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改变了大明
字体: 16 + -

59.撤退

    待侦骑确认了后金军队真的撤走后,孙祖寿才完全松了口气,下令全军进城。

    将能带走的东西都拿上后,后续的部队也按照计划送来了大量火油。随即,孙祖寿便按皇帝的命令,一把火烧了金州卫城。

    严中正看着燃烧起来了的金州卫城,不无可惜地说道:“孙副将,金州卫城就这么烧了?”

    “如今守不住,留下此城反为敌用,不如烧了。”

    孙祖寿也觉得这么一个用民脂民膏修起来的城池,烧了怪可惜,心痛无比。

    金州处于金州地峡最北端,亦是金州地峡最狭窄处,在辽南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控制此处便可保护其后的整个半岛,可如果此地被控制在后金手中,那么旅顺的作用会大大减小。

    孙祖寿是知道皇帝的打算的,所以也清楚,这座城池,坚决不能留给后金。

    回程的时候,孙祖寿已经探明,复州方向的敌军被长生岛方向的我军牵制,不敢来攻,撤退也就没那么急。有了机会留意沿途的情景,看到有很多以前辽民的村落,都已经被建奴烧毁,入目的满是焦黑的废墟,这些村落现在已经有被荒草吞没的趋势。

    严中正看着沿途的一大片废墟,终于在一处有着不少水浇地的村落前停下,怒道:“狗日的鞑子!这般多上好的田地,都荒废了。”

    孙祖寿看了那些田地,也是觉得十分肉疼,不由有些郁闷地说道:“要是鞑子不敢来攻,也可以试着在旅顺地方屯田,这些地方荒废不久,恢复不用太长时日。若是彻底荒芜下来,没个两三年,也不用指望收成。”

    “要在旅顺屯田,总得把南关岭修起来。”

    “就怕鞑子不肯给机会啊。”

    此话一出,两人都是默然不语。鞑子真要派的人多了,旅顺都难守住,哪里还修得起来什么南关岭堡。

    孙祖寿从金州南下返回旅顺,途经南关岭时,这里已经有上千的登莱兵在修复原来的南关堡垒。

    南关岭离金州三十五里,距离旅顺约九十里,离海五里,东西两侧都是丘陵地形,南关正好处于其中的平野之地,视野十分开阔。在辽国时便是辽东要地,契丹人的出海口选在大连湾,为了屏护出海口,在此修建了辽国的第一段长城,时称哈斯罕关。到了此时,原来的城墙已经不见踪迹,名称也改为南关,因为离金州三十里左右,亦称作南三十里铺。

    朱皇帝不打算把这个营寨修得有多坚固难攻,只要能应付住后金骑兵的偷袭就够。他准备布置几百骑兵在这里,如果后金不要金州了,这些骑兵就可以切断后金方面对旅顺的窥探。后金大军来了,这些骑兵就会放弃这个简易据点,缩回旅顺。

    如果后金无视了东江军南关岭的据点,也不打算重新在金州卫驻兵,朱皇帝不介意开始在旅顺修一个棱堡要塞。

    这年头大明又没有制造登陆艇的技术,上下船实在是很麻烦。要练兵,当然还是得在陆地上有个支点比较好。再则,现在是小冰河期,就是旅顺这种不冻港,也会结冰,这时代的船只也会被冻住,冬天海岸冰封,东江新军就没法在金州地区搞事。

    不过,朱皇帝暂时还没有发动民夫,旅顺的登莱兵也是随时在准备撤退,他准备看看后金方面的反应。后金的兵力虽说被牵制了不少,但要攻破现在的旅顺还是不难的。

    很快,朱皇帝就得到了答案,后金显然不准备让他如愿。

    后金大军抵达海州地界的时候,张可大和孙祖寿就得到了潜藏在后金中的人员传来的消息。

    尽管已经下决心撤退,不过张可大在召开军议前,还是准备问问孙祖寿的意思。

    “奴酋儿子黄台吉和侄子阿敏来了,带着五千兵马。孙副将以为我军当如何?”

    孙祖寿沉吟了一会后,说道:“撤退吧,东虏来得太快,旅顺南城多有破损,怕是难以守住。”

    他其实是很想守一守的,旅顺这地方只要下定了决心,完全是可以守住的,能成为大明向陆上发起进攻的重要支点。

    不过张可大想召开军议,摆明了就是想跑。这儿是以登莱的武将为多数,他们显然都不想留守。登莱巡抚朱童蒙没有下死守旅顺的命令,本身就给了这帮人借口,大伙都想着逃跑,这里也根本守不住。

    说到底,其实还是皇帝不想守。

    对皇帝的做法,孙祖寿有些不满,但现实如此,他也只能随大流。

    张可大和孙祖寿随即按照预定的计划,直接登船撤退。

    朱皇帝不大想守旅顺,主要还是不想出现意外,让东江新军出现大的损失。

    由于明军水师一直在长生岛附近活动,岛上的疑兵打出了东江总兵和登莱总兵的将旗,复州城的鞑子也不敢轻易出动,守城的参将毛巴里也生怕明军来攻,只得向辽阳方向告急。

    努尔哈赤随即派出了黄台吉和阿敏,带领五千大军南下,驰援复州并收复金州。

    金州被攻破后的两天半,黄台吉和阿敏便带着大军赶到复州,随即来到海边。

    看着对岸长生岛的明军,黄台吉和阿敏也只能望洋兴叹。

    阿敏拿着从明军那买到的望远镜,看了看对面,咬牙切齿地问道:“对面确是南蛮大将沈有容?”

    去年长生岛那场惨败,他的镶蓝旗也是损失惨重,十多个牛录加起来损失了400精锐,提起沈有容他就想杀人。

    复州参将毛巴里随即答道:“回四贝勒,对面有东江与登莱两总兵和一干参将和游击的将旗,有多少兵马却是不知。沈有容是不是在岛上,也无从探知。”

    东江水师在这一块活动,后金根本不敢派船去看,长生岛的面积,在大明实际控制的岛屿里都是排得上号的,光从南信口和北信口看到的情况,根本无法判断岛上的明军有多少。

    黄台吉看了对岸一会,却是皱眉道:“我看,对岸的蛮子不过是虚张声势。沈有容定是不在此处。”

    阿敏闻言想了想,也觉得黄台吉说得有理,不由恨恨地说道:“若是有船,定要杀上各岛,将沈有容手下的南蛮子杀个干净。”

    黄台吉没有搭腔,他在琢磨该怎么对付南蛮皇帝的浅攻战略。

    没有海边停留,黄台吉和阿敏很快就带队来到了金州卫城。

    朱皇帝准备了不少的火油,制造的火势更是惊人,黄台吉赶到时整个金州城都被烧掉了,四处城楼和四个角台都被烧塌,城门更是无法幸免。

    看着满目苍夷的城池,黄台吉的脸色也变得越发阴沉起来。

    一座不大重要的城池被烧了,损失了一点粮食,这无关紧要。

    可被烧毁的金州城,显示的是大明军事战略全面转向,却是让黄台吉觉得非常不妙。

    前番广宁之战时,他还没意识到,现在看着被烧毁的金州城,他已经可以肯定了,明国各处肯定是要坚决执行那个少年皇帝的龟缩稳守,浅攻练兵的战略。明国皇帝正在逐步成长,大金怕是难再遇到袁应泰那样的蠢货统帅,这几年也不会再遇上萨尔浒那样的明军运输大队。

    面对浅攻这般不讲理的打法,大金也只能收缩兵力。

    只是,今年若是再抢不到粮食,肯定要闹粮荒。

    明国这个庞然大物,便只是少犯点错,也是难以对付啊。

    巨大的无力感袭上心头,苦思之下,黄台吉突然看向了东方,随即紧锁的眉头就是微微一松。

    好在,还有朝鲜可以抢。朝鲜内政不修的程度比起明国还有过之,兵弱不堪战,完全可以抢一枪,教训朝鲜人一顿,也可以让他们不敢支援沈有容。

    随即,黄台吉又看了看西边,大明帝都的方向。

    南蛮这个新君,倒是显出了一点有为之主的样子,也越来越不好对付。幸好,万历昏庸无道,现在汉人的朝堂上还尽是亡国之臣,明国也依旧是腐朽不堪。

    只是,把这两年应付过去了,以后呢?明国只是稍有振作,大金便陷入了困境,若是……

    想到另一种可怕的可能之时,黄台吉头一回生出了起兵攻明或许是个错误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