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慈善大亨
字体: 16 + -

第123章 撇清

“不管最后他哥提不提得上去,最后还是要归江宁军区管吧?”左安安问道。“他们不会有胆子撕破脸乱来。这件事情是我一开始没有想好,不小心开了一个口子,让我来处理吧。”

“你要怎么做?”赵凯问道。

“把你和赵家从这件事里面摘出去。”左安安说道。“是我们一开始就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但现在还来得及。”

“哦?”赵凯坐直了身体。

“你找个机会放点话出去,但不要找那天吃饭的人。”左安安说道。“另外找一些和他们有关联的人,和他们喝喝酒,聊聊天,侧面告诉他们,其实你在安澜只是挂了个名,因为和大股东关系好才来江宁帮忙引荐一下,谁知道有些人神经过敏了。把这件事当成个笑话说给他们听,不要指名道姓,但是态度越无所谓越轻松越好。”

“然后你就回江海,一点儿也不要再操心江宁的事情。”左安安说道。“这件事就当是我拉你的虎皮来江宁做事,这样对你和赵家来说,无非就是他们给了你一点儿面子,这样的顺水人情对于你们来说根本无所谓。人情都由我来欠,我来还就行了。”

赵凯很快就明白了她的想法。“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他们会想办法给你小鞋穿的。”

“有你的面子在,大部分人只会把它当成个误会,就算陈远图心里不高兴,我想他也不会真把事情弄得很难看。”左安安说道。“真要是有了过不去的坎,你再出面好了。”

赵凯静静地坐着想了好一会儿,最后终于点了点头。“也只能这么做了。”

当局者迷,当他得以抽身出来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整个问题,他便知道这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办法。

警卫员进来把左安安又带了出去,赵凯又坐了一会儿,拉开隔门走到旁边的书房,一名六十多岁的老者正在练字。

“爷爷。”赵凯说道。

“我都听到了。”老者一边悠然地写字一边说道。“头脑算是清楚的,也多少有点担待,这件事就这么处理吧。”

“那这家公司?”

“你是打定主意不想干自己的专业了?”老者问道。

赵凯点了点头。

“那你就先在这家公司积累点经验吧,总比被人卖了强。”老者龙飞凤舞地写完大字,满意地点了点头。

“您的字越写越有味道了。”赵凯拍马屁地说道。

“你懂个屁!”老者却不吃他这一套。“你看看喜欢哪张,我来落款。”

赵凯一看老者这天下午写的字,全是“宁静致远”、“天道酬勤”、“海纳百川”、“厚德载物”之类适合挂在办公室里的字,嘿嘿笑了起来。

赵凯是个急性子,第二天中午就约了一帮人吃饭,把左安安给他建议的事情做了,当天晚上就回了江海。

左安安耐心地让事情发酵了一天,然后带着那套东西去找陈远图。

“陈主任,真是多谢你了。”她没事人一样地说道。“赵总说您是他的铁哥们,办事靠谱,不是那种胡吹海吹的人。老实说,我一开始还不太信,可昨

天他让人把这套东西拿来给我,我才知道,您可真是没话说。”

陈远图的脸色有点不好看,他随后翻了翻里面的东西,看到那两套商铺的转让协议还在里面,不动声色地说道:“也就是托人求人办的事情,赵凯的事情我还能不上心吗?”

“那真是多谢您了,以后叨唠您的事情想必还多,您要是有空的话,能不能赏脸吃个饭?”

“饭就不吃了。”陈远图摇了摇头。“不知道赵凯那边怎么说?”

“他啊!”左安安故意不自然地笑了笑。“倒是没说什么,不过他成天忙,这样的小事他多半不怎么上心。您看,这事本来早该来谢谢您的,可赵总事多,把这套东西带回江海去了,今天才专门让人又送过来……”

“是吗?”

“您这可帮了我们大忙了。”左安安把一个信封悄悄地夹在文件里送过去,陈远图一看就知道那里面大概有多少内容。

他把它又推了回来。“这是帮赵凯办事,不用搞这些。”

“那就多谢您了。”左安安笑着说道。“回头我和赵总吃饭的时候,一定好好谢谢他。”

“赵凯最近都不过来了?”陈远图问道。

“赵总啊?最近应该是在忙毕业设计的事情,大概不会过来了。”左安安答道。“对了,陈主任,那两个商铺,不知道价格是多少?”

她不经意流露出来的贪婪和小家子气让陈远图有些看不上眼,也让他开始怀疑起来,难道这家公司和赵凯真的没太密切的关系?

“我就是顺手帮你们牵个线,具体的你们自己谈吧。”于是他说道。“电话那上面都有。”

打发掉左安安,他思前想后,打了个电话:“喂?我是陈远图,恩,帮我个忙,查查这家公司。”

*

“远图?哦,什么事啊?你说那个?恩,那个事情多谢你了,左安安把你夸得像朵花一样,哈哈。我先提醒你,他男朋友是我的铁哥们,你可别动歪脑筋不然我翻脸哦!恩恩,我知道,你小子别那么严肃嘛,我知道你不是那种人。好好,你要方便的话就顺便帮帮她。我?我这几个月大概不会回去,忙着毕业设计啊。哦,好,好好,那你到江海一定打电话给我,我请你吃饭!”

挂掉电话,赵凯对着肖乐苦笑了一下。“左安安那边有什么消息?”

“打电话给她的人少了很多,她也终于可以真正做点事情了。”肖乐答道。

两人每天都要打一个多小时的电话,加上李子欣的电话,肖乐感觉自己的耳朵都有点疼了。

那两个商铺是陈家的产业,不过没有归在陈远图名下,而是在一个年轻女子的名下。左安安和她谈了谈,觉得现在把资金花在购置固定资产上不太合算,于是以市价把两个商铺都租了下来,正准备进行店铺的策划和装修。

机场物流确定之后,鲜花配送业务也已经在逐步推进,赵凯的面子终究还有有些作用,特别是他爷爷亲笔题的字裱糊之后挂在安澜花卉江宁分公司的会议室里,让知情的人都在猜测这家公司和赵家到底有什么关系,虽

说没多大助力,但也没什么阻力。

总之是各项工作都在按部就班地推进,但这样的情况却让赵凯有些气馁。

他对于自己的未来是有一些想法的。

家里大伯家的儿子已经走了从军的道路,三十出头已经做到中校,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就能继续往上走。二姨的儿子也已经从政在海东省一个地级市做副市长积累经验和政绩。

对于家里面来说,他最好就是从商,而且最好是能够在大型国有企业当中走一条路出来。

读电力工程系也是出于这种想法,江海大学电力工程系被称为华夏电力系统的黄埔军校,未来电力行业必然会面临一系列的变革,充满了机会和变数,家里帮他选择这条路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但赵凯并不太想按照他们的思路去行动。

军区大院里的高官子弟们已经有很多都有了一番事业,但也有很多高不成低不就的,只能凭借父辈祖辈的余荫混日子,赵凯其实不太看得起那些人。

江海是华夏经济最活跃,对外经济交流最前沿的区域之一,作为江海大学的风云人物之一,他也接触过很多很多的人,见识过很多从海外回国创业的前辈。

大家的共识是,未来数年华夏大地将会充满机遇,用遍地黄金来形容或许有些夸张,但绝对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机会。赵凯最初为自己构想的创业方向其实是计算机和网络行业,美国新兴的富豪几乎都来自于这各行业,对于年轻人来说,新的产业革命也充满着**。但网络泡沫的迹象已经开始慢慢显著起来,所有网站都还没有找到盈利的模式,只看见烧钱,没看见赚钱。

赵凯开始犹豫了起来,这时候,肖乐展现在他面前的新的营销模式打动了他。

这种模式可以很好的适应华夏的现有情况,将来也能迅速地与网络实现对接,在肖乐的构想中,这个以花卉为开端的销售网络最终将逐步扩展自己的脚步,随着网络技术和物流配送行业的发展最终如同八爪鱼一般延伸到电器、电子产品、化妆品、服装等各个行业,最终把传统的店铺销售模式打翻在地,创造出一个全新但又强大无比的市场。

“在网络上选择产品,通过网上银行甚至是我们自己的网络金融体系付费,然后由各地的物流配送单位直接送货上门,扣除了层层分销环节和流通环节之后,价格将会比店铺零售价格便宜三分之一甚至更多!品种齐全、超低价格、服务上门,你难道不会选择这种购物方式吗?”肖乐一次次地向他阐述着自己的想法,他的态度是如此坚定,如此信心十足,就好像他已经看到了未来,这终于真正打动了赵凯。

也许是一个狂想,但赵凯很想看看它到底能不能实现。

这才是他想要做的事情。

如果他还要如同那些纨绔子弟一般利用家里的关系和势力才能获得成功,如果还要如同那些被他看不上的眼的家伙们一样,以投了一个好胎为荣,那辛辛苦苦考上江海大学又是为了什么呢?那他过去二十年的努力又有什么意义?

“我们也来真正做点事情吧。”他对肖乐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