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慈善大亨
字体: 16 + -

第240章 与传奇的会面

古柯早知道肖乐不可能在梦乐团呆太久,他只是没有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不过既然肖乐已经答应继续为梦乐团写歌,并且透露出已经有了一些作品可以用在明年的专辑里,对于古柯来说也就没什么了。肖乐这样的嗓音在乐坛不算是非常独特,他的优势在于原创能力,只要这一点不失去,梦乐团就还有继续生存和上升的空间。

除了杨千帆,其他几个人都被古柯叫到旁边的一家咖啡馆里。

古柯又问出了大家都很关注的问题:“那瑜珊你?”

两人的恋爱关系在圈内并不是什么秘密,如果肖乐退出,邓瑜珊会不会也跟着退出呢?

邓瑜珊的情况又与肖乐有些不同,如果是肖乐是梦乐团得以发展的核心,那她就是梦乐团能够存在的原因。

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她的努力,梦乐团即便是存在过,也早就在完成了新年晚会的任务之后解散了,根本就没有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可能性。

肖乐有公司的事情要忙,大家都很清楚,他的未来并不在这里,所以不管他在篮球或者是音乐上表现出多么惊人的天赋和能力,人们也不会非要挽留他。

这个世界已经渐渐变成有钱人的领地,所有人都很清楚这一点。不管是做篮球明星还是歌星,最终都不如富商来得实在。

但邓瑜珊并没有什么事情要做。

做生意,她一窍不通;当记者?虽然她学的还是新闻传媒专业,但事实上,这一年来她的精力要么放在追随篮球队上,要么就放在乐队上,学科成绩只能说是勉强及格而已。

如果她不留在梦乐团,那她又该去做什么呢?

邓瑜珊也在思考,肖乐这时候握住了她的手:“瑜珊你可以做主唱啊~或者是你和千帆两个人一起唱,应该会很有卖点的。”

“是啊是啊!”古柯急忙说道。“这是瑜珊你一手建立起来的团体,难道你忍心就这么放手离开?”

肖乐离开那是没办法劝阻的,但邓瑜珊不一样,对于古柯来说,邓瑜珊除了是个很好的捧红的对象,华海集团也是非常好的营销对象。

每次包销的上万份专辑就不说了,华海集团下面那么多企业,那么多合作企业,一年随便漏一点广告宣传费出来就足够琼华唱片吃喝拉撒了。

“那好吧。”邓瑜珊于是点了点头,她还是舍不得梦乐团,也舍不得这样的生活。

古柯迅速行动起来,肖乐即将离开梦乐团,他的第一次演唱会也将是他的最后一次演唱会,这样的新闻如果以适当的方式来炒作,对于演唱会的门票销售也许也能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琼华唱片在江海还算是前三,但在全国来说就不够看了,必须精打细算的过日子。

第二天,肖乐接到了张豫宁的电话。

“那个奇迹是不是你?”他问道。

肖乐没有否认。

“我们会想办法把这个时候冷处理掉,但你以后还是要注意一下,别搞的这么轰动。”

我也不想的……

肖乐在心底这样说道,如果还有别的办法,如果时间还来得及,他也不会用这种非常容易暴露自己的手段去救人。

但那时候真是来不及想其他办法了啊!

“教育部最近有一批高校科技孵化合作试点项目,海东农大这边我可以运作一下,你有没有兴趣?”张豫宁问道。

“这算是?”

“这算是我个人的报答,一个项目一年的扶持经费不多,也就一千来万,企业和高校自行协商分配方案。但挂上这个名,安澜在地方上做事会

方便些。”

这就是所谓的投桃报李了,肖乐笑了起来:“那就拜托了。”

不久后李慎阳的电话也打了过来:“电子商务是未来的趋势,安澜花卉不准备搞一搞?”

“李部长你有什么建议?”肖乐不动声色地说道,这个世界上大概没有人比他更想搞电子商务,但现在内地很多地方上网还是计时收费,宽带还不算普及,支付手段也不完善,另一个方面,快递物流业也还处于发展期。这时候搞电子商务唯一能占的就只有一个先机,但马上就是互联网严冬了,这时候跳出来抢占先机和找死有什么区别?

“我建议你考虑一下这方面的路子。”李慎阳说道。“江海现在有个易购网,临安那边有个阿狸网,理念都很新,如果你觉得有必要,我这边可以安排一下,让他们来和你接触一下,你看看他们的思路有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

“方便吗?”肖乐突然有些莫名的兴奋。

易购后来被美国ebay收购,创始人也被扫地出门,但它确实是华夏电子商务的先驱者。

而阿狸网……这几乎可以说是一个传奇了。

与李天尧不同,马临安做事情非常高调,流传出来的轶闻和段子多到让人难以分辨真伪,肖乐还真想看看这个传奇人物现在是什么样子。

“这有什么不方便的,你什么时候有空,我让他们过来拜访你。”李慎阳说道。

肖乐故意把他们约到了同一天,他不知道未来这两位还会不会发生直接的竞争,但看到这样两个可以计入华夏互联网历史的人坐在一起,应该会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他本想把李天尧一起叫来,但转念一想,如果李天尧被马临安一忽悠,突然决定抛下在安澜花卉的一切去创业,那赵凯不是要恨死自己?

于是安澜这边只有肖乐和赵凯,易购那边来了邵易博和唐海,而阿狸网这边只是马临安一个人。

他们约在了江宁路安澜的旗舰店附近,肖乐觉得他们或许会有想去安澜参观一下的念头,到时候比较方便。

约的是上午九点半,结果所有人都在九点钟就到了,这让谈话提前了半个小时开始。

邵易博和唐海是标准的金领装扮,而肖乐和赵凯也是西服笔挺,只有马临安穿得比较随意,事实上,按照肖乐的看法,他那样的身材穿西装确实也不好看。

简单的相互介绍,但马临安和邵易博他们显然是认识的。

这也难怪,这时候华夏做电子商务的就只有这么多人。

“两位想了解些什么呢?”邵易博看上去文质彬彬,而他身边的唐海也是如此,这大概是肖乐心目中互联网公司高管的完美形象,但遗憾的是,他们对于这次会面显然并不太热心。

易购网坚持的是c2c模式,安澜花卉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潜在的合作伙伴,而他们刚刚获得了五百万美元的天使投资,网站发展也很迅速,在这种时候,获取投资的意向也很弱。不过同为最近一段时间江海青年创业的典型人物,在某些方面他们也希望与肖乐和赵凯进行一些交流。

这次会面是由信息产业部的一名司长介绍的,这也让他们有些疑惑,难道安澜花卉准备进军电子商务?

邵易博不由得看了看马临安,如果安澜花卉要做电子商务,阿狸网这样专注于b2b的平台或许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其实也没有什么。”肖乐笑了笑说道。“互联网很热,我们想看看能不能建一个花卉销售的平台。但我们一没有技术,二没有资源,三没有经验,上面的领导比较关注这个事情,推荐我们来找你们取取经

。几位都是我们的前辈,可别藏私啊!”

“别说什么前辈不前辈的,要算创业,我可能资历老一点儿,但论赚钱,两位才是我的前辈。”马临安这时候笑着说道。他说话的方式很有特点,也许是因为当英语老师的缘故,他说话的时候像西方人那样手部的辅助动作很多,一下子就能给人很深刻的印象。

“现在进入互联网正是时候!”一旦开口,马临安就把注意力都拉到了自己的身上。虽然在这里他或许是年纪最大,学历最低的一个,但他一点儿也不憷,滔滔不绝地向肖乐和赵凯讲述着互联网经济的未来和优势。这个时期应该正是马临安到处去做演讲,到处去发展阿狸合作厂商的时期,这些东西他显然烂熟于胸,开口就来。

但他现在所面对的并不是急于为产品寻找出路的那些实体经济的老板,而他也很快就意思到了这一点。

“但现在也是最难进入的时机。”他话锋一转道。“别的不说,合格的技术人员就不好找,阿狸现在的十几个技术,每个都是经过了无数次失败后才成长起来的,我们都是像宝贝一样护着,我想邵总他们应该也是这样吧?”

邵易博也许是对他的态度有些不感冒,笑着摇了摇头:“肖总和赵总背后有江海大学,有信息产业部,还怕找不到优秀的程序员?”

马临安咧开嘴笑了起来,不好看,但却让人感觉很真诚。

“话是这么说,但从头开始总是比较困难。我来的路上有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安澜和阿狸我们两家不合作,建立一个新的平台呢?阿狸网可以专门开辟一个花卉植物的频道出来做这个事情。阿狸有做电子商务的经验,而安澜有从事花卉销售的经验,我们结合起来,一定可以把全国各地的花卉生产单位统合起来,从我们这个平台把他们的产品销售出去!”

赵凯有些惊讶地看了看他,又看了看肖乐。

某种意义上讲,这和肖乐曾经在安澜高层会议中描述过的前景倒是有几分相似,但两者的出发点却决然不同。

肖乐的构想是以安澜花卉为中枢,安澜花卉负责挑选和采购来自全国各地的花卉和植物,通过安澜花卉这个平台对外销售,宣传、营销、物流、送货、收款等等环节都由安澜花卉来负责。在这样的设想下,虽然各地的花卉种植者也集合在了一起,但他们充当的是生产者的角度,命脉由安澜花卉来掌控。

而马临安的想法却显然不同,他的构想是让所有的花卉种植者都有机会来平台上销售自己的产品,由他们自己来面对那些有采购需要的客户。平台在这种情况下充当的只是一个中介的作用,并不需要负担太多的责任。

如果要用现有的商业模式来比较,肖乐的构想是经营超市,同一种产品我可以有很多个供应商,我只需要挑选出品质合格,价格低廉的产品来,供应给消费者。消费者没有办法面对生产者,也没有议价的权力,只能接受超市陈列出来的商品,接受超市的服务,但超市必须为自己销售出来的商品负责。

而马临安的模式则是开大型批发市场,踢走中间环节,让每个厂家都有机会进场销售自己的产品,零售商可以与生产者面对面的进行接触,并自己议价,但集贸市场本身并不保证产品的质量合格,也不能保证销售者不短斤少两,作为市场的管理者,他只能定出一些规则,并尽可能让买卖双方都在这些规则下行事。

开放的互联网欢迎的无疑是马临安的模式,但站在安澜花卉的角度,肖乐的模式才是更为有利的。

赵凯以为肖乐会说点什么,但他却只是微笑着,静静地听着马临安和邵易博的讨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