛录额真主子已经走到了身边,不由吓得马上闭上了嘴巴。

    这牛录额真却是没有惩罚他们,只是冷冷地看着说道:“管好自己的嘴巴,下次再犯,小心脑袋不保!”

    这段时间,辽沈各地叛乱不断,建奴兵力极为分散,明知明军在梁房口登陆,他们都用了三天多的时间,才紧急抽调了出了这么多的人马。

    这些人马的抽调,也让建奴在各处的据点极度空虚,他们差不多是完全放弃了不重要的中小据点,只在重要城市和关键据点留人驻守。

    整个辽沈,除了辽中辽阳、鞍山和靠近边墙建奴老寨等核心区的地方,此刻都已经不在建奴手中。

    黄台吉是比老奴更懂统治,但他才刚上台,什么都没来得及做,明军就杀了过来,此时的辽东,政策还是和老奴在时一样,甚至因为恐惧心理,建奴为了缓解压力,屠杀起汉人来反而比之前更狠。

    东江军没有让辽民们参与战斗,但只是把建奴大败,王师进军辽沈的消息散布开来,响应者就遍布整个辽东。

    而黄台吉这边,第一天的进攻根本没有任何进展,反而折损了两百八十多人,明军伤亡却是只有四十多人。

    当天夜里,建奴的夜袭,都没有给明军造成什么麻烦,由于立寨的时间充足,有罗一贯等宿将的经验在,明军营寨布局比较合理,在严防死守之下,幸运地没有出现大规模炸营,不过还是损失了两百多人。

    这场夜袭,建奴也没讨到什么好处,一场不成功的夜袭,让建奴损失了三十多人。

    第二天一早,建奴再次确认了东江军已经开拔的消息。

    黄台吉很快再次召开了军议,在会上,他环顾一圈后问道:“沈蛮子手下的大军已经向海州进军,足有两三万人马,估计三日后他便能到达海州。咱们是再打打熊蛮子,还是回师去打沈蛮子的东江军?”

    阿敏说道:“熊蛮子这边,再试试吧,尼堪这大营,肯下血本,未必打不下。”

    广宁军虽说也很难打,但阿敏觉得,这样的敌人才是他比较习惯的,尽管不愿意承认,他内心深处的想法,还是不愿去面对东江军那种野战也不畏惧诸申勇士的军队。

    德格类却是没有什么主意,“小弟领兵经验尚少,还是听大汗与二贝勒的。”

    已经从正黄旗旗主,变成正白旗旗主的阿济格,猛冲猛打他是没问题,考虑这种问题,他级不擅长了,也是和德格类差不多的说法。

    而岳托等小台吉也是和德格类差不多的意见。

    接下来,各大臣与固山额真们也先后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熊蛮子这缩头乌龟不好打,让他再深入一点也无妨。奴才觉得,当回师去打沈蛮子,为汗王与族人报仇。”

    没接触过东江军的,想回去与东江军见过一仗的,有不少。

    正白旗固山额真喀克都礼说道:“熊蛮子手下的兵都不怎么样,只要攻破了大营,他营中的火炮与火铳便都是咱们的。有了尼堪的火炮,咱们再回去打沈蛮子,当会更容易些。”

    黄台吉环视了一圈,很快就发现,表示要啃下广宁军的,都是南关岭逃出来的。

    那一战,把大伙的心气都打没了。

    只是,我也是一样啊。

    最终,黄台吉还是选择了再打打广宁军,一天打不下,就收兵回师,去与沈有容进行一场决战。

    第二天,建奴很快就开始了进攻,突然变得猛烈了许多的攻势,让明军的战线一度差点动摇。

    不过,熊廷弼废了老大力气修起来的营寨,当然不是那么好打的,一直厮杀到了下午,建奴都没能推进一步,反而丢下了四百多具尸体。

    这样的伤亡,丝毫没有让建奴动摇,这一年来,他们死的人已经够多,前不久干脆是死了近六千,面对伤亡数字已经麻木之后,几百人的伤亡,此时倒是不足以让建奴高层惊讶。

    随着大批包衣将临时挖出来的壕沟填平,建奴终于在明军大营西侧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大队的建奴,奋不顾身地朝着这个缺口突击着。

    这一侧,火绳枪以及火炮发射的频率,明显变得更急了一些。

    经过差不多一小时的反复拉锯,这一侧的炮火声,明显变小了许多。

    在几十名白甲巴牙喇和数百红甲巴牙喇的簇拥下,一个银甲壮汉,大踏步冲向了这段木墙。这个壮汉,正是那天被老奴当预备队使用的一千骑兵的统帅,原正黄旗总兵官喀克都礼。

    喀克都礼此时似乎有点兴奋,他高声叫道:“尼堪的火炮过热了,大不了,跟着老子冲啊!”

    火炮不能发射,让这一侧明军防守出现了不小的缺口。

    不顾伤亡的建奴,在付出了三十多人伤亡的惨痛代价之后,很快就搭起了登城梯。

    随着第一个白甲巴牙喇登上城头,开始张弓想城内射击,越来越多的鞑子已经涌上了这段木墙,开始试着翻越。

    很快,喀克笃礼就带着大队人马,冲进了明军大营,一面固山额真大旗,出现在明军营地里。

    熊廷弼闻讯后,很快带着一千多火枪手和长枪混编的部队,赶去增援。

    辽东总兵刘渠得到消息后,很快急匆匆地上来劝阻,“经略大人,前方已经被建奴突破,可万不能身涉险地。”

    “如今将士们都在浴血奋战,大营危急。本官如何能怕死,不去阵前激励士卒?”

    “经略若是有失,这大营…”

    周边的将领们,也都准备上来劝说。

    “军情紧急,你等都不要劝了,再废话,建奴都要杀进来了。本官带着大队去救急,你等各自坚守要地,若有谁敢后退,本官必以尚方宝剑斩了他的狗头!”

    说完,熊廷弼就点了一员武将的名字,让他跟着自己救火去了。

    坚守该处的,是副总兵黑云鹤,他一直都带着家丁拼死奋战,只是面对建奴的精锐,总是差了点火候,不能将来犯的彻底消灭。建奴正守住这一缺口,让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跟进,如果没有增援,搞不好就会彻底失守。

    熊廷弼亲临,带来了援兵之后,不止补充了有生力量,也让该处的守军士气大振,很快就开始将战线前推,把来犯的建奴彻底消灭,重新堵上口子,不过是时间问题。

    大批火绳枪兵前来之后,很快战场上就再次升腾起了比刚才更多的烟雾,敌我双方都很难看清实际战况。

    随着火枪兵又一次的沉着发射,建奴军中突然发出了一声绝望的惊叫。

    “主子,主子!”

    随后,又是几声惊叫响起。

    “主子死了,主子死了!”

    随着正白旗的大将喀克都礼战死,建奴这一波的进攻,也随即宣告破产。

    黄台吉是第二批知晓这个消息的,听着正白旗旗主阿济格的报告,他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有些不敢置信地惊叫道:“什么!喀克都礼死了?不是说突进敌营了么?”

    “尼堪兵人多,火铳甚是犀利,喀克都礼冲得太前,叫尼堪一阵乱枪打死了。”

    喀克都礼是世袭总兵官,地位仅次于旗主、台吉和五大臣,已经是属于高级贵族。

    又战死了一员大将,让黄台吉心痛不已,也彻底摧垮了建奴高层的信心。短暂的军议结束后,黄台吉宣布回师。

    返回的路上,巨大的阴影再一次笼罩在了建奴心头。

    南关岭的战败,建奴各个主子们都骑着马,自然是大部分都逃出来了,战死的都是底层,影响的也多是底层士兵。没有参加那一战的建奴贵人,却是感触不太深。

    但这一次,决战没开始,就又有一个大将战死,已经让许多人对即将到来的决战有些不看好。

    撤军的时候,阿敏不由凑上前问道:“三贝勒,那沈蛮子不好打,咱们是不是要做好退回老寨的准备?”

    黄台吉没有计较阿敏对他的称呼,只是冷冷地说道:“现在便准备逃跑,那便不要打了。”

    阿敏闻言想了想后说道:“三贝勒说得有理。”

    黄台吉其实也想做撤退的准备,不过他很清楚,未战先怯,那便不用打了,还不如直接退去老寨。

    至于直接逃跑,不说有多少人同意,就是跑了那下场一样不会好。人心散了,本就是拼凑起来的八旗直接散架都是可能的。到时候都不用大明来打,他们就会被人割了人头,送去讨好大明。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