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改变了大明
字体: 16 + -

36.整顿内廷(1)

    在解决当前几件比较急迫的大事的同时,朱皇帝也在动用无人机监听调查内廷,同时也让厂卫人员着手去清查皇庄和内廷各部门,考察锦衣卫的工作情况,为整顿内廷和厂卫做准备。

    朱皇帝这也不是第一次整顿内廷了,作为一个现代人,他自然见不得古人们习以为常的各种残酷刑罚,要改变官僚们的观念需要时间,地方上他干涉不到就算了,紫禁城这地方时不时地就闹出人命他就没法忍了,在登基后不久就下令废除了内廷里面过多的肉刑,对宫内人员的考绩和奖惩制度做了一些调整,放了一大批年纪比较大的宫女出宫。

    那会朱皇帝刚刚杖毙了兵杖局里一堆大小头目,下面的人自然没有胆子反对改制,朱皇帝也时常亲自在宫内巡视检察落实情况,杜绝会致死致残的刑罚这点,宫内的大小头目只能说做得马马虎虎,只有管理宫女的女官宫正还算是贯彻得比较好。

    至于新的奖惩制度,由于朱皇帝心思也没太放在宫内,因为缺乏管理经验,制度做得有些不合时宜,下面的人抵触心理也比较大,大多都被太监们拖着没有去落实,最终也是不了了之。

    近一段时间的调查,让朱皇帝再次认清了宫内的贪腐有多严重,管理有多么稀烂。

    太监们负责的各种采购和宫室维护工程都是几十倍甚至数百倍的虚报价格这样也就算了,他们还对地方上贡物品的人员大肆勒索,不然就不准贡物入库,逼得上贡物品的地方官员坐困京师沦为乞丐的事都有,那位被太监勒索的地方官还是个千户,这种有官身的武官都落到那样凄惨的下场,各种商户被敲诈的事情就更不用多提。

    尚未登基的时候,朱皇帝就感觉到了内廷管理有很大的问题,当他查清楚内廷到底有多稀烂之后,倒是没有太生气,也不准备杀太多人。

    最近几个月,官僚和太监们私底下说他像重八哥的人越来越多了。在朱皇帝看来,这可不是个什么好事。没有几个官僚会喜欢朱元璋这样动不动就搞得官不聊生的君主,而他现在还没有朱八八那样的无上威权,实力不够还一个劲的大杀特杀,只会让人生出反心来。朱皇帝觉得自己暂时必须要把獠牙收起,装得人畜无害一点。

    一口气把所有的问题都拿下,这个想法朱皇帝一开始也有过,不过稍微想了想他就放弃了这个有些冒进的念头。内廷里没有问题的,实在是找不出来几个,都处理掉的话,他就没人可以用了,这个坑爹的紫禁城这么大,总得有人维持正常的运作。

    第一期的整顿,其实在朱皇帝没有得到外挂时就开始了。

    登基后不久,朱皇帝就下诏召回了除开凤阳之外所有外任的太监,停了江南的三个织造。

    以前他没有信得过的人手去查这些太监的问题,现在有了调查这些人的手段,他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多头肥猪。

    朱皇帝的内廷大整顿第一期的计划里,彻底解决江南的织造问题,正是第一个大目标。

    大明官营织造迭经演变,由于织造太监横行不法经常被官员弹劾,所以苏、杭织造曾因诏令停止织造而间行间止。各织染局的生产经营方式也有过多次变化。变化内容主要围绕局织、市买和领织三种形式交替实行。市买和领织通常是在局织产量不足或停顿的情况下,官局用以搜括岁解段匹的补充手段。到现在,各地地区由于官局织造日趋衰落,机户包揽领织的生产有较大发展,领织成为官府对民间丝织业进行控制和掠夺的主要方式。

    “机户领织”制度。这是一种通过中间包揽人,利用民间机户生产的“加工定货”的生产形式,太监们对上虚报采购价格,对下滥用权力压价,完全是在对手工业者敲骨吸髓。

    江南的三处织造,那帮太监和手下的地痞无赖们除开敛财就没干过什么正事,时不时地就四处打着皇帝的旗号敲诈勒索,朱皇帝在了解了这堆垃圾玩意的作为之后,很快就决定要撤销这几处织造,宫廷用度全部改为面向社会公开采购。

    以前朱皇帝对这些内廷地方机构的作为不是太明白,因为没钱也缺乏人才把市买搞好,加上太监们时不时地在他面前哭诉,也一度有恢复这些织造的想法。现在,他有了钱,也调查清楚了那些布匹丝绸之类的东西的市价,从后世的管理书籍中取经学到了一些监管手段,有了监管采购人员办法,自然要彻底把织造这种玩意扫进垃圾堆。

    登基到现在已经有好几个月,内廷几处派出机构的太监如今正好已经全部回到了京师,各处外派太监的人选他一直都没决定,现在正是动手的时候。

    不是所有宦官都能被称为太监,头衔里有太监两字的,都是部门领导。

    很快的,朱皇帝就列出了一份清单,传召了提督东厂太监沈荫。

    “厂臣,朕这儿有份名单,都拿下了,不要走脱了一个,清单里的东西,朕希望一件都不要少。”

    看着面无表情的朱皇帝,沈荫心里就觉得有点不妙,在看到这份清单之后,他差点就没当场晕倒,冷汗瞬间就打湿了这位厂督的衣裳,双腿一软就跪下了。

    虽说他没真被吓得尿出来,不过他们这种人身体有残疾,实在是关不住,依旧是漏了一点点出来。

    这份清单排在前面的名字,都是向沈荫孝敬过好处的,还是礼品分量最重的,名单里有提督宝和六店太监、南京的两位守备太监、外任的织造太监、提督粤省市舶太监、管理漳州月港和运河钞关等肥差上的太监。

    沈荫一直都认为,朱皇帝手里有个秘密的情报机构,在看到这份清单之后,他更是完全确信了这个谜一样的组织的存在,因为他这个堂堂的东厂厂督都已经被盯上了。

    愣了一瞬间后,他就很识时务地开始磕头,“奴婢有罪!奴婢该死!”

    “以往都是这规矩,也怪不得你们。记住了,朕不喜欢这些规矩,从今往后,得守朕定的规矩。”说着,朱皇帝摆了摆手,“起来吧,去把差事办了。”

    被敲打了一番之后,沈荫自然知道该怎么做。拿了人的钱却要去把人抓起来,这是很坏规矩的事,不过沈荫很清楚这一次的差事要是办不好,他敢肯定自己一定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