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杨轲急报
城门紧闭,巍然高大,时已深夜,一匹急驰的枣红马“嘶”的一声立住,骑马人高叫:“我乃宣州府副将杨轲,有要事回城。”
连叫三遍,城墙上无人应答。他再高声叫道:“请速开门,我乃宣州府副将杨轲,杨家将杨业之后人。”
半晌,才有一个声音懒洋洋地答道:“甚么急事,城门须得天明以后才开。”
杨轲又喊:“确是急事。”
城墙上问:“是甚急事?”
金人入侵这种属于机密,岂能高声叫嚷?他有些恼怒,叫道:“我乃宣州府副将,可验谍牌。”说罢,将谍牌绑在箭上,一箭射向高高的城跺。
城门开了。杨轲打马急奔。京都仍然是王者气象。宽宽的街道,鳞次栉比的楼宇,但道路上没有一个人。他穿过外城,到达内城,天色已微微发亮。
往何处去?上朝吗?还早。他抹了一把头上的汗珠,大口大口地呼气,气呼出来是一片白雾,毕竟是十一月的寒夜了啊。
他打起马,向太子府奔去。太子是他在朝中唯一亲近的人。作为一个副将,他没有与大臣们交往的机会,还是在宣和元年的一次比武会上,他百步穿场,射中了远处奔跑的小鹿,得到了太子的赏识。自那以后,他就连连提升。后来,每年过年,他就要从边塞带回上好的狼皮送给太子。
守卫在太子府门口的侍卫发现有些异常,立即拨出了刀,只见一名将军打扮的中年男子下了马,身上英气逼人,牵着马朝门口走来。
“我乃宣州府副将杨轲,有要事向太子殿下禀报。”
侍卫检查了他的谍牌,道:“先到厢房休息。殿下还未起床。”
“能否弄些吃点?我已两顿没有进食了。”
侍卫道:“我等去弄,这边可洗漱。”
杨轲洗漱完毕,看见院子里有人在打太极拳。只见那人在这寒冷的冬天,竟然身着薄衫,一招一式,甚有章法。那身着薄衫的青年人也看见了杨轲,却心无旁物,招式不乱,接着往下练。寒风吹起他的白衫,看上去身子骨并不强壮,只是一介书生。不过这么早就起来,而且不畏寒冷,让杨轲心生敬意。他竟然站在那儿,不想移步。
白衫书生练完了,才拎起放在旁边石墩上的大衣披在身上,双手抱拳:“献丑了。”说完这句,他的目光又上下打量着这个武将打扮的人,一时想不起他是谁。这府中的人,他基本上都认识,便问:“您是……”
杨轲也不知道对方是谁,不便乱说,笑道:“我刚从宣州回来。”
“宣州?”
“对,宣州。你是?”
“呃。”张驰不好意思起来,道:“对了,忘了向您通报姓名。我是府上的张驰。”
“张驰?”杨轲在脑海里搜索,对了,他记起来了,王中安从京都回到宣州,和他说起过太子府中有个少卿,竟然在他和太子议机要之事时,坐在旁边,并且还大放厥词,提议不要接受张觉投诚。他马上问:“你是张少卿?”
张驰浅浅一笑:“正是在下。”
杨轲没有想到提出如此建议的人,竟是眼前这个白面书生,而且看上去非常年轻,他这年纪会操琴而已,为何懂得这么多军机方略?他微微有些懵懂,愣在那儿,问:“你一直就当琴师?”
“我生在南方,一年多前来京都谋生,蒙太子殿下看中,现在府中教大少爷。”他觉得不太礼貌,还没有问来人是谁,为什么天刚亮就来府上。
“请问阁下……”
杨轲也觉得不好意思,道:“在下宣州府副将杨轲。”
“杨将军好。宣州府可有大事?想必你是深夜急驰而来吧。”
那边侍卫在叫喊:“杨将军,汤面可吃了。”
杨轲道:“稍等,我肚子已饿,等会,太子起床后,我再说吧。”
张驰怔了一下,却追了上去。
杨轲狼吞虎咽,张驰站在一旁,道:“将军肯定一天没进食了。”
杨轲抬头一望,才发现这张驰跟着他进来了,也不言语,只示意他坐。
“宣州可有战事?”
杨轲喝完最后一口汤,习惯用手背去抹嘴角时,一条热毛巾已递到他手上,原来是婢女递过来的。他用热毛巾抹了嘴,挥挥手,婢女退守去。
“呃。”杨轲怔了怔,想不本和他谈论起国家机密,不料控制不了自己,脱口而出:“你怎么知道?”
“没有杀张觉?”
杨轲吃惊地望着这个眸子一团火的年轻人,难道他参与了国家机密?连这个都知道。心里思忖了一下,记住王中安说过——那琴师也太张狂了,竟然当着太子的面,没等太子表态,就连连摇头否决我的想法,若不在太子府,老子早就一刀抹了他——从这点看,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是太子的心腹幕僚?到了这个时候,藏藏掖掖也没太多的必要了,他道:
“杀了!”
张驰神色凝滞,一会儿,竟然站起来,挥舞着长袖道:
“那你们肯定是杀了个假张觉!”
“啊?”杨轲身子往后一仰,惊得合不上嘴。
“杨轲你可回来了?”
杨轲和张驰突然听得背后一声问话,回头看时,只见太子一身便服站在他们身后。杨轲起身伏地一拜:“末将参拜殿下。”
“免礼,有何要事从边关回来的?”
杨轲看到太子眼里有些吃惊,但又要表现出镇定的复杂神色。便道:“末将有要事禀报。”
太子一转身,急急地向正厅走去。
杨轲跟上。
张驰也跟上。
太子坐下,道:“免礼,直说吧。”
杨轲望了一眼张驰。
太子道:“都坐下。”
杨轲说:“大事不好,朝廷密旨要我们杀了张觉,可王中安不肯,他说张觉足智多谋,留着大有用途……”
“果然杀了一个假的?”张驰忍不住大声发问。连他自己也觉得有点犯规,在太子府上,他一个少卿,没等太子说话,竟然这样失态。
“呃。”杨轲道:“我劝他必须按朝廷密旨行事,他不听,选了一个跟张觉长像差不多的兵士,叫到州府,兵士还不知道叫他来是怎么一回事,王中安抽刀就砍下人头。送到金国。金国人也不蠢,派了密剌,侦得张觉还活着的准确消息,金将完颜宗望上门来索要张觉。王中安抵赖不过,又只好把张觉杀了……”
太子一听,连说:“坏了,坏了,坏了。”
一时,空气都凝固了。
太子怒气冲冲地站起来,又连吐了三声“呸”,道:“王中安本我大宋堂堂的将军,为何耍此小聪明?最后张觉还是被杀。给金人一个犯我大宋的借口。此人当杀!”
杨轲睁圆了眼睛,生怕太子说到自己也有失误。
张驰见太子如此动怒,本也气得说不出话来,平静片刻,缓了缓,慢慢道:“殿下勿怒,此事还有办法。”
“有甚办法?”
张驰看见太子又坐了下去,杨轲的眼神里透出一片期望。他轻声道:“朝廷应该下旨,明言杀张觉是朝廷的主意,而王中安故意违反朝廷明旨,因此,应速将王中安杀了。以息金人之怒。”
杨轲尤感受辱,王中安虽然违旨,降职,乃至削职为民都应该。但杀王中安,他不同意。一个边塞将领,要说不爱国,那是污蔑他。于是,他冲口而出:“他也是为国着想,只是没料到事情走到这一步。”
张驰道:“为国戌边,不论其心好坏,而在成效如何。今天不把王中安正法。金人必来犯我。而我暂时还没有把握胜金。兵书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太子道:“我已知道此事,现在天已大亮,你速去向兵部禀报。然后密枢院才会汇签奏报皇上。我也去父皇那儿禀报。
杨轲抱拳,转身就走。
张驰对准备乘车进宫的太子道:“殿下,杨轲可充宣州宣抚使。”
太子没有吱声,急冲冲地向府门外走去。
连叫三遍,城墙上无人应答。他再高声叫道:“请速开门,我乃宣州府副将杨轲,杨家将杨业之后人。”
半晌,才有一个声音懒洋洋地答道:“甚么急事,城门须得天明以后才开。”
杨轲又喊:“确是急事。”
城墙上问:“是甚急事?”
金人入侵这种属于机密,岂能高声叫嚷?他有些恼怒,叫道:“我乃宣州府副将,可验谍牌。”说罢,将谍牌绑在箭上,一箭射向高高的城跺。
城门开了。杨轲打马急奔。京都仍然是王者气象。宽宽的街道,鳞次栉比的楼宇,但道路上没有一个人。他穿过外城,到达内城,天色已微微发亮。
往何处去?上朝吗?还早。他抹了一把头上的汗珠,大口大口地呼气,气呼出来是一片白雾,毕竟是十一月的寒夜了啊。
他打起马,向太子府奔去。太子是他在朝中唯一亲近的人。作为一个副将,他没有与大臣们交往的机会,还是在宣和元年的一次比武会上,他百步穿场,射中了远处奔跑的小鹿,得到了太子的赏识。自那以后,他就连连提升。后来,每年过年,他就要从边塞带回上好的狼皮送给太子。
守卫在太子府门口的侍卫发现有些异常,立即拨出了刀,只见一名将军打扮的中年男子下了马,身上英气逼人,牵着马朝门口走来。
“我乃宣州府副将杨轲,有要事向太子殿下禀报。”
侍卫检查了他的谍牌,道:“先到厢房休息。殿下还未起床。”
“能否弄些吃点?我已两顿没有进食了。”
侍卫道:“我等去弄,这边可洗漱。”
杨轲洗漱完毕,看见院子里有人在打太极拳。只见那人在这寒冷的冬天,竟然身着薄衫,一招一式,甚有章法。那身着薄衫的青年人也看见了杨轲,却心无旁物,招式不乱,接着往下练。寒风吹起他的白衫,看上去身子骨并不强壮,只是一介书生。不过这么早就起来,而且不畏寒冷,让杨轲心生敬意。他竟然站在那儿,不想移步。
白衫书生练完了,才拎起放在旁边石墩上的大衣披在身上,双手抱拳:“献丑了。”说完这句,他的目光又上下打量着这个武将打扮的人,一时想不起他是谁。这府中的人,他基本上都认识,便问:“您是……”
杨轲也不知道对方是谁,不便乱说,笑道:“我刚从宣州回来。”
“宣州?”
“对,宣州。你是?”
“呃。”张驰不好意思起来,道:“对了,忘了向您通报姓名。我是府上的张驰。”
“张驰?”杨轲在脑海里搜索,对了,他记起来了,王中安从京都回到宣州,和他说起过太子府中有个少卿,竟然在他和太子议机要之事时,坐在旁边,并且还大放厥词,提议不要接受张觉投诚。他马上问:“你是张少卿?”
张驰浅浅一笑:“正是在下。”
杨轲没有想到提出如此建议的人,竟是眼前这个白面书生,而且看上去非常年轻,他这年纪会操琴而已,为何懂得这么多军机方略?他微微有些懵懂,愣在那儿,问:“你一直就当琴师?”
“我生在南方,一年多前来京都谋生,蒙太子殿下看中,现在府中教大少爷。”他觉得不太礼貌,还没有问来人是谁,为什么天刚亮就来府上。
“请问阁下……”
杨轲也觉得不好意思,道:“在下宣州府副将杨轲。”
“杨将军好。宣州府可有大事?想必你是深夜急驰而来吧。”
那边侍卫在叫喊:“杨将军,汤面可吃了。”
杨轲道:“稍等,我肚子已饿,等会,太子起床后,我再说吧。”
张驰怔了一下,却追了上去。
杨轲狼吞虎咽,张驰站在一旁,道:“将军肯定一天没进食了。”
杨轲抬头一望,才发现这张驰跟着他进来了,也不言语,只示意他坐。
“宣州可有战事?”
杨轲喝完最后一口汤,习惯用手背去抹嘴角时,一条热毛巾已递到他手上,原来是婢女递过来的。他用热毛巾抹了嘴,挥挥手,婢女退守去。
“呃。”杨轲怔了怔,想不本和他谈论起国家机密,不料控制不了自己,脱口而出:“你怎么知道?”
“没有杀张觉?”
杨轲吃惊地望着这个眸子一团火的年轻人,难道他参与了国家机密?连这个都知道。心里思忖了一下,记住王中安说过——那琴师也太张狂了,竟然当着太子的面,没等太子表态,就连连摇头否决我的想法,若不在太子府,老子早就一刀抹了他——从这点看,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是太子的心腹幕僚?到了这个时候,藏藏掖掖也没太多的必要了,他道:
“杀了!”
张驰神色凝滞,一会儿,竟然站起来,挥舞着长袖道:
“那你们肯定是杀了个假张觉!”
“啊?”杨轲身子往后一仰,惊得合不上嘴。
“杨轲你可回来了?”
杨轲和张驰突然听得背后一声问话,回头看时,只见太子一身便服站在他们身后。杨轲起身伏地一拜:“末将参拜殿下。”
“免礼,有何要事从边关回来的?”
杨轲看到太子眼里有些吃惊,但又要表现出镇定的复杂神色。便道:“末将有要事禀报。”
太子一转身,急急地向正厅走去。
杨轲跟上。
张驰也跟上。
太子坐下,道:“免礼,直说吧。”
杨轲望了一眼张驰。
太子道:“都坐下。”
杨轲说:“大事不好,朝廷密旨要我们杀了张觉,可王中安不肯,他说张觉足智多谋,留着大有用途……”
“果然杀了一个假的?”张驰忍不住大声发问。连他自己也觉得有点犯规,在太子府上,他一个少卿,没等太子说话,竟然这样失态。
“呃。”杨轲道:“我劝他必须按朝廷密旨行事,他不听,选了一个跟张觉长像差不多的兵士,叫到州府,兵士还不知道叫他来是怎么一回事,王中安抽刀就砍下人头。送到金国。金国人也不蠢,派了密剌,侦得张觉还活着的准确消息,金将完颜宗望上门来索要张觉。王中安抵赖不过,又只好把张觉杀了……”
太子一听,连说:“坏了,坏了,坏了。”
一时,空气都凝固了。
太子怒气冲冲地站起来,又连吐了三声“呸”,道:“王中安本我大宋堂堂的将军,为何耍此小聪明?最后张觉还是被杀。给金人一个犯我大宋的借口。此人当杀!”
杨轲睁圆了眼睛,生怕太子说到自己也有失误。
张驰见太子如此动怒,本也气得说不出话来,平静片刻,缓了缓,慢慢道:“殿下勿怒,此事还有办法。”
“有甚办法?”
张驰看见太子又坐了下去,杨轲的眼神里透出一片期望。他轻声道:“朝廷应该下旨,明言杀张觉是朝廷的主意,而王中安故意违反朝廷明旨,因此,应速将王中安杀了。以息金人之怒。”
杨轲尤感受辱,王中安虽然违旨,降职,乃至削职为民都应该。但杀王中安,他不同意。一个边塞将领,要说不爱国,那是污蔑他。于是,他冲口而出:“他也是为国着想,只是没料到事情走到这一步。”
张驰道:“为国戌边,不论其心好坏,而在成效如何。今天不把王中安正法。金人必来犯我。而我暂时还没有把握胜金。兵书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太子道:“我已知道此事,现在天已大亮,你速去向兵部禀报。然后密枢院才会汇签奏报皇上。我也去父皇那儿禀报。
杨轲抱拳,转身就走。
张驰对准备乘车进宫的太子道:“殿下,杨轲可充宣州宣抚使。”
太子没有吱声,急冲冲地向府门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