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姐姐回大明
字体: 16 + -

第十二章 落脚

    况且,姐姐说的都是实话,她确实不喜欢跟别人住在一起——自己除外,再加上她从小娇生惯养,是个追求生活质量的人,肯定不会为了省那点钱就委屈自己,想想老姐对自己的好,程之恒瞬间心软了,既然你要一级越塔,那我就陪你浪一把吧,立即柔声安慰道:“好好好,我听你的。咱们租个酒楼,创业。好不好?”

    见程之恒妥协了,程小菲破泣为笑,道:“这还差不多,这才是我的弟弟。你也不想想,姐这都是为了谁好?姐挣的钱将来还不都是你的?你放心,过不了几年,姐就让你当上土财主,给你买丫鬟,好不好?”

    “行了,别臭屁了。”程之恒还是能分清楚老姐那句话是真,那句话是假的,道:“赶紧过去吧,人家都等急了。”说罢,带着老姐来到了那个经纪人(明朝已经有了这个称呼)跟前。

    瘦高的经纪人见客户过来,脸上立即挂起了招牌般的笑容,道:“二位商量的怎么样了?”

    程之恒干咳一声,拿出一家之主的威严来说道:“商量好了,租酒楼。老板有没有合适的场所推荐。”

    瘦高的经纪人眼珠子转了转,略微沉吟了一下,道:“刚好有一家合适的。地址是县衙门前楼,一共上下两层六间,第二层是楼,还有两个独立的小院儿,一个小院各有两间房子,甚是干净,房主急用钱,要典出去十年,您二位有没有兴趣?”

    嘿,这房子听着怎么这么耳熟啊?好像比武大郎的地方只大一点点啊。

    “这个正好。”程小菲拍手叫道,还没等程之恒说话,就直接拍板道:“二层小楼用来开酒馆,院子里的房子用来住或者接待客人,请带我们去看看吧。”

    “您真是好眼力,就冲您这份眼光,将来肯定能发大财。”瘦高的经纪人高兴的恭维道,随后就领着程之恒姐弟二人去看房子。今天又要小赚一笔了。

    来到房源地址后,二人大致看了一圈儿,整体上还算是满意,房子不旧,收拾的也很干净,地段也好,用来开酒馆正合适,便问了价格。

    那名经纪人笑道:“典十年,一共是二十五两银子,二位要是觉得价格公道,我们现在就可以签约。”

    所谓的典就是房主急需用钱的时候,售出自己的房子的使用权若干年,换取一定的银两,等到期之后,再用同样的银两将房子赎回来,不计利息。

    这种方式对程之恒二人来说是最合适的,一来便宜,二来对方若想赎回来,就必须还给他们姐弟二十五两银子,相当于让他们白住十年,如果房主到期拿不出钱,他们还可以继续住下去,一直到房主肯出钱为止。

    不过这个“典”还是让程之恒心里有点小小的不爽,好像武大郎的房子就是典的,哥刚来就要模仿他老人家吗?

    程小菲用肘撞了一下程之恒,道:“怎么样?我觉得挺公道的。”

    程之恒点了点头。

    双方算是达成了一致意见,便拿出契约来签了字。

    程之恒出于自己的考据癖好,将契约拿在手里反复翻看,这可是明代的契约啊,不多见啊。

    只见上面写着:

    湖广布政使司襄阳府襄阳县今据程之恒同姊用价贰拾伍两典得武尚文房,税银二钱。

    立典房契人武尚文同妻潘氏,因无钱使用,有名下临街房屋一所,计上下贰层陆间,第贰层是楼,以及贰个独立的小院儿,壹个小院各含两贰间屋子,大小共拾间,门窗户壁上下土木相连,坐落南城正东坊二牌十铺总甲林永孝地坊。

    今凭官房牙说合,情愿典于程之恒名下住坐,典期十年。三面议定,典银贰拾伍两,其银当日公同收足,外无欠少。自典之后,如有亲族等争竞者,典主夫妇一面承管。两家情愿,各不反悔。如有先诲之人,甘罚白米拾石入官公用。

    立此为契,永远为照。

    正德十年三月初九日

    后面的是签字的地方。第一行是他和姐姐签名的地方:同姊程氏

    第二行是立契人武尚文,还有牙行人签字的地方。

    第三行是中见人总甲林永孝

    第四行是见证人左邻王中金

    第五行是见证人右邻尹青

    “程小哥儿,没问题吧。”牙行的经纪人看程之恒看的这么仔细,心道还真是个谨慎的人,他还有其他的事要做,不想在这里耽误太多时间,故而出言催促道。

    其实程之恒就是好奇这个年代的合同而已,上面的内容没有任何问题,大明是法制社会,尤其是前中期,明目张胆胡来的人还是很少的,讪讪笑道:“没有问题,烦劳经纪人,烦劳林总甲和各位乡亲了。”

    众人皆客气道:“小哥儿客气了,都是乡里乡亲,这点事情分内之事也。”

    程之恒和程小菲又和众人客气了几句,便签了字,然后拿出二十五两银子给武尚文,又缴纳了二钱银子的税银,四十文钱的契约工本费,二钱银子的中介费,这间房子,算是正式典下来了。

    众人也都纷纷签了字,合同正式成立,一共一式三份,两家各拿一份,第三份由总甲林永孝交给县衙户房保管,以防万一。

    程之恒客客气气地送走了各位乡邻,独将总甲林永孝留了下来,塞给了他一钱银子,恭恭敬敬地笑道:“有劳林总甲费心了,给林总甲添些茶钱,还望总甲不要嫌弃则个。”

    总甲就是里长的俗称,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为了更好地管理基层,在社会底层设置了三个职位帮助他治理天下,这三个职位分别是里长、老人、粮长。

    其中,粮长主要负责征税税款,里长负责摊派徭役和当地治安,老人负责民事诉讼,大大节约了帝国的行政成本。

    当年老朱一时心血来潮,害怕地方官勾结富豪侵略百姓,故而下令所有百姓都可以上京城来告御状,但是执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执行不下去了,因为每天来京城找他老人家告状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大多是诬告,老朱虽然是劳模,但也受不了他们没完没了的折腾,所以大笔一挥,改了命令:今后民事诉讼必须经过里中老人,否则视为越级上告,治罪。

    此后,成为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