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品透视高手
字体: 16 + -

第一卷 正文_第86章 重头戏

成长经历养成了姚婧如今的性格。

纪发说四百人里有三百人情绪激昂,另外一百人或在低头写稿,或在思忖这件事情的本质。姚婧既不在情绪激昂之人的队列,亦不在另外一百人的阵营。

姚婧坐在窗户上,回忆刚才在车上与纪发的交谈内容。

在车里,通过聊天姚婧看得出来纪发是一个有学者威严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开得起玩笑的人。这样的人,很适合当朋友。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因为性格爽朗,姚婧不喜欢别人对自己说教,却不代表她不愿意多几个能让自己涵养提升上去的“好”朋友。

姚婧看人,以点看面,通过一个点,推敲一个人的全面性格。

姚婧通过与纪发的交流,多多少少推敲出了他的一些性格,起码对他的为人有了一些了解。同时,姚婧曾听过千筇的种种丑闻,更知道千京能有现在这样的地位,耍了很多黑暗的手段。

这样一对父子,怎么可能有那个女记者说得那么伟大?

尽管知道女记者在说谎,在污蔑纪发,可遵循着看透不说透的原则,姚婧坐在窗户上,没决定掺和这件事情,权当看一场戏了。

既然知道女记者是个托儿,纪发是被诬陷的,姚婧看待事情的目光自然与别人不同了。

所以当纪发向女记者发出了幽默的质疑声的时候,旁人的怒火没有得到丝毫减缓,姚婧却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安静的大厅忽然响起一道笑声,笑声的主人自然瞬间成了厅内焦点。

面对数百道如狼似虎的目光,姚婧清了清嗓子,觉得自己有必要发言几句,于是从窗户上面跳了下来,拍了拍屁股后面的灰尘,道:“那个……其实我觉得吧,这凡事都讲究证据。这位漂亮而感性的记者小姐,请问,你说你看到了事情的全部过程,谁能作证?身为记者,你的职业病为何没有犯?为何没有用摄像机将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

女记者先是一怔,继而怒道:“你是什么人?难道以为纪发这样的人,还是什么好人不成?身为记者,你不能成

为帮助好人的人,反而成了帮助恶人的工具,不怕死后坠入地狱吗?”

姚婧哂笑一声,道:“坠入地狱?您也真能扯。你甚至不敢直面我的问题,只将大帽子扣在我头上,难道你才是帮助恶人的工具?你说你用眼睛记录下了事情的全部过程,可像你这样没有任何证据的证人,我随随便便都能找来成千上百个。你说你和你男朋友在废弃麦田里秀恩爱,我找来的这些证人,则在麦田里晒太阳,你能怎么滴?”

说着,姚婧还冲着纪发努了努嘴,道:“喔?我的朋友,我说得对不对?妙不妙?”

姚婧的直率与爽朗的性格令纪发心生好感,不由笑道:“真对,真妙。”

见这二人一唱一和,女记者勃然大怒,道:“你们这根本就是巧言舌簧!我和我男朋友在荒郊野炊,难道还得职业性地带上摄影机吗?”

女记者的声音很大,几近于歇斯底里了。

姚婧忽一瘪嘴,一副含泪欲滴的委屈模样,冲着纪发道:“她吼我,我好怕,怎么办?”

姚婧表现得很委屈,但人们都听得出来,她是故意的,语气也很不屑。

对于姚婧非常有意思的性格转换,纪发只觉大有趣味,倒想交了这个朋友,于是道:“她吼你,那我来帮你出气好了。”

说着,纪发看向那名女记者,昂声道:“我今年二十三岁,四岁上学,幼儿园三年,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在外闯荡五年,不仅见过,还参加过很多次野炊与户外活动。只是,我从来没见过,有人会在废弃的麦田里进行野炊。”

纪发提出了一个非常犀利的问题。

同时,人们都听得出来,纪发的重点在最后一句话。

废弃麦田里的麦子已经枯死,全是枯枝,沾火就着,微风一带,即可燎原。如果不想引发巨大火灾,或者不想死在火里,大概没人会傻到在废弃的麦田里面野炊。

而且昨天温度很高,正值烈日当头,一对情侣冒着高温,跑到点火就着的废弃麦田里进行野炊?这话乍一听没什么,细细想来,如果真有情侣

这样做,未免太缺心眼了。

女记者瞬间语塞。

姚婧向纪发竖了竖大拇指。

会议厅里议论纷纷。

“纪发说得也是,谁会大热天跑到废弃的麦田地里野炊呢?”

“更何况,如果她没带摄像机去,难道还没带手机去吗?手机可以拍照啊。”

“现在想来,大家好像是冤枉纪发了。”

“这女记者又是谁的人呢?难道她是千京请来的托儿?”

随着厅内的议论声愈发密集,很多人都在指指点点,女记者眼珠子一转,忽然站起,一把将身前的桌子推倒在地,引得惊呼声一片,然后飞也似地逃离了会议室。

女记者的逃离更加证明了纪发的清白。

与此同时,人们也不得不重新打量纪发。

能够挡住女记者的污蔑,澄清自己,临危不乱是一点,纪发本身还要拥有一定的智慧。

纪发三言两语,就道破了女记者的谎言,实在很了不起。

纪发站在高台上,环顾喧嚷不断的人群,朗声道:“刚才那名女记者不过是虾兵蟹将,谁在幕后指使她,想必大家一清二楚,纪某人也就不再赘述了。”

人们的目光投到了千京身上。

纪发被女记者污蔑,幕后主使的最大嫌疑人,只能是千京。

千京与纪发再次四目相对。

千京的眼里仿佛冒出了火花,面上却依旧带着如沐春风的笑意。

纪发也在笑。

见纪发在笑,千京忽然讥讽地道:“你不会以为,三言两语道破区区一个谎言,事情就结束了吧?真正的好戏,还在后头呢。”

闻言,纪发身子一紧。

他早就猜到千京的手段不会那么无聊,下面一定还有重头戏。可猜测是一回事儿,听千京承认又是一回事儿,纪发脸上的笑容稍稍散去了些。

这时,一名坐在南墙边的记者,忽然站起了身子。

在这样的状况下,这名记者不需要说话,只需要起身,就已然成了全场的焦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