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三国
字体: 16 + -

第四十五章新野现状

    一晃已是第二年春,自从收复郭嘉之后,刘琦就回到新野,也从郭嘉那里知道,荀彧早已和荀攸一起去往洛阳,既然如此刘琦也是无奈。

    刘宏年轻也曾想过功垂千古,不过残酷的现实击碎了幻想,只得纵情享乐,每到朝代的末期总是可以发现太监活跃,随后就有大臣清君侧,引发朝廷动荡不安,天子威严不存,开始了天下逐鹿。

    汉末乱世起于十常侍乱政,不过没有刘宏的默许他们又怎么可能专权,皇帝是不会有错的,那么责任只能交给阉人来背。

    刘琦对于他们的是非功过不想评价,不过刘宏扣下刘焉长子次子,如果不是因为刘琦是独子,恐怕也不会让他前往荆州,最是无情帝王家,刘宏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就越是想要将帝位传承下去。

    经历了黄巾百万起义,他害怕自己做亡国之君,其他人都不会放心,只有无牵无挂的阉人,才是最不会惦记他帝位的人。

    不是刘琦将他想的太坏,而是对于他这个掌管天下生杀大权的人来说,刘琦的力量太过于微不足道,不想搏一搏。

    刘琦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放下心思说道:“怎么又来我这了?”

    “我可和伊主事和不来,让我和他在一起,还不如和典韦一起守卫呢。”郭嘉斜倚在门框,摸着自己的胡须,看着刘琦随意的说道。

    刘琦看着郭嘉的样子,摇了摇头说道:“就你现在这样,也难怪机伯叔看不惯你,你在酒楼的赊的账单我这又可以放一簸箕了,我这可是把自己的俸禄都掏出来了。”

    郭嘉跪坐于刘琦对面轻声笑道:“那主公先将我三十年的俸禄扣着,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还不如美酒穿肠而过。”

    “你就想给我工作个三十年,那可不行,至少一个甲子,三十就想清闲自在,那往后谁来助我。”刘琦对于郭嘉是又爱又恨,不管刘琦怎么说都改不了郭嘉的酒色之好,只得让张仲景调养,不过张仲景检查说身体健康,就是有点体虚。

    刘琦曾问过凭他的才华与容貌,又何必流连风月场所,郭嘉只回答了一句及时行乐。

    刘琦自那以后就不曾限制过他,郭嘉的能力代价太大,刘琦又没办法限制他使用,也就只能通过旁敲侧击,提醒他莫要消耗自己的寿命,有舍才有得,不过刘琦觉得获得那些根本就不能和郭嘉相比。

    因此刘琦总是让他万事与自己商量。

    刘琦从身后拿出了县章交给了郭嘉,说道:“拿去吧,切莫多饮,还有莫要让机伯叔看见。”

    郭嘉拿着县章急急忙忙离开,也没有和刘琦多说。

    待郭嘉走后,伊籍抱着一堆竹简前来,取出其中一卷,交给刘琦手中说道:“公子,这卷是新野的民政信息。”

    刘琦没有接手说道:“机伯叔直接说与我听便是,还有将军士器械一并说完。”

    伊籍将竹简放下,无奈的说道:“公子,作为主公虽说不必亲力亲为,那也需检查监督,万一有错怎么办,岂不是蒙在鼓里?”

    “如果连机伯叔都不可以信任,那我做这新野令又有和意义,好了,机伯叔只管说便是。”刘琦也知道伊籍严谨自律,对自己也是多番教导,不过刘琦不想看那些枯燥无味的数据。

    伊籍这也不是第一次说,见无效也就没有理论,当初第一次来的时候可是将刘琦骂的狗血淋头,豪不留情面,连自认为无所畏惧的典韦,也在一旁愣神不知所措。

    “使君虽然让公子做新野县令,不过南阳南部皆是归于公子统领,今年主公也推回了他们的税收,将这些都送到我们这里。由于北地民迁,现总计8万6千4百余户共40余万人口,钱财粮饷若干,兵马有五百骑兵,3000步兵,其中三成刀盾,四成枪兵,三成弓兵,经过黄,文两位将军的训练,已经初步有了战斗力。”伊籍并没有打开竹简,就将信息皆数告知。

    刘琦第一次知道现在如此详尽的情况,不过军队的组成倒是刘琦亲自安排的,战争是要讲究兵种构成的,单一的兵种容易被对手针对,所以刘琦将军队以3比4比3的比例分配。

    不过在面对成编制的骑兵冲锋的时候,步兵只是牺牲品,长枪虽然可以克制,不过机动性完全不如,也只能看着骑兵收割。

    西凉铁骑,虎豹骑,白马义从皆是三国有名的骑兵,在他们面前根本就没有一抗之力,南方只有天下人口的二成,自黄巾之乱后增加至三成,不过也没有与北方一战之力,人口的先天性劣势决定了,靠仁政和丰富的土地来引进北方人口成了唯一的方法。

    伊籍一直积极收留流民,不过暂时还未见其效。

    刘琦听完后,沉思了一会儿后说道:“我们往后的重心应该多向军事倾斜,土地的开垦,以及流民的安置,皆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这些都可以徐徐进行,而军队必须要尽快发展,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

    伊籍对于这些没有发表自己的评论,反而将话题引到了郭嘉的身上说道:“公子,对于郭奉孝的才学我是极度认可,我自愧不如,不过他一不处理政务,二不统筹军事,只是饮酒作乐,恐怕荒废一身才智,望主公多劝说一番。”

    刘琦并没有立即发话,而是盯着伊籍看,随即拉过伊籍让他坐于自己身侧说道:“机伯叔,你啊,就是太严谨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道理我岂是不知,你总领新野政务,文黄统领军事,那我该让他帮谁呢?一个人一生所出的计谋多寡,并不是决定这个人才能的依据,你要知道一个关键的方略就可以改变战局,而奉孝平时无计,不过在关键时刻必会一鸣惊人。”

    伊籍就是那种闲不下来的人,不让他做事,反而让他难受,而郭嘉与之相反,刘琦不传唤他可能几天不来主动找刘琦。

    安逸的日子越来越短,刘宏早已卧床不起,几次下旨让刘表,刘焉,刘岱,刘虞,陶谦等进京,不过都以周中事物繁忙为由拒绝,不过是真忙还是假忙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