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慈善大亨
字体: 16 + -

第180章 力所能及

菜终于上来了,两人说了那么半天,肚子都有点饿了,于是边吃边聊。

“有点搞笑啊。”王直这样评价道。“说了半天,你只是在心里有个朦朦胧胧的想法,宗旨、目标、规模,什么都还没有?”

“如果我什么都想好了,那你岂不是没有了发挥的机会?”

“好吧。”王直于是点了点头,拿起酒杯和肖乐碰了一下。“那你就把你那个朦胧的想法先说来听听吧。”

“我先问你一个问题。”肖乐喝了一口冰啤酒,把嘴里的食物咽了下去。

“你说。”

“你觉得现在的社会风气怎么样?”

王直有些诧异,这算是什么问题?

“还好吧?不算太好,但也不算太坏吧?”

“如果你看到路边有一个女孩正在被人抢劫,你会上去帮忙吗?”肖乐问道。

“那当然了!”王直毫不犹豫地答道。

“那你觉得其他人呢?”

“应该也会啊!”

“但如果……”肖乐喝了一口啤酒。“我只是假设啊~如果某天你看到一则新闻,有人见义勇为被抢匪捅死了,你还会毫不犹豫地见义勇为吗?”

“当然!”王直很自豪地说道。

“好吧,算我问错了。”肖乐摇了摇头。“如果你看到新闻里说有人见义勇为受了重伤,没钱医治,受害人和抢匪都跑了,新闻里呼吁受害人出来澄清事实,但她却担心要承担医疗费而消声灭迹,你觉得大多数人还会毫不犹豫地见义勇为吗?”

“怎么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王直愤怒地说道。

“我只是在假设,假设这不止一次的发生,你觉得大家还会毫无顾虑毫不犹豫地见义勇为吗?”

“国家会承担他的医疗费啊!医院也不可能不救他啊!”王直说道。

“如果国家没有办法承担呢?没有人能证明他是见义勇为,因为受害人不敢出来承认,而抢匪又没有抓住。国家也不可能凭他的一句话就帮他付医疗费吧?”

王直无法回答了,但他还是说道:“你说的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在华夏!就算有,也只会是个别现象!”

“好吧,那我们再假设一个场景,有人落水,于是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试图去救他,结果淹死了。死者有父母和妻子儿女需要赡养,但被救者没有能力去承担这么大的责任,他们该怎么办?”

“救人者是烈士,国家会对他的家人进行抚恤,而且他的单位也会承担他的赡养责任!你刚刚假设的那种情况,单位也会承担他的医疗费。”王直说道,他已经想到了该怎么反驳肖乐,并且马上就举了三四个例子。

肖乐并不知道这些例子,对于他来说那些都是太过于久远的记忆了,但这并不妨碍他继续说下去。

“你也知道很多企业都面临破产,很多企业都已经改制了吧?如果我们所讨论的伤者和死者正好是这么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的职工,还会有人能够承担他们见义勇为的代价吗?”

这就是时代差距造成的沟通上的困难,如果是十年,甚至五年之后,肖乐相信自己不需要假设任何情况,王直便马上能够理解他的意思,但现在,医改和企业改制的浪潮才刚刚开始,人们的很多思想都还停留在以前。

好在王直终于理解了他的意思。

“你想成立一家基金专门来帮助这些见义勇为的人?”

肖乐点了点头,但他想要表达的东西

还远远没有说完。

“我们再来假设一个场景,一个老人在马路上摔倒了,一个在他旁边的年轻人把他扶起来,然后送他去了医院,还帮他通知了家人。”

“这很好啊。”王直说道。

“但等老人的家人来了之后,老人却一口咬定就是这个年轻人把他撞倒的,于是年轻人被要求承担医疗费,甚至是被告上法庭。”肖乐说道。

王直彻底愤怒了起来:“你这人的心理怎么这么阴暗啊!”

“我只是假设。”肖乐无奈地说道。他已经不记得这样的事情最初是发生在什么时候,但随着这样的事情一件件发生,并且被追求销量的媒体大肆宣扬,华夏大地上渐渐出现了极其可笑却又极其令人感到悲哀的事情,当人们突发意外倒在地上,当人们急需帮助的时候,却没有人敢于上前伸出援助之手。

这对王直来说是无法想象的事情,但肖乐很清楚,它就发生在不久的将来,而且并不是少数事件。

没有人会想到这么一件小事的后果会那么严重。

“那就走法律途径解决啊!”王直说道。“总会有目击者,事情很容易就能查明的。”

“你见义勇为的时候,会先问好身边路人的联系方式吗?如果找不到目击者呢?这个年轻人该怎么证明自己的清白?”

王直一边喝酒一边摇着头。

肖乐的初衷或许是好的,但他把人想得太阴暗了,把社会也想得太冷漠太无情太过于残酷了。

“那老人也没有办法证明是他撞的啊!”他不由得说道。

“如果不是他撞的,为什么他要送老人去医院呢?”肖乐却问道。“如果有人这样问,他该怎么回答?”

王直不得不再一次地摇了摇头。“你的心理真的是太阴暗了。”

“事情还可以更复杂。”肖乐却说道。“老人也许是因为年龄太大没有办法分辨事实,也许是真的被那个年轻人撞了。但也有可能,他本身就有病,家里却没有办法承担,于是他干脆就借这个机会讹一笔钱,这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儿女减轻负担。”

王直干脆站了起来。

肖乐的话显然已经让他无法忍受,但这却反过来让肖乐觉得他就是最适合的人选。

“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有些确实是误会,也找到了目击者,但也有人因此而不得不支付一大笔钱。”肖乐却坐在原位,喝着苦涩的啤酒,继续说道。“于是有人模仿,有人变得再也不敢去扶倒在地上的老人。当你想要见义勇为的时候,你不得不考虑到自己的家人是不是会因此而承受巨大的负担,你自己是不是能够承受这样的后果。你会需要很多人见证才敢去扶一位老人,或者是倒在地上的任何人。但那又何必呢?为什么要自找麻烦呢?于是更多的时候,你只会想要离开,远离这些事情,想着这样的事情与我何干。”

“你真是够了!”王直再一次说道。

肖乐把双手举了起来。“好,我不说了。”

王直瞪着他,很久之后才坐了下来。

“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他再一次说道。“不可能!”

肖乐替他倒满了酒,并且同他碰了一下杯。

“如果这发生了呢?”他再一次问道。

王直的眉毛又一次竖了起来,而肖乐则马上说道:“如果我们能够让见义勇为者不再流血又流泪,如果我们能够让他们在迈出那一步的时候再也没有后顾之忧,如果我们能够给事

件中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帮助他们找出真相,追究心存恶意者的责任,这个社会也许就会变得不那么冷漠,不那么残酷。有什么不好呢?”

王直小口地喝着杯子里的啤酒,像是在想着肖乐的话,于是他继续说道:“我当然希望这样的事情永远不会发生,但如果它真的发生了,我希望能够把它的影响降到最小。”

也许他没有勇气表露自己重生者的身份,也许他没有能力去做更多的事情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但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里,他觉得自己还是可以做一些事情。

一些开始时大家都不觉得很严重,但最后却造成了恶劣后果的事情。

“你想要怎么做呢?”王直终于放下成见,认真地问道。

“出钱。”肖乐说道。“见义勇为的事情很简单,只要能够证明当事人是因为见义勇为,或者有可能是见义勇为,在他的医疗费没有着落的时候,我们就站出来帮助他。如果见义勇为者牺牲了,而他的家人又没有人赡养,就由我们来给予最基本的生活补助,如果他的孩子没有成年,由我们来承担基本的生活费和学费。同时我们也要肩负起无偿帮助他们向责任方追究法律责任和赔偿责任的工作。”

“如果见义勇为者遭到了讹诈,由我们来先行进行援助。但这并不是结束,我们要不予余力地想办法来寻找目击者,还原事件的本质,并且让撒谎的一方付出法律的代价。”肖乐的声音渐渐变得大了起来,之前因为感情问题而纠结的心情也变得亢奋了。“总而言之,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想要做好事的人不再害怕会受到伤害,让我们成为他们的后盾!”

在王直看来,这样的想法无疑是伟大的,这让他对肖乐之前因为过于阴暗的猜测而产生的不满马上就消融了。

但他也注意到,肖乐的叙述里有很多限制条件,比如“在没有着落的时候”,“最基本的”。

他对肖乐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一个基金会的力量毕竟有限,华夏那么大,我们不可能,也没有精力去关注每一个事件背后的真相。我相信国家才是解决他们后顾之忧的根本力量,只有国家才有力量来真正解决问题。我们所要做的,只是让这些事情在舆论炒作和发酵前,得到一个相对妥善的解决。”

“你只想帮助那些造成了社会舆论的事情?”王直的眉毛又竖了起来。“你这是沽名钓誉。”他鄙视地说道。

肖乐只能苦笑。

“如果基金会足够庞大,大到有能力解决所有这方面的问题,我当然愿意去帮助所有人。但在我力量还不够强大的时候,我只能解决我最担心的问题。对我来说,可怕的并不是烈士的亲属没有得到妥善的安置和照顾,不是好心人躺在医院里承受不被理解和做了好事反而遭遇不幸的痛苦,不是助人为乐者遭到讹诈,而是这样的事情经过一次次宣传和发酵之后,再也没有人愿意去见义勇为,甚至没有人愿意再去做好事,再也没有人愿意在发生事情的时候站出来。”

要说服王直是艰难的,要让他理解自己源自于前世记忆的想法更加困难,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就不会理解这种做法的意义。

“如果我们要去做一些好事,必然只能优先去做社会影响更大,能影响更多人的那个部分。”他对王直说道。“我的名字和任何与我有关的企业的名字都可以永远不出现在这些事件里,我不是想凭借这些事情牟取什么利益,我只是想力所能及地为这个社会做一点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