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均田制
没等宴会开始,赵贵就已经迫不及待的拉着一群老将军躲在屋里拼酒了。
这也难怪,平日里赵氏对酒的掌控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当下正忙着和一群大唐的贵妇们拉家长里短,自然无暇他顾。
“呦,姐姐这衣服是锦衣阁新出来的吧,这些日子竟被家里那几个夯货拖累,没有时间出来,您瞧,这又错过了好物件!”
一名衣着华丽的中年妇女笑着说道,不过附和多过称赞,如今韩琦已经是侯爷了,态度也自然与之前大不相同,五十岁的王公常有,十六七岁的侯爷可不多见,自然也是要打好关系。
想要左右逢源的人多了,赵氏自然不会一一亲自接待,所以大家也都三五成群的围坐一起,聊着闲篇。
“韩家如今算是声名鹊起了,看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古人说的话也不可全信之啊!”
妇人说完,酸味便已经出来了。只是其余的几位同伴却只是笑笑并不开口,反而一脸淡然好似要与这没眼力价的保持距离一般,纷纷把头扭向一边。
一群老将军最喜欢喝烈酒,这什么腰酸背痛的毛病一口酒下去全没了,比起吃药来的干脆的多啊。
“真不知那些个只会动动嘴的在担心什么,多好一个娃,非得跑去岭南,这好不容易回来了,弹劾的奏折都能煨火了!”
“哼,有你这想法的人都该死在战场上,我们如今都活到这般年岁了,你手上可有一兵一卒了?”
程咬金咧着嘴说了一句,心里也不禁一阵唏嘘。
大唐的军事制度极为严格作为军事起家的将领,李渊非常重视军队制度建设。
起事初期,为适应战争的需要,他建立大将军府,下设左、中、右三军,由三个儿子分别统领,形成了有力的统一指挥体制;为扩充兵源,实行募兵政策。但很快他就逐步将手下军队纳入了府兵制度中,这种制度创始于西魏的宇文泰时期,经过北周、隋朝,沿用至唐朝。
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是兵农合一的制度,士卒平时在家生产,战时出征。农闲时由兵府负责操练,提高战斗力。
领兵权分离,以防止将领拥兵自重,对抗中央。李渊分关中为十二道,置十二军。
三年,十二军各立军号,分道治军,耕战结合。建立十二卫和东宫六率,完善了中央军事体制和府兵的编制,沿用了隋朝的一些做法,又有所发展。
所以,当韩琦由岭南带兵回来之后,第一件事便是交出兵权,且这些人以后得统帅由李世民安排。
韩琦的想法就简单的多了,韩庄上的青年们总归是不会再走了,由岭南来的汉人或许还有回去的,至于僚人将士,则是全划归给了李道彦。
就在他回来的时候,均田制已经彻底在大唐落实了。
征收赋税实行租庸调制。租庸调以人丁为依据,所谓“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
赋役制度主要是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均田制继承自隋朝:丁男授田一顷,包括口分田80亩,永业田20亩。
对于贵族田地也有限制:从亲王到公侯伯子男,授田数从一百顷到五顷不等。在职的官员从一品到九品,授田数从30顷到2顷不等。
此外,各级的官员还有职分田,用地租补充,作为俸禄的一部分。均田制对土地的买卖也做了限制,官僚和贵族的永业田和赐田可以买卖,百姓在贫穷无法办理丧事时可以卖永业田,从人多地少的地方往人少地多的地方搬迁时也可以出卖永业田。
说道租庸调制,就不得不说起李渊武德二年二月,初定“租庸调”法,到武德七年又加以完善,规定租赋以外不得横征暴敛。
受田的农民,每丁每年要交粟2石,这是租;每年交绢2丈、棉3两,或者交布二丈五尺,麻3斤,这是调;每丁每年服役20天,不服役可以折算为每天绢三尺,这是庸。假如官府额外加了役期,加够15天则免调,加30天免租调。
每年的加役最多30天。唐朝的租庸调制与隋朝的相比,用庸代替服役的条件放宽了很多,更有利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
朝廷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方孔圆钱,“开元”有“开新”的意思。钱币重一两,我国币制中的一两十钱制由此时起源。其面文隶书“开元通宝”四字,由唐初书法家欧阳洵书写,字体端正有力。开元钱的出现宣告了自秦开始流通了800多年的半两和五铢两种货币的终结,“通宝”一词从此被历代王朝所沿用。
于是,李承乾想要用纸币代替铜钱的想法便找到了根据。
这家伙今天也来了,此时正和李泰凑在一起,一时说的兴起,两个人像傻子似的笑的合不拢嘴。
“这纸币的兑换面额应该是用一至十才对,为何你设计的却只有一、二、五、十?”
李承乾拿着李泰刚做出来的样板,一脸疑惑的说道。
“嘿嘿,这你就不知道了吧!”
见李承乾一脸迷惑的样子,这家伙就笑的更得意了,不禁感慨算学也时刻见于细微处。
“一二得三,二二的四,一五的六,二五得七……”
闻言,李承乾也不禁称赞道:“这就是韩琦的格物,果然有些门道!”
“哈,这还只是算学,格物一门涵盖极广……”
李泰的话还没说完,就听见一道苍老的声音传来。
“自古为政,莫不以学为先,学则仁义礼智信五者俱备,故能为利深博。朕今欲敦本息末,崇尚儒宗,开后生之耳,行先王之典谟。”
闻言,两人不禁纷纷扭过头去,只见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者朝这边走来。
而他的身后跟着的不是别人,正是裴寂和李纲二人。
这老者虽然看着眼生,却自有一身仙风道骨似的,气度不凡。
更何况还有李裴二人同行,自然是个厉害的,李泰眼珠子一转,思来想去,能让这两个这么恭敬的,除了颜师古还能有谁。
这也难怪,平日里赵氏对酒的掌控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当下正忙着和一群大唐的贵妇们拉家长里短,自然无暇他顾。
“呦,姐姐这衣服是锦衣阁新出来的吧,这些日子竟被家里那几个夯货拖累,没有时间出来,您瞧,这又错过了好物件!”
一名衣着华丽的中年妇女笑着说道,不过附和多过称赞,如今韩琦已经是侯爷了,态度也自然与之前大不相同,五十岁的王公常有,十六七岁的侯爷可不多见,自然也是要打好关系。
想要左右逢源的人多了,赵氏自然不会一一亲自接待,所以大家也都三五成群的围坐一起,聊着闲篇。
“韩家如今算是声名鹊起了,看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古人说的话也不可全信之啊!”
妇人说完,酸味便已经出来了。只是其余的几位同伴却只是笑笑并不开口,反而一脸淡然好似要与这没眼力价的保持距离一般,纷纷把头扭向一边。
一群老将军最喜欢喝烈酒,这什么腰酸背痛的毛病一口酒下去全没了,比起吃药来的干脆的多啊。
“真不知那些个只会动动嘴的在担心什么,多好一个娃,非得跑去岭南,这好不容易回来了,弹劾的奏折都能煨火了!”
“哼,有你这想法的人都该死在战场上,我们如今都活到这般年岁了,你手上可有一兵一卒了?”
程咬金咧着嘴说了一句,心里也不禁一阵唏嘘。
大唐的军事制度极为严格作为军事起家的将领,李渊非常重视军队制度建设。
起事初期,为适应战争的需要,他建立大将军府,下设左、中、右三军,由三个儿子分别统领,形成了有力的统一指挥体制;为扩充兵源,实行募兵政策。但很快他就逐步将手下军队纳入了府兵制度中,这种制度创始于西魏的宇文泰时期,经过北周、隋朝,沿用至唐朝。
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是兵农合一的制度,士卒平时在家生产,战时出征。农闲时由兵府负责操练,提高战斗力。
领兵权分离,以防止将领拥兵自重,对抗中央。李渊分关中为十二道,置十二军。
三年,十二军各立军号,分道治军,耕战结合。建立十二卫和东宫六率,完善了中央军事体制和府兵的编制,沿用了隋朝的一些做法,又有所发展。
所以,当韩琦由岭南带兵回来之后,第一件事便是交出兵权,且这些人以后得统帅由李世民安排。
韩琦的想法就简单的多了,韩庄上的青年们总归是不会再走了,由岭南来的汉人或许还有回去的,至于僚人将士,则是全划归给了李道彦。
就在他回来的时候,均田制已经彻底在大唐落实了。
征收赋税实行租庸调制。租庸调以人丁为依据,所谓“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
赋役制度主要是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均田制继承自隋朝:丁男授田一顷,包括口分田80亩,永业田20亩。
对于贵族田地也有限制:从亲王到公侯伯子男,授田数从一百顷到五顷不等。在职的官员从一品到九品,授田数从30顷到2顷不等。
此外,各级的官员还有职分田,用地租补充,作为俸禄的一部分。均田制对土地的买卖也做了限制,官僚和贵族的永业田和赐田可以买卖,百姓在贫穷无法办理丧事时可以卖永业田,从人多地少的地方往人少地多的地方搬迁时也可以出卖永业田。
说道租庸调制,就不得不说起李渊武德二年二月,初定“租庸调”法,到武德七年又加以完善,规定租赋以外不得横征暴敛。
受田的农民,每丁每年要交粟2石,这是租;每年交绢2丈、棉3两,或者交布二丈五尺,麻3斤,这是调;每丁每年服役20天,不服役可以折算为每天绢三尺,这是庸。假如官府额外加了役期,加够15天则免调,加30天免租调。
每年的加役最多30天。唐朝的租庸调制与隋朝的相比,用庸代替服役的条件放宽了很多,更有利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
朝廷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方孔圆钱,“开元”有“开新”的意思。钱币重一两,我国币制中的一两十钱制由此时起源。其面文隶书“开元通宝”四字,由唐初书法家欧阳洵书写,字体端正有力。开元钱的出现宣告了自秦开始流通了800多年的半两和五铢两种货币的终结,“通宝”一词从此被历代王朝所沿用。
于是,李承乾想要用纸币代替铜钱的想法便找到了根据。
这家伙今天也来了,此时正和李泰凑在一起,一时说的兴起,两个人像傻子似的笑的合不拢嘴。
“这纸币的兑换面额应该是用一至十才对,为何你设计的却只有一、二、五、十?”
李承乾拿着李泰刚做出来的样板,一脸疑惑的说道。
“嘿嘿,这你就不知道了吧!”
见李承乾一脸迷惑的样子,这家伙就笑的更得意了,不禁感慨算学也时刻见于细微处。
“一二得三,二二的四,一五的六,二五得七……”
闻言,李承乾也不禁称赞道:“这就是韩琦的格物,果然有些门道!”
“哈,这还只是算学,格物一门涵盖极广……”
李泰的话还没说完,就听见一道苍老的声音传来。
“自古为政,莫不以学为先,学则仁义礼智信五者俱备,故能为利深博。朕今欲敦本息末,崇尚儒宗,开后生之耳,行先王之典谟。”
闻言,两人不禁纷纷扭过头去,只见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者朝这边走来。
而他的身后跟着的不是别人,正是裴寂和李纲二人。
这老者虽然看着眼生,却自有一身仙风道骨似的,气度不凡。
更何况还有李裴二人同行,自然是个厉害的,李泰眼珠子一转,思来想去,能让这两个这么恭敬的,除了颜师古还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