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慈善大亨
字体: 16 + -

第93章 捐款

肖乐又拨通了孙澜的电话。

“干什么?”孙澜的声音听上去很高兴。

“想你了。”肖乐不由得随口说道。

“骗人!”孙澜说道,但心里却禁不住的笑了起来,热恋中的女子就是这么容易快乐起来。

“我刚刚路过学生会为灾区捐款的地方,突然想起点儿事情。”

果然不是专门找我。孙澜的心里有点微微的失望,但她还是问道:“什么事?”

“学校里让统计那些家里受灾的学生,最后会有什么补助吗?”

孙澜有些不解,肖乐这是想干什么?

“应该会减免学费,帮他们申请助学金和勤工俭学之类的吧?怎么了?”

肖乐在心里计算了一下,前世时在孙澜的帮助下他也接受过这种救助,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每个月有七十块的助学金,另一块是安排到学生会的办公室或者各幢学生宿舍去值晚班,每个礼拜三个晚上,一个月一百五十块钱。相比外出当家教和其他打工机会,钱不多,但比较轻松,还能拿着书去学习,就当是上晚自习了。

因为闽东这块地方还没开发起来,居民和商业区不多,去当家教或者是打零工的机会凤毛麟角,有时候要花几个小时到城里去,一方面很累,路费也太高。

对于家庭情况比较困难的学生来说,学校的这种关怀还是挺有用的。但学校里需要值班的地方不多,能够安排的人员有限,肖乐有点怀疑,如果受灾的学生多,能不能安排出这么多的位置来。

前世时肖乐曾经有过这样拮据的日子,也接受过助学金和学校的帮助,这让他想要帮助一下其他人。

“如果要在学校里捐助一个助学基金的话要办些什么手续?”肖乐问道。“你知道吗?”

孙澜迷惑了一下,片刻之后才意识到他是什么意思。

“你要捐助一个助学基金?”她有些吃惊。她没问过肖乐有多少钱,但在她想来,就算是他和德泰工贸在做什么事情,这么短的时间内也不会有什么变化,应该就是之前的那两百万罢了。

“对。”肖乐答道。

“这样的事情学校当然会支持……”明白了肖乐想干什么之后,孙澜倒是没有反对的意思。在她看来,肖乐的这两百万来得太容易,花得也太厉害,拿出一些来做点好事,总比胡乱用掉要好得多。

但江海大学每年接受的捐款虽然多,却大多数都是企业或者是小有成就的校友,在校学生大额捐款这样的事情,孙澜似乎还没有听说过。

“你要以德泰工贸的名义?”

“不是。”刘启泰那边已经麻烦过很多次了,而且答应给篮球队的捐款还没有到位,肖乐不想又用这种事情去找他。但如果以安澜花卉的名义,这个名字一说出来,原本准备给孙澜的惊喜也就没有了。“以个人的名义不行吗?”他于是问道。

也许可以用母亲的名义,但一下子捐那么多出去,她会接受不了吧?

“不是不行,只是以前没有过这样的先例。”孙澜说道。“一般助学捐款都要搞一个仪式,学校领导和受助的学生代表都要出席。你是在读的本科生,这种状况有点……”

“那用你的名义?”肖乐问道。

“不要!”孙澜想也不想地说道。肖乐的这个建议让她心里有点儿高兴,但她到时候要怎么解释资金的来

源?

“那就不搞仪式,或者我干脆匿名捐款吧?”肖乐说道。“只要能实实在在用到有需要的人身上就行。”

反正他也不是求名,不求有什么轰动效应。想象一下,万一要是有认识的人来接受这补助金,由他在主席台上把钱发给他们,实在是太尴尬了。

“这样……应该可以吧?”孙澜说道。反正肖乐要捐的话金额也不会太多,不搞这些也免得有人说闲话。“那我帮你去校办问一下,你准备捐多少钱?”

肖乐在心底计算了一下,他准备捐助一百个人,每个人每月按两百块的话,一年也不过二十四万,比他花在和王傅城斗气上的钱少多了。

“二十五万一年,先捐两年的吧?”他给凑了一个整数。“如果符合捐赠条件的人多,我可以追加一些。”

孙澜沉默了,有些企业捐个十万二十万的,就恨不得江海各大报纸都来宣传,也有些企业捐的多,但要附加很多条件,她本以为肖乐最多就是捐个十万,没想到他一下子决定捐五十万出来。

这让她的心情有点复杂,不是舍不得,那本来就是肖乐的钱,他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她只是觉得,捐了这么多却连个留名的机会都没有,对于肖乐来说太不公平了。

“孙老师?”她这边许久都没有声音,肖乐感觉有些奇怪。

“你真的决定捐这么多?”孙澜问道。

“是不是觉得我很有爱心,突然很感动啊?”肖乐故意逗她。

“滚!”孙澜干脆利落地说道。“我帮你落实,等我电话。”

这样的事情学校总是乐见其成的,孙澜也没有隐瞒肖乐的身份,只是说他假期打工赚了一笔钱,准备回报给母校。

“五十万?”校办分管这一块工作的副主任李丹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于是她重复了一遍。“五十万?”

“二十五万一年,两年五十万。”孙澜答道,面对李丹质疑的眼神,她不得不把肖乐的情况详细介绍了一下,同时也把德泰工贸拉出来做了一个背景。

“这么说,前段时间德泰工贸突然和学校接洽说准备赞助篮球队五十万也和他有关?”李丹问道。

“应该吧?”孙澜突然有些不太好的预感。

“真是难得啊!”李丹兴奋地叫了出来,就像是捡到了一大块金子。“这么好的素材,小孙你真是一点新闻**性都没有!这么说,他的钱是通过和德泰工贸合作而得来的?”

这样说倒也勉强可以,在孙澜看来,肖乐的两百万本来就是从德泰工贸得来的,于是她有些不解地点点头。

“江海大学本科生暑期打工净赚百万,饮水思源回馈母校!小孙你看这个新闻标题如何?”李丹说道。

孙澜有些无语。

但李丹却丝毫没有注意到她的表情。

教育改革之后,各所名校之间的竞争开始变得白热化起来,而且竞争也变得更加广泛。如何吸引更多的优秀考生报考自己的学校?如何吸引更多的话题和关注?如何制造更好更大的社会影响?诸如此类的问题一直都是学校很关注的问题。

加大内功修炼当然是必须的,但有时候,借助一些新闻炒作也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而在李丹看来,肖乐向学校捐助五十万元这样的事情完全就可以包装和炒作成为一件热点新闻。

对于江海

大学来说,宣传点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肖乐出身于普通工人家庭,家境可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在江海大学读了一年之后就能在暑假打工挣到上百万元!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江海大学是一所能够帮助学生创造奇迹的高校!说明江海大学带给学生的是能力的巨大提升和前所未有的成就事业的机会!

第二,肖乐赚了钱之后回馈母校,而且金额高达五十万元,这又说明了什么?恰恰说明了江海大学对他的教育是成功的,不但塑造了他的能力,更塑造了他的人格!饮水思源是江海大学的校训之一,这样的新闻完美地诠释了江海大学在学生德育方面的成功。

李丹已经开始考虑要联系哪些报纸和电视台,这样的新闻,即使是华夏电视一台的新闻也不是没有机会啊。

“李主任……”孙澜不得不打断了她的遐想。“肖乐同学要求匿名进行捐赠,我想他的意思应该是不想张扬。”

“什么?”李丹非常吃惊。“匿名?”

孙澜认真地点了点头。

“不行!这绝对不行!”李丹的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做这么大的事情不留名?这怎么可以!小孙,这个学生现在在什么地方,你带我去找他!”

孙澜当然知道肖乐下午要训练,于是两人径直来到篮球馆,把肖乐从训练中硬生生地拖了出来。

肖乐惊讶地看着孙澜,她微微地耸了耸肩,表示自己也是被逼的。

肖乐把注意力重新放回李丹身上,她滔滔不绝地讲了一大堆道理,甚至拿出子贡赎人与子路救人的典故。不得不说,能够在江海大学这样的名校做到校办副主任,李丹的水平是很高的,但肖乐早已经拿定了主意。“李老师,我已经想得很清楚了。”他对李丹说道。“我不想接受新闻采访,也不想搞什么仪式。我只想帮助那些需要获得救助的同学,确保这些钱能够一分不差的发放到他们手上。只要学校同意我的这点要求,款我随时可以打到学校的账户。”

姑且不说他的钱来源的问题,启动资金是卖回春散,而做大则是依靠赌博,这样的故事完全和李丹所预期的励志故事南辕北辙,不可能公诸于众。

单单就只是因为他和孙澜之间的地下情也不能让他太过于引人瞩目。

如果引来一大波记者深度发掘他身上的故事,那乐子真就太大了。白血病这样的病都能治,那来求他治病的人还不得把宿舍楼给推倒了?

“我捐款的前提是不要把事情搞得很大。”肖乐很郑重地说道。“如果非要上新闻,那我宁愿不捐了。”

“这是为什么?”李丹非常不解,来的路上她向孙澜进一步了解了肖乐的情况,与她想象中需要靠钱来买名声完全相反,肖乐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刚刚获得双优生和二等奖学金,作为电力系的学生代表发言,又是学校篮球队的未来之星,这些在她眼中都是再好不过的新闻素材。很多先进个人、优秀学生干部甚至都没有这么光彩照人的背景,有这些东西支撑,把肖乐塑造为新时代的青年楷模,参加全国评比都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

在她看来,捐钱做慈善和出名完全就不矛盾,如果不求名,那捐这么多钱到底是为什么?

“我不想因为这个原因被别人过多的关注。”肖乐没有过多的进行解释,实际上,他也解释不清楚。“请李老师谅解,这是我唯一的要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