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慈善大亨
字体: 16 + -

第265章 接见(2)

如果要评说一下未来最火热的新闻,钉子户必然没办法上头条,但它却不依不饶地长期占据了相当的版面,而且往往在某个时候就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热点。

某某地方一家人获赔几百万上千万,一夜暴富;某某地方暴力拆迁酿造血案,涉案人员被拘;某某地方钉子户被黑恶势力威吓,断水断电,如同生活在地狱;某某地方钉子户狮子大开口酿造断头路,新道路数年不能通车……

许多地方,拆迁工作最终都是交给黑恶势力来进行,要么就是官商勾结,一大批心黑手狠的人在这个过程中累积了巨量的财富,而许多后世出问题的官员也总躲不开拆迁和房地产开发这些事情。

越来越多的恶性事件伴随着华夏城市发展的步伐,在这块土地的不同地方上演着,主角各自不同,过程却大同小异。

一边是新闻媒体和民众高喊着“个人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无数血泪斑斑的故事让人同情弱者,谴责强权者;另外一边,也有很多人在质疑,大家都是一样的普通人,凭什么那些拆迁户就可以凭借着运气和死缠烂打胡搅蛮缠一夜之间暴富?

拆迁安置款被人从中贪墨,本来安居乐业却因为拆迁而变得贫穷,失去土地后一无所有。

开着宝马去种地,身家百万却因为没有别的事可做而继续当清洁工。

两种绝然不同的遭遇同时出现在这个国家,令人完全看不懂。

人们渴望被拆迁,却又害怕被拆迁。

渴望是因为拆迁带来了一夜暴富的可能,害怕却是担心来的是心狠手辣的人物,最后血本无归。

如此矛盾。

无数开豪车,一掷千金的“拆二代”的出现,同样也让人们的价值观开始动摇。

辛辛苦苦打拼一辈子当上了经理、厂长,却比不过手下不起眼的工人娶了个城市周边村子的老婆,有个城乡结合部的农村户口。发奋读书?不如投胎身在将要被拆迁的地方。

但这些东西都是没有办法说的,因为它们都还没有发生。

肖乐只能结合自己经手的和自己听说发生过的事情,做一些分析的判断,但因为之间非常紧,他能说的东西其实很有限。

“三方利益如果没有一个相对公平而又公允的方法来协调和解决,未来很可能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甚至有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反响,影响到地方政府在民众心中的信誉。”肖乐说道。“我代表自己,也代表所有涉身于地产业的人们,恳请国家在问题还没有扩大和激化之前,出台一个办法,一个规则,让在这里面的所有人都按照规矩来办事。社会公平能够得到体现,老百姓的利益不受损,开放商不会陷入无休无止的扯皮中浪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地方政府也不会陷入既要利益又要兼顾民生的困局,而那些黑恶势力或者是心中存在贪念的官员中的害群之马,也会失去生存和牟利的空间。”

拆迁问题中体现出来的社会问题太过于复杂,也太过于沉重,肖乐期望通过一个法律,或者是规章制度、管理办法这样的想法无疑是有些天真的,但他唯一能够想到的办法就是这个。

即使是《物权法》也没有能够解决拆迁的问题,但他希望,在一切都还没有普遍发生之前,有个东西能够把它套在牢笼里,危害小一些。

两位领导人都没有说话,到了他们这个位置,看到过太多形形色色怀有不同目的的人,自然能够分辨出一个人说什么话的目的是什么。

过了一会儿,主席笑了起来:“我本来想和江海大学最年轻的亿万富翁聊聊,放松一下心情,没想到你却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啊!”

肖乐尴尬地笑了笑,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今天所说的事情可大可小。

往大里说,这是关系到社会公平和财富分配,维系社会稳定,保障公民权益,甚至是牵扯到吏治的大事。

往小里说,这只是一个涉世未深的青年人毫无意义的担忧。

事情会发展到那一步吗?有可能,但也有可能不会。

即便会,与国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和更多人的吃饭问题比较起来,值得领导人专门花心思来关注和思考吗?

肖乐真心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重视,对于他来说,这件事如果做成了,或许比思源基金会更有意义。

褚总理却没有说话,他脸上的表情甚至一直都是那么绷着,皱着眉头,让肖乐不知道自己的话究竟起了什么效果。

“和我们聊聊美国股灾的事情吧。”主席突然把话题转移了。“什么报告都比不上你这个第一手资料来的准确吧?”

肖乐急忙整理了一下思路,把自己的见闻尽量不带主观色彩地说了出来。

主席追问了一些比较专业的问题,肖乐对于美国金融市场的了解并不算太多,好在这次去美国好好地恶补了一下,也算是勉强交代了过去。

他小心翼翼地把一些前世记忆中,这场股灾将对全球经济和华夏经济造成的影响以及后来的发展也简要的说了出来,当然,这时候他都只能作为自己的推测。

“肖乐你这个年轻人,很有想法。”主席说道。

肖乐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是什么意思?也许作为领导人说话有时候并不是有意,但身为下位者,却没有办法不往深处想。

这是表演还是批评?是对我的认可还是警告?

“看来股票市场与国际接轨的步子还是不能走得太大,要多论证多考虑。”主席这样说道。肖乐不知道他是在和褚总理说还是喃喃自语,反正应该不是对自己说。

主席看到了他惶惶不安的表情,笑了笑道:“你别多想,年轻就要有年轻人的冲劲,有什么想法就要大胆的说出来!今天我没有白来,你很不错,未来要好好加油。”

肖乐只能赔笑。

“老褚,你还有什么事情要聊吗?”

其实整个过程中总理都没有说什么话,但他唯一的一句问话却让肖乐有机会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

“邓老找了个好孙婿。”褚总理只是这样说道。

他们随后便离开了房间,随行人员很快就撤走了,房间里又留下了肖乐一个人,他终于实打实地坐到了凳子上,汗水把衣服的打湿了。

他不知道自己的表现如何,给两位领导人留下的印象如何,但他觉得自己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之前那个女孩不知道又从什么地方出现,将肖乐带出去,之前那辆车又把他送回了酒店。

他下车不到十分钟,刘东便出现了。

“两位问了你些什么问

题?”他急切地问道。

肖乐悠然的看了他一眼,他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了。

“我只是想帮你参考一下,看看有没有应对不合适的地方。”刘东于是说道。

“就算有不合适的地方,该说不该说的都已经是现实,没办法改变了。”肖乐说道。

不知不觉之间,两人之间的关系再一次发生了对比,肖乐已经是直达天听的人物,主动权再一次向他那边倾斜了。

刘东的表情有些僵,却没有再说什么。

“他们两位知道药的事情吗?”肖乐对他问道。

“至少从我这里没有泄露到他们那边。”

肖乐点点头,之前的谈话里表现出来的也是这样。

“如果没有别的事情,明天我就要回江海了。”肖乐说道。

高调报税的目的已经达到,真正的政策下来前,想必还有一段时间,他不可能把江海的事情全部丢下在这里等着,再说了,按照税法的原则,他的个人所得税征收也不在燕京,而是在江海。

不知道余家汇安澜广场的那块地情况怎么样了?在美国的时间一直和国内对不上,也没有机会好好地落实。在电话里商量和了解事情,终归是让人感觉到不踏实。

但让肖乐没有想到,当天晚上税务总局的局长和另外一个陌生的中年人就上门来找他了。

中年人自我介绍说,他是人民银行燕京分行的行长。

肖乐急忙把他们迎进房间,这两个人都是他做生意必须重视的领导,不能得罪。

照例是一番客套之后,两人说明了来意。

“领导人的意思是,个人所得税没有减免,全额扣缴。”税务总局局长说道。

肖乐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这是他早已经想到的结果。

“美金兑换汇率可以按这个月以来汇率最高的一天来结算,只要你点头,这笔业务我们马上帮你办好。”行长这样说道。

“这也没问题。”肖乐点点头。

“你这是个人所得税,税上在江海,所以优惠政策也由江海市政府来执行。”局长说道。“我得到的消息是,国务院的指导意见是减免安澜地产的土地出让金,免收各项行政事务的费用,在适当的地方,划拨一块商业用地给安澜地产。”

这种回报不可谓不丰厚了,肖乐连连表示感谢。

“我要感谢你对税收事业的支持才对。”局长笑着摇了摇头。对于这个由两名最高领导人接见的年轻人,这些老油条都不会摆什么谱了。而且肖乐的做法也确实难得,很多人在国外获利之后,都会选择在国外购置资产或者是进行投资,以此来避税。

拿出二十几个亿来换取领导人的重视,也不知道这个年轻人算是精明、疯狂还是愚蠢?

不过没有人知道他究竟在见到领导人时说了什么,所以也无从评判。

“这是我应该做的。”肖乐说道。

几人没什么深交,于是两位来访者很快就告辞离开。

肖乐一个人睡在房间里,回想着这一天所发生的事情,心绪起伏不定,就在这时,他突然想起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邓老找了个好孙婿。”

这句话的意思是,已经把他和华海集团绑在一起了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