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都试取才
太阳渐渐从东海的海平线上升起,天色渐渐放亮了。
观澜轩的大门徐徐打开,张驰出门,沿着山腰的林荫小道散步,他每天早上都这样,早早就起来,在这条林荫道的小亭子坐上一会。亭前无树,可以看到大海,心中升起万丈豪情,波涛涌起,排空而来,如千将万兵,气势非凡。他默默念道:固本强基,徐自图强。
与一些人的想法不同,张驰并没有出兵中原去拦阻金兵,那样无异于以卵击石,他深深懂得,唯有步步为营,方是取胜之道。兴岛之道,首推人才。比如这次遴选司镇,兄弟们的意见是从东京那班老人选出四位资历比较老的充任,张驰决不同意。司镇只管民生财税,必须唯才是举,行伍之人,并不合适。
林间小鸟在树上跳跃,鸣啁,给早晨带来了许多生气。他走了两里地,又折回院子,夫人亦舒端上了热汤面,道:“这是昨天陈庄主送来的炒面,用岛上种出的麦子做的,还教我如何煮制,你尝尝可合口味?”
张驰笑笑:“夫人的手艺,自然上乘,这岛上也能长出麦子来?”
“什么都长得出,办法多得很呢,一个叫宋义的人从耶林镇那边取土,一船一船的运过来,树呀,麦呀,蔬菜呀,全长得活,长得好。”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只要给他们宽松的环境,便会创造出奇迹。他记住了宋义这个名字。
给四镇的司镇最宽松的环境,让他们作主,也会像这岛上的万物一样,焕发出勃勃生机。张驰喝完最后一口汤,脸上浮现自信的笑容。
亦舒过来,给他一件新衣,说是戴小手专门缝制的,今日要去主持都试,穿上新衣博个好彩头。自从结婚以后,亦舒就辞去了学政副职,专心照顾他的起居。
穿上新衣,张驰往都府走去,他相信在这一百多名报名者中,他一定能发现人才,他相信一句话:何世无英才,遗之在草泽。他要让凤凰岛上那些能力,通过考试,观察,试用,都冒出来。他痛恨的就是用人唯亲。
他喜欢琴,来到凤凰岛没有弹过一次。作为一个都主,他的爱好必须深深地藏起来。大宋灭亡,教训特别沉重,蔡京写得一手好字,被重用,高俅踢得一脚好毽,被重用,童贯说得一口好媚话,被重用……我将公平取才,为天下英才以舞台。复宋才有希望。
他一步一步地向最高处的都府走去。
在凤凰村的入口,排成一列长龙,参加都试的各路人才经检验入考证后,被依次放入。司马乐和上官南一前一后,从最底层的第一级台阶开始,向着最高处的都府一步一步往上走。百来位应考者,三三两两走在一起,虽然不知道要考些什么,却也十分兴奋,这跟朝廷开科取士一样,不论身份,只论学问。
司马乐终于看见了“都府”二字,他凝望着那两个雄浑有力的大字,注视一会才迈向考场,虽说都府和那天远眺看到的不一样,但近看也不甚巍巍峨,见惯了官家气派的府邸,这样的都府倒让他感觉亲切。
考场选在都府左边的偏厅,司马乐并不认识都主,只见考场正前方平台上,端坐着一个三十来岁的人,面白无须,两眼有神,坐在那儿纹丝不动。考官站在平台左侧,宣读了考试规则,然后就开始发卷。
司马乐接到卷子,打开一看,并无题目,而是一段话:都府若设四镇,人少,地瘠,尔若为司镇,何以兴镇,试述之。(司镇,即一镇之长官。)
司马乐思忖一会,从聚人才、轻赋税、兴百业入手,下笔洋洋洒洒。本来是两个时辰交卷,他一个时辰就写好了,再看看前后左右,个个都在伏案疾书。他嘴角挂着一丝得意的微笑,走上台子,把试卷放在桌上,走出了考场。
在司马乐走出考场的那一瞬,上官南也起身,把试卷放在桌上,走了出来。两人相对一笑,开始从都府拾级而下。
开考以后,张驰就退到了都府的值班房,这时,考务进来禀报,有两个考生已交卷,一面说一面呈上试卷。张驰点点头,考务退去,他拿起第一份卷子阅看起来。开首几条并不怎么惊艳,读到第四条时,他眼前一亮:“司镇之法在于立规矩,一规即立,人人遵守,则事物不失公平;若立规矩,则不可凭空造车,须询民意……”
张驰再读下去:“兴镇之法在于求真知,凡益于民生者,当不拘于古法,不拘于旧规,世间万事,不破不立……“
好文,张驰叫了一声。又拿起下一张试卷,同样文采斐然,提出司镇以“固人心,兴农桑,轻赋税……等十二条对策。虽说不能与上一张试卷相比,但见解也彼有见地,尤其是字迹工整,决无涂改。
两位都是有见地的考生。张驰在心中暗许道。
当然两位考生不知道求贤若渴的都主看过了他们的卷子,司马乐和上官南已走出了凤凰村,一路上交流着各自写了些什么,快到新开镇街头时,只见一行五人迎面走来,为首的汉子施礼道:“请问两位先生,都府如何走?”
司马乐和上官司听了问话,觉得这口音特别熟悉,司马乐道:“听你口音,是否是越州一带人士?”
为首的汉子道:“我乃扬州人,两位先生莫非也是……”
司马乐说自己和上官南都是越州人,为首的汉子道:“原来是同乡,幸会幸会。”于是报了自己的身份,说姓淡名玄生,因父亲早已到岛上,家中已被金人哄抢一空,自己带几位师兄前来投奔父亲。
司马乐听了,道:“原来如此。”便朝前一指:“一直往前走,大约二里地,有一岗哨,向岗哨询问便知。”
两人复往前走,上官南道:“来投凤凰岛的人可不少啊。”
司马乐感叹道:“国破家亡,只有这里还是一片净土。”
观澜轩的大门徐徐打开,张驰出门,沿着山腰的林荫小道散步,他每天早上都这样,早早就起来,在这条林荫道的小亭子坐上一会。亭前无树,可以看到大海,心中升起万丈豪情,波涛涌起,排空而来,如千将万兵,气势非凡。他默默念道:固本强基,徐自图强。
与一些人的想法不同,张驰并没有出兵中原去拦阻金兵,那样无异于以卵击石,他深深懂得,唯有步步为营,方是取胜之道。兴岛之道,首推人才。比如这次遴选司镇,兄弟们的意见是从东京那班老人选出四位资历比较老的充任,张驰决不同意。司镇只管民生财税,必须唯才是举,行伍之人,并不合适。
林间小鸟在树上跳跃,鸣啁,给早晨带来了许多生气。他走了两里地,又折回院子,夫人亦舒端上了热汤面,道:“这是昨天陈庄主送来的炒面,用岛上种出的麦子做的,还教我如何煮制,你尝尝可合口味?”
张驰笑笑:“夫人的手艺,自然上乘,这岛上也能长出麦子来?”
“什么都长得出,办法多得很呢,一个叫宋义的人从耶林镇那边取土,一船一船的运过来,树呀,麦呀,蔬菜呀,全长得活,长得好。”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只要给他们宽松的环境,便会创造出奇迹。他记住了宋义这个名字。
给四镇的司镇最宽松的环境,让他们作主,也会像这岛上的万物一样,焕发出勃勃生机。张驰喝完最后一口汤,脸上浮现自信的笑容。
亦舒过来,给他一件新衣,说是戴小手专门缝制的,今日要去主持都试,穿上新衣博个好彩头。自从结婚以后,亦舒就辞去了学政副职,专心照顾他的起居。
穿上新衣,张驰往都府走去,他相信在这一百多名报名者中,他一定能发现人才,他相信一句话:何世无英才,遗之在草泽。他要让凤凰岛上那些能力,通过考试,观察,试用,都冒出来。他痛恨的就是用人唯亲。
他喜欢琴,来到凤凰岛没有弹过一次。作为一个都主,他的爱好必须深深地藏起来。大宋灭亡,教训特别沉重,蔡京写得一手好字,被重用,高俅踢得一脚好毽,被重用,童贯说得一口好媚话,被重用……我将公平取才,为天下英才以舞台。复宋才有希望。
他一步一步地向最高处的都府走去。
在凤凰村的入口,排成一列长龙,参加都试的各路人才经检验入考证后,被依次放入。司马乐和上官南一前一后,从最底层的第一级台阶开始,向着最高处的都府一步一步往上走。百来位应考者,三三两两走在一起,虽然不知道要考些什么,却也十分兴奋,这跟朝廷开科取士一样,不论身份,只论学问。
司马乐终于看见了“都府”二字,他凝望着那两个雄浑有力的大字,注视一会才迈向考场,虽说都府和那天远眺看到的不一样,但近看也不甚巍巍峨,见惯了官家气派的府邸,这样的都府倒让他感觉亲切。
考场选在都府左边的偏厅,司马乐并不认识都主,只见考场正前方平台上,端坐着一个三十来岁的人,面白无须,两眼有神,坐在那儿纹丝不动。考官站在平台左侧,宣读了考试规则,然后就开始发卷。
司马乐接到卷子,打开一看,并无题目,而是一段话:都府若设四镇,人少,地瘠,尔若为司镇,何以兴镇,试述之。(司镇,即一镇之长官。)
司马乐思忖一会,从聚人才、轻赋税、兴百业入手,下笔洋洋洒洒。本来是两个时辰交卷,他一个时辰就写好了,再看看前后左右,个个都在伏案疾书。他嘴角挂着一丝得意的微笑,走上台子,把试卷放在桌上,走出了考场。
在司马乐走出考场的那一瞬,上官南也起身,把试卷放在桌上,走了出来。两人相对一笑,开始从都府拾级而下。
开考以后,张驰就退到了都府的值班房,这时,考务进来禀报,有两个考生已交卷,一面说一面呈上试卷。张驰点点头,考务退去,他拿起第一份卷子阅看起来。开首几条并不怎么惊艳,读到第四条时,他眼前一亮:“司镇之法在于立规矩,一规即立,人人遵守,则事物不失公平;若立规矩,则不可凭空造车,须询民意……”
张驰再读下去:“兴镇之法在于求真知,凡益于民生者,当不拘于古法,不拘于旧规,世间万事,不破不立……“
好文,张驰叫了一声。又拿起下一张试卷,同样文采斐然,提出司镇以“固人心,兴农桑,轻赋税……等十二条对策。虽说不能与上一张试卷相比,但见解也彼有见地,尤其是字迹工整,决无涂改。
两位都是有见地的考生。张驰在心中暗许道。
当然两位考生不知道求贤若渴的都主看过了他们的卷子,司马乐和上官南已走出了凤凰村,一路上交流着各自写了些什么,快到新开镇街头时,只见一行五人迎面走来,为首的汉子施礼道:“请问两位先生,都府如何走?”
司马乐和上官司听了问话,觉得这口音特别熟悉,司马乐道:“听你口音,是否是越州一带人士?”
为首的汉子道:“我乃扬州人,两位先生莫非也是……”
司马乐说自己和上官南都是越州人,为首的汉子道:“原来是同乡,幸会幸会。”于是报了自己的身份,说姓淡名玄生,因父亲早已到岛上,家中已被金人哄抢一空,自己带几位师兄前来投奔父亲。
司马乐听了,道:“原来如此。”便朝前一指:“一直往前走,大约二里地,有一岗哨,向岗哨询问便知。”
两人复往前走,上官南道:“来投凤凰岛的人可不少啊。”
司马乐感叹道:“国破家亡,只有这里还是一片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