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三国
字体: 16 + -

第十五章 出发新野

    刘琦早早起床,去和刘表辞行,刘表心思好似不在刘琦身上,心不在焉。

    刘琦初时感觉刘表可能因为次子出生,心有所念。

    后见刘表时常看向北方,刘琦才知他因为自己才会恍惚不定。

    交谈多是父子闲聊,对于刘琮或者新野只字未提,也只有最后刘表嘱咐刘琦莫要逞强。

    看着刘琦走出房门,刘表坐在堂中视线就没离开过刘琦身上,微微叹息说道:“我纵有千言万语,也不及在外挫折对你的磨炼,我说的又怎么比的上亲身经历。”

    离开刘表住所后,刘琦直直回家,收拾行李,准备出发,前往新野。

    乱世将起,风云变色,既是磨难,也是机遇。

    看着轻音忙忙碌碌,不禁想到自己也有许多事情要做,自己身边的人才终究太少了,许多事只能亲力亲为。

    下午出了城后,刘琦一行人在襄阳城外停下,本来刘表准备携官员一起送行,不过刘琦不想兴师动众,就拒绝了刘表的提议。

    远远望着襄阳坚城,往后多少英雄为此互相征伐,又有多少就永远的留在了这片城墙之下。

    不过我既然来了,你们也就不必如此了,你们并没有机会在此城之下浴血搏杀。

    或者说往后襄阳百里除了自己人,就只有死人。

    刘琦想着,忽见城头现一盛装男子,刘琦极目远眺,看不真切。

    定睛看了许久终认出刘表,刘琦心中默默想到你还是来了,虽然此前曾以兄弟手足提醒过刘表,不过血脉相连永远磨灭不了,父亲你现在觉得我阴险,不过为了往日赤壁之战荆州青壮十不存一的惨剧,我愿做你心中的恶人。

    刘琦看着刘表,握紧了手中的马鞭,不管如何,父亲,我不想让百姓过那百年的苦难,只有统一天下,才能避免山河破碎,诸侯四处征伐带来的只有毁灭,如果我错了那么等我死了,你有无数的时间教育我。

    不过现在的我没有错,也不会错,也不能错。

    刘琦要走了,未来会有更大的挑战在迎接着,不过危机伴随着机遇,在笼中的鸟儿,永远不知天空的高阔。

    天高任鸟飞,水阔凭鱼跃,刘琦也有了属于自己地盘,可以实行自己的战略。

    黄月英在马车上,掀开窗帘,看着刘琦紧紧凝视着襄阳城,也认为刘琦是舍不得,下次回来也不知何时。

    自己又何尝舍得父亲母亲呢,暗自摇头,将窗帘拉上。

    身侧的文聘只是握紧了手中的长枪,严肃的脸上遮不住内心的灼热。

    刘琦调转马头,看着那初升的太阳,将脑中的思绪暂且放下,夹紧马腹,朝侍卫说道:“出发!”随后头也不回的离开。

    一行千人浩浩荡荡的离开,前往新野,等待着将是属于自己的天空。

    刘表看着刘琦渐渐远去的身影,喃喃说道:“琦儿,父亲老了,没有当初的野心了,不过不管你在外做什么,我这里永远是你的港湾。”

    摸了一下脸上的皱纹,走到城墙边上,抚摸着襄阳城墙上的砖石,看着西方说道:“刘焉啊,当日你提出重启州牧制的时候,是否真是为了大汉延续,还是为了你的一己私欲呢?”

    刘表慢慢走下城墙,中间几次扶着边缘借力,心中想到琦儿就让为父再为你护航几年,一个人的成长总是需要磨难的,过刚者易折,善柔者不败这个道理不知你可曾明白。

    不过真正重要的是平衡,这才是根本。

    对于刘表心中的想法,刘琦并不了解,他已经带着他的一千兵马,向新野进发。

    夜幕渐渐降临,刘琦在帐中与文聘和伊籍议事。

    文聘照旧一脸严肃的坐那,伊籍在仔细的看着地图。

    刘琦敲了一下桌子,点了点地图新野的地方说道:“你们认为我第一步该如何是好?”

    伊籍起身,刘琦挥手让他坐下,伊籍便指着南阳说道:“主公,南阳本是荆州地界,不过袁术仗着自己四世三公,并不听从州牧大人的命令。不过主公你应与袁术多加接触,新野原属南阳辖地。主公势弱,不管如何我们都不能与他先行发生矛盾。”

    刘琦点了点头说道:“机伯此言甚合我心,我准备让你们先行去往新野,而我直接去南阳拜访袁术。”

    伊籍愣了一会儿,没想到刘琦如此之急,婉言说道:“主公,此事让我去即可,您亲自前去……”

    刘琦打断了伊籍的话,站起身来,看着地图说道:“袁术此人贪图享乐,虽是四世三公,从小跟随其父学习,不过其并不如其兄,礼贤下士,交友广泛,袁术此人心中狭隘,没有袁绍城府深沉,喜形于色,又无真才实学,不过袁术极好面子,只需在他面前夸耀他袁家嫡子,地位高崇,且我亲自前去,施行叔礼,必会高兴,与臣下吹嘘,有欲望的人才是最好对付的不是吗?”

    伊籍想要起身,不过被刘琦按住,也就坐着说道:“那也让文将军随行,多带些士卒。主公今时不同往日,现今各地贼寇众多,黄巾余孽,安全最为重要,莫要自大。”

    刘琦给伊籍捏了捏肩膀,轻声笑道:“机伯叔,关心则乱,我独自去他必会觉得我没有威胁,况且以袁术的性格他必会派人护我。他对于自己名声地位看的比什么都重,他不会让我出事的。不过去时带个十几个侍卫还是必要的。”

    什么都怕有个万一,刘琦也非意气用事之人,孙曹刘都有自己保镖,自己一个走那是愚蠢至极。

    不过自己应该寻一贴身护卫,如那典韦,许褚之类的武将,护在身旁,只要不是百八十人一拥而上,安全无忧。

    伊籍见刘琦心意已决,也就随了刘琦的想法,没有继续劝说,伊籍也知刘琦应去,不过担心也乃人之常情。

    刘琦见伊籍不再阻挠,心道伊籍太过关心自己,不过这也是汉末的风气,一旦认主,文臣武将主张为主公分忧,除了内宅之事,其他都让我们办就好。

    不过刘琦还要去三国第二个人才中心去看看,如果都跟着走了,基地谁守啊,总是要发育的。