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慈善大亨
字体: 16 + -

第257章 新地块

“今天早上华海分管地产业的副总范方打电话给我,说有一块地准备出手,问我们有没有兴趣。”詹云翔对肖乐说道。

肖乐没有说话。

安澜地产刚刚竞拍失败,开始四处寻找合适的地块,华海集团就突然有地块要出让了?任谁都知道这不可能是巧合。

联想到前一天晚上邓瑜珊问过她的话,肖乐的心情开始郁闷起来。

他自认并不是那种传统的大男子主义的人,但对于他来说,依靠自己的女人来解决问题,依然是一件让他感到很难受事情。

“那块地我知道。”詹云翔说道。“华海集团前年年初就通过收购了那两家厂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本来准备盖高档写字楼的,但因为手上两个楼盘滞销而有些犹豫,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动工。”

“位置在什么地方?”

“余家汇,靠体育场的南面。”

位置稍微有些偏差,只能勉强算是余家汇商圈的边角,这几天肖乐办公室里一直都常备着江海市的地图,两人在地图上研究了一下,这个位置不能说差,但比起之前被王傅城高价买走的那块地,确实差了一个档次。

唯一的优势是这块地的南边是燕京西路,这是一条六车道的城市主干道,交通比之前那块地还要方便很多。

“我们去看看。”肖乐说道。

在路上他给邓瑜珊打了个电话,没费多少力气就从她口中诈出了事情的真相。

“爷爷很欣赏你呢,他说在我们这一代里,你是最出众呢!”邓瑜珊毫无自觉地把范方的话进行了改动之后作为爷爷的话转述给肖乐。

在她心里,肖乐本来就是最好的,爷爷就算是嘴上没这么说,心里也一定是这么想的。

“以后别这么做了。”一边是企业几十号人的前路问题,一边是自己的面子和心里的顾忌,肖乐短暂地权衡了之后,还是选择了接受。“你知道我的脾气,我更希望靠自己的能力来证明自己。”

“知道了知道了。”邓瑜珊口不对心地说道。

“对了,今天我碰到管理学院的院长了,他私底下问我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不上课,不考试,他实在是没办法给你毕业。”

“这个事情……”肖乐有些头疼了。

其实对于他来说,这个大学除了满足自己心里的一些遗憾之外,真的是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但现在孙澜已经离开,他也已经转离了电力学院,篮球获得了大学生能够获得的最高荣誉,组乐团的想法也已经实现,还宣布了退出歌坛。

前世记忆中所有关于大学的遗憾几乎都已经得到了弥补,现在以一个大三生的身份回去,除了那个对他来说已经毫无意义的毕业证书,真的是已经没有什么可做的了。

但江海大学毕竟是他的母校,在他之前的创业过程中也确实给了他许多帮助,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

拉下脸来说要退学,对于已经给他开了许多绿灯的学校来说也太过份了。

“我会自己打电话跟他商量的。”最后肖乐这样说道。“你在学校有人围观你吗?”

邓瑜珊既开心又有些烦恼地说道:“大课已经不敢去上了,小课还可以,老师也专门给我补了一些课程,考试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其实对于梦乐团的成员来说,江海大学同样也只有母校这个象征意义了。

他们选择的道路和自己之前所学的专业已经毫无联系,黄荣和戴子旭都已经大四,勉强拼凑了一篇毕业论文之后,两人实际上已经成了琼华唱片的常驻员工,除了梦乐团的事情,偶尔还客串一下其他歌手的伴奏。

黄荣在肖乐离队后顶上去唱原本由肖乐唱的那些歌,但因为肖乐已经先入为主在大家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他的演唱总是不太认可。

他拜古柯为师,憋住了劲想要写一首具有传唱度的歌曲,但这种东西有时候真的不是后天努力可以弥补的,虽然有两首歌勉强具备了进入专辑的水准,但要作为主打歌还远远不够。

“其实我又写了两首歌。”肖乐说道。此时此刻,他也想不到自己还有什么能拿来回报邓瑜珊的了。

“真的吗?”邓瑜珊惊喜地说道。

“今天下班之后我来接你吃饭,顺便把谱给你。”

挂掉电话,开车的詹云翔笑了一下:“真是让人羡慕。”

肖乐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两人很快就到了那个地方,原先这里大概是两个街道的小厂,彼此之间只有一墙之隔。华海集团把两个厂收编了之后,把围墙打通,拆除了一些过于破旧的房子,在场地上建了一个临时性的大棚作为仓库,外面的空地上停着不少货车,应该是把这里作为了一个华海集团的物流点。

肖乐估算了一下,整个地块是一个l形,大约有十亩左右,美中不足的是,东西两侧都是红砖的居民楼,看上去有一种陈旧感。

肖乐没有办法想象自己的安澜广场被这些居民楼在两侧夹着会是什么效果。

也许某些喜欢九龙城寨那种纷乱画风的人会喜欢这种布局,但对肖乐来说,这是没有办法接受的。

“我们往两边走走。”他不动声色地说道。

于是詹云翔把车停在院子里,两人步行向周边的公交车站和地铁站走去。

肖乐记了一下时间,最近的公交车站要走三分钟,但线路并不算很好。

走到余家汇体育场要十分钟,那边倒是有很多公交车站,距离地铁站则有十五分钟的路程。

不算好,但勉强还可以接受。

“西面这些居民楼必须一起征用下来,否则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两人又回到地块旁边,这时候刚好是中午,两人也不挑剔,买了两份盒饭在路边边吃边计算人流量。

詹云翔分心出去计算了一下:“五幢居民楼,一共一百五十户,这样的户型大概是四十多平米。”

“按照现在的补偿水平,单给居民的赔偿款最少也要三千多万……”他对肖乐说道。“还要算上给政府的那一部分。”

“要是能拿下来,可以增加将近三亩地,比江宁东路那边便宜多了。”肖乐说道。

这块地的价值当然远远不能与江宁东路那边比,但这笔钱也不是个小数目,可如果真的决定要用这块地,就必须得这么干,否则一个以时尚、流行和动感元素为卖点的商业广场周边全是老居民楼,这简直是自取灭亡。

“我先去城建局和规划局探探风,征地、变更土地用途,这些事情没有政府的支持办不下来。”詹云翔说道。

人流量还算可以,周围有很多居民小区,写字楼也不少,余家汇南边还有两所高校和几个中学,加上余家汇本身的人流量和体育馆有可能带来的人流,这块地的价值应该是不错的。

“先初步这么定了,营销部还是继续找地,其他部门都把精力放到这边,以最快的速度把征地赔偿方案、商业广场的设计方案和各项成本计算出来。”肖乐说道。“华海集团的要价是多少?”

“一亿一千万。”詹云翔说道。“说是看在大小姐股份的份上给的最低价,没得谈了。”

这个价格不算贵,但也绝对说不上便宜,肖乐心里因为邓瑜珊的关系而有些愤懑的

心情终于稍稍好过了一些。

“可以接受。”他点点头说道。“先和他们保持接触,我们敲定了征地的事情之后再谈细节。”

安澜花卉的股东会和董事会上很快通过了这个决议,毕竟安澜地产那么大的一个摊子,没有项目支撑是谁也没有办法接受的事情。詹云翔很快就打通了政府的关系,将这块地包括旁边的五幢居民楼都转为商业和住宅用地两种用途没有什么问题。

但五幢居民楼并不在旧城改造的范围里,安澜地产必须自己想办法去和居民们谈。

肖乐在这个事情上表现出了一种偏执,他亲自带队去一家一家地敲门,说明来意,把自己的赔偿方案和标准拿出来给住户们看,问询他们的意见。

安澜地产给出的赔偿标准有两种,一种是按照原有面积一比一点五进行现金赔偿,每平米三千五百元,而周边新建小区的平均价格现在是两千八,多出来的七百块算是给予的装修补助和搬家给的补偿。

但违章改造出来的面积不算,也不对房屋的装修进行任何赔偿。

肖乐解释道:“这是因为装修标准很难统一,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家的装修是最好的,没办法进行评估,容易引发大家之间的猜疑和不满,而我们拆迁补偿一定要做到公平公开。”

第二种是原址一比一点五的面积回迁,但如果最终搬迁户选定的户型面积超出了赔偿标准,住户需要按照开盘时的价格补足差价。

“我们的计划是明年三月份完工,到时候房价有可能会涨,每家要补交多少钱我们也不清楚,要看具体的户型。”肖乐对住户们说道。“选择原址回迁的住户,我们会每户按照你们现在的住房面积,每个月给予十块钱一平米的租房补贴,到正式交房为止。”

这样算下来每个月有四百多块的补助,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算是蛮高了,很多人感觉还不错。

对于安澜地产说,这样做会吞噬开盘后时一部分利润,但也会降低开发前期的成本,两者平衡之后,基本上是可以接受的。

但也有人感到不满,最为不满的就是靠街面一楼的几个住户。

“我这是铺面!怎么可能按照三千块一平米来补偿?”为首的那个女人大声地说道。“凭什么改造的面积不算?”

肖乐去看过她的房子,她把一楼本来的围墙打通,占用了相当大的一块公共空间搭架出一个违章建筑来,总面积有将近一百多平米,因为地处余家汇外围,开了个商店生意还不错。

其他几家也是这个态度,要他们搬可以,必须要按现在铺面房的价格来补偿,而且面积也必须算上他们搭建出来的违章建筑。

这五家人肖乐根本就不和他们谈,他一家家的拜访了所有住户之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住户都表示可以接受这个赔偿方案。

安澜地产的法务部门很快就草拟了一份拆迁补偿意向协议书,并且和百分之九十的住户签订了协议。

某种意义上讲,安澜地产的这种做法并不合规,因为事实上他们还没有去政府部门办理任何手续,但肖乐前世时听过也见过太多因为钉子户纠纷而引发的事情,一个项目因为个别钉子户而拖延数年,造成百万甚至是千万损失的事情他也听说过不少。

他并不想做一个黑心的地产商,但也不想陪那些利益熏心狮子大开口的居民玩这种伤神而又没有任何意义的游戏。

“以后安澜地产的所有项目都要这么处理。”他在会议上对安澜的高管们说道。“搬迁谈不拢,那我们宁愿换地方也不要去做。绝对不要搞什么歪门邪道的事情,更不能有违法的事情发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